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纳米崛起 > 第464页

第464页


  而人工合成的大蒜素—07,更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广谱长效抑制剂,就算是变种上百次的荧惑真菌,大蒜素—07仍然有效。
  神农集团、国药集团,已经秘密建造了大蒜素—07的合成工厂,随时可以爆产能,满足20亿人的需求量。
  这也是一种未雨绸缪,为将来做好一切准备。
  而荧惑真菌的疫苗,黄修远和一众研究员都明白,荧惑真菌几乎不可能有疫苗的,至少凭借现在的技术,荧惑真菌的疫苗是不用思考的。
  因为荧惑真菌的变异速度非常快,加上毒性极强,人类的灭活疫苗、RNA疫苗,都只能对付低变异细菌和病毒。
  对于荧惑真菌这种变异速度极快的微生物,疫苗基本就是在以卵击石。
  而黄修远也从后世的一些经验教训中,给出了很多有用的建议,比如对抗荧惑真菌的方法,不是借助疫苗,而是主动在人类基因中,嵌入荧惑真菌的基因序列。
  则涉及到人类转基因技术,而且由于荧惑真菌的超强毒性,风险非常巨大,但这确是从根本上,解决荧惑真菌的方案。
  按照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如果直接释放荧惑真菌,凭借大蒜素—07的初步抑制,其实大中华区内,至少要80%的人可以熬过去。
  问题是这样做,荧惑真菌的基因,会非常粗暴的嵌入人类基因序列中,导致良性变异非常少,恶性变异非常多。
  根据黄修远后世的一些记忆,在那一次生化危机后,通过统计幸存者的身体状况,发现良性变异的比例,不足0.023%。
  很多人身上都带有不稳定的突变,随时可能恶化,变成丧失理智的变异人。
  这种惨烈的自然选择式进化,谁都没有勇气使用,连铁石心肠的黄修远,也不敢这样做。
  因为他也无法保证,荧惑真菌会不会将他杀死,毕竟荧惑真菌是不分敌我的,无论是农民工人,或者达官显贵,还是学者富豪,在荧惑真菌面前,众生平等。
  就算是不断服用大蒜素,也最多压制一下,但该变异的基因,最后还是会如期而至。
  因此,黄修远希望找出一条合适的道路,将荧惑真菌的一部分优秀基因,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嵌入人类的基因序列中。
  但安全又合适的方案,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不然,当时诺亚会获得荧惑真菌二十多年,就不会束手无策,最后自己玩脱了,导致荧惑真菌泄露到蓝星生态圈中,引发生化危机的爆发。
  黄修远仔细看了各个项目的研究报告,又会这些项目的负责人,交流了荧惑真菌的处理方案。
  目前转基因嵌入方案,实验得异常困难。
  一个防护级别最高的生化实验室内。
  一只小白鼠被注入荧惑真菌的转基因变异体,没一会,小白鼠浑身抽搐起来。
  固定在小白鼠身上的营养液输入系统,将营养液源源不断的注入,确保小白鼠在变异期间,很多足够的营养。
  但很快小白鼠身体迅速膨胀,膨大了一倍多,而且生长出一些多余的器官。
  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进化。
第五百六十九章  构架基因
  负责荧惑真菌基因嵌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是之前军方的一名基因工程师,顶着地中海发型的陈革新博士。
  黄修远表情无奈的说道:“老陈,你们实验358次小白鼠的基因嵌入,仅仅只有两只小白鼠发生了良性变异,任重道远啊!”
  看着研究员操作机械臂,从不断挣扎的变异鼠身上,提取出一些细胞组织。
  陈革新博士转过头来,摊摊手回道:“我也无能为力,这鬼东西的变异速度太快了,一进入身体里面,就会发生千奇百怪的变异,我很难确定其中的稳定基因序列。”
  对于荧惑真菌的高变异速度,黄修远也努力回忆着,无数的记忆,从大脑中被翻阅着。
  实际上,后世的生化危机后,直到他被暗杀,人类在明面上,都没有成功锁定荧惑真菌的安全基因序列。
  哪怕是采用纳米机器人和纳米微计算机,加入人体系统中,仍然难以压制荧惑真菌对人体的“负优化”。
  至于暗地里的情况,国内他倒是有一些小道消息,但是当时基因技术最强的势力,是诺亚会那边。
  诺亚会在生物技术上的秘密研究项目,自然不会轻易被黄修远知道。
  突然他的记忆中,浮现出两篇论文,分别是:
  发表于2052年的《玛尔斯真菌MES—63—K53基因片段的稳定与促变》,作者安德鲁?马歇尔,德意志生物研究所;
  另一篇,则是发表于2056年的《MES真菌特殊的基因结构》,作者小田泰安,东瀛第三生化实验室。
  在不少的荧惑真菌相关论文中,黄修远之所以注意到这两篇,主要是因为其他路,都没有太多明显的成果。
  打开计算机,他开启了超算辅助期限,又调出荧惑真菌目前检测出来的基因序列,以及单独十几种变异荧惑真菌的基因序列。
  陈革新看到面露思索的黄修远,也不敢打扰,只是静静地看着,看着那电脑中基因模拟模型。
  荧惑真菌同样是双螺旋体的基因序列,但是由于其高突变特性,导致这些变异的荧惑真菌,各个个体之间,都没有一个大量相同的基因片段。
  按照一般的微生物,哪怕是基因变异速度快,也不会出现面目全非的情况。
  而荧惑真菌偏偏就违反了这种情况,一次变异后,大量基因序列基本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突变。
  正是这种近乎千变万化的特性,让一众研究员束手无策。
  而这两篇论文中,则通过另一种模式,分析出一种特殊的基因框架,他在一个变异荧惑真菌的基因序列中,根据那个特定的模型,将117组基因序列,用红色字体标注出来。
  紧接着是第二个变异荧惑真菌、第三个、第四个……
  站在一旁的陈革新,一开始,感到不明就里,他也看不出那些被标注出来的基因序列中,有什么特殊规律。
  但是随着一个个变异荧惑真菌的基因被录入,他似乎看出了其中的一些猫腻。
  标注了二十多变异的荧惑真菌后,黄修远转动椅子,笑着问道:“老陈,你看出什么规律没有?”
  “似乎有些规律……”陈革新好像抓到了什么,却又如同雾里看花。
  黄修远解开谜底:“你看,这里这里……”
  他指着基因序列,用系统圈出15组各不相同的碱基组,然后接着说道:“看似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如果你们将头尾两组碱基对摘除,看看是不是一模一样?”
  “咦?还真的一模一样。”陈革新恍然大悟:“有点意思。”
  俩人合作验证了一番,发现这些碱基组的首尾碱基对,一旦去除掉这些首尾碱基对,那这些基因序列,就构成一个好不起眼又固若金汤的基因构架。
  “显然这是一个突破点,我们有时候不能用蓝星的目光,来看待荧惑真菌。”
  陈革新点了点头:“荧惑是从火星来的,确实可能和蓝星不太一样。”
  万一荧惑真菌,真的和蓝星的生物基因不太一样,那他们就需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我们其实可以准备一个实验,测试一下这些架构基因。”
  黄修远好奇的问道:“老陈,你打算如何实验?”
  “非常简单。”陈革新拿出一支圆珠笔,在草稿纸上画出一个双螺旋体基因序列:“如果我通过转基因技术,破坏或者替换这些架构基因,这种情况下,往往只有两种可能。”
  停顿了一下,陈革新继续说道:“第一种情况,转基因后,荧惑自己修复了这个转基因,或者自己没有什么变化,那就证明所谓的构架基因,是假的。”
  “第二种情况,转基因后,荧惑出现自我崩解,无法实现高速变异了。”
  听完实验设计,黄修远立刻同意下来,这个实验确实可以初步判断出,荧惑真菌是否具备构架基因。
  很快,一个转基因实验的材料、设备、人手都准备好了。
  一声令下,研究员操作机械臂,开始小心翼翼在荧惑真菌上,进行转基因实验。
  通过电子显微镜,黄修远和陈革新看到了那些荧惑真菌,其中被改变了构架基因的荧惑真菌,呈现出半死不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