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纳米崛起 > 第603页

第603页


  巨构文明的优势,是科技在132年前,已经打造类戴森结构、超巨型宇宙飞船;劣势就是类戴森结构的存在,暴露了本身的存在,整体技术水平,极有可能还处于光速限制之下。
  人类文明的优势,是没有暴露本身,还隐藏在茫茫星海之中;劣势则是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按照这样的情况,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不应该建设类戴森结构,避免遮掩太阳的波频,导致太阳系的异常被发现?”一名联邦高层开口问道。
  黄修远点了点头:“如果我们建设类戴森球结构,那观察技术和我们差不多的文明,肯定会在相应的时间中,观测到太阳表面的异常。”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太阳就是太阳系的核心,富集了太阳系绝大多数的物质和能源。
  如果不能建设类戴森结构,就意味着人类文明被束缚住了手脚,无法全面开发太阳系。
  另一个院士补充道:“其实按照我们当前的发展,暂时还没有需要戴森结构的时候,更何况要建设戴森结构,需要的物质数量,也不是当前技术可以解决的。”
  “如果可以研究出,大量制造反物质的技术,我们未必需要戴森结构。”于院士提醒道。
  会议陆陆续续进行了一个多星期,黄修远也参与了好几次。
  终于在11月8日,联邦初步确定了一个处理方案。
  第一,是组建一个专门的宇宙情报局,负责搜集太阳系周边星域的情报。
  第二,建设一批新的天文望远镜,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蓝星的公转轨道上,布置5台高精度的天文望远镜。
  第三,设立宇宙观察技术研究项目,专门研究更好的技术,让联邦利用更准确的监测太阳系周边。
  第四,建立宇宙战略研究办公室,专门研究如何应对其他文明,无论是隐藏自身,还是战略威慑的方向之类,都需要形成完整的体系。
  第五,暂时对于公众保密,避免引起社会恐慌。
  第六,尽快想办法掩盖人类在外太空痕迹,包括当年NASA向宇宙发射的太空广播探测器之类,都要尽快回收,或者关闭。
  至于现在的大型空间站之类,实际上被观察到的概率不大。
  但是联邦并没有掉以轻心,仍然紧急出台了一份“太空应急管理条例”,规定航天器表面,必须进行吸波处理,尽可能减少反射光波和电磁波。
  只要进行这些处理,当前人类在外太空的人造物规模,还没有太过于庞大,从其他恒星系观测太阳系,发现人类活动迹象的可能性,会被降低到最小。
  而戴森球之类的巨构,就暂时不要想了。
  联邦科学部的战略安排上,更加倾向于反物质技术,来实现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而戴森球这种超级巨构,需要的原材料是天文数字,哪怕是将太阳系的所有行星都拆了,也很难凑齐建造的戴森球的全部材料。
  当然,这并不是说戴森球没有办法建造。
  在一些恒星比较小,星系内部物质总量又比较多的恒星系,如果有特殊的太阳能薄膜技术,倒是可以建造的。
  类似于太阳系这种恒星系,建造戴森球的条件,并不太充足。
  反倒是反物质技术,比较适合未来的发展。
  月球袁天罡天文台的发现,并没有在公众视野中出现,联邦也假装没有事情发生,就是在近期,宣布进一步完善宇宙发展战略。
  其实联邦这几年来,一直在完善宇宙发展战略,民间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刚好将宇宙情报局、宇宙战略研究办公室、宇宙观测技术项目,插在一系列安排之中。
  既合理的出现,又不会显得太过于突兀。
  月球,广寒宫市。
  月桂一号的测试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核聚变发电站持续不断的供应电能,让质量投射器的测试,可密集的进行。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在测试过程中,一众研究员发现,当前质量投射器的最大问题,还是超级电容的上限太低了,导致质量投射器无法在一瞬间,获得庞大的电能。
  暴露他们还打算,继续等待电容技术的升级,再建设月桂二号的。
  但是今天,他们项目突然收到航天部、科学部的联合公函,要求他们加快测试,为明年的月桂二号,做好技术准备。
  显然这个消息,打乱了质量投射器项目组的计划。
  但是项目组负责人,去开会回来后,却没有反对提速,而是要求全体成员,全力配合研究工作,为明年的月桂二号备战。
  可以当质量投射器项目组的负责人,基本都进入了联邦的核心层中,他们自然知道为什么突然提速。
  虽然联邦表面上,没有因为巨构文明出现,而做出大动干戈的动作。
  实际上,暗地里的小调整、小变动,还是接连不断的,这都是为了提升联邦的综合实力,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准备。
第七百三十九章  建设(一)
  联邦的相关布置,被航天部迅速落实下去。
  比如对于大型航天器的外部改造工作,就在18年到来之前,完成了全面的改造,添加了吸波涂层。
  另外还有故意利用激光散热器,采用无规律的变频激光,进行航天器内部的散热。
  这种散热方式的好处,既满足了航天器外壳改用吸波涂层后,容易热积累的缺点;同时也可以利用变频激光,扰乱外部文明对太阳系的观测结果。
  为了增强扰乱效果,散热器不仅仅采用了变频激光散热器,而且散热器的激光发射方向,也会不断的调整。
  另外就是,尽可能提升航天器内部的热效率,减少向外发出热辐射。
  这样一来,在太阳和行星的辐射背景掩盖下,人类的航天器,就会减少被外部文明观测到的可能性。
  联邦不了解宇宙的生存规律,不知道是宇宙是黑暗森林式的残酷世界,还是相对包容的情况。
  但是宇宙的猜疑链,肯定是少不了的。
  毕竟类似于人类文明这种级别的初级文明,很难了解到宇宙的真实情况,在不了解宇宙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案,就是努力隐藏自己。
  哪怕最后证明,这只是虚惊一场,其实人类也没有太多损失。
  但是万一是真的,那联邦的做法,就是可以减少人类文明被发现的可能性,进而延长人类文明的时间。
  这一切,都是基于生存的需要。
  并不是说,现在没有超光速航行的理论,就可以高枕无忧的认为,其他外星文明也一样,没有超光速航行技术。
  去评估别人的时候,最好不要太过于自我,特别是以自己为模板,去评估对手时,很容易犯先入为主的错误。
  在文明整体的面前,谁都没有资格,将外星文明想象为“友好文明”,因为这种念头,还可能会将人类文明推向无尽深渊。
  毕竟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
  每一个可以发展起来的文明,多少都会伴随着战争而发展,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战争史。
  外星文明也很难例外,这是生命的本能,也是自然法则之一。
  就如同现在,联邦发现了132光年之外的巨构文明,第一反应就是提防对方,而不是试图联系对方。
  因为谁都不知道,对面是一个怎样的文明。
  万一对方是一个不友好文明,那联邦主动联系的行为,无疑是在暴露太阳系的坐标。
  同步轨道空间站。
  十几艘飞船在刚刚构筑出来的骨架上,或停泊休整,或卸载物资和原材料,或给宇航员提供临时生活使用。
  从NASA转业过来的菲利普斯,九个月之前返回蓝星休息后,又经过一系列变动,再一次回到太空中。
  他现在就在建木空间站,负责管理生活物资,宇航员的生活区,是由8艘飞船拼凑而成的临时空间站。
  毕竟现在建木空间站还没有建设完成,根据初步规划的进度,预计建木空间站会在今年的7月份前后,完成初步的建设。
  建木空间站的规模虽然挺大的,达到了5.83万吨,但是比起近40万吨的缆绳部分,还真是大巫见小巫。
  为了进一步加强,建木空间站的稳定性,航天部计划在一期工程完成后,启动二期工程,将建木空间站的规模,再次提升到12~13万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