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纳米崛起 > 第607页

第607页


  而这些军事基地之中,储备着537枚各种型号的核弹头。
  为了避免核泄漏,联邦不得不组建专门的清理办公室,重新确定这些军事基地的位置,然后逐一将里面的核弹头挖掘出来销毁。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年诺亚会的“新人类计划”,遗留下4237名实验体。
  这些实验体都被联邦第一时间接收了,但是如何处理,成为了一个大难题。
  毕竟这些实验体,最大的才5岁,最小的只有2岁多,都是一些懵懵懂懂的小孩。
  新人类计划的目的,就是人为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转基因人类,实现全新的进化。
  但是这个计划显然还没有成功,更加确切来说,是没有完全成功,其中一部分研究已经获得突破。
  为了避免失控,诺亚会在做实验的时候,对于这些不成熟的实验体,采用了绝育限制,摧毁了他们的生殖能力。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些不成熟的实验体,将他们不成熟的基因片段,带入自然人类的基因池之中。
  如果没有黄石火山事件的出现,诺亚会估计会继续秘密进行“新人类计划”,这些实验体估计被测试后,会全部被销毁掉。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诺亚会已经灰飞烟灭了,联邦接收了这一切,这种毫无底线的不人道实验,联邦自然不会做下去。
  楚轩将这些实验体,都转移到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进行集中的管理,提同时也是为了隔离他们,避免他们进入民间的视线之中。
  这个岛屿,对于外的名称是“学园岛”。
  在学园岛内,楚轩隔着玻璃窗,看着眼前的一些小孩,露出一丝严肃的表情:“丰沃,你一定要管理好这里,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和我沟通。”
  负责管理这里的周丰沃点了点头:“楚组长放心,我一定会管理好这里的。”
  “这些实验体的身体状况如何?”
  周丰沃有些担忧的说道:“不太好,他们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出来的,有很多实验体身上,存在严重的基因病。”
  “科学部那边有回复吗?”楚轩又询问道。
  “科学部给了一些建议,如果基因病真的非常严重,建议我们采取安乐死的处理方案。”周丰沃无奈的回道。
  闭上眼睛的楚轩,明白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与其让那些基因病严重的实验体,痛苦的活下去,还不如直接让他们离开这个世界。
  毕竟他们本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
  现在联邦养着这些实验体,一方面是出于人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观察这些实验体的转基因效果。
  联邦之前制定过“女娲计划”,也是研究人类基因进化的生物工程,只是联邦的方式,相对比较温和。
  特别是随着学园都市区的全面设立,联邦对于所有的新生儿,都有持续不断的跟踪研究。
  这种研究看似吃力不讨好,实际上由于联邦人口足够多,每年诞生的新生儿也非常多,有足够的基因样品。
  庞大的样品,以及不留余力的跟踪研究,让女娲计划进行得非常快,虽然只有动物实验,但女娲计划的研究员们,敢拍着胸口说,他们在人类基因的研究上,比诺亚会更加全面和安全。
  其实无论是诺亚会的“新人类计划”,还是联邦的“女娲计划”,都是研究人类基因序列,试图找出具有优势的基因,将这些优秀基因集中在后代身上。
  但两者的实现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就好比,一个是剑走偏锋的速成邪功,另一个是基础牢固的正道武功。
  诺亚会为了追求速度,尽快获得对抗联邦的优势,只能使用激进的“新人类计划”。
  而联邦则稳坐钓鱼台,自然不需要太过于激进,因此采用跟踪研究新生儿的“女娲计划”。
  新人类计划看似速成,但是由于基础不牢固,很容易导致实验体出现各种各样的后遗症。
  女娲计划实际上并不慢,前期的庞大投入,只是为了打基础,一旦基础完成,后面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就比如现在,女娲计划已经搜集了1.4亿名新生儿的基因,并持续跟踪了很长一段时间。
  第一批被纳入观察的新生儿,现在已经5岁多了。
  随着样品越来越多,女娲计划的研究员们在其中,发现了以往没有发现的东西。
  而联邦兼并诺亚会后,新人类计划的成果,自然也被联邦全盘接收过来,虽然没有继续进行新人类计划,但新人类计划的很多人体实验,其实给女娲计划带来很多参考。
  毕竟女娲计划没有真正的人体实验过,最多只有动物实验。
  在新人类计划的一系列成果中,研究员们验证了好多猜想。
  包括基因片段之间的整体关联、环境对基因的二次影响、单基因子与复合基因子的存在等。
  虽然联邦讨厌诺亚会的毫无底线,但那些技术成果,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真正有错误的,是将技术用在作恶上的人。
  从客观来讲,新人类计划的数据,让女娲计划的进度,加速了5年左右,也避免了很多雷区。
  楚轩和周丰沃,默默地注视着那些孩子。
  这些孩子的存在,就是诺亚会永远无法洗白的原罪。
  楚轩开口吩咐道:“尽力让他们的余生,都快乐的活下去吧!”
  “我会安排好的。”周丰沃也没有拒绝。
  另一边,诺亚会的一众高层,也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结局。
  一份份关于诺亚会作恶多端的文件,被解密公布出来,自然包括了“新人类计划”。
  这些机密文件的陆续公布,顿时引起来民间的群情激愤。
  随后联邦做出决定,在安置诺亚会高层的岛屿,释放N14有机物分解剂,彻底将这些人抹除得干干净净。
  显然联邦并没有信守承诺,而是秋后算账。
第七百四十四章  前锋
  18年3月22日。
  天门号空间站的船坞刚刚改造完成,准备打造两艘祝融级宇宙飞船。
  与此同时。
  航天部在月球背面的门捷列夫市,组装了一艘拼凑出来的飞船——前锋号宇宙飞船。
  前锋号宇宙飞船是一艘重达8500吨的大型飞船,而且很大一部分材料,是由于广寒宫市的工业区供应的。
  飞船的八台主发动机,缓缓喷吐着淡红色火焰,为了给前锋号补给N30燃料,航天部还专门安排了运输船,连续运输了好几次,才给这艘飞船凑够了燃料。
  为了保证前锋号的速度,以及燃料的高比冲,也只能采用N30燃料了,毕竟月球专本地的液氧液氢产量有限,同时液氧液氢的比冲,也只有N30的二分之一左右。
  因此只能采用相对麻烦一点的N30燃料。
  随着淡红色火焰的产生,重达8500吨的前锋号飞船,缓缓脱离地面,向幽深漆黑的远方飞去。
  [报告,起飞成功。]
  [报告,月球监控卫星系统,正持续监测前锋号,目前一切正常。]
  [报告……]
  一道道电波,穿梭于空荡荡的深空之中。
  前锋号飞船本质上,是一艘实验性质的测试飞船,主要是为了验证一些技术。
  这些技术,现在都被用在祝融号飞船上,如果这一次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还可以及时修改祝融号的设计。
  要是等到祝融号建成了,再进行测试,那不仅仅会拖慢整体进度,也会导致一些问题出现。
  根据航天部的规划,载人登陆火星的正式计划,第一步是发射一艘无人驾驶的祝融号,一方面作为测试,另一方面是作为物资储备飞船,先到火星轨道等待。
  第二艘祝融号,才是真正的载人飞船。
  而且根据规划,月球专区这边,也会陆续建设4艘前锋级飞船,用于应对突发状况。
  显然航天部将很多问题都思考到了。
  参与到载人登陆火星项目的宇宙飞船,一共7艘,包括2艘1.3万吨的祝融级飞船,5艘8500吨的前锋级飞船。
  如此一来,哪怕是运气不好,2艘祝融级飞船都出问题了,还有5艘前锋号飞船可以作为备用。
  前锋号的工艺非常简单,采用了大量的模块化设计,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实现快速制造,而且维修也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