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对于他们来说,每一个个体即是独立,又是社会机器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件,虽然因为某些原因,它们依然有一定程度的商业和交易的存在,但是对于虫群来说,并不存在有资本家这种概念,对于他们而言,社会的阶级只能分为三种平等而并行的层面:生产者,消费者(孵育者)和管理者
  因此,对于虫群而言,不管是扩张还是别的什么,都会尽可能使用代价最低,投入最少的方式来完成,比如说寄生,然后暗中掌控一个文明给虫群服务,最终将他们完全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虽然虫群也有自己的舰队和暴力组成,然而他们却很少使用这种方式,更加不会使用低效的虫海战术。
  作为通过寄生而掌握了工业革命以上水平的科技的虫族来说,它们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集群优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会飞速下降,各种大规模杀伤性AOE武器面前,虫群的数量优势和虫害战术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低效而且无聊的做法——固然它们可以通过各种科技或者生物手段将自己的战斗个体强化到一定程度,并且生产出海量的数量,但是,那只对低一级的对手有效,这本质上和工业国通过爆产能来压倒非工业国是一回事。
  或者说,虫群爆大量的高阶战斗个体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讲和二战时期美军下饺子,用数量和质量双重优势压倒日本的战略没有任何区别,这也意味着这种战略也只能用在美军打日军这种不对等的战场上而已;而且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对于虫群资源的极大浪费。
  越是高等级的虫群单位就需要更多的资源来制造,而它们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来供给其保持强大的战斗力,而如果还要保持较高的数量优势,那么这个投入比例是一个相当可怕的事情,要知道不管是泰伦还是泽格制造单位也不是啥也不需要的凭空而来的,如果非要说的话,与其说是虫群战斗力强大不如说是用比对手多几倍的资源量和投入将对手强行压到投降而已。
  (泰伦的底气是拆光好几个星系的庞大虫群,泽格的情况大致上也是这样的,而高级虫巢单位的消耗和维护需求也不是说和低级个体是一样的,而且这两个通常还需要加上灵能之类的魔法加成——可以说,单纯就作战效率来说是相当低下,很多时候甚至是和目标背道而驰的——不过人家家大业大,就像二战几乎全场在梦游的美军照样能够把日军锤得妈妈都不认识。)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虫群是一种实质上更加爱好和平的物种,他们不会为了个人好恶,宗教和理念的差异而开战,也不会为了某个局部群体的收益而进行一场对整体毫无益处的战争,这一点和人类这种可以为了任何理由,包括你吃甜豆腐脑而不是咸豆腐脑就能把脑浆子打出来的文明相比,几乎可以说得上是爱好和平且节俭持家的道德模范了。
  “如非必要,绝不正面对抗”就是虫巢舰队的主要思路,实际上,大部分时候,他们都能选择穿上不同的皮壳把自己伪装成任何种群,然后通过和平和称得上是友善且大方的行为和目标种族接触,建交,然后贸易,最后感染,控制,吞并,虽然耗时是比直接铺天盖地的虫子淹过去是长了点,但是从损失和投入来说,这样的方式更加稳健而且高效——甚至于前期的投入和让利不过是一个左手给右手的事情。
  但,很不幸的是,它们的作战方略最终栽在了一系列的意外当中,起初,探险队发现这颗行星上存在着高级文明的殖民地的时候,它们选择了观望,在确认了对方的食谱和科技水平后,作为探险家的米兹就往一些对方养殖的动物身上投放了神经虫卵。
  之后,还没有等到它们进一步了解这个文明和社会的时候,这些直立生物就做出了令虫窒息的操作,他们发现这些感染生物后,一开始倒是老老实实进行了杀灭作业,直到一位“天才”发现被感染后的生物会安安静静的大量食用饲料,而且不会得其他病虫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故意收集虫卵,人工养殖神经虫。
  这让米兹他们花了不少功夫才避免过于密集的神经虫纠缠在一起诞生出新的虫群个体,这样野生的,没有经过教育的,粗鲁的个体通常脑子里面没有半点有序的清晰思维,只会本能的捕食周围的物种,这就会导致虫群的谋划彻底曝光,所以,那段时间,探险队的伪装者和孵育者简直跑得腿都要断了才保证往这些生物的每一个培育池里面加了足够的神经毒素,阻止虫群个体诞生(虫群通过这种方式控制虫口数量,维持在资源可以供给的范围内。)
  而这些直立生物没事还会定期把里面的神经毒素清理掉,让他们再跑一次,光是为了舒缓精神和维护皮壳就消耗了探险队一半的糖水储量,那段黑暗日子,米兹是一点都不想回忆起来,好在这一切努力是值得的,最终这些感染虫卵成功的流入了对方社会当中,并且让伪装者掌握了不少的傀儡个体,对于对方社会关系,制度,科技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米兹就发回了第一份报告书。
  “综上所述,这些直立生物有着发达的思维器官,虽然在很多行为上有着低效,拖沓的特征,但从其科技水平,对于宇宙,社会,哲学的认知程度而言,基本达到并略有超过虫群的程度,建议定为第一同化序列,请求议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然后,这些直立生物就准备把这些带感染的肉类销售往其他星区,老实说,如果再延迟几个月或者几年的话,米兹是很乐意看见这种事情发生的,但是,如果是现在,探险队的生物主脑和伪装者根本不可能操控那么多的傀儡体,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培育更多的伪装者和主脑出来.
  一旦这些肉类销售出去,那么感染者成几何倍数增长下,伪装者就无法兼顾那么多个个体的思维诱导和模拟,任何一个社会当中多出一大群没脑子的白痴,并且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情况下,都会联想到某种传染病——然后虫群就得被迫在没有足够战斗单元,没有控制足够的高层,没有足够的伪装间谍的情况下和一个和自己体量差不多的文明开战的局面。
  所以,米兹他们不得不控制傀儡下达消毒和加强检疫的命令,而探险队本身也在疯狂的四处奔波,收拢野外的神经虫,控制动物和水源当中的神经虫数量,这些还不足以形成高级思维的神经虫大部分都是这些直立生物培育的,导致它们根本没有植入虫群的定位信息素,这让米兹他们就像是在筛沙子一样忙碌而头疼——令虫窒息,令虫难受.JPG
  探险队人手就这么多,即便是跑得快把皮壳都磨破了,也未能阻止感染的大规模扩散,最终只能弃坑,选择至少让殖民地看上去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寄生虫传染病,对付这类疾病,大部分文明都是有着不错的经验的,到时候让这些直立生物自己来消毒,只要再控制几个傀儡——虽然伪装者表示再增加傀儡它们就要因为过度思考自爆了——就能勉强撑过这场“虫计划の大危机”
  之后,虽然同化工作会变得更加难以进行,但是对于虫群来说,这种损失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就在米兹终于有了难得的休息时,它收到了来自观察者的一个令虫目瞪口呆的消息——这些直立生物并没有按照计划销毁这些肉类,而是装模作样的烧掉了表层上的一层,等到监管的官员一走,就把下层的弄出来,清洗包装后,一部分作为廉价肉丢进超市特价货柜内,一部分以更加低廉的价格出售给了据说是一些比较落后的星区.......
  对于这种操作,米兹用了一周的时间来思考他们究竟是基于什么样子的思路和判断机制做出的这种让虫难受,而且根本看不懂的行为的?后来,它发现如果自己要保持理智的话,还是不要去思考这种问题,在探险日志上,它留下了这样的记载“该文明存在大量的不符合虫群价值观的,并且难以解析的思维方式,为了虫群的长期稳定,建议议会在进行后期同化吸纳时注意甄别并筛出。”
  对于商业只是一种社会资源分配的调剂品的虫群来说,虽然是可以理解奸商这种东西的存在,但这个程度的奸商还是头一次见,而且在计算了商业信誉价值,口碑附加值,品牌效应等等一系列的成本和价值后,负责计算的主脑表示——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无法理解基于商业最大化收益的前提条件下,他们这么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