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现实当中有一颗这样的行星,唯一问题,人类需要大概1亿3000万年才能飞到。)
  地表覆盖着紫色的植被和地衣植物,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比寻常绿色植被更高,同时也能沉淀下更多的淀粉和糖,对于殖民者来说,他们只需要准备好一个蒸锅,一个粉碎机和一个简单的处理装置,就能将它们转换为可食用淀粉和果糖浆,虽然里面不少含有植物毒素,但是相对于其总数来说不值一提。
  理论上来讲,只需要稍加基建和开发,就足以容纳将近200亿人口(面积比地球大得多)而它没有被开发不是因为人类看不上或者别的什么技术性问题,实际上就次元航道航程来说,这颗星球距离地球还算是比较靠近的,而是相对于目前人类在开发的行星来说,暂时还没有到需要动用它的时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人类对于居住空间的压力并不是非常大,更多是对于经济上的需求,所以更倾向于在投资地周围。
  这种事情说起来也是很好理解的,就像美国所有州里面,蒙大拿州的环境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是就是没有人去开发它,因为它远离金融,科技与工业中心,常驻人口又少,撑不起一个足够大的消费市场,而没有足够大的消费市场就没有人会在那里修建大型城市,也不会吸引外来移民,于是恶性循环——除非遇到某种机遇或者国家铁了心强行开发——比如苏联建设西伯利亚那种做法。
  至于说最关键的原因还不是这个,这种天然的天堂星球,人类最完美的殖民目标只有一个,而大流氓有......五个,根本没法合理的分配,谁都想吃独食,但是目前来说,大流氓还没有到急需它的时候,再加上一系列的事情绊住了手脚于是就达成这颗被命名为“HD-4597盖亚”(HD开头,具体的编号忘记了,随便写的一个编号)的行星所属权利暂且搁置,之后再慢慢谈的默契,哪怕是混的越发不如意的英国人还有急需殖民地的法国人也没有试图殖民它——再完美的,潜力巨大的素材,也只是素材,真这么干了,被其他流氓套小鞋怕是没发育成才就没了。
  可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读不懂氛围的人,比如湾湾,比如猴子,比如棒子,再比如说:三锅......
  三锅是目前除了大流氓和大流氓的小尾巴们之外,第一个掌握了太空殖民飞船技术和跳跃器的国家,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用了大概10年的时间,导致了若干次大气层内强跳爆炸(大气层内跳跃会爆炸,准确说是大于0.3G重力场内跳跃会炸,当量和跳跃质量,重力大小正比。)后,终于造出了一条合用的殖民飞船——当然,也可以称之为拼出来了一条殖民飞船。
  然后以三锅的技术,太空城修不起,这高端玩意儿五常里面就两个半能修,现在欧洲初步整合后算是三个能修,而且成本高得只适合一些高端产业用,比如稀有金属冶炼,比如造船,比如晶元厂,即便是这些高端产业也只有业界前列才有资格申请太空建厂资格——人类还没有那种EVE一样的太空建筑能力,而且飞船对接,装卸,补给和进行生产等等都不是鼠标点一点的简单事情,对于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高得离谱。
  地面殖民地也玩不起,虽然牛牛给的技术已经是超简单的一个氧循环透膜的事情,大约10cm厚度,笼罩一个可以居住10-50万人的城市也不过不到一千吨的重量,可三锅就是玩不好,在搞砸几次后,中国表示可以出售一批一次性成型的模块化地面殖民舱,相比太空舱,这些殖民舱的技术指标低得多,也廉价得多,然而,三锅很硬气的拒绝了。
  最后.......三锅很神奇的决定,选择一个难度不高的殖民,最好是以他的技术也能做到不需要贫民窟一样的殖民舱或者穹顶工程也能做到的程度——嗯,于是,三锅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后,“找到”了一颗最佳的适宜行星——HD4597“盖亚”——然后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三锅宣布自己要进入太空殖民时代!而为了经贸协定扯皮的五常只是很淡定的表示“哦~还有这事?那关我屁事?”
  于是,三锅就自信满满的出发了,带着第一批4000名殖民者和一条东拼西凑的万国牌殖民船,嗯,三锅自称是自己研发设计并制造的向着“盖亚”飞去,那颗行星略显湿热,对于三锅来说,却是犹如到家了一样舒适,嗯,考虑到南亚的现状——可能比家里舒适。
  然后在五常不知情的情况下,三锅愉快的在上面拍下了殖民地.......


第1001001章  狂澜-1

  HD4597“盖亚”(原型为HD85512b和格利泽667Cc等多个行星的复合体),距离地球大约35光年,也是三锅的殖民飞船能够在不出现什么故障完蛋在宇宙空间当中的最长航程时间所能抵达的行星,而距离相对更近一些的格利泽581则已经在被欧洲联合开发当中,这也是人类第一颗进入开发阶段的距离太阳系较近的“超地球”(即体型巨大,和地球高度类似的类地行星。),与地球的相似度高达80%以上。
  (相似度在80%以上的行星,35光年内,大约有10个......所以,宜居行星貌似还真不算太罕见。)
  而高达90%以上相似度,人类可以直接进行开拓的无主行星就“盖亚”这么一颗而已,即便把已知的全部行星算上,也就只有不到10颗行星可以达到这种可以直接在地面上呼吸并且拥有丰富原始生物圈的程度,而帝国的大部分行星对于人类这种迟到太久进入宇宙开发的种族来说,其实环境都是很恶劣的。
  而环境适应力和人类一样的智慧文明,目前已知的只有尼亚尼斯水母们,而其他智慧生物在长期大量的异星球生物交流当中,已经充分锻炼并演化出来足够的适应力,当然,代价也自然是他们在智力和文明的发展速度上更慢,毕竟十全十美的终极生物是不存在的。
  不管尼科人还是帝国人都可以在弱硫化大气或者高氧,高二氧化碳等环境下呼吸,虽然也会导致身体受到损伤,但是和不带呼吸器出舱15分钟就得进急救室的人类比起来真是好太多了,而古代帝国人和尼科人,还有人类接触到的那些智慧文明也基本上有着较强的环境抗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点歪科技树已经是一个巨大巧合,而地球一直以来没有发现则是另外一个巧合,否则在频繁的来自不同母星的物种交流,混杂下,某些特定环境下的适应DNA也会随之流传下去,而用于在某些环境下呼吸,适应的微生物和内共生体也会一代代的遗传下去,自然,其后代在适应异星球环境和承受力上也就比人类强得多。
  (例如帝国人细胞内就有厌氧内共生体,和线粒体一样,用于在无氧环境下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不过数量较少,所以,真烧光氧气窒息一样是死,但也意味着他们可以适应的最低氧气浓度比人类低得多,呼吸空气的适宜范围也要大得多。)
  如果说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纯血化(即所有生物环境均限定于特定环境下演化,生长,进化,繁衍)的生物圈,那么大部分智慧文明都是一个开放性,杂交化的生物圈,这也是为什么人类惊讶的发现尼科人和人类居然可以生育后代,哪怕可能产生严重的遗传病,但是,也能进行生育的缘故。
  所以,自从发现帝国人以来,人类的生物学就处于一种“面包还能夹着吃!?”的狂欢状态,很少有人想象过如果不同星球的文明交流如此简便下,随着文明扩展,交流,其携带的生物会不会就像地球上的不同大洲地区的文明交流一样,导致生物入侵,然后在死亡一大批生物后,不断淘汰洗刷,最终活下来可以适应当地甚至于多个星球环境的“超级生命”
  而地球就仿佛宇宙的生物样本库或者说一个纯净的生物保险柜,在十亿年来,宇宙文明和生命更迭了数代之中,都没有任何人来打搅,如果这里面真的没有什么幕后黑手之类的东西的话,那么就只能说明地球这玩意儿实在是处于穷乡僻壤当中,没有人有兴趣往这种蛮荒之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