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过去当传奇 > 第七百二十三章 老百姓心里的苦

第七百二十三章 老百姓心里的苦


  叶麟很快就明白叶凯为什么说他的车下乡不行了,这路也太差了,大路还行,也就是省道。
  但是从省道下来,拐到县道或者乡道上,一个个下雨后留下的土坑,还有被拖拉机压出来的深沟。
  不要说A6,就算是叶凯开的这吉普车,有时候都能被支起来,光轮子转圈车不动弹。
  两个人还要下来往轮子地下垫土块,这才一点一点的往前走,吉普车都不行,自行车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好像农村也没有什么自行车,老百姓去什么地方都是靠两条腿。
  “我说老三,这路还开车干嘛啊?直接走过去不就行了。”在底盘这次被托起来以后,叶麟从车上下来说。
  “大哥,我也想啊!可是还有十来公里呢!如果走过去的话,估计咱们到了地方也中午了,虽然开车比较麻烦,但总比走路快很多。”
  “好吧!”叶麟从路边搬一块土垫到车轮下面。
  这路太差了,本来吉普车是骑着沟走的,但是忽然出现一个坑,吉普车一颠就掉进了沟里。
  想要富先修路,就这样的路,农民怎么可能富得了,不要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出去卖,就算是有,也没有办法运出去。
  “对了老三,现在农民还要交公粮是吧?”
  “呃!大哥,你这话问的,农民不是一直都交公粮吗!”
  听到老三这么说,叶麟挠了挠头,他只知道还是农民不需要交公粮了,但是从那一年开始的他不知道。
  “那这样的路,农民怎么去交公粮?”叶麟又把一块土疙瘩放到后轮下面问。
  “想办法,克服一下呗。”
  叶麟摇了摇头,他真的很难想象,农民在没有拖拉机的情况下,是怎么把那么多粮食通过这样的路运到粮管所交公粮的。
  “我说老三,你这个一县之长当的不合格啊!俗话说想致富先修路,路不修好,什么时候也富不了。”
  老三把一块土疙瘩放到另外一侧吉普车轮下面说道:“大哥,你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你以为我不想啊!可是钱呢!”
  “这好像也花不多少钱。”叶麟看了一眼这条路,也就三米多宽。
  “大哥,你说的是这一条,可是你知道全县有多少条这样的路吗?最起码有好几百条。”
  “呃!”叶麟愣了一下,这还真是。
  整个蔡州县有二十三个乡镇,三百六十一个大队,近三千个村庄,而他们走的这条路,只是一个乡的某一条路,像这样的路,一个乡就有好几十条。
  因为这些路要通到每一个村子,而一个乡就有一百多个村,虽然很多村使用的都是同一条路,但搁不住多啊!
  蔡州县,古称蔡州,中原省驻市管辖,位于中原省东南部,总面积一千四百五十三平方公里,耕地一百四十八万亩。
  夏朝初年,炎帝裔孙、华夏凿井术的发明人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在此地建立吕国。
  春秋时期(公元前五二九年),蔡平侯将国都迁到古吕地,史称蔡州国,蔡州由此得名。
  “老三咱们这是去什么地方。”当车辆再次出发的时候,叶麟问了一句。
  “大哥,咱们现在要去的地方叫三空桥大队。”
  “三空桥大队?”叶麟一直对这个大队弄不明白。
  “嗯!其实就是帝都那边的村委,不过这里和帝都不一样,在帝都,一个村子就是一个村委。”
  “没错,这里有什么不同吗?”
  “有很大的不同,这里不叫村委,而叫大队,因为一个大队会有很多自然村,就像咱们现在要去的这个地方,他们这个大队比较大,下面有十九个自然村。”
  “不是吧!这么多。”
  “嗯!这些自然村也被称为生产队,所以上面就是大队,生产大队。”
  “这样啊!这如果在帝都,十九个村子,相当于一个乡镇了。”
  “那可不,而且这个大队人口较多,所以也比较穷,我今天带你过来,就是想让你看看这里。”
  “好吧!我说你小子怎么带我来这里,原来是有预谋的。”
  叶麟知道,自己这个堂弟是希望自己对农村进行投资,可是他不知道,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就算是他投资了,估计也没有什么用,因为道路。
  没有路,农村就是发展起来了,也没有办法把生产出来的东西运出去,再说了,没有路也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十来公里的路程,吉普车竟然走了一个多小时,虽然比走路快了很多,但也够慢的。
  不过还好,总算是到了老三说的那个三空桥大队。
  三空桥也是一个自然村,只不过大队部在这里设着,所以叫三空桥大队。
  不过大队和村不在一起,大队部在村子的南侧,离村子有两百米左右,说是大队部,其实就是三间半砖半土的房子。
  什么叫半砖半土,就是下半截是青砖,这样是防止雨水冲刷,把地基给冲垮了。
  上半截就无所谓了,因为有房檐,基本上雨水冲不到,而且就算是冲到了也没事,只要地基没有坏,上半截完全可以进行修缮。
  这个修缮,其实就是用泥土加上一些麦秸,然后给糊上一次,这样强就比较结实。
  大队部有一个小院,连门楼都没有,就一圈土墙,然后装了一扇门。
  而且看墙的样子好像也是年久失修,因为西面的墙一点塌了,露出一个豁口。
  叶凯把车刚停下来,就从院子里跑出来一个老头,老头看到叶凯,连忙露出笑脸跑过来。
  “叶县,您怎么来了?”
  一听老头的称呼,叶麟就知道,这老头认识叶凯,而且好像还很熟悉,这确实让叶麟没有想到。
  没想到自己这个弟弟,堂堂一县之长,竟然还经常往农村跑,要知道很多地方的一县之长,估计干到退休都不一定下一次乡。
  “李支书,你这身体还好吧!”
  “叶县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干几年,最起码现在死不了。”
  说完转过身看了一眼叶麟,问道:“这位是……”
  “老支书,这位是我大哥,这次来这里看我。”
  “啊!叶县,您说他是您大哥?”这位李支书再次打量了叶麟一眼,没办法,还是因为叶麟的长相。
  “对,老支书,你别看他看着比我年轻很多,实际比我大了好几岁。”
  “老支书你好。”叶麟先伸出手。
  “您好您好!”老支书伸出双手和叶麟握了一下。
  “叶县,还有这位叶同志,咱们先进去,外面热。”
  “行,走吧。”
  其实屋里也并不比外面凉快,这里没有电,更不要说什么空调或者电风扇了。
  不过屋里最起码不会被太阳晒,现在可是夏天,太阳可是很毒的。
  老支书搬过来一张长凳,让叶麟和叶凯坐下来,然后也跟着拉过来一张长凳坐下来问道:“叶县,您这次过来是……”
  “是这样的,我这次过来是做一下考察,看看咱们这里能不能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呃!”叶凯刚说完,老支书的脸色就变了。
  叶麟的没有说话,刚好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叶麟知道,这里面已经有什么事情,要不然老支书不会是这个表情。
  但叶凯好像没有发现,还在那说,叶麟就拉了一下他,然后看了看老支书,对叶凯点了点头。
  叶凯往老支书那边看了一眼,也发现了老支书的异常,就说道:“老支书,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叶县,这次又准备让我们种什么啊?能不能别搞了?大家都快吃不上饭了。”
  “呃!老支书,你这话什么意思?”
  “叶县,其实这个前些年已经搞过,那个时候您还没有调过来,当时乡里让种果树,给大家画了一个饼,说种果树一年能赚多少钱。”
  “那回来怎么样了?”叶凯连忙问。
  “还能怎么样,当时好几个村都种了,可以说是砸锅卖铁买了果树苗,但是几年后结果了,乡里之前答应好的上门收,但等果子摘下来以后,又让送出去,您也看到了咱们这里的路,根本就没有办法送出去。”
  “不对啊!三空桥大队这边我可来了十好几次了,基本上每个村都去过,并没有看到果树啊!”
  “早给砍了。”
  “啊!砍了,为什么?”
  “果子运不出去,果子又不能当饭吃,而且大家每年还要交公粮,只能把果树砍了重新种地。”
  “这……”
  虽然叶凯感觉到很可惜,但也可以理解,不要说叶凯,叶麟都可以理解。
  就像老支书说的那样,果子不能当饭吃,大家还要吃饭,还要交公粮,如果不把果树砍了种地,那么就只能挨饿。
  老百姓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都知道挨饿的滋味不好受,刚能一天吃上两顿饭,一下子又给打回原形。
  怪不得老支书的脸色不好看,搁谁谁也不会好看了。
  “老支书,是这样的,我……”
  “行了老三,别说了。”就在叶凯还准备说点什么的时候,叶麟打断了他。
  ……


第七百二十四章
  “呃!大哥,我……”
  叶凯还想说什么,叶麟再次打断他,然后对老支书说道:“老支书,能不能带我们到村里看看?”
  “可以,当然可以。”老支书连忙点头。
  “那走吧。”
  叶麟他们也没有开车,直接步行往后面的村里走。
  刚走几步,叶麟对老支书说道:“老支书,麻烦一会不要说我们的身份。”
  “呃,这是为什么?”
  “不为什么,我们就是过来看看,让人知道了不好。”
  “那好吧!”
  老支书就是三空桥村的人,三空桥是一个自然村,分四个生产组,这是因为三空桥村比较大,一般的村只有两个组。
  也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所以大队部社在这里吧!
  刚走到大队部后面,叶麟就看到了一样他比较熟悉的东西,犁地的犁子,而且还是九犁。
  这是大型拖拉机上使用的犁子,叶麟当然熟悉。
  “老支书,你们大队还是大型拖拉机呢?”虽然叶麟没有看到拖拉机,但是这犁子只有大型拖拉机用。
  “那是以前大集体的时候用的,现在都分产到户了,根本用不着这玩意。”
  “呃!”叶麟愣了一下,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也是,中原省是一个人口大省,现在一个人也就不到二亩地,一家就算是五六口人,也不过十来亩地。
  而且分地的时候,按照好地和不好的地进行分割,十来亩地可能分好几块。
  这样的话根本就没有办法用这么大的犁子,因为很多地可能都不够这一趟过去。
  “老支书,怎么就剩下犁子了?拖拉机呢?”叶麟对拖拉机有一种亲切感。
  “拖拉机被乡里开走了,乡里在北边开了一座砖窑,拖拉机用去拉砖去了。”
  “拉砖?”叶麟皱了皱眉头。
  “对。”老支书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过来的时候路过那些坑坑洼洼的路,就是那些拉砖的拖拉机留下来的。”
  听到老支书说到路,叶麟说道:“老支书,现在每个村每年不都会出一批劳动力进行修渠修路吗?你们这条路怎么回事?”
  “修了,不过没用,年年修,可是修好以后,最多也就是管一两个月,如果雨水比较多,可能连一个月都管不了。”老支书苦笑着说。
  “这样啊!不过老支书,乡里拉砖把路给嚯嚯成那样你们就没有让乡里给你们修路?”
  听到叶麟这话,老支书像看外星人似的看着他,把叶麟看的有点发毛,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老支书有什么特殊爱好。
  “算了吧,其实就算是乡里不拉砖,那路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咱们这里都是黄土,稍微干一点,路上就全是灰尘,稍微有点水,就成了泥坑。”
  听到老支书这么说,叶麟点了点头,也就没有再问。
  三个人很快来到了村头,现在是夏天,地里的玉米差不多有半人深了,这个时候也是农闲的时候。
  这里没有通电,就算是通电了,估计也没有人能买得起电风扇,所以村口的大树下,就成了村民乘凉的地方。
  男的光着膀子,手里拿着一把蒲扇使劲的摇,但还是避免不了汗流浃背,好像扇到身上的都是热风。
  女的好一点,穿着汗衫,坐在路的另一边几棵大树下。
  她们没有扇扇子,而是在做针线活,炎热的夏天,好像也不能阻止她们手里的针线。
  看到老支书他们三个人过来,不管男女老少都跟老支书打招呼,看来老支书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老支书也一一对回应着他们,脸上从头到尾都带着笑容,叶麟不知道这算不算苦中作乐。
  “老支书,这两位是……”一名中年人来到老支书面前,看着叶麟和叶凯问。
  “噢!这是远房亲戚,过来家里看看。”
  老支书说完,又回头对叶麟和叶凯说道:“这是我们村一组的组长。”
  “你好!”叶凯伸出手。
  “呃!”这位一组组长愣了一下,可能是没想到叶凯会伸出手要和他握手把,连忙把手在裤腿上擦了擦,这才伸出手说道:“你好你好。”
  “行了,你们乘凉吧!我们回家。”老支书对这位一组组长说。
  “好的老支书。”
  叶麟他们离开以后,那位一组组长疑惑的看着他们三个的背影,因为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老支书什么时候有这样的远房亲戚。
  “老支书,你们村有几个村民小组啊?”叶麟这时候问了一句。
  “大哥,三空桥村是一个大村,有四个村民小组。”叶凯替老支书回答了叶麟。
  “噢!怪不得呢!看着这村子就比别的村大。”叶麟点了点头。
  老支书家住在三组,因为他已经是大队支书,所以在组里并不担任职务。
  而且大队干部并不是只有三空桥一个村里的人,而是整个大队所有村,基本上每个村都有一个人在大队部担任职务。
  现在是农闲时间,所以大队部每天只有一个人值班,基本上是大队干部轮流。
  三个人很快就到了老支书家里,看到老支书住的地方,叶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因为在后世,一说到大队支书,代表的就是有钱,但看老支书住的这个地方,显然和有钱沾不上边。
  四间土坯房,是的,还不如大队部,最起码大队部还是半砖半土的房子。
  在西侧还有两间小房,不用说,这是厨房和杂物间,连个院墙都没有。
  家里没人,估计是出去乘凉去了,老支书连忙请两个人进屋。
  大家坐下来以后,老支书提着暖壶给叶麟他们一人倒了一杯白开水说道:“家里没有茶叶,喝点白开水吧!”
  “没关系,白开水挺好。”叶麟笑了笑说。
  “老支书,你怎么带我们来家里了?”叶凯问。
  “现在家里都没人,等一会吧!等一会我带你们去各家各户看看。”
  “嗯!”叶凯点了点头。
  叶麟这个时候打量了一下老支书家里,这里已经不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因为整个屋里就没有看到一件像样的物品。
  这里应该是老支书家的堂屋,也就是城里人说的客厅,可是除了一张小八仙桌,还有几把凳子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
  因为一般在农村,堂屋里最起码要有一张条几,用来供奉祖宗牌位。
  接下来就是叶凯和老支书一问一答,叶麟没有做声,就在旁边听着。
  不过从他们的一问一答中,叶麟对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一定了解。
  改革开放都七八年了,没想到老百姓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不过这也正常,一些大城市可能没有问题了,但是像蔡州县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肯定是达不到。
  而且这里以种地为生,每年收到的粮食,一部分用来交公粮,一部分要卖掉,用来购买化肥和种子。
  剩下的就是留着吃了,可惜并不能留下多少,因为如果你想多留点粮食,那么就不能买到足够的化肥,没有化肥,粮食产的更少。
  所以很多老百姓哪怕挨饿,也要多多买一些化肥,这样的话就可以多收一些粮食。
  但现在什么都是人工,效益并不是很高,哪怕你很用心的去种地,一亩地最多也就五六百斤,很少能达到七八百斤。
  除去公粮,再卖一部分买化肥种子和农药,基本上已经没多少,还好公粮一年就交一次,秋季可以种植一些高产的农作物,比如红薯。
  当然,光种红薯也不行,这玩意没有地方卖钱,所以还要种玉米,玉米卖的钱够买下一季的化肥农药和种子。
  反正用老支书的话说,基本上每年刚入冬,大家就要靠红薯过冬了,而且过冬以后还有四五个月麦子才下来。
  可想而知老百姓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这么说吧,如果不交公粮,大家勉勉强强够吃。
  而且只是勉勉强强够吃,还不能放开了吃,要不然就会出现青黄不接。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公粮是必须要交的。
  县里还是穷啊!如果县里有钱,直接把公粮给免了,然后用县里的财政给补上。
  但这显然也不可能,县里估计并不比老百姓好到什么地方去。
  可以说工资就是老百姓交的公粮,如果老百姓不交公粮了,估计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老人从外面进来,手里搬着一张凳子。
  “咦!家里来客人了?”老人看到叶麟和叶凯,问了一句。
  “嗯!他们还没有回来吗?”老支书问老人。
  “马上就回来。”
  听到老人这么说,老支书回头对叶麟和叶凯说道:“这是我家老太婆。”
  其实不需要老支书说,叶麟也已经想到了,因为老人和老支书的年龄差不多。
  “老人家你好。”叶凯连忙对老人说。
  “好好好,你们坐,我去给你们做饭。”
  叶凯本来想说不用了,但是看时间,这个时候回县里显然不可能,因为马上就中午了。
  “走吧,这个时候大家差不多都回家做饭了,我带你们去各家各户看看。”
  “嗯!走吧。”叶凯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