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酥心小夫郎 > 第064章 简氏告状(二)

第064章 简氏告状(二)


  自诩体面人家的苏老太爷觉得骂两句不痛不痒的逆子、混账,根本不能让他的心情稍微好些,咬了咬牙,他骂道:“敢说这样的话,老子非得打断他的腿!”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老祖宗多年流传下来的话,可是苏老太爷听说他们这样的人家都不会打孩子,他就在儿子们做坏事的时候,将动手改成了学别人家罚抄孝经什么的。
  苏高义小时候会讨爹娘欢心,很少被罚,而苏高平虽然不被偏爱,但他年龄稍微大一些后就学会了保护自己,其实也很少被罚。
  以前没有怎么打过儿子,最近做什么都不顺心的苏老太爷,这下是真的十分想抄起棍子把这一个两个不孝子给狠狠地打一顿,以消心头之愤。
  虽说苏老太爷如今对大儿子和小儿子都十分不满,但他已经慢慢地回过味来了,他一切的不顺心全是从苏高平出事开始的。
  在苏高平遇到山贼之前,一直以来苏家都相安无事。
  在苏高平遇到了山贼后,唐家的那个唐董率先跳出来让苏家丢人。
  再然后是苏高义这个不孝子同他争权,弄得现在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差。
  苏高平回来之后那就更不用说了,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忤逆自己,不回苏家、跑去唐家,用残疾来吓唬人,在夫郎的嫁妆铺子做事,在外面大放厥词说他不要回苏家,甚至要把孩子的姓改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全都让苏老太爷异常愤怒,他现在没有最开始那么希望苏高平回到苏家了,他怕苏家的脸面保住了,自己却被这个逆子气死。
  苏家目前的家业,就算没有了苏高平卖粗布料子,就算现在把几个卖绸缎的铺子都关了,一样够他们一家子在县城过富庶的生活,前面那些年攒下来的家业不是骗人的。
  而且苏家现在最重要人,是还在省城读书的大孙子苏昌远,只要苏昌远一步步通过考科举,成为了秀才,再进一步成为举人,他们苏家的门庭会就此改变,未来不会只在一个小县城中。
  苏老太爷越想越多,做起了以后成为官家老太爷的美梦,只这样想着,他的怒气就减少了不少。
  再一回头,他勐地发现三儿子一家做的事简直不堪入目,若是等到苏昌远以后成为官老爷,苏高平他们的做法可不是在苏昌远脸上抹黑,让苏昌远丢人?
  这就让苏老太爷不能忍受了,他最是爱体面,曾经他的体面是自己开铺子挣钱,现在年龄大了,他发现儿子们都靠不住,不如指望能读书的孙子,可能还要好些。
  这样一想,分家似乎是个省事的法子,这样以后三儿子一家再干出丢人的事,不至于叫他也跟着没面子。
  之前坚决不分家的时候,苏老太爷认为分家丢人,觉得自己还没死,儿子们闹分家是想反抗他。
  现在他有了这样的想法,又觉得分家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了。
  甚至苏老太爷还在想着,苏高平不是说不要苏家的家产吗,净身出户是不可能的,毕竟他是苏家的人,那就给他少分一些家产,看他以后没钱花用了要怎么办。
  苏老太爷并不清楚家里人花钱的多少,他不知道苏高平一家平时的花费多少,但是家里平时的开销大致他是清楚的。
  按照苏家的花销,苏老太爷想,靠着唐熙那点嫁妆银子,在他们开了个不知所谓的铺子后恐怕不剩几个钱,就让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体会体会没钱用的滋味,吃吃苦头。
  尽管打定了主意要分家,以苏老太爷的性子不可能派人去告诉苏高平:老子要把你分出去。
  他老神在在地在家等着,等苏高平下次回来时再把这个消息说出来,看苏高平服不服软。
  简氏哭诉了一番,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苏老太爷的脸色,见公爹几翻变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最后定在了一种奇怪的表情上,她猜不透公爹在想什么。
  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她这一次给三房上眼药成功了,以后这件事就算传到公爹和婆母耳中,按照他们的习惯,不会细细地分辨事情本身是怎么样,他们已经给这件事定性为了三房不识好歹。
  可简氏没想到,一直以来坚决反对分家的苏老太爷这时候想到了分家,她正琢磨着下次再做点什么添把火,让公爹对三房更不满。
  苏老太爷的主意打得好,想着等到苏高平主动回苏家挨教训。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苏高平根本没有想过回苏家,这时候距离过年已经没几天了,几天之后苏高平居然直接带着夫郎和孩子在唐家过的年。
  这时候谁都不知道几天后的事,苏家大房的闹剧没能闹起来,三房的谈心也一直没能成功。
  过年前的商家通常是忙碌的,辛辛苦苦一整年,就盼着过年这几天休息休息,吃点好的同街坊领居吹吹牛皮。
  过年想要有年味,除了丰盛的年夜饭,新衣裳也是缺不了的,但凡家里能挤出钱的都会想办法给家里人添置一身新衣裳。
  因此,唐记布庄的生意开始变得繁忙起来,苏高平每天都早出晚归。
  唐记小食的买卖就更不用说了,买花生瓜子的人就没有少过,而福字糖因为字形的特殊性,在唐记卖得比四季字糖要好得多,一摆出来,从早到晚就一直有人陆续过来购买。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忻每天也忙个不停,和苏高平一样早出晚归地同椿婶一起做福字糖,根本没有机会出门。
  苏忻没有机会出门,自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同唐熙谈话,了解苏忻“真实想法”的苏瑜就每天都在唐熙耳边帮着苏忻说两句。
  唐熙听着听着,大概是听多了,他慢慢地对苏忻的事没有了刚开始那么担忧。
  苏瑜就宽慰唐熙说过:“阿姆,咱们现在出去没有再听着外面的人说忻哥儿的事了,大家都在想着自家过年怎么怎么样,都对别人的家事不上心,你不用太担心。”
  因着过年的缘故,那天在唐记发生的事已经被大家忘得差不多了,就算没有过年的影响,也很少会有人会一直讨论一件事,毕竟县城那么大,周围还有不少村镇,大家能说的新鲜事不少。
  唐熙觉得苏瑜说的有道理,他最担心的无非就是孩子们的名声,他年纪大了无所谓,几个孩子都还没有说亲,受了影响可怎么办。
  “阿姆,我、我有个问题。”说着话,苏瑜的脸上难得带了些羞涩,为了二弟他这次算是豁出去了。
  “什么问题,你说。”唐熙听到大儿子说他有问题,顾不得考虑苏忻的事,赶紧问。
  “我的亲事你和阿爹是怎么商量的?”苏瑜非常不好意思,说完就微微低头。
  “你的亲事?”唐熙听了一愣,他突然意识到,苏瑜是在大年二十八那天生的,再有几天苏瑜就该年满十六岁了。
  在这之前的几个月,唐熙以为他们要守孝三年,把苏瑜的亲事放在了一旁,后来苏高平回来了,家里一出一出的事让他分不出精力,也没有想过苏瑜的亲事。
  可孩子马上就十六了,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苏瑜不好意思直说自己的亲事,他就提点了一句:“阿姆,以我们现在的情况,会和我们相看的人家,不是以前我们在苏家待着时的那些了。”
  说完,苏瑜就找了个借口熘了,他为了让阿姆不介意弟弟的事,把自己的亲事都提了出来,希望能让阿姆不再纠结。
  唐熙没有再纠结苏忻的事,他现在突然发现了苏瑜的亲事还没着落,然后又想到不仅仅大儿子,弟弟唐董的亲事这么久了也没有消息。
  说起来,弟弟唐董家里还是缺个女主人,不然他遇到这些事可以找人商量商量,不至于为了一件事纠结这么久。
  苏瑜两句话把唐董坑了,唐熙第二天就出门去找媒人,再次询问有没有好人家的女孩或者哥儿适合唐董。
  之前唐董没个正经的活计,整日在街上似是游手好闲地熘达,愿意和他结亲的没几个好的,现在他出息了,开了家生意不错的铺子,早就有人家盯上了他。
  奈何这时候唐家没有人放出风声,媒人们不清楚唐董还愿不愿意娶妻,就一直没有行动。
  这不,唐熙上了一趟媒人那边,第二天就有媒人到苏家三房回消息,说是有户人家的女孩因为某些原因耽误了,现在年龄已经十九,若是唐董不介意这一点,女方那边的人就找个时间到男方这边来看看。
  相看通常都是女方先上门,看中了再让男方到女方去,两边都看对眼了,再合一下生辰八字,没问题就可以定亲,这是崇安县这边的习惯。
  年龄大唐熙不介意,毕竟唐董的年龄更大,再拖下去年龄更大。
  于是,心里着急的唐熙当天晚上就去了唐家,一直等着唐董忙完了从唐记回来,和唐董说了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