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白垩纪禁区 > 第157页

第157页


        然而单纯的复写很快就变成了痛苦的折磨,因为所有资料全部来自于恐人,虽然夜星很贴心地将所有资料全部翻译为人类字,可技术资料里有很多专有名词,它们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而然出现并广泛使用。
        这些词在人类语言中找不到相应的翻译,夜星只能尽可能用人类能理解的方式加以解释,而那些无法解释的,就只能用似是而非的办法勉强解释。
        这是时代的差距、也是科技的代差,不是随便解释几句就能理解,按人类的习惯,解释的过程本身就可以写成很多篇足以获奖的论。
        打个比方来说,现代人和古代人讲电视电话,可以用某种仙术或者类似的东西偷换概念,解释清楚并不是特别困难,可要是跟古人讲基本粒子,量子通讯这些大多数现代人也不是很清楚的概念,那可就太难了。
        夜星在翻译资料时,面对的就是这个尴尬的情况,许多时候,甚至不知道怎么用字去形容,只能附上一小段影视资料。
        而研究员们书写资料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很多时候,一个关键词的解释就得研究半天,还不一定有结果,这进一步延长了复写资料的时长。
        最后,曲老不得不命令众人优先关注资料本身,将不能理解的内容暂时放到一边,这才勉强保证书写进度。
        当然了,这里面不包括那几个全面接收资料的家伙,他们虽然也有足够好的知识基础,问题是他们脑子里的资料实在太高端了,完全就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这三个人的作用就只是人形打印机。
        长时间的隔离还有一些额外的副作用,就拿洛茜来说吧,她平日里是个很精致的人,不管多忙,出门之前都必须好好梳洗打扮。
        然而隔离的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打扮了也没人看,时间一久,精致女变成了不修边幅的邋遢娘们儿,也就是底子好,还能勉强撑一撑门面,不然不熟悉的人见了,非以为她被人调包了不可。
        好在洛茜同样沉醉于知识的海洋之中自得其乐,否则早就没脸见人了。
        研究人员苦不堪言,负责校对的人员也好不到哪儿去,复写完毕的件必须由专门的校对员反复核对,比图书出版的三审三校还要苛刻得多,毫不夸张地讲,每一个标点为符号都要反复核对。
        实际上,标点符号真不算什么,那些专有名词才是校对人员的噩梦。
        因为同样的解释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解释,最后写出来的东西似是而非,最后只能把那些暂时没法统一的内容标记出来,等复写工作结束之后,再召集人手集体讨论,集众人的智慧解决问题。
        要是再不行,就只能让东方白找恐人好好聊一聊了。
        曲老对自身的定位非常明确,所有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向北都汇报,不过这些就不关东方白什么事了,他离开实验室的时候,枪声已经停了,基地外的战斗暂时告一段落,但整个南疆的局势仍不明朗,所以战士们还不能休息,而是立刻检修设备,给外围的地堡暗哨补充弹药。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零号基地始终处于断断续续的战斗之中,而北都接到曲老的汇报之后痛下决心,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打开通向零号基地的道路,将一支车队送进畸变区。
        车队的第一个目的是为基地送来大批武器弹药和补给物资;第二个目的则是将隔离研究人员接走;第三个目的是补充一部分人手,重启陷入停滞的各项研究。
        洛茜也在撤离的行列之内,她离开的时候,东方白就在基地的天台上。
        没人知道这两组人去了哪里,直到很久以后,东方白和洛茜才有机会再次见面,而彼时已是多年之后,两人熟悉的一切早已是明日黄花,故友相逢,只就剩下淡淡的怀念和失落的感慨。
        车队不止接走一批研究员,还有牛犇、章顺和方晓。
        安仁善给他们安排了新任务配合军方的招新计划,为特遣队补充新血!
        东方白也想去,却被老安死死摁在家里。
        开什么玩笑,继续让这小子到处乱跑,再有和恐人沟通的任务,他上哪儿抓人去?
        无奈,可怜的东方白只能老老实实呆在基地里训练新人。
        因为军方的一系列计划被迫提前,特遣队的训练方案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特遣队十四位新人,也迎来了自己的结业考核。
        在安仁善的亲自主持之下,十四个新人分头执行杀任务,最终只有九个人在独自一人的情况下击毙恐人,顺利结业。
        另外五个中有两人牺牲,另外三个人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结业考核。
        三个人回基地后一齐找到东方白,可东方白眼下还是可怜的一毛二,哪有权力决定新队员的去留?
        而且他比谁都清楚,安仁善从不在训练考核上打折扣,这几个队员九成九是没希望了。
        他不好直说,只能让这几个人直接去找安仁善。
        三人找到老安,恳求再给一次机会,三个人都下了决心,宁可死在恐人手里,也绝不妥协退缩。
        面对三张恳求的脸,安仁善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委婉地拒绝:“都是当兵的,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你们的要求我不能答应。”

202  完整框架
        牛犇踏上舞台,走进所有人的视线,很标准的立正,转身敬礼,台下响起一阵掌声,面对恐人都敢正面刚的老牛,差点就落荒而逃。
        主持人是位少校,他把牛犇麦克风前,用口型示意牛犇可以说话了。
        说什么呢?
        牛犇脑子里一片空白,心里卯足了力气跟自己较劲,片刻之后终于想通了:管他呢,想到哪儿说哪儿吧!
        他深吸一口气,想象着台下空无一样的样子:“同志们,你们好,我叫牛犇,小小少尉一枚,来自特遣一队!”
        “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应该都没听说过这个单位,毫不夸张地说,特遣一队是目前最精锐、最神秘的军方单位之一,凡是涉及特遣一队的情况都是机密,详细的东西一个字都不能在这里说,我想,仅凭这一点,你们就该明白特遣一队的分量。”
        “我能告诉你们的是,特遣二队脱胎于一队,一队的装备更成熟,训练更科学,任务也更艰巨……说实话,来的时候我非常纠结,因为能公开讲的实在太少,好在上级体谅我们的难处,允许我向你们透露一点情况。”
        牛犇扫视台下,心里终于不那么紧张了:“我们的装备非常特殊,操纵方式也非常特殊,所以,加入一队的前提条件是在大脑中植入生物芯片!”
        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我的脑子里就有一枚,你们可以把生物芯片理解为嵌入大脑的作战系统,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危险预警、友军提示、目标捕捉、单兵火控等等,具体的必须等你们加入一队之后慢慢了解。”
        台下一片哗然,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走错了片场。
        开什么玩笑,人类的生物技术已经这么强悍了吗?随随便便就敢往大脑里移植?
        再说了,这东西不该是军方的顶级机密吗?都能拿出来,大庭广众的说了?
        按装备一代、保密一代、预研一代的习惯,是不是下一代的技术已经成熟了?
        好家伙,是不是以后扯根网线插脖子后头,就能直接用大脑上网了?连手机都省了?或者直接在大脑上插根天线就能无线上网!
        这特么听起来真高端啊,但是以人类目前的技术,真能能实现吗?
        牛犇的表情控制的很好,半点都不泄露心中的情绪:把控制核心讲成生物芯片,战士们的接受度就高太多了,虽然是偷换概念,但从本质上来说,控制核心就是生物芯片,只不过不是人类制造,而是恐人出品。
        “虽然生物芯片的技术非常成熟,迄今为止还没出现植入失败或者其他意外情况,不过植入生物芯片确实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一队只接受自愿者……另外,生物芯片功能强悍,如果达不到加入一队的标准,也有很多重要工作等着你们,在此,我提前欢迎大家加入一队!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