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白垩纪禁区 > 第318页

第318页


        参谋部门第一时间分割计划,填充细节,发往各个部门。
        南疆方向,零号基地接到命令,继续扩大特遣三队的编制。
        时间紧任务重,安仁善头疼得不得了。
        截止到目前为止,特遣一队所有正式和预备队全部完成控制核心的寄生,生物装甲的吸收也完成大半,可自主激活的一个都没有,全靠朱治力挽狂澜。
        可朱治只是一个人,数以百计的特遣队员焦急等待,他却只能一个个慢慢来,严重影响生物装甲的装备速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都专门调配了一批心理专家赶赴南疆,命令安仁善,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扩编任务。
        安仁善差点砸了电台。
        这是说扩就能扩的吗?老子这个主任都得排在后头,心理医生就位之前,还是别做白日梦了。
        北都也不想这么干,可生物装甲是控制月球的关键,纵观全军,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大量装备生物装甲的只有特遣一队,不逼安仁善逼谁?
        其他部门也好不到哪儿去,航天中心接到命令,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实用的月球基地。
        整个航天系统都懵了,月球基地是说设计就能设计出来的吗?
        诚然,月球基地是登月计划的一部分,相关的理论研究早就开始了,可直到目前为止,月球基地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大姑娘上轿现扎耳朵眼儿,他也来不及啊?
        但命令就是命令,作为军方的子系统之一,航天系统打着极重的军方烙印,军令如山,岂容质疑?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航天部门连夜召集精兵强将,开始了理论向实际转化的艰苦历程。
        说实话,月球基地本身的设计并不困难,难的是怎么把基地送上月球,各种配件的尺寸、重量、展开后的功能、如何维持舱内环境、怎么解决生活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细节,才是让设计人员头疼的大问题。
        仅仅一天之后,航天中心又接到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大幅度放宽月球基地的各项指标。
        如此一来,设计起来是简单了,可设计人员却集体炸毛了。
        开什么玩笑,月球基地是这么设计的吗?
        按原本的方案,航天系统的重型火箭需要发射十几次,才能把两到三个舱段送上月球,完成基地的一期工程。
        由于火箭的载重量有限,一期工程顶我就是个短期驻留的水平,两三个人住上个把月就顶天了。
        后续工程必须慢慢展开,如果按军方的要求,没几百次发射根本实现不了。
        可新方案呢?重量放宽七点四倍,尺寸放宽二点二倍,已经服役的重型火箭哪有这么大的载重量?这不是乱来吗?
        设计人员差点集体罢工,要求上面修正不合理的细节,好一阵鸡飞狗跳。
        他们哪里知道,最高重量限制,其实是东方白身穿河豚装甲时的最大出力,改进的规格,是时间基地通向月面的通道尺寸。
        总之,按新的标准设计,准能送到月球上。
        航天中心好说歹说,总算把设计人员安抚下来。
        科研部门同样收到了军方的通报,要求立刻选拔精干的科研人员,准备执行特殊任务,还详细列举了需要的人员类型。
        科研部门的头头脑脑们一个头两个大。
        自打南疆出现畸变,军方就开始抽调科研人员,而且只要最好的。后来更是变本加厉,一次又一次征调人员,大量骨干调离原单位,原本的科研体系几近崩溃,各个单位举步维艰。
        如今还要继续抽调,这是要彻底解散原本的科研体系,另起炉灶么?
        为这事儿,科研部门的头头专门跑了一趟指挥中心,找林学栋讨要说法,结果被林大佬好一顿教训,最后灰溜溜地回去,老老实实按军方的要求办事,半点也不敢敷衍。
        开玩笑呢,军方的计划是能敷衍的事么?谁搞砸了,谁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这么大的帽子,谁特么敢往头上戴?
        计划还涉及很多次要部门。
        宣传方面必须在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向全球宣布几个重磅消息,其中的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引起舆论界的十级地震。
        相关的工作人员反复检查件,甚至找到指挥中心反复核实,这才相信件是真的。
        外事部门必须做好应急预案,以便公开消息之后与毛、米、欧等各方势力接触。
        工业部门必须做好准备,月球基地的设计图一出来,马上着手制造。
        军方必须在防备畸变再次发生同时,全力配合各个部门的工作
        就连矿务部门,都要抽调一批人手,准备在月球基地正式建立之后,详细勘测月球的矿产分布,为下一步的方案做好准备。
        地面上紧锣密鼓的同时,东方白赶到时间基地,轻轻叫了一声:“铁牙!”
        “又怎么了?”铁牙的声音那叫一个无奈。
        东方白:“我想问问,时间机器什么时候能修好,它关系到北都一个非常重要计划,生死存亡那种。”
        铁牙愕然反问:“你不知道?”
        东方白有点糊涂:“我知道什么?”
        “时间机器其实没问题,出问题的是配套的能源炉!”
        “很难修吗?”
        铁牙:“倒是不算难,问题是专门搞这玩意的恐人挂掉了,其他人都是半桶水二把刀,想修好没那么容易。”
        东方白恍然大悟:“所以说,不是时间机器坏了,而是供能不足,无法启动?”
        “强行启动也不是不行,但有失败的风险,只能穿越到不那么远的时间点,而且只有一穿之力,根本没法返回人类还没掌握这种能源,所以就是恐人把基地让出来,咱们也控制不了基地,你明白了吧?”
        “明白了。”东方白叹气,“那你觉得,什么时候能修好?十年够不够?”
        铁牙当场就惊了,什么情况这是?
        他想了想说:“给我几年时间,等我彻底掌握时间基地,一切都不是问题!”

413  首探战舰
        缓缓踏前一步,东方白落足月面之上,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倪晓菲的声音响起:“感觉怎么样?”
        东方白轻轻一蹿,没使多少力气,却一步跳出十多米外:“很轻,很灵敏!”
        说完使足了力气,猛然向前一跃,沉重的河豚装甲猛然跃起十多米高,当冲力即将耗尽的时候,背后的飞行包自行启动,推动装甲继续向前,直到东方白下达停止推进的指令,飞行包才降低功率,托着装甲缓缓降落。
        回头一看,好家伙,距离鲲鹏号足有四百多米远,要是东方白不关飞行包,还不知道得飞到哪儿去!
        倪晓菲忽然发现东方白以极高的速度远离,顿时吓了一跳:“东方,你怎么样?”
        东方白伸胳膊抬腿,做了几个伸展动作:“前所未有的好!”
        说完找准方向,控制力量不断尝试装甲的各种功能飞行包启动与否全看跃起时的力量,这个度必须由每个人自行练习掌握。
        几个小时前,首批七件河豚装甲运抵零号基地,除五件装备特遣三队之外,另外两件属于东方白和倪晓菲。
        与此同时,指挥中心向东方白下达勘测遗迹的命令。
        指挥中心并没有规定时限,所以东方白决定先熟悉装甲,再执行任务。
        老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东方白眼里,这身装甲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增加多少力量,也不是携带多少武器,而是内置的氧气瓶容量够大,能让他长时间在月面活动,而不是每隔一会儿,就必须返回鲲鹏号补充氧气。
        十分钟后,东方白全力一跃,一口气飞行一千四百多米,落地时双脚恰好踏在环形山内缘。
        居高俯视,盆地中到处都是凹凸不平的地面,而且盆地的面积很大,肉眼看到的还不到三分之一!
        在东方白的印象里,环形里都是那种一马平川的地形,只有这里与众不同,就像几百只疯狗啃过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