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祖国对你说什么? > 第2页

第2页


              “我朋友生性厌恶女人,”我说,“是个厌恶女人的老派德国人。”
              “跟他说我爱他。”
              我跟他说了。
              “闭上你的嘴,咱们离开这儿好不好?”盖伊说。这女人另一条胳臂也搂住他脖子了。“跟他说他是我的,”她说。我跟他说了。
              “你让咱们离开这儿好不好?”
              “你们吵架了,”女人说。“你们并不互爱。”
              “我们是德国人,”我自傲地说,“老派的南德人。”
              “跟他说他是个俊小子,”女人说。盖伊三十八岁了,对自己被当成一个法国的流动推销员倒也有几分得意。“你是个俊小子,”我说。
              “谁说的?”盖伊问,“你还是她?”
              “她说的。我只是你的翻译罢了。你要我陪你出门不是做你的翻译吗?”
              “她说的就好了,”盖伊说,“我就没想要非得在这儿跟你也分手。”
              “真没想到。斯培西亚是个好地方。”
              “斯培西亚,”女人说。“你们在谈斯培西亚。”
              “好地方啊,”我说。
              “这是我家乡,”她说。“斯培西亚是我老家,意大利是我祖国。”
              “她说意大利是她祖国。”
              “跟她说看来意大利是她祖国,”盖伊说。
              “你们有什么甜食?”我问。
              “水果,”她说。“我们有香蕉。”
              “香蕉倒不错,”盖伊说。“香蕉有皮。”
              “哦,他吃香蕉,”女人说。她搂住盖伊。
              “她说什么?”他把脸转开说。
              “她很高兴,因为你吃香蕉。”
              “跟她说我不吃香蕉。”
              “先生说他不吃香蕉。”
              “哦,”女人扫兴地说,“他不吃香蕉。”
              “跟她说我每天早上洗个凉水澡,”盖伊说。
              “先生每天早上洗个凉水澡。”
              “不明白,”女人说。
              我们对面那个活道具般的水手一动也不动。这地方的人谁也不去注意他。
              “我们要结账了,”我说。
              “啊呀,别。你们一定得留下。”
              “听我说,”仪表堂堂的青年在他写字的餐桌边说,“让他们走吧。这两个人一文不值。”
              女人拉住我手。“你不留下?你不叫他留下?”
              “我们得走了,”我说。“我们得到比萨  [6]  去,办得到的话,今晚到翡冷翠  [7]  去。我们到夜里就可以在那里玩乐了。现在是白天。白天我们必须赶路。”
              “呆一小会儿也好嘛。”
              “白天必须赶路。”
              “听我说,”仪表堂堂的青年说。“别跟这两个多费口舌了。老实说,他们一文不值,我有数。”
              “来账单,”我说。她从老太婆那儿拿来了账单就回去,坐在桌边。另一个姑娘从厨房里出来。她径直走过店堂,站在门口。
              “别跟这两个多费口舌了,”仪表堂堂的青年厌烦地说。“来吃吧。他们一文不值。”
              我们付了账,站起身。那几个姑娘,老太婆和仪表堂堂的青年一起坐在桌边。活道具般的水手双手蒙住头坐着。我们吃饭时始终没人跟他说话。那姑娘把老太婆算给她的找头送给我们,又回到桌边自己的座位上去。我们在桌上留下小费就出去了。我们坐在汽车里,准备发动时,那姑娘出来,站在门口。我们开车了,我对她招招手。她没招手,只是站在那儿目送我们。
              雨 后
              我们开过热那亚郊区时雨下大了,尽管我们跟在电车和卡车后面开得很慢,泥浆还是溅到人行道上,所以行人看见我们开来都走进门口去。在热那亚市郊工业区竞技场码头,有一条双车道的宽阔大街,我们顺着街心开车,免得泥浆溅在下班回家的人们身上。我们左边就是地中海。大海奔腾,海浪飞溅,海风把浪花吹到车上。我们开进意大利时,路过一条原来宽阔多石而干涸的河床,现在滚滚浊水一直漫到两岸。褐色的河水搅混了海水,海浪碎成浪花时才变淡变清,黄褐色的水透着亮,被大风刮开的浪头冲过了马路。
              一辆大汽车飞驶而过,溅起一片泥浆水,溅到我们的挡风玻璃和引擎的水箱上。自动挡风玻璃清洗器来回摆动,在玻璃上抹上薄薄一层。我们停了车,在塞斯特里饭店吃饭。饭店里没有暖气,我们没脱衣帽。我们透过橱窗看得见外面的汽车。车身溅满泥浆,就停在几条拖上岸不让海浪冲到的小船边。在这家饭店里,你还看得见自己呼出来的热气。
              意大利通心面味道很好,酒倒有股明矾味,我们在酒里搀了水。后来跑堂的端来了牛排和炸土豆。饭店远头坐着一男一女。男的是中年人,女的还年轻,穿身黑衣服。吃饭时她一直在湿冷的空气中呼出热气。男人看着热气,摇摇头。他们光吃不说话,男人在餐桌下拉着她一只手。她长得好看,两人似乎很伤心。他们随身带了一个旅行包。
              我们带着报纸,我对盖伊大声念着上海战斗的报道。饭后,他留下跟跑堂的打听一个饭店里并不存在的地方,我用一块抹布擦净了挡风玻璃、车灯和执照牌。盖伊回到车上来,我们就把车倒出去,发动引擎。跑堂的带了他走过马路,走进一幢旧屋子。屋子里的人起了疑心,跑堂的跟盖伊留下让人家看看什么东西都没偷走。
              “虽然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因为我不是个修水管的,他们就以为我偷什么东西了,”盖伊说。
              我们开到城外一个海岬,海风袭击了汽车,差点把车子刮翻。
              “幸亏风是从海上刮来的,”盖伊说。
              “说起来,”我说,“海风就是在这一带什么地方把雪莱刮到海里淹死的。”
              “那是在靠近维亚瑞吉奥  [8]  的地方,”盖伊说。“你还记得咱们到这地方的目的吗?”
              “记得,”我说,“可是咱们没达到啊。”
              “咱们今晚可没戏唱了。”
              “咱们能开过文蒂米格利亚  [9]  就好了。”
              “咱们瞧着办吧。我不喜欢在这海岸上开夜车。”这时正是刚过午后不久,太阳出来了。下面,大海蓝湛湛的,挟着白帽浪滚滚流向萨沃纳  [10]  。后面,岬角外,褐色的河水和蓝色的海水汇合在一起。在我们前方,一艘远洋货轮正向海岸驶来。
              “你还看得见热那亚吗?”盖伊问。
              “啊,看得见。”
              “开到下一个大海岬就遮掉看不见了。”
              “咱们暂时还可以看见它好一阵子。我还看得见它外面的波托菲诺海岬  [11]  呢。”
              我们终于看不见热那亚了。我们开出来时,我回头看看,只见大海;下面,海湾里,海滨停满了渔船;上面,山坡上,一个城镇,海岸线远处又有几个海岬。
              “现在看不见了,”我对盖伊说。
              “哦,现在早就看不见了。”
              “可是咱们没找到出路前还不能肯定。”
              有一块路标,上面有个S形弯道的图标和注意环岬弯道的字样。这条路环绕着海岬,海风刮进挡风玻璃的裂缝。海岬下面,海边有一片平地,海风把泥浆吹干了,车轮开过扬起一阵尘土。在平坦的路上,车子经过一个骑自行车的法西斯分子,他背上枪套里有一把沉甸甸的左轮手枪。他霸住路中心骑车,我们开到外档来让他。我们开过时他抬头看看我们。前面有个铁路闸口,我们朝闸口开去,闸门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