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亲密关系(第6版) > 第8章 爱情

第8章 爱情




请你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某个人具有你所期待的所有品质,但你还没有爱上他/她,你会与这个人结婚吗?大多数读者会说不。在20世纪末,绝大多数的美国年轻人认为浪漫爱情是婚姻的必需条件(Simpson  et  al.,1986)。除了人们对配偶所渴望的诸特性(如热情、可靠性、长相吸引力等)外,西方文化下的年轻人大多数还坚持认为浪漫和激情也应是婚姻的前提。这种观点非常新颖,所以格外引人注目。纵观人类历史,通常择偶标准和浪漫爱情并无多大的关联(Ackerman,1994);人们的婚配有着政治的、经济的、实用的和家庭的原因,而独独不会仅仅因为彼此相爱而结合。即使是在北美,人们直到最近才开始觉得爱情是婚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1967年,76%的美国女性和35%的美国男性还愿意与自己并不爱恋但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伴侣结婚(Kephart,1967)。而现在,多数人会拒绝这样的婚姻。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正在进行大胆的尝试。毕竟以前很少有人认为爱情是人们结合不可或缺的原因(Coontz,2005)。如今全世界的人都能体验到浪漫的激情,但仍有很多地方的人并不把爱情当作婚姻的先决条件。北美文化认为爱情是人们结合的前提,并将之推崇到前所未有高度(Hatfield  &  Rapson,2008)。这种观点正确吗?如果存在多种多样、彼此重叠的“爱情”以及不同类型的爱人——而且更糟的是,如果爱的激情和浪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那么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是否就会常常令人困惑和失望?

这一章我们就要考察这些问题,并通过了解社会心理学家的爱情理论而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先来学习人类认识爱情的简单历史,然后思考不同形式的爱情和不同类型的爱人。最后,我们将以一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来收尾:爱情能持续吗?(你的回答是什么?)。



爱情简史


现代人普遍认为配偶应该彼此相爱,然而不同的文化对爱情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Hunt,1959)。许多年来,人们对爱情的态度体验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变化:

●  文化价值:爱情是值得拥有的还是可有可无的情感体验?

●  性欲:爱情应该有性行为还是与性无关?

●  性取向:异性之间和同性之间都能相爱吗?

●  婚姻状况:爱情只专属于婚姻,还是可以保留给第三者?

不同的社会文化对这四个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从而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爱情模式:即爱情是什么?爱情应该是什么?

比如在古希腊,痴恋某个人会被视为疯狂,而与婚姻或家庭生活没有一点关系。相反,古希腊人崇尚柏拉图式的爱情,表现为两位男性之间不带性欲色彩的爱慕。

在古埃及,具有王室血统的人通常与他们的同族结婚;在古罗马,“婚姻的目的是为了生养小孩、结交盟友和建立血缘纽带……丈夫和妻子应该成为朋友,和睦相处。幸福和肉体享乐都不是婚姻生活的内容。性行为只是为了生养婴儿”(Ackerman,1994,p.37)。

在12世纪的欧洲,异性之间的爱情被冠以“宫廷爱情”(courtly  love)的美誉,它有着更为积极的内涵。宫廷爱情需要骑士们把爱情作为一种高贵的精神追求,孜孜以求地献身于贵妇人。这种爱非常地理想化、非常优雅——至少在理论上——与性无关。宫廷爱情显然又是不合礼仪的婚外情。宫廷爱情中的男主角通常未婚,但女主角却是有夫之妇!在中世纪,没有人指望婚姻浪漫;相反,婚姻是与政治和财产有关的非常严肃的主题。的确,对异性产生的强烈的性欲望被人们视为“通往地狱的险恶之门,即使在夫妻之间也不能容忍”(  Ackerman,1994,p.46)。

在随后的500年,人们开始认为充满激情的爱情也是值得拥有的,但这种爱情常常注定要失败。要么情侣双方受到阻挠而不能结合在一起(经常是因为他们已经和其他人结了婚),要么在两人的爱情实现之前一方或者双方死亡。一直到17和18世纪,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才相信浪漫的激情偶尔也会有“幸福的结局”。然而,当时人们并不普遍认为夫妻彼此之间应该拥有充满激情和浪漫的婚姻。

即使在今天,全世界仍只有局部地区的人确信浪漫爱情应该与婚姻联系在一起。不过,现在的你可能会认为爱情和婚姻相伴相随,缺一不可。为什么你的观念会与过去大多数人的看法不同?为什么北美人对因爱而婚这个观念的接纳和热衷最为彻底(Hatfield  &  Rapson,2008)?这也许是因为美国个人主义的盛行和经济大繁荣(这使得大多数年轻人能够离家独居,并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婚姻伴侣),以及没有种姓制度或家族控制。个体(而非家庭)应该根据情感的依恋(而不是经济条件)来选择婚配对象,美国人对这一择偶观的理解和重视程度要远胜于大多数其他国家的人。年轻人应该离开父母,自由地恋爱,自主地决定婚姻,并把恋人带回家与家人见面,这样一种恋爱婚姻观,许多地方的人现在仍认为这是一种荒谬之极的婚恋观(Buunk  et  al.,2010)。

无论如何,我们来总结一下刚刚提到的关于爱情的所有不同观点:

●  爱情是一种疯狂。

●  爱情与婚姻几乎没有关系。

●  最完美的爱情发生于同性之间。

●  爱情并不需要有性接触。

●  爱情是高贵的精神追求。

●  爱情注定要破灭。

●  爱情可以是幸福美满的。

●  爱情和婚姻相伴相随。

以上对于爱情的区分只是反映了普通的文化和历史差异(Hatfield  &  Rapson,2008)。然而,这些不同的观点也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爱情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就考察各种各样的爱情。



爱情类型


咨询专栏作家安·兰德斯(Ann  Landers)曾经遇到过一位非常苦闷的女士,因为在和恋人结婚不久之后,她对爱人强烈的爱恋就渐渐减弱了。兰德斯认为那位女士所认为的“世纪之恋”并不是“真正的爱情,只不过是一对性腺的相互吸引”(  Landers,1982,p.2)。兰德斯断言,沉迷于色欲和真正的爱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爱情比纯粹的激情更为深刻和丰富。爱情是构筑在宽容、关爱和沟通的基础之上,爱情是“熊熊燃烧着的友谊”(p.12)。

兰德斯的观点是否符合你对浪漫爱情的体验?浪漫爱情和疯狂痴恋之间是否有差别?根据下面的爱情三角理论,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能都是肯定的。



爱情三角理论


罗伯特·斯腾伯格(Robert  Sternberg)认为各种不同的爱情都能由三个构成成分组合而成(Sternberg,1987,2006)。爱情的第一个成分是亲密(intimacy),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爱情关系中常见的特征。第二个成分是激情(passion),其主要特征为性的唤醒和欲望。激情常以性渴望的形式出现,但任何能使伴侣感到满足的强烈情感需要都可以归入此类。爱情的最后一个成分是承诺(commitment),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承诺在本质上主要是认知性的,而亲密是情感性的,激情则是一种动机或者驱力。恋爱关系的“火热”来自激情,温情来自亲密;相形之下,承诺反映的则是完全与情感或性情无关的决策。

爱情三角理论认为,这三个成分就是爱情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描绘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每个成分的强度都可由低到高地变化,所以爱情的三角形可能有各种大小和形状。实际上可能存在无数的形状,为了简化,我们只考察几种相对纯粹的爱情类型,即某一成分非常低而其他成分充足的爱情三角形。在探讨下面几种爱情类型之前,你应该记住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明确定义的纯粹爱情体验或许并不多见。

●  无爱(nonlove)。如果亲密、激情和承诺三者都缺失,爱情就不存在。两个人可能仅仅是泛泛之交而不是朋友,彼此的关系是随意、肤浅和不受约束的。

●  喜欢(liking)。当亲密程度高而激情和承诺都非常低时,就是喜欢。喜欢多表现在友谊之中,伙伴双方有着真正的亲近和温情,却不会唤起激情或者与对方共度余生的期望。如果某个朋友的确能唤起你的激情,或者当他/她离开的时候你会强烈地思慕,那么你们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超越了喜欢,变成其他类型的了。

●  迷恋(infatuation)。缺乏亲密或承诺却有着强烈的激情即是迷恋。当人们被几乎不认识的人激起欲望就会有这种体验。斯腾伯格(Sternberg,1987)承认他曾经痛苦地痴恋过一位在10年级的生物课堂上从未说过话的女生;为她衣带渐宽却从来没有勇气去认识她。他现在认为这种爱情就仅仅是激情。他对她的爱就是迷恋。

●  空爱(empty  love)。没有亲密或激情的承诺就是空虚的爱。在西方文化中,这种爱常见于激情燃尽的爱情关系中,既没有温情也没有激情,仅仅只在一起过日子。不过在有包办婚姻的社会中,空爱或许是配偶们生活在一起的第一个阶段,而不是最后一个阶段。


爱情可以持续终生。你认为这对夫妻持续的是怎样一种爱情?

你的爱情或许不太符合上述的任何一种类型。这可能是因为这几种类型都缺失爱情的一些重要成分——这正是斯腾伯格的观点。爱情是复杂的体验,如果我们把爱情的三个组成部分结合起来形成更复杂的爱情形态,这一观点就更清楚。

●  浪漫之爱(romantic  love)。浪漫的爱情有着强烈的亲密感和激情。可以把它视为喜欢和迷恋的结合。人们常常会表现出对浪漫爱情的承诺,但斯腾伯格认为承诺并非浪漫之爱的典型特征。比如夏日之恋可能非常浪漫,即使双方都知道夏季一结束爱情也就走到了尽头。

●  相伴之爱(companionate  love)。亲密和承诺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爱就是相伴之爱。相伴之爱的双方会努力维持深刻、长期的友谊,这种爱情表现出亲近、沟通、分享以及对爱情关系的巨大投入。相伴之爱的典型例子是长久而幸福的婚姻,虽然年轻时的激情已逐渐消失。

●  愚昧之爱(fatuous  love)。缺失亲密的激情和承诺会产生愚蠢的爱情体验即愚昧之爱。这种爱情会发生在旋风般的求爱中,在压倒一切的激情基础上双方会闪电般地快速结婚,但彼此并不十分了解或喜欢对方。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爱人在迷恋对方时投入太多——很可能得不偿失。

●  完美之爱(consummate  love)。最后,当爱情的三个成分——亲密、激情和承诺——都非常充足时,人们就能体验到“彻底的”或完美的爱情。这是许多人都追求的爱情类型,但斯腾伯格(Sternberg,1987)认为完美之爱非常类似于减肥:短时间里容易做到,但很难长久坚持。

所以,根据爱情三角理论,“我爱你”这样一句简单的陈述可能包含许多不同的情感体验(在表8.1中总结了爱情的不同类型)。另一个使爱情变得难于理解的复杂情形是,爱情的三个组成成分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所以某对特定的爱情伴侣在不同时期可能会体验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爱情。不过在爱情的三个成分中,激情是最容易发生变化,也是最不容易控制的成分。所以我们会发现自己对伴侣的欲望急剧飙升,随后又迅速消退,我们很难有意识地控制这些变化(Sternberg,1987)。

三角理论正确吗?这些主张准确吗?请思考一下,如果三角理论对浪漫爱情的描述是正确的,则浪漫之爱的主要成分之一——高水平的激情——可能难以持续。不过要想知道爱情是否能持续,还需考虑许多因素,稍后再来考察这个问题。目前我们需要注意: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三个成分在爱情关系中都很重要(Aron  &  Westbay,1996);具体来说,每个成分都可以使爱情关系令人满意,在最有奖赏价值的爱情关系中,这三个成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ternberg,2006)。


表8.1 爱情三角理论:爱情关系的类型


资料来源:Sternberg,2006.

生理学的视角

对爱情生理基础的研究也表明激情与亲密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调控性欲望的脑区看来与支配依恋情感和对爱人承诺的脑区截然不同(Diamond,2004)。在对爱情最尖端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fMRI技术来考察人们观看其爱人(其他人作为对比)时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激情所激活的脑区与爱慕之情、承诺所激活的脑区并不相同,这一点在美国(Aron  et  al.,2005)和中国都一样(Xu  et  al.,2011)。所以,事实上,我们并不爱恋的人也完全有可能勾起我们强烈的性欲望,而从使我们快乐地依恋的人身上却可能感觉不到多少激情(Diamond,2004)。(这一点你也许已经认识到了。)

的确,心理学家海伦·费希尔(Helen  Fisher)认为存在三种既相互联系又截然不同的生物系统控制着爱情成分(Fisher,2006),这具有演化学上的意义。首先是性欲或性驱力,由性荷尔蒙调控。性欲使得人们有了与人交媾的动机,从而促使人们成功地进行繁殖。其次是吸引力,促使人们追求他们所偏爱的特定的恋人。吸引力通过激起浪漫的爱情促使人们形成稳定的配偶联系,它由特定脑区里控制奖赏情感的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和(可能的)5—羟色胺(serotonin)来调控(Aron  et  al.,2008)。当我们坠入爱河,多巴胺水平就会上升,从而引起兴奋和欣喜,而5—羟色胺水平的下降可以给予我们足够的能量去不知疲倦地追求心上人。神经递质的这种混合或许正是“爱人们感到欣快、精神抖擞、乐观豁达和精力充沛,并能快乐地秉烛夜谈,通宵达旦;或者连续数小时不停地做爱的原因”(  Ackerman,1994,p.165)。的确,当人们真正坠入爱河时,只要看一下爱人就使疼痛不再那么难受。浪漫的爱情还会激活止痛药影响的脑区,当年轻的恋人看到情人时果然能无视疼痛(由贴在手上的计算机控制的加热垫造成),而如果看不到情人这种疼痛非常令人苦恼(Younger  et  al.,2010)。最后是依恋,这里的依恋是指长期的伴侣关系所带来的舒适、安全的情感。这种情感使得夫妻们厮守在一起的时间足够长,从而能保护和供养他们年幼的子女。依恋驱动的是相伴之爱,由神经肽催产素(oxytocin)调节(依恋的时间越长催产素含量越高)。

所以,我们天生就具有演化而来的三个不同的生理系统,它们各自促进了人们的成功繁殖过程——它们也支持了这样一种可能的结果:激情、亲密和承诺的体验彼此相当独立,在任何时间都能各自独立地发生强弱变化。另一方面,在很多爱情关系中,亲密、激情和承诺的情感体验又相互有着明显的关联(Whitley,1993)。例如,如果男性翻看色情书刊有了性唤醒,则比他们没有“性兴奋”时更加爱恋他们的伴侣(Dermer  &  Pyszczynski,1978)。

因此,正如前文所提醒的那样,在现实生活中,三角理论所清晰界定的爱情看来并非如此泾渭分明。人们对爱的实际体验是复杂的。比如,母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可能和他对自己母亲的跪乳之恩相似,但这两种情爱也可能存在有意义的差别,对此三角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解释。不同类型的爱可能以更混杂、更令人困惑的方式交错重叠,这超出了三角理论的范围(Fehr,2006)。

然而,三角理论为研究不同类型的爱情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理论框架。无论它是否完全正确,从长期来看,它发现了在许多爱情关系中都特别有可能出现的两种类型的爱情。下面我们便仔细地来考察这两种爱情。



浪漫狂热之爱


是否有人曾告诉过你,“我爱你,但并没有浪漫的激情”?如果真的如此,可能并非什么好事。或许你已知道,这人想说的是,“我喜欢你,我关心你,你是个很优秀的人,有很多美好的品质等等,但我却觉得你没有性的吸引力”(Myers  &  Berscheid,1997,p.360)。正如爱情三角理论所指出的,性的吸引力(或者“激情”)是浪漫的爱情必不可少的特征之一(Regan,2008)。所以如果你的恋人对你说“我只是想和你做朋友”,会令你很受打击。

浪漫的爱情包含激情,这一点非常重要。值得一提的是,任何形式的强烈唤醒,无论好坏,都会影响我们对浪漫爱情的感受。

唤醒

一项对浪漫之爱的经典分析认为,激情洋溢的吸引力根源于两个因素:(1)生理唤醒,如心跳加快,并伴随(2)相信另一个人是引起你唤醒的原因(Berscheid  &  Walster,1974)。根据这一双因素观点,当情感唤醒是由于出现了另外一个有吸引力的人时,浪漫的爱情就会产生,或者至少得以增强。

设想这样一种情境:你正在温哥华的一个公园里游玩,你准备通过一座由木板铺成的狭长吊索桥,桥下是深达几十米的陡峭峡谷。木桥的绳索栏杆很低,只能够到你的腰部,你走在上面时桥还会上下左右晃动。远处是从岩石丛中穿过的小溪,当你通过小桥时,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会情不自禁地感到紧张和兴奋(或许还有表露在外的恐惧)。但在这座不安全的小桥中央,你会遇见一位有吸引力的异性,此人会邀请你回答一些问题。你会看到一张图片并要据此编出一个故事,随后这位面谈者会热情地感谢你,并提出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致电问询。这位在桥上邂逅的人对你的吸引力如何?

这正是达顿和阿伦(Dutton  &  Aron,1974)在其著名的实验中所问的问题,他们派出美丽的女性去会见只身一人的年轻男性(年龄在19~35岁之间),会见的情境有两种,其一是在可怕的吊索桥中央,其二是在公园里另一处又宽又稳、只比地面高出几米的桥中央。研究者对男性参与者所编故事的性想象力进行了评分,达顿和阿伦发现,位于摇晃的吊索桥上的男性的性想象力要强于另一座桥上的男性。此外,这些男性后来更有可能往女助手的家里打电话。女助手对于他们更有吸引力,由危险的桥梁所引起的唤醒(或者恐惧)显然会激起他们对女助手的兴趣。在不太令人紧张的地点碰到同一位女助手的男性却觉得她的吸引力比较弱。在危险的桥梁上,恐惧显然增强了吸引力。


表8.2 唤醒和吸引力


资料来源:White,Fishbein,&  Rutstein,1981.

是这样吗?摇晃的桥所引起的紧张兴奋真的会被误认为,或者至少部分地以为是陌生人所具有的浪漫吸引力?请试试以下的实验程序:假设你是位年轻的男子,在某个地方跑完2分钟或者15秒,结果你的脉搏会加快、呼吸变得急促,或者你只比平时稍微多一点唤醒。带着这两种高低不同的唤醒,你进入另一个房间,观看一个你以为马上就能见到的年轻女子的录像。你和其他的男性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女子,但由于化妆的作用,该女子要么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要么一点也没有吸引力。你对她会有怎样的想法呢?真实研究中的参与者报告他们的反应时,结果很明显,高唤醒加强了他们对该女子的反应强度(White  et  al.,1981)。有吸引力版本的女子比无吸引力版本的女子总是受到偏爱。但从表8.2我们可以看出,男性在唤醒时,更加喜欢有吸引力的女子,更不喜欢无吸引力的女子。高唤醒放大了男性的反应,所以当男性在脉搏加快时遇到有吸引力的女子,就会真的以为她性感。

而且,唤醒对吸引力的影响并不依赖于唤醒类型。在另一项研究中(White  et  al.,1981),男性参与者要听以下三段录音中的一段:

●  负性的唤醒:描述罪犯当着被害人家属的面,将一位传教士残忍地杀害并肢解。

●  正性的唤醒:史蒂夫·马丁的喜剧集《狂野男子》  [1]  中的片段。

●  中性:对青蛙循环系统的枯燥解说。

然后,跟刚才的实验程序一样,男性参与者要观看有吸引力或无吸引力的女子录像,并给出对她的印象。唤醒再一次增强了吸引力,而与唤醒的类型毫无瓜葛。当男性体验到强烈的感情时——无论是对有趣内容的哈哈大笑,还是对血腥内容的讨厌恶心——与听到枯燥的生物学磁带相比,他们认为迷人的女子更有吸引力,而无吸引力的女子则更没有吸引力。


表8.3 精简的爱之激情量表


资料来源:Hatfield  &  Sprecher,1986.

总而言之,这些研究表明肾上腺素增强了人们的爱情体验。不同类型的高唤醒,包括简单的体力活动和恐惧、厌恶、快乐等情绪状态,似乎都可以提高我们对合意伴侣所感受到的浪漫吸引力。请思考一下它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你是否曾经与爱人大声争吵,而几分钟之后“亲吻、和解”会显得格外亲密?或许你的愤怒增加了随后的激情?这是否就是“恋爱中”的感觉?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的确是这样。测量浪漫爱情的激情成分的实用工具是《爱之激情量表》(Passionate  Love  Scale)。表8.3是此量表的精简版;你可以看出,该量表测量了对所爱之人的着迷、痴恋、渴望和感情的强烈程度。陷入浪漫爱情的程度越深,个体在爱之激情量表上的得分就越高,在伴侣双方订婚或同居时分数会趋于平缓(Hatfield  &  Sprecher,1986)。(注意,我们前面曾提到,美国的情侣是在他们的激情高峰时做出结婚或同居决定的。)从爱之激情量表中表现出的浪漫爱情是一种需要和欲望——当反过来被人爱上时感到狂喜,当被人拒绝时则会极度痛苦——这些清晰的反应在被唤醒时比平静放松时更加强烈。

所以,浪漫爱情的一个方面就是高度唤醒的兴奋和欢快,各种能使我们兴奋的事件都可以增加我们对伴侣的爱恋。然而浪漫不仅仅是激情,还涉及我们的思维。

思维

浪漫爱情的双因素理论强调我们的思维和信念在解释唤醒时所起的作用。我们的判断也会以其他方式和浪漫发生关联,比如爱人对彼此的看法显然不同于对朋友的看法。这些区别在齐克·鲁宾(Zick  Rubin)于1973年编制的爱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  Scale)中显而易见。在哈特菲尔德和斯普雷彻(Hatfield  &  Sprecher,1986)编制爱之激情量表的数年前,鲁宾就制作了反映广泛人际态度的数十条陈述,并要求人们用这些句子来描述自己的爱人和朋友。爱情量表上描述浪漫爱情的项目,可以部分地表明爱侣们的所思所想。

爱情量表上的内容之一是亲密,这一点和爱情三角理论定义的一样。浪漫爱情的特征是开放、沟通和信任(见表8.4的第一项)。第二个内容是对依赖的需要(见表8.4的第二项)。依赖项目描述的是热切地渴望与伴侣发生接触,这点与我们讨论过的激情有着很大的共同性。不过爱情量表的最后一项内容描述的情感却是三角理论所未提及的:关爱。浪漫的爱人关心伴侣的福利和幸福(见第三项)。他们愿意照顾好自己的伴侣,让他们幸福。


表8.4 鲁宾(Rubin,1973)的爱情和喜欢量表:示例项目

因而,如同其他理论归纳出的爱情特征一样(如Fehr,2006),爱情量表把浪漫的爱情描绘成一种多层面的体验,既有付出(即关爱)也有索取(即依赖)。如果你爱上某个人,这可能有自私的成分——你爱恋伴侣是因为对方让你感觉到有可爱之处——也有慷慨的成分;你真的关心你的伴侣,会努力满足并保护他/她。(事实上,对我们所爱之人富有同情心的关怀或许能定义另一种爱情,见专栏8.2。)此外,这些不同的情绪都有着相对的强度和紧迫性:你会为情侣做任何事,如果没有对方你会很痛苦。

把这些想法和情感与对朋友的想法和情感进行比较。如同你在表8.4所看到的,喜欢量表看上去平和得多。人们会因为朋友好、适应能力强、可爱而喜欢他们。但人们爱恋自己的爱人,是因为需要他们,并且愿意为对方做任何事情。浪漫爱情的思维里有一种热切之情,这是仅仅喜欢别人所缺乏的。

人们对伴侣做出的特殊判断也很重要。正如我们在第4章所看到的,人们往往对伴侣有着乐观美好的看法,爱得最深时对爱人的理想化和赞美也达到了巅峰。事实上,一旦产生了浪漫的爱情,人们会开始忽略有关未来伴侣的不好信息,或者重新解释这些信息。假设你是位男大学生,要去扮演饭店的经理,评价一位女子向你宣传的广告(Goodwin  et  al.,2002)。你会看到该女子的演讲录像,其表现可能连贯而睿智,也可能笨拙而无能。你能分辨这两份宣传工作称职与否吗?当然可以。但如果你知道自己将在周五和该女子约会,结果又会怎样?可能发生的浪漫爱情是否会影响你的判断?你或许认为不会,但当男性参与者真正参与这样的实验程序时,浪漫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如图8.1所示。即将到来的约会显然会严重影响男性参与者的判断,如同施加了魔法,把对方极其糟糕的工作评价为很高质量的成就。当浪漫因素可能起作用时,工作优劣的任何区别就会完全消失。

此类研究结果都表明,现实中“爱情是盲目的”:人们会低估或忽视爱侣的缺点。他们将爱侣的形象理想化,这与他们面对的具体事实有着重大差别。事实上,爱情和友谊的主要差别在于我们的想象——爱侣是迷人、神秘而且有吸引力的,而朋友则不是这样(Aron  et  al.,2008)。


图8.1 爱情是盲目的


当男性期望与一位女性约会时,会认为她糟糕的工作比实际情况要好得多


资料来源:Goodwin  et  al.,2002.

浪漫的爱情还能让我们更轻易地把那些对当前伴侣具有挑战性、对我们有一定诱惑力的替代伴侣抛在脑后。请看另一个耐人寻味的实验程序:设想你要翻看一些有吸引力的异性照片,挑出最好看的一张,并写下短评:(1)为什么此人有吸引力,(2)与此人完美的第一次会面会是怎样的情形。显而易见,研究者要让你思索能替代你当前浪漫伴侣的迷人候选人(Gonzaga  et  al.,2008)。但更复杂的情形是;在你写下对伴侣的爱恋、对伴侣的性欲望或你当前的想法时,研究者现在要求你把替代伴侣的幻想置诸脑后,并不再去想替代伴侣,你能做到吗?如果你在心里默诵你对伴侣的爱恋就能做到。与其他两种条件相比,当参与者想象对伴侣的爱恋时,就能更好地从替代伴侣那里转移注意力(并且对替代伴侣的容貌的记忆效果更差)。很明显,爱情能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爱恋的伴侣身上,从而排斥其他人。时刻牢记我们与伴侣的浪漫爱情,甚至能让我们在一开始就不太可能注意其他有吸引力的人(Maner  et  al.,2008)。

最后,当我们坠入爱河时,甚至我们对自己的看法都会发生改变。阿瑟·阿伦和伊莱恩·阿伦夫妻俩都是社会心理学家,他们提出的自我延伸模型(self-expansion  model)认为,随着伴侣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新的社会角色,爱情会使我们的自我概念得到扩展和变化,我们会渐渐了解我们以前所不认识的自己(Aron  &  Aron,2006)。的确,一项对恋爱的年轻人跟踪10周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自我概念变得更加多样化,自尊也得到提升,这就是为什么堕入爱河让人如此快乐的两个原因(Aron  et  al.,1995)。

所有这些都是很有说服力的内容。浪漫且充满激情的爱情所具有的唤醒和认知特征包含了波涛汹涌的感情、想象力和理想化,有时还会出现痴迷的情形(Aron  et  al.,2008)。正是这种复杂、狂热的状态的出现,才使得大多数北美人开始考虑结婚的问题。然而,浪漫的激情或许并不是他们在随后的岁月里能维持婚姻的原因。爱情关系的持久可能更多地与相伴之爱有关。



相伴之爱


相伴之爱并不依赖于激情,所以它比浪漫之爱更为稳定。三角理论认为相伴之爱是亲密和承诺的结合,但我们可以更充分地把它描绘成“对可爱伴侣的舒心的、温情的、信任的爱恋,它以深厚的友谊为基础,包含相伴相随、共同的爱好活动、互相关注和一起欢笑”(Grote  &  Frieze,1994,p.275)。它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忠诚的友谊,而对方就是与我们的生活相互交织的人。

相伴之爱看上去令人愉悦,但与浪漫激情的狂喜相比,是否显得有点平淡乏味?可能是这样,但你或许会习惯于这种爱。当问及数以百计的结婚至少15年以上的夫妻,为什么他们的婚姻能持续时,他们并没有像浪漫的爱人所认为的那样,会为配偶做任何事情或者失去对方会很痛苦(Lauer  &  Lauer,1985)。恰恰相反,男女双方提到的两个最多的理由是(1)“配偶是我最好的朋友”,(2)“我很喜欢配偶这个人”。持续满意的婚姻似乎包括了很多成分的相伴之爱。

测量相伴之爱的实用工具是《基于友谊的爱情量表》(Friendship-Based  Love  Scale,Nancy  Grote  &  Irene  Frieze,1994)。正如表8.5所示,该量表描述的情感与爱之激情量表存在很大的差异;友谊和陪伴在基于友谊的爱情量表上比爱之激情量表更为明显。


表8.5 基于友谊的爱情量表


资料来源:Grote  &  Frieze,1994.

当然,在浪漫爱情的背景下也能产生深厚的友谊。有一项研究发现,44%的年轻人在婚前表示,浪漫的情侣也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Hendrick  &  Hendrick,1993)。不过,当友谊也成为浪漫爱情的一部分时,友谊就会和性唤醒及激情相结合(有时混淆在一起)。在相伴之爱中更容易觉察友谊的重要性,此时亲密伴随承诺一起出现。而在浪漫爱情中较不容易觉察友谊,此时亲密是和激情同时出现的。

生理基础

相伴之爱还与浪漫之爱具有不同的生理基础。促进人放松并减少压力的神经肽催产素好像与相伴之爱有关(MacDonald  &  MacDonald,2010)。处在分娩和哺乳期的妈妈会分泌催产素(事实上,催产素的合成制剂(pitocin)常用来诱导分娩),年轻妈妈血液中催产素含量越多,就越会搂抱婴儿、与婴儿喃喃细语、照看婴儿并微笑(Feldman  et  al.,2007)。对于成人,爱人的接吻会刺激催产素的释放(Hill  et  al.,2009),尤其在性高潮时会释放大量的催产素;催产素可能正是夫妻在做爱之后会感到放松和嗜睡的原因之一(Floyd,2006)。而且,血液中催产素含量高的人在与配偶讨论棘手问题时往往显得更温和、更善良(Gouin  et  al.,2010),实验参与者在与恋人争吵时闻到催产素喷剂后会开始变得更放松(Ditzen  et  al.,2009)。他们还变得对陌生人更为信任(Theodoridou  et  al.,2009)。这些现象表明催产素能产生令人安宁的宽慰作用,还能使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彼此更加依恋(Floyd,2006)。简而言之,催产素的释放或许是相伴之爱产生的生物基础。

不过,即便多巴胺是浪漫爱情的重要参与者,催产素是相伴之爱的核心成分,这两种化学物质在人的身体内总有一定的含量,所以很少能遇上纯粹的浪漫之爱和相伴之爱,即只出现一种而缺乏另一种的爱情。相伴的爱人可以,也的确能体验到激情;同样浪漫的爱人可以,也的确能体验到承诺。当我们真正经历爱情时,浪漫之爱和相伴之爱这两种爱情的区分要远比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模糊得多(Fehr,2006)。尽管如此,只要我们愿意容许一些模棱两可,就可以得出结论,美国人的爱情关系中存在两种最常见的类型:一种爱情充满激情,最终会使人们彼此成双配对,另一种爱情充满友谊,是爱情关系历久不衰的基础。久而久之,在持续的爱情关系中相伴之爱一般要强于浪漫、充满激情的爱情,它也与人们对爱情的满足有更高的相关(Fehr,2001)。在本章最后我们还会谈到这一点。



同情之爱


在成功的浪漫关系中还有第三种爱情(Berscheid,2010),爱情三角理论对此并无介绍,因为该理论并不认为对伴侣周到体贴的关爱也是爱情的特定成分。但关爱却有可能是爱情中的成分。对伴侣的幸福进行利他主义的关心和关注是同情之爱(compassionate  love)的定义性特征,这种爱结合了亲密中的信任及理解与同情及关爱,关爱中包含同理心、无私和为爱人牺牲的意愿(Fehr  &  Sprecher,2009b)。(在我们进一步探讨之前,先花点时间来考察“同情的”爱情这个说法。同情之爱听起来好像结合了浪漫、充满激情的爱情[显然包含了激情]和相伴之爱[当然与陪伴有关];但它与这两者都不同。同情包含了对他人的同理心和帮助他人的仁慈愿望。请不要混淆相伴之爱与同情之爱。)

具有同情之爱的人往往会与爱人同甘共苦,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自己亲近的人受到伤害。他们大方且有同理心,对爱人的关注和关爱在《同情之爱量表》上一览无遗(Sprecher  &  Fehr,2005)(见表8.6)。如你所料,富于同情之爱的人比缺乏同情心的人能为伴侣提供更多的支持,救灾时捐献更多的金钱(Fehr  &  Sprecher,2009a),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快乐(Sprecher  et  al.,2007)。


表8.6 同情之爱量表上的项目

同情之爱与浪漫之爱、相伴之爱的体验有着很高的相关(他们都有共同的亲密成分),但仍存在值得注意的差异。浪漫之爱是“盲目的”,但同情之爱却根源于对伴侣优点和缺点更准确的理解之上;我们认识到他们的不足,但我们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Neff  &  Karney,2009)。同情之爱中无私关照的核心特征可能是无价的,能保护和维系亲密关系,即使伴侣因为年龄垂垂老矣,或者“因为厄运让伴侣意外从好变差”(Berscheid,2010,p.17)。同情之爱对于长期亲密关系的持续满足是否必要?我们并不知道答案:这类研究还没做完。不过,对伴侣富有同情心的关爱,和激情和友谊一样,或许都是最美妙的爱情体验的重要成分。



爱恋风格


另一套区分不同类型的爱情体验的体系是由社会学家约翰·艾伦·李(John  Alan  Lee)提出的,他采用希腊和拉丁词语来描述六种爱情风格,它们的差别表现在爱恋情感的强烈程度、对爱人的承诺程度、期待的爱人特征以及得到对方回报的爱情期望(Lee,1988,见表8.7)。第一种风格是情欲之爱(eros),与人的色欲有关。情欲之爱有着强烈的肉欲色彩,这种风格的情人可能会严重受到外表长相的影响,相信一见钟情。

第二种风格是游戏之爱(ludus),视爱情为没有约束的游戏。这类爱人常常反复无常,(试图)同时拥有几个伴侣。相形之下,第三种风格友谊之爱(storge),引导人们不再重视强烈的情感,而去寻求真正的友谊,逐渐发展为真实的承诺。


表8.7 爱恋风格


资料来源:Lee,1988.

第四种风格狂热之爱(mania)难以满足、占有欲强,充斥着生动的幻想和沉迷。第五种风格利他之爱(agape)无偿付出、利他、无私,把爱情视为一种职责。最后一种风格现实之爱(pragma)客观而务实,使人冷静地寻找理论上和自己最般配的伴侣。

这些区分有用吗?把这六种爱恋风格视为爱情体验的六个方面更加有意义,而不要把它们看成另外的爱情类型。它们会发生交叉重叠,与我们已知的爱情类型有着各自不同的关联。具体来看,友谊之爱、狂热之爱及现实之爱与浪漫之爱、相伴之爱或同情之爱共同点很少;疯狂之爱的痴迷、友谊之爱的沉静、现实之爱的务实与后三种爱情的核心成分(爱恋的亲密感)显然不同(Graham,2011)。不过,三角理论中爱情所有三种成分(亲密、激情与承诺)都与情欲之爱及利他之爱存在正相关(记住爱情既包含给予又包含接受),而与游戏之爱负相关(这表明爱情是严肃的)(Graham,2011)。故而李所描述的某些爱情类型(Lee,1998)与其他研究较多的爱情类型有关,但也有些没有关系。苏珊和克莱德·亨德里克(Susan  &  Clyde  Hendrick)夫妻编制了《爱情态度量表》(Love  Attitudes  Scale)来测量人们对这六种爱恋风格的认可程度,结果发现男性在游戏之爱上的得分高于女性,而女性在友谊之爱和现实之爱上的得分高于男性(Hendrick  &  Hendrick,2006)。其他研究者发现人们存在一种倾向性,即对爱情持有相似态度的人更容易成双配对(Morrow  et  al.,1995)。一般而言,爱情风格提醒我们,要注意有时容易被忽略的、影响爱情的个人因素(如实用性)。



爱情的个体和文化差异


显然,当人们说“我爱你”时,会感受到各种不同的情感。更复杂的是,某些人更有可能体验到某种类型的爱情。若干个体差异及文化差异都与爱情有关,我们先探讨爱情是否具有文化差异。



文化


如果你使用fMRI,就会发现中国与美国的浪漫爱情看起来完全一样:两种文化的人看到自己浪漫伴侣的照片时激活的脑区一样(Xu  et  al.,2011)。这并不奇怪,因为浪漫的爱情看来是普遍的人类经验,在世界各地的人身上都会出现(Hatfield  et  al.,2007)。浪漫之爱与相伴之爱的区别在东西方文化中也很明显(Shaver  et  al.,2001)。基本上各种爱情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似乎相同。不过,在这些大的方面类似之外,仍有些文化的细微差异使得爱情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美国人在描述坠入爱河的体验时,比中国人更强调恋人的俊美容貌和共同点,而中国人比美国人更多提及温和的性格、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生理唤醒(Riela  et  al.,2010)。(你认为哪国的人坠入爱河的理由更充分?)之后当他们步入婚姻时,中国和美国的已婚夫妇都会感受到许多温情的关爱和对伴侣的性欲,但也存在文化差异。而在美国,浪漫幻想(认为恋爱就像童话,期望爱上之后就能幸福地生活)更突出,而在中国则更普遍地承认,伴侣也会令你困惑,难以理解,爱情本身有好也有坏(Jackson  et  al.,2006)。(再问你,你认为哪种文化表现更好?)最后,西方国家(如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的人比东方国家强调相互依赖的人更坚持认为,爱情是结婚的原因(Levine  et  al.,1995)。具体而言,中国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在应该与谁结婚的问题上更可能遵从父母的愿望(Zhang  &  Kline,2009)。而中国的婚姻通常是家庭做决定,美国的年轻人则往往希望完全由自己做主选择配偶。(如果你父母能为你选择配偶,他们会为你选择谁?见下面的专栏8.3。)



依恋类型


因为文化的作用相当微妙,所以文化对爱情的影响并不如个体差异那般明显。具体而言,不管何种文化,依恋的两个维度,忧虑被弃和回避亲密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与爱情的所有成分都有关系:亲密、激情、承诺和关爱。

●  亲密。安全依恋类型的人一般很重视其他人,认为别人值得信任、可以依赖和心地善良(Luke  et  al.,2004),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伴侣很坦诚,心情愉快地进行大量的自我表露。而那些不安全型的人则对他人持有戒心。具体来说,高回避的人一般会怀疑他人,认为别人不诚实、靠不住(Collins  &  Allard,2001)。因此他们往往沉默寡言,很少对伴侣诉说自己的情感和愿望(Feeney  et  al.,2000)。总的来说,安全型的人与不安全型的人相比,与伴侣的关系更加亲密(Mikulincer  &  Shaver,2007)。

●  激情。痴迷型的人的生活存在很多戏剧性场景,但大部分并不轻松愉快。忧虑被人抛弃常常使他们紧张不安,他们在亲密交往时体验到的总是提心吊胆的忧虑而不是幸福快乐(Davis  et  al.,2004)。回避亲密的人则更为疏远冷漠,他们的激情(尽管少得可怜)更加不带有个人色彩。所以,只有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才能体验到最美妙、满足的性生活,对于这一点你或许不会感到奇怪。安全型的人性生活的次数更多,有着更多的唤醒、更大的愉悦、更多次数的高潮以及更大的满足(Mikulincer  &  Shaver,2007)。

●  承诺。安全型的人比不安全型的人更加忠诚于他们的伴侣关系(Mikulincer  &  Shaver,2007)。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久而久之安全型的人比不安全型的人有更多更亲密、更积极、更满意的交往(Kafetsios  &  Nezlek,2002)。

●  关爱和看护。最后,当伴侣紧张不安,需要支持时,不安全型的人并不是有效的看护者,与安全型的人相比,他们提供的安慰更少,也不能让伴侣放心(Simpson  et  al.,2002)。详而言之,当危难中的伴侣请求安慰和支持时,高回避的人的行为更消极,有时还会变得恼怒(Campbell  et  al.,2001)。焦虑型的人经常会提供很多帮助,但他们往往是为了一己私利才这么做,希望获得伴侣的赞许。整体来看,对伴侣的同情之爱会因安全型依恋得以提升和增强,而会被回避亲密削弱(Sprecher  &  Fehr,2011)。

因此,安全型依恋和爱情的所有这四种构成成分都有正面的关系,这四种成分看来可以缔造出不同的爱情体验。可以肯定的是,安全型的人比不安全型的人体验到更强烈的浪漫之爱、相伴之爱和同情之爱(Mikulincer  &  Shaver,2005)。

然而更重要的是,所有人一般都有数个不同的伴侣,比如爱人、父母和朋友,这些人在任何时间都是重要的依恋对象,我们或许在某些关系中相对安全,而在另一些关系中则不太安全(Sibley  &  Overall,2008)。潜藏在人际关系的总的适应行为(即我们命名的依恋类型)背后的可能是对特定伴侣的几组不同的情感,所以我们依恋的质量在不同的伴侣之间会发生变化(Overall  et  al.,2003)。比如,有人焦虑地依恋于自己的母亲,但可能会全心全意地信任自己的爱人。所以,依恋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之间会起变化,这使得爱情关系中的依赖类型十分复杂(Sibley  &  Overall,2008)。

虽然如此,我们这里描述的总的态度仍然重要。回避亲密和忧虑被弃的变化程度能概括全世界所有人际关系的特征(Schmitt,2008)。它们也清晰地为我们与他人的交往打下了基础。能安全地依恋于母亲的蹒跚学步的孩童,也往往在小学能与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然后在中学能拥有亲密的友谊——再后,作为这些成功友谊的结果,他们往往会拥有满意的成人爱情(Simpson  et  al.,2007)。依恋类型强烈、持久的影响表明人们不仅会拥有不同类型的爱情,而且还会拥有不同类型的爱人。



年龄


另一个可能影响爱情、而自身变化又很缓慢的个体特征就是个体的年龄。正如我们在第2章所指出的,年龄是心理学研究中很难处理的变量,因为它通常容易与经验和历史相混淆。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拥有(1)持续时间更长的人际关系和(2)总数更多的人际关系。所以如果爱情的确随着年龄发生变化,这可能是年龄造成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关系持续的时间长度、以前体验到的浪漫程度,或者是这三者结合所引起。

但是,年龄的影响有一点是清楚的:多数人会变得更成熟。研究者比较了60岁的夫妻和40岁的夫妻,结果发现年老的夫妻有着更多精神上的快乐,但却较少有肉体上的唤醒。他们的情绪不是很强烈,但整体上更为积极,即使在婚姻不是很幸福的时候(Levenson  et  al.,1994)。使年轻人步入婚姻殿堂的灼热、急迫和强烈的情感随着时间会逐渐变弱,取而代之的是对爱情更为温和、成熟的看法。



性别


另一个不随时间变化、但可能很重要的个体差异是性别。整体来看,男性和女性在爱情方面的共同点多于不同点(Canary  &  Emmers-Sommer,1997)。他们都能体验到不同类型的爱情,男女在每种依恋类型上所占的比例也大致相同;男性一般比女性更为疏离,但差异相当小(Schmitt,2008)。平均而言,女性体验到的情感比男性更强烈、更多变(Brody  &  Hall,2008);然而很少有研究发现在浪漫情感的测量上男女两性存在任何差异,比如《爱情量表》(Rubin,1973)和《爱之激情量表》(Hatfield  &  Sprecher,1986)。很显然,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认为男性和女性来自不同的星球是十分愚蠢的。

另一方面,男性往往比女性有着更为浪漫的态度体验;他们比女性更可能认为只要爱一个人就已足够,其他的都不重要(Sprecher  &  Metts,1989)。他们也更可能相信“一见钟情”式的爱情体验,他们往往比女性更快地坠入爱河(Hatfield  &  Sprecher,1986)。女性在爱情方面比男性更为谨慎;女性对爱恋的对象更为挑剔,更迟缓地感受到激情,她们将爱慕之情限制在适配价值更高的伴侣身上(Kenrick  et  al.,1990)。男性则往往不会这么严格地区别对待,比如男性一般来讲比女性更能接受随意的性关系(Schmitt,2005b)。(需要提醒的是,所有这些行为模式是和演化论的模型一致的,此模型预测女性挑选爱恋对象时应该审慎,因为她们在任何一个子女上的养育投入都比男性大得多[Buss,2012]。恰恰相反,社会文化模型认为女性之所以有着更苛刻的择偶标准,是因为传统上她们的社会地位更低;根据这一观点,女性仔细地选择社会地位高的配偶,是她们取得男性所控制的资源的为数不多的方法之一[Wood  &  Eagly,2007]。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更有说服力?)

男性似乎还看重激情。男女两性都认同爱情应该温情脉脉、忠贞不渝,但男性比女性还认为爱情应该有着更多的激情(Fehr  &  Broughton,2001)。的确,在爱情的三个成分中,激情与男性关系的满意程度有着很高的关联,而承诺则是预测女性满意度的最好成分(Sternberg,2006)。根据斯腾伯格的三角理论,男性所依赖的爱情成分随着时间的流逝是最不稳定和最不可靠的。



爱情能持久吗


那么,时间的流逝会怎样影响爱情?爱情能持久吗?这是一个很难给出明确结论的问题,因为前面已经谈到,爱情有着各种不同的类型,爱人也会千差万别。你的爱情体验或许和本书其他的读者并不相同。尽管如此,典型的北美婚姻是这样一种情形:沉浸在浪漫激情的20多岁的青年男女发誓要共度余生,可能还期望他们的激情能一直持续下去。能做到吗?尽管夫妻们有着美好的愿望,人际关系科学所能给出的最好答案是:可能做不到,至少达不到伴侣们所期望的程度。


图8.2 人们为爱情而结婚后浪漫爱情随之减弱


印度的一项研究比较了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的婚姻。正如普通的美国人的婚姻一样,因爱情而结婚的夫妻在婚后若干年,浪漫爱情很大程度上减弱了。


资料来源:Myers,  D.1993.

最基本的事实是,人们在结婚之后浪漫的爱情会减弱(Sprecher  &Regan,1998)。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在浪漫和爱之激情量表上的得分都会下降(Tucker  &  Aron,1993),这还是那些努力维持婚姻的夫妻的情形!结婚几年之后,夫妻们就不会再像从前那样真心诚意地声称,彼此愿意为对方做任何事情,或者在互相凝视对方的双眸时,根本不会有陶醉的感觉。图8.2是这一有趣现象的例证,这是在印度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者比较了因爱情而结合的夫妻——正如大多数北美人的婚姻——和由家长包办而结婚的夫妻(Gupta  &  Singh,1982)。结婚10年之后仍维持婚姻的浪漫夫妻在鲁宾的爱情量表(Rubin,1973)上的得分,要远远低于结婚只有一两年的浪漫夫妻的得分。(已经离婚和婚龄不到10年的夫妻的数据没有包括在图8.2中。你认为他们的在爱情量表上的得分会是多少?)

而且,有时候夫妻浪漫爱情的减少非常快速。仅仅在结婚2年之后,夫妻彼此平均表达出的情爱就比他们刚结婚时减少了一半(Huston  &  Chorost,1994)。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婚姻之后的第四年是离婚最频繁的时间段(Fisher,1995)。很多夫妻,即使不是大多数,并不能维持彼此之间的迫切渴望,而正是这种相互渴望在一开始促使他们步入婚姻。



浪漫爱情为何难以持久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考虑,就会发现浪漫的爱情之所以会随着时间而减弱有几个原因(Walster  &  Walster,1978):首先,幻想促进了浪漫。如前所述,爱情在一定程度上是盲目的。洋溢着激情的爱人们往往会将他们的伴侣理想化,缩小或忽略那些使他们止步不前的不利信息。想象、希望和异想天开的幻想会使与我们差异很大的人看起来有吸引力,至少暂时是这样。当然,问题在于,幻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变弱。伴侣之间理想化的赞美能促进浪漫,仅就这一点足以预期:当伴侣双方开始生活在一起、变得越来越现实时,浪漫就会消退。“理想容易黯淡,魔咒会被打破,戏法终将被戳穿……浪漫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逝,因为熟悉能使人更现实、毫无保留地审视对方;晌午刺眼的阳光最终驱散了月亮留下的迷人光晕”(  Mitchell,2002,p.94)。

此外,仅仅是新奇也能为新确立的爱情关系注入兴奋和能量。恋人之间的初吻比之后的成千上万个亲吻更令人激动,而当人们为新的伴侣而精神抖擞、魂牵梦绕时,决不会意识到在30年之后自己的爱人会变得多么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确,新奇在其他物种中也会引起性唤醒。比如,把两只处在发情期的公鼠和母鼠关在一起,公鼠会多次与母鼠交配直至筋疲力尽;然而,如果用另一只处在受孕期的母鼠代替第一只母鼠,公鼠又会重新焕发兴趣和活力,扑身而上与之交配。这样不断地以新母鼠代替老母鼠,引发出的公鼠射精次数要两三倍于它只与同一个母鼠关在一起的情形(Dewsbury,1981)。研究者把这种新奇对性唤醒的影响称为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它的名称来自一个或许是杜撰的老故事。据说,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有次偕夫人参观一个养鸡场,柯立芝太太注意到一只公鸡接二连三地趴在母鸡身上。夫人甚为这只公鸡的勇猛折服,她让导游把这只公鸡指给总统看。据说,柯立芝听到这只公鸡持久的性能力之后,想了片刻然后说道,“请转告夫人那可不止是一只母鸡”(  Walster  &  Walster,1978)。

新奇对人有相似的作用吗?或许有。浪漫的夫妻一起参加新奇、兴奋的活动会让他们彼此更加相爱(Strong  &  Aron,2006)。并且有学者认为浪漫的激情和爱情关系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联(Baumeister  &  Bratslavsky,1999)。当我们刚坠入爱河时,我们的自我在扩展,事物都是新鲜的,亲密感在不断增加,激情就可能非常高亢。然而,一旦确立了婚姻关系,新奇感消失,激情逐渐消退;婚姻关系持续越久,激情就变得越少(Ahmetoglu  et  al.,2010)。对美国人性行为所做的广泛调查支持了这一观点,调查显示夫妻间性交的平均频率(测量彼此之间激情的指标之一)在婚姻的过程中是持续下降的(Call  et  al.,1995)。在德国也发现了类似的模式(Klusmann,2002)。如图8.3所示,这种下降显然混淆了年龄的影响。然而,再婚并更换伴侣的人增加了他们性交的频率,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所以年龄变老看来并不是激情随着时间而减少的全部原因。可以认为,“浪漫因新奇、神秘和危险而繁盛;却因了解熟识而消亡。持久的浪漫只不过是自相矛盾的说辞”(  Mitchell,2002,p.27)。


图8.3 随着年龄而变化的性交频率


一般而言,随着时间流逝大部分的浪漫关系都好变得缺乏激情。


资料来源:Call  et  al.,1995.

最后,图8.3也表明,唤醒随着时间的流逝会逐渐消失。我们都清楚,身体的唤醒——如脉搏加快、呼吸急促——无疑会增强激情。但人们不可能永远保持紧张的激动状态!就浪漫的爱情而言,当伴侣变得熟悉时大脑可能根本无法产生足够多的多巴胺,所以即使你的伴侣能一如既往地完美,你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被唤醒。无论如何,不管何种原因,爱情的激情成分比亲密和承诺会更快地发生变化(Ahmetoglu  et  al.,2010),这就意味着浪漫的爱情也会发生改变。



爱情的未来怎样


因为浪漫激情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幻想、新奇和唤醒——一般会随着岁月流逝而减弱,所以浪漫的爱情亦会日渐消退(Walster  &  Walster,1978)。有些夫妻的确能持续地感受到彼此间深刻的浪漫爱情,即使他们的情感随着时间有一定的改变。在10年的婚姻之后仍深爱彼此的夫妻在看到爱人的照片时,其大脑中多巴胺富集的奖赏中枢仍会受到激活,正如当初他们堕入爱河时的表现——但与哺乳动物中一夫一妻制和承诺有关的脑区也变得更为活跃(Acevedo  et  al.,2011)。标志新爱的痴迷狂恋一般也会消退,即使欲望和关爱犹存(Acevedo  &  Aron,2009)。归根结底,让人们步入婚姻熊熊燃烧的爱情基本上不会原封不变,这可能是美国人离婚率如此之高一个原因:普遍的抱怨是爱情的“魔力”消失了(见第13章)。

不过,我们并不希望这一消息让你感到沮丧。相反,我们认为它为人们拥有成功的长期爱情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常,促使人们结婚的爱情和使人们数十年厮守在一起的爱情并不一样。随着我们变老,激情会消退,但亲密和承诺都会增强(Ahmetoglu  et  al.,2010)。因此,相伴之爱比浪漫之爱更为稳定(Sprecher  &  Regan,1998)。如前所述,能长期维持幸福婚姻的人通常会向配偶表达出许多相伴之爱(Lauer  &  Lauer,1985)。这样的人也常常活得很快乐:虽然相伴之爱不依赖于激情,身处相伴之爱的人仍会感到非常满足(Hecht  et  al.,1994)。并且因为亲密和激情存在相关(Whitley,1993),夫妻成为好朋友也有助于维持激情。

所以,你只要投身于同时是好友的爱人。你还可以有目的、创造性地防止可能损害满足感的任何厌倦情绪。当爱情关系变得重复、单调和沉闷时就会止步不前,如第6章所揭示的,并非一出现坏事情就会发生厌倦,而是婚姻生活变得没有情趣、难以让人兴奋或者没有挑战性时才会滋生厌倦(Harasymchuk  &  Fehr,2011)。厌倦是爱恋和满意的对立面,所以厌倦的出现是非常糟糕的信号(Tsapelas  et  al.,2009)。如果不再有新奇,就去创造更多的新奇。不要停止寻找新颖、吸引人的共同娱乐的好方法。

这就是你的爱情策略。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把握住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Strong  &  Aron,2006)。如果对爱人急迫的欲望渐渐演变为平静而深厚的情感,不要觉得奇怪或失望。这种幸福的结果可能会让你成为幸运的爱人。



请你思考


在大卫和凯瑟琳相识前,两人都没有谈过恋爱,所以当他们从约会关系逐渐发展成更亲密的恋爱关系时,他们都很兴奋。彼此都是对方的初恋情人,他们发现性事既令人尴尬又异常兴奋。此后的几周,他们沉浸在从未体验过的浪漫情感的兴奋中,所以决定结婚。但大卫很快就被凯瑟琳惹恼,因为她想知道大卫每天的所有活动。大卫在上班时,凯瑟琳每天上午和下午都会打来电话,仅仅是为了“保持联系”。如果大卫中午和客户聚餐或者外出办事,凯瑟琳就会变得烦躁。从凯瑟琳的角度看,她因为大卫明显不愿意向她倾诉心中的想法而感到困扰。大卫则为自己的自我和独立而自豪,并认为没有必要告诉凯瑟琳所有的事情,凯瑟琳持续不断的探查让他开始觉得不胜其烦。

你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