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苏晏只听见前方传来一个絮絮叨叨的年轻嗓音。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这什么毒鸡汤???

        不,我是不会放弃的,书院就指望我丢人了!

        那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太累了啊啊啊!老天爷我不行了!

        苏晏听到了他停下来喝水的咕噜咕噜声。

        不,我是要成为云山书院一霸的男人,不能够倒在这爬山的道路上。

        突然声音抬高。

        语调还挺抑扬顿挫的......

        该死的老爹,把我扔来什么鬼地方!

        紧接着是一声悠长的叹气。

        天上有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不靠神来不靠鬼,就靠自己胳膊腿!

        这位仁兄绝了,一个人就可以演一台大戏啊。

        苏晏对此叹为观止。

        看起来,似乎是另一个想要去云山书院的学子在山路上给自己加油打气,苏晏不知道此时是否要继续爬上去打断他的表演。

        他用眼神询问另外两个小伙伴。

        周允文无声地笑了笑,他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

        宋子修倒是觉得有趣,他便快步往上走了几步,上了拐弯处的台阶。

        见状,苏晏和周允文便紧跟着他继续往上走。

        他们看到前方不远的台阶处站着一位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那少年背对着他们,只能瞧见一个背影。

        那个少年正气喘吁吁地给自己打气,他豪迈地撸起袖子擦了一把汗,准备接着往上爬。

        或许是他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嘴里的骚话戛然而止,他缓缓转过身来,和苏晏他们对视了一眼。

        这是一个身量较高的俊秀少年,眉目间隐然有一股桀骜不羁的气度。他穿着宝蓝色暗紫纹云纹锦袍,腰上挂着一块祥云美玉,看上去家世不凡。

        苏晏只见少年的眼中飞快地闪过些什么,然后他若无其事地从袖口里掏出一把价值不菲的湘妃竹折扇。

        少年将这精美的扇子放在胸前,修长的手指轻轻一挥,啪地一下,折扇就倏地打开了,这清脆的声响回荡在幽静的林间小路上。

        这,就是活的逼王吗?

        少年见苏晏三人似是被他震惊到了,眼里流露出一丝满意之情。他故作悠闲地将折扇前后摆动摇了一摇,若不是他此时脸上仍然带着爬山后尚未褪去的红晕和细密的汗珠,还真是一番风流倜傥俏公子的模样。

        突如其来的装逼让人防不胜防。

        苏晏额角抽搐地看着那折扇扇面上几个飘逸的大字:

        信不信我扇你。

        字是好字,这字怕是知名书法大家提写的。

        就是这内容挺欠的,不过莫名的与扇子主人的气质十分相符。

        少年见苏晏的目光一直盯着他的扇子,便也低头去看自个儿的扇面,看到信不信我扇你那几个明晃晃的大字后,他目光凝结了一瞬,随后又镇定地将扇子调转了一面,此时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扇面上画着一副清雅的山水画。

        尴尬的气息扑面而来。

        少年摇了摇扇子,见他们未出声,便又啪地收拢了扇子,有些倨傲地抬起下巴问道:敢问几位也是前往云山书院的新生?

        少年丝毫不在意眼前有些尴尬的场景,只要脸皮够厚,尴尬的就不是自己。

        他若无其事地做着自我介绍:在下乃京城谢氏临风。

        对不起,没听过,请问你谁?

        宋子修的脸上明明白白写着这几个字,他一双丹凤眼微微上挑。

        谢临风似是被噎了一下,声音里加了一丝强调:我爹是兵部尚书,我爷爷是镇国大将军!

        他骄傲地扬起头,像一只可爱的小孔雀。

        谢家......

        苏晏身子一僵,他很久以前听娘亲说到过,镇国大将军家有一个孙儿,年纪同苏晏相仿,在京城的时候,苏晏和谢家的孩子可还是玩伴呢。

        不会就是眼前的这位谢临风吧?

        与童年小伙伴猝不及防的相遇,苏晏挠了挠头,开口介绍了一下自己,紧接着又介绍了周允文和宋子修。

        他内心期盼着谢临风什么都不要想起来。介绍完自己后还偷偷观察了一下谢临风的反应,见他面色如常,心下舒了一口气。还好还好,那么久远的幼儿往事果然记不起来了。

        然而没想到,他们一齐往前走了几步时,谢临风突然激动地说道:啊!我想起来了!我知道你!你是次辅的小儿子!

        他窜到苏晏面前,神情欢快地说道:我们小时候还一起玩过,你还记得吗?你还来过我家,跟我一起睡过,在我那最心爱的老虎枕头上面尿了床!我当时还被气哭了!

        什么一起睡过?!

        大兄弟你不要乱讲!

        尿床是原身干的,关我苏晏什么事!

        被气哭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这位小爷似乎是一下子被唤起了幼年时的回忆,叽叽喳喳地同苏晏讲起了两个小豆丁当年的趣事。

        苏晏尴尬得脚趾抠地。

        什么揪掉你爷爷的胡子这种事情我肯定没有做过!

        我警告你!你再讲下去我就要拔刀了!

        缘,妙不可言。谢临风握着苏晏的手,故作深情地说道。

        槽多无口。

        苏晏已经不敢去看旁边两个小伙伴的表情。

        我幼年的一番友情终究是错付了!

        谢临风简直是人间哔哔机,似乎是找到同伴了的缘故,他一路上开始吐槽各种京城的八卦,眉飞色舞,简直比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还专业卖力。

        宋子修对此非常感兴趣,两人一句接一句,倒也忘记了爬山的疲惫。

        那你在京城,怎么不去国子监或者青麓书院?周允文一下子发现了盲点。

        嗐,这个说来话长。谢临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下次有机会再跟你们说。他脸上满是不符合年龄的忧郁。

        一行人继续爬山,此时迎面走来了一位小童。

        小童穿着素色的整洁直裰,瞧见着他们一行人面上露出欢喜之色,他朝苏晏他们行礼道:诸位可是要去云山书院的入读的新生。

        周允文以为是云山书院来接应他们的小童,也欣喜地答复到:正是。

        小童笑了笑,继续说:不知你们可听闻过云山书院入学之前还需要进行入学检测。这入学检测可是刷了不少人呢。要是诸位真想去云山书院,还是提早做准备的好。

        众人不答。

        小童见他们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反应,倒也不恼,大大方方地继续说道:我这儿可是有云山书院历年的考题,你们若是需要的话,我可以卖给你们,只需要二十两银子。别看这价格贵,毕竟这东西可就值这个价,多少人捐了几百两银子也无法成功入读云山书院呢。

        等看到题目了,你们就明白这二十两银子花得值。

        谢临风听了此话倒是非常不屑,又拿出了他的折扇啪的一下扇开,信不信我扇你的那一面正对着小童,小爷我倒是不缺这二十两银子,可我怎知道你这话是真是假。

        苏晏和周允文面面相觑,他们刚经历过这一次江陵府院试的科举泄题案,对此类事情十分敏感。

        周允文马上提出了灵魂三问:你是谁?你怎么会有云山书院历年的考题?你在这卖考题的行径,云山书院可是知晓?

        小童似乎早就预料到有人会问这些问题,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是云山书院一夫子的书童,来云山书院好几年了,夫子的各种材料都是我整理的,历年的考题我都见过,便暗自记了下来,看每年都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考生并未通过云山书院的入学测试,我感到可惜,便想着能为大家做点什么。看诸位都是少年英才,若是未能通过多遗憾啊。

        我这是正当生意,又不是强买强卖,诸位想要的话便出二十两银子,买了权当多了一份安心不是?若是不要的话便继续往上爬就是。小童顿了顿,似是在细细打量他们四人,随后说道:我感觉跟诸位分外投缘,恰巧我今早帮夫子收拾时,瞥见了今日的考题,这是你们的运气啊。加量不加价,还是二十两,多卖你们一份今日的考题罢。

        来了来了。

        感情之前铺垫了那么久,终于等到你的目的了。

        苏晏哭笑不得。

        不过,想必各位都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进入云山书院的。我这考题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小童洒脱地笑笑。

        啧,好一手以退为进。

        苏晏摇了摇头,对小童说道:多谢你的好意了,但我相信我这凭实力考来的小三元,不至于需要提前拿到题目才能通过这测试。

        苏晏看了看另外三位小伙伴,他们脸上也露出赞同的神色,大家告别了小童,继续往上爬。

        没过多久,这条路终于到了尽头,他们爬上最后一节台阶,来到了一片开阔的平地,清溪翠林之间,隐见一座雅致的庭院坐落在前方。

        云山书院沐潇湘之雨露,浴云山之灵气。

        四人第一次看见这座才子云集的天下第一书院的真容。

        首先入目的是大门上高挂着的写着云山书院的牌匾,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笔走龙蛇,入木三分。

        周允文喃喃道:听说这牌匾还是□□亲自题写赐下的。

        此时云山书院的大门敞开着,大门两侧有一道楹联,写着:纳于大麓,藏之名山。

        此时从书院大门里走出一位蓄着胡须的中年男子,他见着四人便笑道:是要入学的新生吧,随我过来登记。

        苏晏四人对视了一眼,礼貌地朝中年男子行了一礼,便跟随着他步入了书院内。

        云山书院里面也看起来极为广阔,亭台水榭,景色秀美。远远看过去,有若干个雅致古朴的小院落。

        一步一景,文脉绵延。

        这里有启人心智的会讲与辩难、有浩繁精妙的中华典籍、有令人心生敬仰的先贤往圣、有心灵相通的知己挚友,这里是每一个读书人心中的美丽梦境,让天下读书人心驰神往。苏晏回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杂记如此描绘着云山书院,这作者也曾是云山书院的学生,他在书中无不尽情书写着对于书院时光的怀念与感激。

        能让学子多年后仍能清晰地回忆起读书时的青葱岁月,心里充满温情与留恋,想必这就是云山书院的魅力吧。

        他们被带到了一处清雅的院落,松树、柏树坐落于庭院两侧,以石砖嵌绿草,白墙配丛竹,气韵疏朗。

        你们一个个排好队,一次一人,每个人独自进去罢。中年男子温和地对他们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晏晏他们宿舍四个人终于整整齐齐了耶!

        谢谢各位小可爱的支持鸭~么么么!

        天上有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不靠神来不靠鬼,就靠自己胳膊腿。来自互联网。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是岳麓书院的楹联。

        这里有启人心智的会讲与辩难、有浩繁精妙的中华典籍、有令人心生敬仰的先贤往圣、有心灵相通的知己挚友,这里是每一个读书人心中的美丽梦境。来自岳麓书院的介绍。


第38章

        听了中年男子的介绍,苏晏四人面面相觑。

        单独进去,这是还得进行一对一的面试吗?

        不愧是云山书院,这考验真是走在时代的前沿!

        苏晏心里赞叹道。

        他暗戳戳地吐槽,不知道是不是再过几年,可以开发出初审、笔试、小组面试、个人面试一条龙,成为整个大卫朝最先开始规范化录取的书院。

        那,我们谁先进?周允文开口道:要不我先来吧,我先去打个头阵。

        没事!我先来。谢临风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要不我先来吧,反正我也没一定要读云山书院,实在不行,我便回扬州去罢了。宋子修摊了摊手。

        我来吧!万一考学识什么的,我还可以记下题目,等出来的时候给你们透个底。苏晏举手自荐。

        宋子修驳回,道:你可是我们中年纪最小的,哪能让你先去。

        哎,没事!我先来!谢临风说罢,又掏出他那精美的折扇,啪地一下打开,正是信不信我扇你的那一面。

        谢临风伸出手,点了点这扇面上面的字,他偷偷望了中年男子一眼,控制住声音小声说道:这就是云山书院的山长安和先生亲自题写的。

        谢临风摇了摇扇子,颇有一番嘚瑟之意,道:云山书院的山长多年前欠了我家老头子一个人情。

        难怪苏晏当初看到这扇面上的字时,感觉有股隐隐约约的熟悉之感,这居然是云山书院的山长安和先生亲自题写的。

        周允文望向扇面的目光多了一份不易察觉的敬佩,然而想到那字的内容,他面上扭曲了一瞬。

        宋子修则挑了挑眉,他现在确实是信了,云山书院的山长欠了谢家的人情。毕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让安和先生在扇子上写下这么不要脸的几个字。

        中年男子看到几个小家伙仿佛要面临什么虎穴龙潭似的,争先恐后地保护队友,感到颇为有趣。

        他摸了摸胡子,笑了笑,直接开口道:行了行了,我来安排罢。

        你第一个!他点了点谢临风。

        你接着,第二个。他又指了指周允文。

        你第三个,你第四个。接着中年男子又依次指了指宋子修和苏晏。

        四个人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好了,你先进去吧。中年男子示意谢临风。

        苏晏拍了拍谢临风,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想着加油啊,我的小伙伴。

        谢临风故作潇洒地跟大家拱了拱手,便摇着他那把独一无二的扇子走了进去。

        这屋子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简洁大方,正对着大门的墙上挂着一副大字,写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字生动而凝炼,充满着一股潇洒风雅的书卷气。

        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梨花木大案桌,案桌上有些散落的文件,旁边有一个人高的屏风。

        但奇怪的是屋子里好似没有人。

        谢临风四处张望了一会儿,觉得有些不对劲。他又不好直接推门走出去,便张口喊道:有人吗?

        少年清朗的声音带着满满的活力。

        听到这声音,从屏风后走出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

        老人首先看到的,是这少年手上的那把扇子。

        那几个他亲自提写的字信不信我扇你正明晃晃地对着他。

        老人顿时觉得一口气没提上来。

        谢家小子。老人慢悠悠地说道。

        他见既然是个熟悉的后生,也不再端着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而是直接瘫坐在了垫了软垫的高椅上。

        老人坐下后,还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坐姿,才懒洋洋地掀了掀眼皮,问道:你爷爷给我写信,说要把你丢这儿来锻炼一阵子,要不是当年我欠了他的人情,我可不想帮他教训孙子。

        哎呦!安和先生!谢临风也认出来了,眼前这老人可不就是这云山书院的山长安和先生林翊海。

        他可不像许多士人,对安和先生报有极高的敬佩崇拜之情。毕竟他一来也不怎么明白安和先生的高明学识,二来他可是见过安和先生和他爷爷两个人下棋时相互耍赖的样子,那场面真是会令天下学子感到十分幻灭。

        说吧。你是怎么被你爹和你爷爷从京城丢到这儿来的?安和先生不紧不慢地从案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白瓷盘,里面盛好了瓜子,他捞了一把备好的瓜子,一边嗑,一边问道。

        这回谢临风倒没有推脱,而是愤愤不平地说道:有一个不知好歹的登徒子,跟我姐订了婚,居然还敢去青楼左拥右抱拉拉扯扯,欺骗我姐的感情!那小爷我必然饶不了他,从青楼里追着他打出门来,在东街上把他裤子给扒了!

        之前谢临风不想告诉小伙伴们,是怕他们对他扒人家裤子这件事产生不好的印象,毕竟谢临风自认为自己一个风流倜傥的潇洒公子哥,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做出扒人家裤子的掉价事儿。

        就那种货色,还想娶我姐,做梦!他总结道。

        安和先生一边嗑瓜子,一边听的津津有味,他道:你这做法,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能跟谢大将军孙女订婚的,必然不是什么等闲人家,你爷爷是个好面子的,京城的适龄儿郎里,他莫非挑的是那安国公家的小侯爷。

        对,就是那个孬孙。谢临风鼻子里哼了一口气。

        呵呵,谢老将军还是那么眼瘸。安和先生笑眯眯地吐槽了一下老友,又问道:想必你爹和你爷爷为了平息安国公的愤怒,必须要做些什么来惩罚你,但这还不至于把你赶出京城。你爹应该让你反思过了,你还干了什么?

        小爷我都面壁一个多月了。谢临风不满地嘟囔,见安和先生猜中了,他也不再遮掩,我把我姐的婚书给毁了!

        他面色严肃起来,义正言辞道:我可不能让我姐后半辈子毁在这种人家手里。

        安和先生嘴角抽了抽,少年人做事就是冲动,谢临风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出发点是好的,然而这过程实在是简单粗暴。这事有一百种解决办法,谢临风偏偏选了最直接最不给面子的那一种,安国公可不是丢了大面子,弄的两家都很尴尬。若是让他的得意门生陆弦之来处理同样的事情,定是略施巧计便能让那小侯爷自己哭着上门道歉退婚,自己还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把名声和好处都给捞了。

        让谢临风在云山书院呆几年也好,磨磨他的性子,也得让他知道人长脑子不是光光用来做摆设的,脑子是个好东西,不用用可不行。

        安和先生又捞了一把瓜子,饶有兴致地接着问道:听说你在路上认识了几个新生?那可是你将来的同窗们,感觉怎么样?

        刚刚安和先生提起自己来云山书院的原因,谢临风倒是挺不情不愿地,但想到自己还得在云山书院生活,不得不老实坦白自己干的事儿。这就不可避免想到姐姐那一桩糟心婚事,尤其是一想到安国公家小侯爷那副人渣的嘴脸,他就直犯恶心。

        而此时,安和先生终于良心大发换了个话题,提起了他刚刚认识的可爱的小伙伴们,虽然不知道安和先生怎么知道的,但谢临风总算是心情好了不少。

        哎呦,这缘分啊,真是妙不可言!谢临风眼里多了份神采。

        说起他的小伙伴,他可就来劲了。

        谁能想到,我就在那该死的青石板路的拐角处,碰见了我童年时期的玩伴!谢临风看了眼安和先生,见他饶有兴致的模样,就继续叭叭叭说下去。

        就是那前次辅的小儿子苏晏。小时候还跟我一块玩过,我记得我娘亲那时候可喜欢他了,直夸他长得玉雪可爱,恨不得是苏晏是她儿子,我就跟个捡来的似的!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来着,苏晏他们一家人回乡去了,就是江陵府治下闽州的长溪县!谢临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还好他没在安和先生面前讲苏晏尿床的事情。

        嗐,这江陵府的水土真是养人啊!这么多年没见面,现在苏晏还是长得漂漂亮亮、白净精致的!我在京城可没见过这么俊秀的人儿。谢临风感慨道。

        他想到什么补充说:而且苏晏还是这次江陵府的小三元,就跟陆弦之一样!可真厉害了!

        谢临风一脸与有荣焉的骄傲模样。

        安和先生倒是一眼就看破了他在打什么鬼主意,笑道:你别想了,你爷爷早就叮嘱了书院的夫子,要他们好好关注你,人家那小三元可没法给你抄作业。

        他看着谢临风哭丧的脸无动于衷,继续问道:那另外两个人呢?

        一个是苏晏他的小师兄,好像是长溪县知县的儿子,是个极为纯正、有赤子之心的人,挺好相处的。还有一个是江陵府宋家的小儿子宋子修,跟我可有共同语言了!我们俩聊了一路!

        想到日后多了个热心八卦的小伙伴,谢临风这才觉得要自己写作业的事儿没有那么痛苦了。

        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小伙伴宋子修是大卫朝鼎鼎有名的话本大佬江陵笑笑生。

        在爬山路上的时候,宋子修并未主动跟谢临风说自己还有个话本大佬的马甲,苏晏和周允文便也未提及此事。

        因此谢临风还不知道,自己的小伙伴还有个贼厉害的身份,也就更不知道日后京城的公子小姐们看到江陵笑笑生的话本,那剧情一股莫名其妙的熟悉感从何而来。

        得了,我知道了。跟谢临风有共同语言,那想必也是个爱听各种故事的孩子。

        安和先生满足地嗑完了最后一颗瓜子,挥了挥手,示意谢临风自个儿出去。

        谢临风见这么轻松地结束了,心情极好地出了门。

        安和先生悠闲地将刚嗑完的瓜子壳收拾了,放进桌子下的垃圾篓里,又走回了屏风后,把自己隐藏了起来。

        谢临风刚想着出去后跟苏晏他们说这考验极其简单,就是进去跟山长聊聊天罢了。

        但没想到,他一出门来到的,却不是之前来时的院子,而是另一处院落。

        这院落里也是古朴清雅,松柏丛生,但却空无一人。

        谢临风马上意识到是安和先生早就布了阵法,看来是为了避免自己出去走漏了消息。

        哼,这狡猾的老头,他哼了一声。看来是不等到最后苏晏出来,这阵法不得破解。

        谢临风只得走到松柏下的圆桌石凳旁,坐下等待其他人。

        好了,接下来你进去吧。中年男子突然出声,温和地拍了拍周允文。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嘿,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让陆弦之出场了!

        安和先生吹陆弦之,谢临风吹晏晏!

        谁不夸一句晏晏和小陆哥哥般配!

        谢谢大家的喜欢鸭!请继续支持我叭!鞠躬!比心!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