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深阅读: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 书店是“引起兴趣的空间”

书店是“引起兴趣的空间”




可以说,越是还没习惯读书的学生,就会越迟买书。就算我命令学生“下周前要准备好”,竟然也有人不能按时准备。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书,网购只需两三天就能到手。何况明治大学骏河台校舍毗邻全日本屈指可数的书店街和旧书店街,可谓众所周知,只要在上下学途中顺路去一趟,想买什么书都不在话下。可是即便如此,偏偏还有人不能按时备好,这对我而言委实是一大谜团。

可供猜测的理由是,他们或许对买书这一行为本身还不习惯。只买一本书的话,网购有些不好意思,去大型书店又不清楚什么书放在哪一层,所以觉得麻烦,就以“反正随时都能去”为借口拖延,最终要么是到了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才勉强去买,要么就是超过时限还不去买。

我也在网上统一买过书,但若是要得更急,就会致电大型书店询问,报上想买的书单,确认是否有货,拜托对方为我预留,然后只要去柜台取就行了。

这样做既不耗时,又省去寻找的麻烦。况且难得去趟书店,岂能拿了预买的书就走?只要时间允许,我总得逛一逛,看看各类书籍,斟酌比较后再买几本。相较于网购,去书店买书的优势在于,只要多走几步,就能见到无数本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的书,还能拿起来翻一翻,确认里面的内容,而不是仅仅依赖书名或书评。这种场合不仅重要,也能带来乐趣。

而且遇见新书,萌生对未知领域的兴趣后,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兴趣”“好恶”这些感觉本身,其实是相当含糊的。或许现在太过于看重“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想法”了,反而使自己的世界变得局促狭窄,阻碍自己认知人类的广度和深度。

譬如,如果被问到对“E=mc2”有没有兴趣,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没兴趣”,甚至反问“那是什么东西?”然而,这是因为他们没遇见后文将会提到的《E=mc2——世界最著名的方程式“传记”》(大卫·波丹尼斯著)这本书。只要具备高中毕业的学力,就能看懂这本书。每个人的读后感或许各不相同,但眼中的世界肯定会变得与以往截然不同。

读过这本书后,再问同样的问题,他们就不会再回答“没兴趣”了。这就是所谓的兴趣。所以说,我们完全没必要顽固地把自己一直困在套子里。



用报纸唤起兴趣和关注


不读书的人之所以变多,一个原因可能在于,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爱看报纸了。看报纸的好处是,只要从头粗略地浏览一遍,就能大概了解世界的变化。

哪怕是自己不感兴趣的新闻,只要用大大的标题报道,它就必然会映入眼帘。因此,即使不深入阅读,也能通过重要的新闻报道把握世界大事。若能由此产生兴趣,或许就会进一步通过网络或杂志查阅。要是还想更深入地了解,最快捷的手段自然是寻找相关书籍。也就是说,报纸是引导我们走向读书的一条道路。

只在网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网站而不看报纸,得到的知识自然是片面的,你会因此失去了解其他世界的机会,也就不能踏上通向书籍的道路了。

而且,一旦交友关系狭隘,交流多囿于同道中人之间,所见所闻的知识和信息自然也很有限。结果就是,或许能知道轰动世间的重大新闻,但对原本不感兴趣的领域仍然一无所知,甚至不清楚什么样的书畅销。作为大学生,这就太说不过去了。没有伸向经济等时事问题的“天线”,就业也会很辛苦。

因此,我在大学讲课时会积极利用报纸,让学生把感兴趣的报道剪贴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评论,在课堂上当众发表(具体请参见拙著《利用报纸长学力》)。

前几天,我受邀参加东京都与财团法人文字·活字推进机构联合主办的“语言”相关研讨会时,副省长猪濑直树先生就曾推荐“读报”。他向年轻人建议,就算是只看广告也该全看一遍,包括书和杂志的广告,还有各类商品的广告。光是每天看看这些广告,就能把握世间动态。

无论如何,报纸可以充当强有力的“天线”。关键在于,不要因为不感兴趣就不读,应该做到即使不感兴趣也要看,从中发现新的兴趣萌芽。

现在的手机和平板电脑都有推送报纸的功能,还有检索功能,以及根据关键字汇总报道的功能。将包括旧报道在内的诸多信息加以组合,就能培养以复眼视角观察事物的能力。希望大家能够善用报纸和数码设备,增强“阅读力”。



面向新人的“文学指南”


脱离“轻松”“浅显”


出于智慧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方式各有不同。然而,从泡沫经济崩溃直到现在的这二十年间,日本已然没了深浅之分。仅此一点就能看出,人们不再重视有深度的知识和修养,曾经存在的价值基准早已丧失。

例如某种类似亚文化的东西,作为“日本文化”的标签出现已久。不可否认,其中确有有趣之处,任何人都能理解。然而,其他要求具备深刻见解的东西,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理解的。因此,通过读书拓展见闻,深化思想,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好比我们一步步跋涉登山,登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观赏沿途风景或者试着绕远的过程。通过接触自己当前不了解的东西,明白自己并非是独立存在,就能向着深处探索下去。

当然,并不是任何书都有深度,只能达到心灵鸡汤程度的书也有不少。相反,那些可以称为经典的书,被不同时代、地域的人相继阅读至今,自然具有值得探索的深度。但也不可否认,与之相应的艰深程度,难免会给人以不好下手的印象。

我在大学里,会指导研讨小组的学生每周写短文,但并不是简单地要求他们写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一定会提出条件——最少要有一处引用某本书的内容。

实践这一点的前提是抱着探索的态度深入阅读,寻找能够引用的内容。虽然不一定要把整本书逐页读完,但采用这种阅读方式,确实能够增强注意力和吸收力,而这正是我提出该条件的目的之一。

但这并非全部目的。从哪本书里引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短文的品质。很多肤浅的书,毫无值得引用之处,即使强行引用,短文也不会很出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书里往往充斥着空洞无物的精神主义,不过是将老套的人生训条稍作修改罢了,引用这部分内容的短文自然是失败的。

每到这时,我都会明确指出:“这种道理过于浅显,毫无深度,不能忽视这类肤浅的心境。”我一心希望学生能遇见更有深度的语句,挖掘自身的深度,这样也能使读书的品质逐渐变得越来越好。

话虽如此,恐怕很少有人身边存在像我一样爱唠叨的指导者吧。因此,更温和的“导师”就成了掌握关键之人。这里所谓的“导师”,是指导你遇见好书的人,而这些好书能让你心里燃起一把不熄的火焰。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该读什么书,若能有人提供指导,前方无疑会少去许多障碍。

关键是选谁当导师。首先,可信赖的人自然是前提条件,但不一定非要选择身边的朋友或老师。如今登上互联网,无论出不出名,都有数量庞大的人群在各自的博客上介绍书籍。只要稍微浏览一下,就能看出对方的修养水平和喜好倾向。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当导师,才是最便捷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