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二婚文中的原配回来了 > 第54章 .     宋清衍去省城的……

第54章 .     宋清衍去省城的……



        宋清衍去省城的第三天,老家下起了小雨。

        俗话说得好,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雨结束以后,村子里的人都换上了厚外套。家里两个大孩子没有厚外套,夏苒寻思着等这场雨结束了,回头弄点布票去县城给两个孩子买件厚外套。

        下雨了,学校的泥土房子漏雨,孩子们不能去上学,二妞就坐在家里写作业。

        “娘,爹啥时候回来呀?”

        作业写够了,二妞就坐在凳子上看向夏苒。

        夏苒坐在炕上给两个小宝宝做鞋子,听了二妞的话抬头看过来:“你爹走的时候说得十来天才能回来,估计还要等几天。”

        不知道宋清衍在省城那边还好吗?糕点卖得好不好?省城那边的反馈怎么样?县城那边自从秦书记说了要开厂子以后,就没有后续了,也不知道后面能不能开起来。

        夏苒心里有事,做鞋子的时候,不小心就扎住了手指。

        “啊。”

        听到夏苒的惊叫声,二妞和大娃都看过来。

        看到夏苒的手冒血了,二妞跑过来捂住她的手:“娘,痛不痛?”

        “娘,我给你吹吹,吹吹就不痛了。”

        二妞低头去吹夏苒的手。

        很轻很轻的吹了两下,随后抬头:“娘,还痛吗?”

        孩子暖暖的举动温暖了夏苒,夏苒摸摸她的头:“不痛了。”

        “不痛就好,娘,你做鞋子要小心,不可以走神哦。”

        “我们老师说了,做事情要一心一意的,走神就做不好事情。”

        二妞仰头看着夏苒,疑惑询问:“娘,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想爹了呀?”

        娘一定是和他一样,因为想爹了,所以走神了。

        夏苒没说话,想宋清衍了吗?

        大概是有些想的。她回来和宋清衍一起生活了很久了,他在家的时候,家里里里外外的活都有他帮忙,没感觉多累。

        他走了,这家里的活都是她干了,干活的时候会想到他,抱孩子的时候会想到他,啥都不做,坐着有时候也会想到的。

        二妞见夏苒没说话,立刻在一边说:“娘一定是和我一样,想爹了。娘,你别难受,爹很快就回来了。”

        二妞握住夏苒的手,安慰他。

        大娃在一边站着,听着自己娘和妹妹的话撇撇嘴。

        他有啥好想的?

        大娃表情里似乎有不屑,但是脑海里还真的出现宋清衍的身影了。

        “他不是说很快就回来了吗?你别想了,他这次出门又不是像以前一样很久不回来。”大娃站在夏苒身边,语气有些僵硬。

        夏苒看着这孩子别扭的样子,就想到了宋清衍都回来这么久了,他还是没喊他爹。

        “大娃。”

        大娃看过来:“干啥?”

        “其实你爹对你们挺好的,打从心底疼你们的。”

        大娃没说话。

        夏苒笑笑继续说:“你爹啊,他人话少,但是干实在事,你看家里家外的事情他都帮着娘一起干,你们几个他也帮着娘一起照顾,他挣得钱全部都拿回家来给咱们花,在单位有啥好吃的也是拿回来给你们吃。”

        夏苒和大娃说着。

        二妞在一边听着,撇撇嘴:“娘,我想爹,你别说了。”

        娘越说,她越想爹。

        夏苒拍拍二妞的手:“行,不说了。”

        对着二妞说完,夏苒看向大娃:“那是你亲爹,娘知道因为之前的事情你心里有隔阂,但是这么久了,你可以试试和你爹多多交流了,可以学着二妞一样喊他爹了。”

        这一直不喊爹也不好。

        大娃扭头:“我知道了,我写作业。”

        大娃说完就低头写作业去了。

        二妞和夏苒说了两句话也去写作业了。

        外面的雨水啪啪啪地往下落,村子里静悄悄的,雨声闷闷地让人有些心烦。

        因为这场雨太大了,泥土路太滑,夏苒不能去县城送糕点,今天做糕点的事情也停了下来,没让张婆子她们过来。

        雨越下越大,这种天气最适合在屋子里待着了。

        夏苒一家在屋子里写作业的写作业,做鞋子的做鞋子。在二十公里外的刘家村,却有一男一女冒着大雨往刘家村走。

        “峥明,你问清楚了吗?是这个村子里吗?”

        秦峥明带着大草帽子,和柳湘打着木竹子伞往前走,一步一个脚印,两个人的脚上都沾满了泥土。

        “问清楚了,三十年前就这一片的有军队驻扎过,虽然环境变化挺大的,但是这里我看着熟悉,应该快到了,路滑,我扶着你,你慢一点。”

        秦峥明一手拿着伞,一手扶住了柳湘。两个人一步步往前走。

        两个人的鞋子都湿透了,裤腿上都是泥土,冷飕飕的寒风一吹,让人直打哆嗦。

        明明很冷,两个人却像是没感觉到冷一样,快速往前走。

        看到刘家村的房子,两个人走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终于赶在天黑前,两个人到了村子里。

        站在村头的泥土房子前,秦峥明敲门。

        “谁呀?这大雨天的,不在家里闲着来干啥呢?”里面的人暴躁地说着,披着茅草袋子过来开门。

        看到门外站着的秦峥明和柳湘,中年妇女来回看了一圈:“你们找谁?”

        不认识的人,大雨天的不知道来她们家里做啥?

        “嫂子你好,我们想找大队长,想问问村子里的大队长在哪里住呀?”

===第71节===

秦峥明和柳湘昨天就到县城了,昨天就去乡下找了一圈了,摸索了一天,今天才摸索到了刘家村。

        来这里找人,她们人生地不熟,只能找村子里最大的官。

        每个村的大队长对自己村的基本情况都是比较了解的,来找大队长,一般是最能问到一些消息的。

        “你们找大队长啊?大队长就在村子里住,你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再往西边拐,然后往前走,第五家就是大队长家。”

        中年妇女说着,还热情地指着一排房子说。

        “好,谢谢嫂子。”柳湘对着中年妇女道谢。

        “大妹子,你们是城里来的吧?咋那么客气,你们去找人吧,我就先回屋了?这雨啊,太大了。”

        中年妇女说着,和柳湘她们打了招呼就回屋子里了。

        等中年妇女走了以后,柳湘就和秦峥明一起去了大队长家里。

        柳湘握着秦峥明的手:“峥明,你说咱能找到咱的亲生孩子吗?她现在也应该二十八岁了,不知道结婚没有?乡下结婚的都比较早,二十八岁了,估计该有小孩了,也不知道生了几个孩子了,咱们是有外孙还是有外孙女了。”

        柳湘絮絮叨叨地说着,和秦峥明一起往刘家村的大队长家里走去。

        这边柳湘在往刘家村大队长家里走去。宋家村这边,大队长家里也热热闹闹的。

        大队长的小女儿在县城考工人,考上了,明天就要去县城的公社当供销员了,一家人正开开心心庆祝着呢,家里的大门就被拍响了。

        大队长立刻看向宋青书。

        看着自己爹那样子,宋青书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站起身往外走:‘我去开门。’

        这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过来了。

        宋青书打开门,就看到了披着茅草袋子站着的宋秋芬。

        "青书哥,你快喊大队长去我家里看看,我哥不好了。"

        她哥不行了。她爹娘被判刑了,要在劳改场关二十年,她哥要是再不行了,她可咋办啊。

        宋青书站在门口,看着宋秋芬面色不善:‘啥叫你哥不行了?你哥不是要和夏菊结婚了,正该春风得意的时候吗?咋会不行了?’

        宋青书说的话也是夹着刺的。

        宋玉成和夏菊在村尾破房子里乱来饿事情,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了,两个人都不是好人啊。

        张婷婷回来和宋玉成离婚了,离婚以后村子里的人说要送宋玉成和夏菊去公社,两个人估计是怕了,就说她们俩郎情妾意,心甘情愿的,她们是情到深处忍不住才乱来的。

        还说她们两个是自由恋爱,领导说了人人都是平等的,反对封建糟粕、反对封建包办婚姻。

        宋玉成直接说以前他和张婷婷的婚姻是家里人逼迫的,现在他遇到了夏菊,他喜欢夏菊,要和夏菊结婚,她们是自由恋爱。

        夏菊也这么和村子里的人说。

        这么一说以后,村子里的人没在反驳,就是让两个人结婚,两个人定了后天结婚的。

        宋玉成这男人真孬种,出了事情就会保全自己。

        他可是知道以前宋玉成经常追着张婷婷跑的,遇到事情就说自己和张婷婷的婚姻不是资源的。

        这种自私自利的人会不好啊?

        宋青书对宋玉成的感官很差很差。

        宋秋芬这会没办法了,她不管宋青书讨厌不讨厌宋玉成,直接拉住了他的手:“青书哥,我哥前几天晚上受伤了,一直没好呢,现在人躺在床上昏迷了,整个人都开始说胡话了,求求你和大队长说一声,让大队长去看看我哥。”

        看着宋秋芬拽自己的手,宋青书立刻后退:“你站那边别动,别靠近我。我去和我爹说。”

        老宋家没一个好人,谁沾上谁倒霉,老宋家的人,他可不想沾上。

        这宋秋芬拽着他的手不松,要是使坏赖上他了怎么办?他必须离她远一些。

        宋青书说着快速往堂屋跑:“爹,宋秋芬过来了,说宋玉成不好了,喊你过去看看。”

        一家人正开开心心庆祝小闺女要去县城当供销员了,突然听到了老宋家的事情,大队长心里也不高兴。

        “就她们家事多,这要是人不好了,就送去医院去,来和我说有啥用?”

        大队长嘴里虽然抱怨着,但还是收拾收拾往外走了。

        他是大队长,这村子里的人找过来了,他的去看看咋回事。

        大队长想着就出门了。

        门外宋秋芬正在站着,看着大队长出来了,立刻跑过来:“大队长,你终于出来了,我哥真快不行了,大队长,你快和我一起去看看。”

        宋秋芬说着就伸手去拽大队长的手。

        “你松开,我这一把老骨头可不比你们年轻人,你走在前面,我在后面走,青书,你和我一起去。”

        大队长喊了自己儿子,跟着宋秋芬一起走了。

        大队长的小女儿有些不高兴:“娘,这宋秋芬下着雨还来找爹,事真多。”

        大队长媳妇拍了拍女儿的手:“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爹做大队长的,这村子里有事情他不能不去处理,行了,别不高兴了,我闺女后天就要去供销社当供销员了,真好,来吃肉,咱们不等你爹了,肉都给你吃。”

        宋青山也在一边说:“对对对,小妹很棒,来小妹,吃肉。”

        大队长家欢声笑语,大队长跟着宋秋芬进了老宋家,看着躺在炕上的宋玉成,这心就提起来了。

        “咋,咋变成这样了?”

        那天放宋玉成回来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才三天就变成这样了?整个人了无生气的,躺在炕上像是随时会断气一样。

        “三天前我哥受伤了,一身血从外面回来的,我问他咋了,他说没事,我要去找大夫,他也不让去,这两天人就成这样了。”

        “这不行,你快去村尾喊赤脚大夫过来,青书,你也别在这里待着,你去找村子里的牛车,把车拉过来,这弄不好得送医院去。”

        宋玉成躺在炕上,脸色都是苍白的,嘴里还不停的喊着:“痛,好疼....”

        看那样子,人是迷糊了。

        大队长安排了宋秋芬和宋青书去喊人以后,他走过来,站在炕边喊:“玉成,你能听见我说话不?”

        宋玉成似乎还有些知觉,听到大队长喊他,竟然还回应了一句:“能。”

        大队长舒一口气,能听见就好,能听见说明人还有意识,没完全糊涂。

        村子里的赤脚大夫被宋秋芬拽着,来得快。

        到了老宋家,看着炕上的宋玉成,他心里也有不好的预感,总觉得宋玉成要不好了。

        他拎着草药箱走过来:“来,我给你看看,玉成,你哪里不舒服?”

        赤脚大夫坐在炕边,给宋玉成把脉,一边说着一边看着他的情况,询问着他。

        宋玉成没说话。

        老大夫就自己把脉,越把脉,他的脸色越是凝重。

        良久以后,老大夫终于松开了宋玉成的手,他看向宋秋芬:“秋分丫头,你哥这情况要熬药给他喝,我先给你拿一包药,你去灶房里熬了,熬了给他喝。”

        宋秋芬这几天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情,人长大懂事不少。

        听了赤脚大夫的话,立刻说:“好。”

        大夫把药给了宋秋芬,看着宋秋芬走了,他站起身就去掀宋玉成身上的被子。

        宋玉成人虽然有些迷糊了,但是对被子还把持得特别紧,察觉到有人动他的被子,立刻伸手按住,不让碰。

        老大夫按住他的手:“宋家小子,你得让我看看你的伤口,你要是不让我看,你这会越来越严重的,搞不好命就没了。”

        “你这是面子重要还是小命重要?”

        听着老大夫的话,宋玉成慢慢松开了手。

        大队长在一边站着,没说话,默默看着老大夫掀开了被子。

        下一刻,宋玉成被血染成青黑色的裤子就出现在了大队长和老医生面前。

        老医生缓缓地掀开了宋玉成的裤子。

        大队长看着这一幕,差一点惊叫出来。

        老医生则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

        他刚刚把脉就感觉到不对劲了,果然是这个地方出事了,不知道是谁这么狠,一刀就砍了。

        这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

        “你这伤口发炎感染了,比较严重,得送你去医院,我这边治不好的,我先给你简单处理一下,一会去医院吧。”

        这伤口感染这么厉害,去医院也不知道能不能救回来了。

        这老宋家一家还真是造孽啊,以前多好的家庭啊,现在老的去劳改所了,小的又成了这样,以后老宋家要断子绝孙了。

        老医生简单给宋玉成处理了伤口,外面宋青书也和村子里的人一起驾着驴车过来了,包裹着被子,弄茅草带着盖上,就赶着车去了医院。

        ......

        刘家村,刘大队长坐在凳子上,招呼着柳湘和秦峥明:“秦同志、柳同志,喝水。”

        柳湘和秦峥明一起到大队长家里以后,两个人简单地说明了来意,大队长就把他们请到家里了。

        刘家村的大队长也是热情的人,虽然是陌生人,请到家里也是让人给倒了茶水。

        “谢谢大队长,大队长,刚刚也说了,我们二十八年前抱错了孩子,就是来找孩子的,不知道咱们村有没有28岁的孩子啊?42年腊月出生的。”

        初来乍到,怕说孩子是被人故意换的,大队长会想着保护村子里的人,不和她们说真实情况,只能说孩子是小时候被抱错了。

        大队长看着秦峥明回答:“这村子里42年出生的孩子不少,腊月的也有几个,不过是不是和你们抱错孩子了,还真不知道,你们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呀?”

        这要是男孩子被抱错了,这村里人都养了二十多年了,人养儿子就是为了养老送终的,村子里还有两个二十八岁的男人,是家里的独苗苗。

        这要是独苗苗被抱错了,他还真不好说呢。

        “大队长,这孩子刚刚出生就被抱错了,我们还真不知道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不过孩子是在村子前的破房子里出生的,这咱们村有没有人是在破房子里出生的呀?那破房子之前就在刘家村的前头,村子外面三百米的地方,走一会儿就能到。”

        “大队长,还辛苦您帮忙打听一下,谁二十八年前在破房子里生过孩子,腊月生的。”

        秦峥明平时很死板,是绝对不会贿赂人的人,但是今天为了孩子,他和大队长说话的时候,特意把手里的钱和票塞给了大队长。

        手里被塞了钱和票,大队长似乎更高兴了。

        “秦同志,村子里年轻小伙挺多的,这一时之间我也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个,你看这样成不?今天外面下着雨,天也比较晚了,你们在家里睡一晚上,我们明天去村子里问问,你看中不?”

        这会确实晚了,秦峥明和柳湘也奔波一天了,两个人也知道今天是问不出啥来了,只能点头答应了。

===第72节===

看着她们答应了,大队长就让自己媳妇去收拾了一间房子出来,让秦峥明现在她们家凑合一晚上。

        夜幕深了,外面的雨还在下。

        刘家大队长屋子里,大队长的媳妇凑近自己男人:“当家的,那对城里夫妻来找你说啥的呀?看她们那样子,好像挺有钱的,身上的衣服脏归脏,我看着料子怪好的。”

        “她们啊是来找孩子的,你明儿去村子里打听打听谁家的孩子是在前头破房子里出生的.......”

        大队长絮絮叨叨地和自己媳妇说着话,却没注意到自己媳妇听了他的话,一双眼睛咕溜溜乱转,不知道是在想啥。

        ......

        黎明天亮,太阳升起来了,下了一天的雨终于停下来了。

        夏苒把家里受潮的被子都拿出来晒了,随后给两个孩子做了早饭,让他们赶紧吃饭,吃了饭好去学校上学。

        两个孩子吃了早饭就去上学了,夏苒看着她们出门了,才回头去照顾两个小的。

        夏苒这边刚刚把两个小的喂好,把他们放在小推车里推到灶房,张婆子和大队长媳妇就过来了。

        大队长媳妇神色有些疲惫,看样子是没休息好。

        看着大队长的媳妇这样,夏苒笑着询问:“婶子,你昨晚没休息好吗?要不要先回家休息休息?今天要做的糕点不多,我们几个做也可以。”

        大队长媳妇摇摇头:“不了,我就是没睡好,先做糕点,等做好糕点,我晚上回家睡觉,”

        做糕点一天一块钱呢,这一块钱她可不想失去。

        大队长媳妇自己不愿意去休息,夏苒也不勉强,夏苒笑笑:“那行,我们就先做糕点。”

        一边和面做糕点,夏苒和大队长媳妇她们就闲聊了起来。闲聊的时候,大队长媳妇说了自己女儿考上县城供销社了,成了供销社里的供销员。

        七十年代,能进县城当工人都是好事,女孩子当供销员那妥妥的是体面的好工作,张婆子和夏苒都笑着说了喜庆的话。

        说了喜庆的话,夏苒笑着说:“在县城供销社当供销员,是好事,婶子你咋一夜没睡好?”

        “还不是老宋家的事情吗?宋秋芬昨天晚上就把你叔喊走了,这一夜也没回来,我听青书说去医院了,也不知道啥情况,你叔今天能不能回家。”

        宋玉成的事情,夏苒不太感兴趣,陪着大队长媳妇说了两句,就转了话题,聊了别的事情。

        刘家村这边,秦峥明和柳湘在大队长家里吃了饭,刘队长的媳妇就凑过来了:“大妹子,听说你们是来找孩子的,我倒是知道二十八年前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