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这样表达更高效 > 情节、情节、情节

情节、情节、情节




PowerPoint确定了故事的目的,如何通过故事达成这个目的呢?这需要故事情节,情节构成故事、推动故事。“这电影情节不错/很烂”,这是看完电影后常见的评价话语。情节设计得精巧的电影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一台高质量的印刷机,将故事印在记忆中,很久都不会褪色。而情节散乱的故事,就像水滴渗入沙丘,很快就消失不见。

不管你的听众是否意识到,他们在听故事时都会问:

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有发生什么事吗?

和我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都和情节有关,流动的情节推进故事往前进。想讲一个好故事,就必须给听众提供完美、意外又令人满意的答案。故事就像听众的梦境,而他们在听故事时一定要能做梦,情节能帮助他们进入梦境并留在里头。一系列情节构成了整个故事,听众的思想随着情节的推进而逐步向前,情绪也随着情节起伏,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低沉时而兴奋,直至最终结局,此时,听众也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听众进入了导演、演员、剧本三者共同构造的梦境里面,因为听众沉浸其中,故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情节可以设计吗?当然可以,只需要了解并应用几项原则,就能构造出扎实的好情节。至于随后能进步多少,就看如何练习了。

情节具有三大要素:①主角;②目标;③事件。

主角是故事的灵魂

主角是故事的灵魂,稳固的情节永远始于有趣的主角。

故事总是富有意味的,要想富有意味,它就必须从一个人物开始。比方说,“一条昏暗狭窄的街道,走过一个人”就远比“一条昏暗狭窄的街道”更有意思。这两者的差别只不过是多了一个人物而已。

主角要能让听众“感同身受”

主角指的不是拯救世界的人,它指的是故事的主要人物,即故事的主人公。从更广的角度来讲,就是故事是谁经历的。可能是你自己、家人、朋友或者同事,甚至是匆匆一面的路人。当然某个机构或者组织也可以作为主人公,但除非你进行案例研究,否则我们建议还是把具体的人作为主角,因为你的听众是人而不是某家公司。与公司相比,关于人的故事更贴近听众。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体验过各种情绪,因此只需要存取自己的情绪回忆,就能创造出无数角色。虽然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创造角色,但我们可以针对角色的选择提出一些建议,因为主角必须与听众建立情感上的联结,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设计如下几种角色:像听众的、受同情的、被喜爱的。

1.  像听众的主角

毫无疑问,这是最推荐的主角类型。

要想故事引人注目,主角就应该是听众能感到与其有某种关联的人。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想象自己与主人公的处境相同。我们都和安迪(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主角,由蒂姆·罗宾斯扮演)一样陷于某种不自由,也都和阿甘(电影《阿甘正传》的主角,由汤姆·汉克斯扮演)一样历经挫折,又或者像至尊宝(电影《大话西游》的男主角,由周星驰扮演)一样面临两难的选择。我们都可以从主角身上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地方,这种相似点是触发听众代入感的强大武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既然听众通过主角来接触情节,那么读者越认同主角,对情节的认知也就越深刻。找到一位和听众具有共同点的主角,你就可以让听众觉得故事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这种感觉尤其神奇,仿佛正在经历故事的不仅仅是主角,还有听众。无论共同点是年龄、职业、身份还是性格特质等,总之必须得有某些相似的地方。

好故事的一大特点就是能让听众“共情”。所谓“共情”就是让听众觉得“嗯,这就像我一样”。故事的主人公和听众越像,这个故事对他们来说相关性就越高,听众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主人公的可能性越大,他们对你的故事就越感兴趣,也就更愿意认真去听并记住这个故事。

尽管你的故事很多,但面对一群企业管理者,谈谈你所知的其他管理者的故事是最贴近听众的;面对中年听众,他们对相同年纪的人的故事比较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听众是普通人,他们通常会有一些相同的特质,比如并不完美,有时候胆小,却希望做一些大事,那么你讲蜘蛛侠的故事可能比较有效。

在电影《夺宝奇兵》中,对于男主角琼斯,虽然导演完全可以把他塑造成超人,轻而易举地克服万难,但是制作团队却赋予了他一个普通人的特点:怕蛇。这个弱点让琼斯变得更像真人,也更容易亲近。

这不是说,如果你的故事中没有与听众很像的主人公,故事就没有效果;只是说,如果你想要找素材来编写故事,就应该选择一个与听众尽可能接近的主人公,越接近越好。这样听众才会有代入感,才会觉得和他有关系,才会愿意听下去。

长久以来,我们讲过太多的寓言故事。讲寓言故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影响他人这件事上,寓言故事被我们滥用了,以至于听众一听到开头就知道结局。如果听众知道你接下来要说什么,那何必浪费时间去听一个他们早就知道的故事呢?所以,选择一个让听众感同身受的主角是最好的建议。

2.  受同情的主角

这通常是指弱者,或者主角正面临某种困难,并且困难不是由他自己造成的。相较于类似听众的主角,受同情的主角更能够加强读者对故事的情感投入。最好的主角,就是那种能够让读者稍微产生同情心的主角。例如电影《阿甘正传》中的男主角阿甘,他的智商只有75,从小受人欺负,这就很值得同情。所以在故事的一开始,观众的同情心就开始泛滥,都希望阿甘能够取得胜利,于是他们的心就紧紧地被故事抓住了。而后阿甘取得了许多成就,上了大学,成了橄榄球明星,受到了总统接见,还参加了越战成了英雄,但他的爱情又受到了挫折。于是,观众的同情心继续被激发,持续到影片结束。

同情心,就是把他人想象成自己:“如果我遇到了他那样的事情,我会怎么样?”如果你的故事能够塑造一个受同情的主角,就意味着听众会不可抗拒地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角,他会思考自己的经历,生发自己的感受,也就意味着你触摸到了听众最柔软的内心。这样的主角是听众无法抗拒的。

3.  被喜爱的主角

如果主角具备一些通常大家都喜欢的特质,那么他也会是一个好的主角,例如很会讲话、个性积极、乐于助人。他们不自私,而且对很多事物有独到的见解,我们喜欢和这种人相处。想想你喜欢什么样的人,然后把其中一些特质加到主角身上。

就我自己来说,比较喜欢对事物有独到见解的人。我的老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所以,我经常会分享他曾对我说过的一些话。

2009年春节前夕,在成都府南河旁边的一家餐厅里,我和我的老师坐在一起,聊到了未来的职业发展。

他问:“对现状满意吗?”

我:“挺好的,知足常乐嘛。”

老师:“你才多大,就知足常乐?”

我:“那要不然呢?生活是自己的,整天比来比去,太累了!”

老师:“年轻的时候,35岁之前,不妨和别人去比一比,知足常乐这句话是有道理,但年纪轻轻,无产阶级,就知足常乐,到了40岁、50岁,不还是个无产阶级吗?年轻的时候,和别人比的心劲都没有了,也不是不可以,但重要的是,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就,就不要抱太大的期望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师对“知足常乐”的独到见解点醒了我。年轻的时候的确不能轻易满足,我以前的确没有想到过这一点,全新的见解给了我全新的思考。后来,每当我向其他年轻朋友分享职业经历的故事时,我的老师也就成为我某些故事的主角。

人以群分,我们总是欣赏那些和自己具有同样特质的人;我们也比较喜欢那些具有优秀品质的人,他们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很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同。但是需要注意,如果过度地想讨人喜欢,往往会造成反效果。这个界限的确很难分清,但如果你分清了,肯定受用无穷。通常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是需要留意,别夸大,自卖自夸很容易让听众反感。

主角要接地气

能不能选择众所周知的历史人物,或者商界名人、成功人士?成功学的讲座中经常会出现许多名人的例子,比如马云、丘吉尔、乔布斯。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当然他们很成功,但我不禁怀疑,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成不了他们那样的成功人士。就像我再怎么努力也成不了超人一样,因为我不会飞,也不能从一栋高楼跳到另外一栋高楼,更不能用手托起一架飞机。如果你告诉我如何拯救世界,超人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娱乐故事,但它肯定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故事,因为它对我没有任何帮助。

类似超人这样的故事的确励志,但如果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超人,那么故事应该更接地气。尤其是当听众还没有对你很信任的时候,选择与他们距离更近的、在他们生活中就存在的主人公,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因为讲这种主人公的故事,本质上就是在委婉地告诉听众“我懂你”。

目标是故事的动力

故事只有一种,从本质来看,无论人类采用什么样的叙述方式,从古早时期到现在讲述的都是相同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可称为追寻。

罗伯特·麦基

大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小到三餐温饱,都是一种追寻,看看我们自己的生活就知道了。一个在大城市工作的普通上班族,早上7点起床挤地铁上班,中午12点叫个外卖解决吃饭问题,晚上可能还要加班,回到家9点,整天忙忙碌碌,不就是在追寻吗?有些人追寻物质安全,不想有上顿没下顿;而有些人实现了财务自由,不再为了金钱去工作,但又有了别的追寻,他们追求幸福感、成就感、满足感。

好的故事就是追寻的故事,无论追寻的东西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故事。单有人物没法构成一个故事,主角出现在故事中不是没有意义的,他通常具有特定目标。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坐在马路边上,只是坐在那里,你可能对他没有什么兴趣。但如果他拿出一套小丑衣服往身上穿呢?我们马上对他兴趣飙升,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他必定要做某件事情,比如开始某种表演。于是他有了目标,有了需求和渴望。目标会导致行动,行动让情节得以流动起来,并最终推动故事前进。

目标通常分为两种,即想取得某样事物,或逃离某样事物。事物通常是可见的,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想逃出监狱,监狱是可见的。但并不仅仅如此,无形的事物也可以成为目标,比如摆脱某种不利状态;同样,有形的取得金钱,无形的获得幸福感同样可以成为目标。就像安迪逃离了有形的监狱,也获得了无形的自由,两者都可以称得上是他的目标。

2016年2月,选秀节目《中国好歌曲》第二季迎来了一位选手,叫赵牧阳。他曾经是中国摇滚音乐最辉煌的年代——20世纪90年代国内最顶尖的鼓手之一,后来摇滚乐没落了,他就离开了这个圈子,消失了20年。

评委刘欢问他:“这20年都干吗去了?为什么又回来了?”

他说:“我当时参与了很多乐队,但后来一个接一个地解散。组成的时候都是奔着一生去的,都想用一生来对待这个乐队。2000年,是最后一个乐队,就是鲍家街四十三号(汪峰的乐队),最后也解散了,非常伤心,就离开了北京,回了家乡。但回家之后也没什么事可做,就感觉很凄凉。‘怎么就到了今天?’最后我想这条路还是不能停止,于是又去学了三弦,五湖四海去游荡,到卖场、小酒吧演出。有一次在重庆3天卖唱挣了29元,然后躺在那个小客栈里边,下面有一个小花园,看到有个人在那里卖唱,我说我下去看看吧。看了大概有10分钟,那个流浪歌手一直在弹solo,就没张嘴唱,那我说我走吧。正走了两步,歌手唱了。他一开口唱我的心就碎了,因为他唱的就是我写的第一首歌叫《流浪》……(因情绪激动有停顿)有时候你自己都说不清楚,但是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会有一些外力让你走下去。”

很容易看出来,在赵牧阳所讲述的故事中,他的目标是摆脱“坚持不下去”的不利状态,最终他成功了。在扎实的情节中,主角通常只有一个主要目标。这个目标会形成“故事问题”:主角能达成目标吗?就像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都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拯救世界”。

事件是故事的基本单元

去游乐场,你更愿意乘坐过山车还是观光小火车?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但是对于故事而言,只有过山车一种选择。如果故事的事件能够让听众像坐过山车一样百转千回甚至惊声尖叫,那么即使其他方面有一些失误,他们也不会在意。但如果你带领他们上的是一辆观光小火车:节奏缓慢、拥挤不堪,也没什么好风景,那么他们最多只会搭一次。所以,每一个事件都要精心设计,确保带给听众好的体验。

想象一下如下画面:

上午9点,你走进客户的办公室,客户已经在那里等着,他站起来,向你伸出了手说:“你好。”

这里发生了一个事件“打招呼”。情节就是事件或事件的组合,理想的情节至少包含一个事件,事件意味着变化。你走在午后的步行街上,这是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叫逛街。但是这种事件太单调,不具备故事性,故事性来自变化。如果你在逛街的时候,不经意看见一个年轻人蹲在街角无声抽泣,这就有意思多了。多个事件也可以构成一个情节,只不过这些情节都发生在同一连续的时空中。例如:

在2015年第一季度总结报告会上,轮到商务拓展部经理汇报,他兴致勃勃地讲道:“第一季度原计划开店70家,最终开店110家,超额完成任务。”

公司老总听着听着皱起了眉头,他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严重超标,是很不好的工作习惯。”

拓展部经理一听,感到非常委屈:原以为会得到表扬,却换来了批评。自己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怎么反而会受到责备呢?正准备争辩,老总接上话茬:“你想一想,你超标了那么多,管理、人员、物流能跟得上吗?跟不上吧,跟不上,质量怎么保证?这样一来,不但不会提高销量,反而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盲目开店,只有开一家,死一家。”
这里面非常明显地存在两个事件——“经理汇报工作”“老板批评教育”。在这两个事件中存在变化,这个变化是“王总皱起了眉头”所带来的,因此它具备了故事性。但这两个事件发生在同一时空里,因此这仍然是一个情节。

简单来说,事件组成情节。无论是由单个事件还是多个事件组成的情节,都需要有变化,否则就不具备故事性。情节的目的是向听众传达某种信息,如果仅仅为了解说,就应该毫不犹豫地舍弃这个情节。

现在,你可以来分析一下,在下面的这个故事当中,有几个情节、几个事件呢?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两个小男孩,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丰盛的美食源源不断地摆上来,他们看都不看,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了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到了下车的时候,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这个场景包含了三个独立的情节,分别是在去野餐的路上、野餐中的争执以及回程的堵车。显然这是三个独立的事件,而且时间虽然连续,但是空间有转换,所以这是三个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