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负面体验




为什么人人都爱“幸灾乐祸”?


有些时候,我们提高修养,注重文明,可能会违背我们内心。这么说不是教人停止修养,而是认清修养的本质,更理性地自我修炼。

我们有一个天性是,更关注消极的信息,并且会传播消极信息。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吗。我们总结一下网络或报纸上的新闻,会发现负面报道占有一定篇幅,比如某地工厂发生爆炸、歹徒当街袭警、某明星出轨。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也总有这些坏消息的身影。而新闻评论家们,也总是能够挖出好现象之中的对立面存在的丑恶。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关注并谈论恶性事件呢?关注并谈论恶性事件的本质是趋利避害的天性。人以自己为中心,对自己好的东西,会喜欢并希望接近和占有它,对自己有利的事,也乐意从事;对自己不好的东西,会厌恶并希望远离它,对自己有害的事,也不愿意做。这些恶性事件,对当事者自然是有害的,但对于局外人,却是有一定意义的。这一点可能难以理解,不过心理学家给了很好的解释: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悲惨或卑劣的事情上,可以使自己做好准备,以面对危险或者规避错误。这对人类生命的延续和文明的发展都是必需的。所以,当听到或看到别人倒霉时,人们会下意识地去关注它,从中吸取经验,这样更利于自己的生存。

按照这个理论,对当事者的同情应该是同时发生的,但为什么朋友摔倒时,有的人不是关心地责问他“怎么这么不小心”,而是幸灾乐祸地嘲笑他摔倒呢?原来除了上述自利心理,还有另一个心理因素。当接触到负面事件时,在同情和自利之后有的人会有自己没有同样遭遇的窃喜。相比之下,就产生了盲目的优越感。而传播坏消息,其实是对这种优越感的自我放大。

相反,如果别人买彩票中了500万元,我们很可能会缄口不言。因为它已经破坏了自己的优越感,我们的心里是不平衡的。当然了,这些好事和坏事,发生在和自己陌生度较高的人身上,我们才会有这样的表现,最好是完全陌生。如果是亲朋好友,可能会发生两种感受的扭转,即先是同悲同喜,再是窃喜。但是,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这种优越感对自己是极为有利的,在趋利的天性下,可能我们不表达窃喜,但在同情之前,一定是内心先窃喜。

当遇到别人出事,有的人选择视而不见或袖手旁观,可能是出于避害心理。只要有一个人因为帮助别人,最终被人讹诈或误会,这种消息一旦流传开来,人们很容易盲目地认为做好事都会有坏结果。所以人们才会有如此行为。

综观以上事件,其根本原因,都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所以,人们关注负面事情,传播消极消息,都是正常的。不过,对一个人偶尔过失行径的过度传播,会使大众产生此人本性卑劣的固定认识,这是其最有害的地方。这个受害者,可能会把这种谣言变成现实,报复社会;如果他心理过度脆弱,会选择结束生命。所以,灾难和恶行都是坏事,我们关注它是天性使然,传播消极消息使我们警惕,但千万不要传播谣言。

认清了这些,我们该如何理性地自我修炼,提高修养呢?应该让自己有足够的涵养,别人毁谤自己,只要问心无愧,就不必太过萦怀。也可以借此幽默地自嘲,乐呵呵一笑,事后自己拿来说事儿,也可以博人一笑。还要明辨是非,流言止于智者。要知道,偶然不是必然,不能因为一件事把一个人看死。不能盲目从众,三人成虎,而我自有明辨。



为什么得到的喜悦,难以抵消失去的痛苦?


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喜欢好的,厌恶坏的。得到想要的就会喜悦,失去珍惜的就会痛苦。如果把痛苦比喻成一个坑,把喜悦比喻成土,我们会发现,这个坑好像难以填满。

一个简单的投硬币实验可以证明这一点。以花面为正面,正面就得到100元;反面就输100元。问被试,是否愿意参加这个游戏。大量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客观地说,输赢的概率各占一半,但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参加呢?原因就在于,一想到可能会损失100元,心里会不舒服,其程度远远超过了得到100元的快乐程度。

如果实验中的被试是资本,只要保证同等概率,它们可能已经痛快下注了。因为它们在利益驱使下,胆量比常人更大。再问普通被试,赢多少钱才愿意参加。他们回答的平均数字是200元。于是有了进一步的结论:当赢钱的数值至少是输掉的两倍时,才能抵消普通人对输钱的厌恶。

虽然厌恶损失的心理,是行为经济学中前景理论的核心理念,但它更具普通心理学的特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一心理得到了更普遍的应用。不过由于它是很自然的心理,我们难以察觉到,但是商家可以敏锐地捕捉到。他们在一款新产品出来时,在定价上下足功夫。我们很少看到一件商品大幅度涨价,从它面市到平衡到退出市场,整体价格水平一定是在下滑的。就算有涨价的波动,肯定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商家的借口多半是材料和运输成本增加。价格是价值的反映,但产品降价不代表其本身价值降低。商家之所以降价,是考虑到了消费者厌恶损失的心理。降价相当于得到,涨价相当于失去,失去对消费者的心理冲击远比得到来得大。

这一理论还有一个变形,我们可以用“敝帚自珍”来概括。也就是说,我们明知要失去时,对已有东西的价值的估计,会超过其实际价值。钱本身就是一个衡量价值的单位,如果把钱换成一种商品,敝帚自珍的心理会体现得更加明显。理查德·泰勒教授的实验就是这样。

加拿大有一种马克杯,在学校超市的建议零售价是5元。泰勒教授在一间教室里,让一批大学生出价买这种杯子。当然,他们不知道价钱,杯子上也没有标价。他们的出价范围是0.5~9.5元。在另一间教室,是同样的条件,差别在于教授先给每位学生一个马克杯,然后通知他们,学校因为举办活动需要用到这种杯子但库存不多,要从学生手中买回一些,问他们愿意开多少价来卖自己手中的杯子。

结果显示,第一组的平均出价是3元,第二组的平均定价却是7元。同样价值的杯子,两组学生的心理价值竟然相差这么大,而且后者的价格明显高出了杯子的实际价值(我们姑且认为建议零售价约等于实际价值),这就是敝帚自珍效应。第二组已经确定他要失去杯子,心里又不愿失去,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杯子更有价值。同时,定高价格也是为了避免失去。

敝帚自珍效应是人们规避风险的一种表现,说到底还是因为厌恶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