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从众心理




从众使你感觉安全


兔子在树林里听到一声“咕咚”,被吓了一跳,就开始边跑边叫“不好了,咕咚来了”。结果树林里所有的动物都跟着兔子跑了起来。当问及什么是咕咚时,兔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来是木瓜掉进水里的声音。

其他动物都在随大流。随大流行为背后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是一个人在群体诱惑和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虽然有时从众行为不是按照个体意愿做出的,但全是个体的自愿行为。

从众的最大动机是获得安全感。当一个人内心没有安全感,或者有挫折感时,一个群体对他来说就是巨大的诱惑。试想,当你夜间独自走夜路时,是不是多少有点害怕。但如果有一个人陪着你,你就会觉得舒服很多,安全很多。当你遇到挫折,是不是想有个伴在身边,他根本不用说什么,只陪伴就足够了。快乐的人会忘记危险,没有恐惧。内心安全的人一般也不至于聚众而共同实施行为。只有感觉不安和受挫的人,才有这样的欲望,其目的就是寻求安全感和发泄挫折感。心理素质低下、性格内向、自卑的人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有挫折感,更容易从众。

当身边的群体人数足够多,或声势足够大,无论个体有没有安全感、挫折感,他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一个人的做法与众不同时,群体中一个人开始指责他,众人可能会纷纷指责。此时,尽管他可能深思熟虑,认定自己做得没错,但还是会改变想法,承认自己错了。反过来说,如果这个人最后顶住排山倒海般的压力,那他将获得来自内心的安全感。

大的群体和小的群体一样对人有诱惑,但还有另一种诱惑。一个人在大街上走路,看到一大群人在集中抢购什么东西,他可能也会参与。因为他会有意或无意地想,如果我不去,可能会错过什么对我有利的东西。当他想“我不去,是不是显得我太特立独行了”时,群体就会对他产生另一种压力了。

基于以上原因,人总是会加入某一群体,并实施同样行为。社会中孤独的个人为了更好地生存,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依赖群体的心理。这种心理会促生一种被称为群集欲的愿望,不利于一个人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此时的心理就显得不健康了。

为什么人在群体中更容易被说服呢?因为人的个体本性,在群体中交互作用时,个人往往会体验到更大的不安感,情绪极容易波动。此时一旦有人向这样的群体提出某种指示,他们最容易接受。

当这个挑事的人挑起来的是好事时,群体就可以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个企业盲目从众,也容易被吃掉或淘汰。《影响力》一书中说:“由于5%的人是原创者,其他95%的人都是模仿者,所以其他人的行为比人们提供的证据更具有说服力。”这股新生力量壮大后,自然要吞食仍在原地踏步的那个团队。这是更新换代的必然需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木可以长得更旺、抓得更紧,这样才能长久秀于林;堤高于岸,浪必毁之,但堤可以围得更高。



去个性化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平日内向、凡事拘谨,一旦参加集体活动,其表现会使人眼前一亮。

性格内向的小张,几乎从来不在人前讲话,更不要谈唱歌。但是,一到演唱会现场,小张就变得极为活跃,就像换了一个人。他会和观众们一起,跟着明星的节奏,放声高歌。小张也不爱踢球,但在看足球比赛时,他也特别兴奋,手舞足蹈,呐喊助威。

在群体中的个体,不但会有新奇的表现,也会有令人吃惊的举动。

1952年,费斯廷格、佩皮通和纽康姆进行了一个实验。他们将一批大学男生分成两组。A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辨识,他们在明亮的教室里,身贴名签;B组头戴面罩,互相不知道姓名,房间灯光昏暗。两组共同的任务是数落、批评自己的父母。结果表明,B组成员对自己的父母毫不客气,肆意数落自己的父母,充分表现其对自己父母的厌恶与不满。实验结束后,问所有被试者愿不愿意再次议论自己父母的不是。B组比A组更愿意。

以上两例,都体现了去个性化的作用。去个性化就是使一个人看起来不显眼。去个性化的一个方法是融入群体。

同样是去个性化,同样都是一反常态,为什么有时是积极表现,有时是负面表现?只要能探究出去个性化给个体心理带来的影响,就可以得到答案。

心理学上的去个性化,是指埋没于团体中的个人,个人意识会极度淡化。个人意识淡化以后,他就会做自己喜欢又不好意思做的事,因为周围不会有人认出自己。不好意思做一件事,有可能是忌惮于人际关系,比方说会不会打扰别人,会不会令人讨厌。

去个性化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G.  勒邦提出的。他指出,在某些情况下,融合于群体之中的个体会丧失个性,甚至丧失自控力,做出反规范的举动。也就是说,有些行为单独不敢表现出来,是因为社会准则对个体的约束,或者说是个体的行为准则。为此,他会一直抑制自己非常规的甚至暴力的想法。在群体之中的“爆发”,实际上是一种压力释放。所以,从社会角度说,称去个性化为“去抑制化”更为合适。

那么,为什么入群会导致去个性化呢?只要在群体之中,就一定会去个性化吗?“匿名性”和责任模糊是去个性化的两个条件。

去个性化是一个人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此时他的行为会豪放甚至粗野。要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最好的办法就是使他不可辨识,也就是匿名。回到上面的实验,戴面罩的B组成员,其实不就是匿名了吗?

去个性化对于个人大多时候是有益的,它可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甚至可以改变性格。但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去个性化也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生活中也存在此类现象:破坏公物、乱倒垃圾、足球流氓等。匿名的人认为别人看不到自己,即使看到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自己是安全的。

在群体中,人的个人意识会变得薄弱,容易受人影响。他会安心地融入团队,不会注意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些害羞的人平时不敢大声歌唱,但是去看演唱会时,在群情激昂的环境中也会放声高歌。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服从大多数人的意志。当多数人站起来,我们也站起来;当多数人鼓掌的时候,我们也随之鼓掌。如果不跟着多数人的行为,就会显得孤立。大家为了得到接纳和赞赏,都希望与群体保持一致。

作为管理者,应该避免去个性化的负面作用,也就是要使群体的责任细化、明确化,发挥其积极影响。我们以一个食品公司为例,一个生产车间可能有几十个人,如果人人不把卫生关,最终产品就没有质量可言,也无法追究某一个人的责任。但是,如果在每一个环节都设一个检查者,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卫生问题,及时纠正。事实上,这是代替群体中的个人进行自我监督和约束。同时,为了明确这些检查者的责任,可以给他们不同的工装,并使众人监督他们。这样一来,穿上工装就是担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