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或损害信任的行为




最后这部分是所有建立或伤害信任的行为和行动的清单。如果你想要一个拥有高信任度的高绩效团队,你必须用行动表现出你的期待,不能只是心里想这样或停留在嘴上。至于实际情况如何,只有通过对可信度、问责性、行动一致性和透明度等领域衡量后,你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领导团队通常最关心的是经济因素,这也是他们请我提供咨询服务的主要理由。有关文化的种种说法听上去都很好,信任也的确很伟大,但我就想知道它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净收益呢?

如果财务报表能增加一行“信任”就再好不过了,但这需要更多的工作。如我此前描述过的那样,在我的组织中,我采用了360度匿名反馈调查,从中辨析出那些建立和破坏信任的行为。一旦识别出有损信任的行为,包括我自己的行为,我会即刻予以纠正。

这意味着多少美元呢?数十亿美元。记得我说过的吗?

低信任度组织的员工流动率和客户流动率高得多。如果是因为信任度低而导致员工流失(这在离职面谈时就能很容易确认),你要付出这个离职员工双倍的成本才能找到替代他的人,这还没算上你由此损失的生产率。必须认真对待这个问题,不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同样地,大量研究表明,替换客户要比保留现有客户的成本高5倍。

我们就再从全球性食品公司的例子说起。对这家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战略举措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其业绩空前增长的优势,改善与食品供应商的关系。他们需要增进信任,建立更有意义的关系。没有供应商的食品公司会有发展前景吗?肯定没有。他们需要重新关注并赢得外部信任。

我们首先详细分析了一份供应商的调查报告。总的来说,这个调查的重点是该公司如何进一步改进与供应商的关系。从调查结果来看,沟通和发展非事务性关系出现的频率很高,显然是供应商们共同关注的重点。他们希望获得更多有关其产品的反馈,同时也希望公司愿意听取他们的建议。他们希望签订长期合同,由此体现出双方同舟共济的诚意。他们还希望公司能分担更多风险,以便双方共同发展,而不是仅仅被告知他们的产品要在沃尔玛试销,以及业已通过审核之类。所有这些做起来并不复杂,但它意味着做事方法和心态上的重大转变,且要自始至终地体现在行动上。

调查的结果表明,与供应商之间的外部信任需要有所改进。但他们知道,除非极大地提高与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度,否则他们无法实现未来5年规模扩张3倍,同时增加数以百计的新店面的规划。于是,他们开始着手这项工作。

再说一次,这就像问个问题一样简单:我们能做得更好吗?可以提问的对象包括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和同行。但是为了建立信任,仅仅提问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行动。信任是很微妙和脆弱的,但它又是用来打造高绩效组织最强大的工具。与婚姻一样,它不是那种双方各占一半的关系,而是要双方均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它同样是引领变革的文化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