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子弹笔记 > 笔记本

笔记本



写笔记是通往内心的旅程。

——克里斯蒂娜·鲍德温

子弹笔记术初学者常常对选择纸质笔记本充满疑惑,他们好奇为什么不可以用App代替。简单地说,当然可以使用App。App商城里有很多好用的提高效率的App,我自己也在用!作为电子产品设计师,我当然明白电子工具有多么强大和高效。事实上,子弹笔记也采用了一些软件研发方面的技巧。子弹笔记不仅能用来制作清单,更是一套帮助我们捕捉生活、打理生活、审视生活的综合方法。继续阅读下去你就能完全明白笔记本究竟为何能够达到此目的,又是如何做到的。接下来,让我们一探其背后的根本原因。

科技移除了人与人以及人与信息间的屏障,只要轻触手机,我们就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任何事,与任何人交谈。每个人平均每隔12分钟就要使用一次这一便利成果。但是,这些便利成果需要你付出代价——我指的不是流量套餐费、有线电视捆绑套餐费或者和运营商就顾客服务问题理论时身心疲惫的感觉。

在当今世界中,就连神圣的教堂顶上都能装上Wi-Fi信号发射器,再也没有哪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从会议室到洗浴室,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大量信息已经超过了我们能够吸收的极限,冲散了我们的注意力。研究表明,只要你和手机共处一室,哪怕它处于静音或者关机状态,也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2016年,美国人每天盯着电子屏幕的平均时间可达近11个小时。除去睡觉的6~8个小时(这也是手机造成的后果),每天远离电子屏幕的时间只剩大约6个小时。除去通勤、做饭、做杂事的时间,你能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停下来认真思考的时间正在减少。

而坐下来写笔记给了你这个宝贵的机会。你在写笔记时,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可以全神贯注地认识自己。笔记本迫使我们远离网络,这就是我们采用笔记本制作子弹笔记的一大原因。

*  *  *

笔记本像心灵的避难所,供我们自由自在地思考、反思、处理问题、集中注意力。

*  *  *

笔记本里空白的书页给你的心灵提供了一片可以安全驰骋的场地,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我,免受他人的评头论足,无须理会他人的期待。提笔落字的那一刻,你便搭建起连接大脑甚至是心灵的桥梁。使用电子产品暂时还无法获得这种体验。这也是为何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想法从一张张纸上诞生。

推荐使用笔记本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笔记本的灵活度高。软件要么十分强大,大部分特色功能只有敢于探索的用户才能挖掘(如Excel),要么就为了追求实用而牺牲特色,只保留一些特殊用途(如手机App)。上述情况都迫使你只能在他们预设的框架下进行操作。许多旨在提高效率的方法都面临一大难题:如何应对无限多变的个性化需求。与之相反,笔记本完全归使用者所有,使用者的需求不会受到限制,只要敢想,就有可能达成。

*  *  *

子弹笔记的强大之处在于可以满足你在生命任何阶段里的需求。

*  *  *

在学校,子弹笔记可以是你的课堂笔记;在办公室,子弹笔记可以是组织项目的工具;在家里,子弹笔记可以帮助你确立并追踪目标。比如,罗宾在子弹笔记中设计了一份打卡表,借助这份打卡表,她坚持冥想了432天。她还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导致睡眠紊乱的原因。这份打卡工具可不是我发明的,是她自己想到的。

子弹笔记的设计方式决定了它可以同时具备多种用途。不要把它想成一种单一的工具,要把它想成一个工具箱。它可以帮助你把效率集中在一处。你会获得更全面的人生观,会发现生活中潜在的各种联系。正如子弹笔记使用者伯特·韦布所言:“每当我在进行每日回顾、每周回顾和月度回顾时,前后翻阅我的子弹笔记,我总能把许多想法联系在一起,这是我在使用电子工具时从未体验过的。”

另一个了不起的特点是,笔记本上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电子打卡器的记录表是一条无止境的时间轴,你看到的总是时间轴上的一点,你知道这条时间轴的开始是你设定的那一天,但是你不知道终点在何方。笔记本与此有别。每天清晨,迎接你的都是纯净、空白的一页纸,仿若在提醒你这一天还有待你书写,有待你安排。子弹笔记使用者凯文写道:“过去我总为把事情留到明天而感到不开心。但是自从有了子弹笔记,就算把昨天没做完的事情移到今天我也会觉得是有理由的,每一天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其最后一个特点是笔记本会随着你一起进步,你可以称之为共同成长。子弹笔记会配合你不断变换的需求,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子弹笔记还有一个可爱的附加效果。多年后你回顾自己的笔记,会发现这本笔记记录了你的各种选择,以及做出选择后随之而来的体验。就像子弹笔记使用者金·阿尔瓦雷斯所言:“若把生命比作图书馆,那么每写一本笔记,就是在这座图书馆里增添了一册书。”在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你的生命图书馆便成了可供你随心借阅的强大资源。

在记录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记录下了大量的选择与行动以便未来参考。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犯的错并从中吸取教训。同样,看到自己的成功与突破也具有指导意义。工作或个人生活上的成功与失败都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状态和我们做出的选择。研究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能在我们前行时提供许多见解与指导。

那么,子弹笔记和电子App是否完全对立呢?当然不是。App中有许多独特的方法能让生活变得轻松,这些方法可能是笔记本所不具备的。无论是App还是其他类似物,最终都是工具,而只有方便我们完成任务的工具才是有价值的。本书的目的便是向你介绍一个工具箱,而这一工具箱恰巧已经帮助过无数人应对生活这一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