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子弹笔记 > 结语


在《绿野仙踪》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是多萝茜一行发现原来伟大的奥芝魔法师只是个躲在屏风后面变戏法的小老头。多萝茜发现实情后惊呼道:“你是一个很坏的坏蛋。”奥芝听她这么说,解释道:“啊,不是的,亲爱的。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十分好的好人,但是我是一个十分蹩脚的魔法师。”

多萝茜的小伙伴纷纷向奥芝讨要他曾许诺的东西:胆量、心、脑。他们以为,只有强大的魔法师才能给予他们想要的,这些靠他们自己是完全得不到的。他们认为,尽管奥芝是一个“十分蹩脚的魔法师”,没有超自然的能力,但他的确有点小本领。奥芝短暂地注视了他们一会儿,像一面镜子般,耐心地反映出他们的疑虑和痛苦,让他们明白,其实他们渴求的东西一直就藏在自己身上。

奥芝这一形象象征着我们的一种错误观念,我们总是认为治愈我们的“妙方”来自外部。当今商品化的文化使我们相信解决问题的手段只能从外部获得,我们的圆满必须借助他人或他物才能实现。我们的探究甚至把我们推得离自己更远。尽管对他人敞开心扉对我们来说大有裨益,但最终我们还是要面对留给我们自己的责任。

奥芝魔法师可以通过仔细的观察、内省和适当的怜悯,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其内在的联系。这也是子弹笔记想要帮助读者培养的能力。子弹笔记绝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但它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让我们在每一天中清醒地观察自己,让我们看清自己究竟拥有多少能力。

子弹笔记有助于你推进自我探索这一旅程,让你了解如何把握自己的生命。这一切都取决于你是否愿意抛开限制,正视自己的潜能。在这一过程中,你要寻找勇气和执着,深入探究宇宙中难以承受的光辉,从而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浩瀚宇宙中的繁杂事物如点点繁星,你会发现其中最耀眼的部分。虽然未知的明天就像深不可测的水,我们可以确定一点,无论结果是沉入水底还是在水中徜徉,我们都会敢于面对。



常见问题

问:我不是艺术家,可以制作子弹笔记吗?

答:可以。子弹笔记里重要的是内容,不是形式。


问:我该从何时开始?

答:最佳时机就是现在。但是,创建月度记录的最佳时机应是每月的第一天(此处)。


问:我该试用多长时间?

答:如果这是你第一次接触子弹笔记,第一次月度迁移(此处)会让你豁然开朗。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初次使用子弹笔记的人至少尝试使用两到三个月。


问:我该用什么样的笔记本?

答:笔记本的质量不能太差,要耐用。要注意的两点是尺寸和质量。如果本子太大,就不能随身携带,如果本子太小,就不够实用。要选用一本足够结实、可以随身携带并且质量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本子。如果有兴趣的话,你可以购买我在Bulletjournal上出售的官方笔记本。该笔记本由我亲自设计,内含页码、索引、子弹短句关键词、三张书签等。


问:我该用铅笔还是水笔?

答:写出的字迹清晰可辨且不会褪色即可。子弹笔记的一大好处,是经过多年积累后,你写完的笔记本就像专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一样,可以在多年后随时回顾当初的美好记忆。


问:如果我的笔记本丢了该怎么办?

答:虽然子弹笔记中记录的都是极为私人的信息,但我强烈建议读者在首页醒目地标注出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以供拾到本子的人联系你。虽然现金奖励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但是写上个人信息同样重要。有一次我在高峰时期的纽约地铁上不小心弄丢了我的笔记本,但因有了标注的信息,我的本子失而复得。


问:我该如何解决反复出现的任务?

答:你可以创建特殊符号(此处)并将其添加进月度记录的日历页(此处)中。这样你在快速浏览本月事项时便能够清晰地看到每周会固定出现哪些任务或事件。


问:如果忘记更新笔记怎么办?

答:我们创建了一个App,名叫“子弹笔记伴侣”(Bullet  Journal  Companion)。这不是App版的子弹笔记,而是专门针对记录子弹笔记而研发的App,供你在手边没有笔记本时记录自己的想法、设定更新提醒、拍摄笔记本照片等。当然,App现支持iOS和安卓两种系统。


问:有没有相关的App?

答:见上一问及bulletjournal或子弹笔记App。


问:每日记录需要多少空间?

答:随需求而定。生活无法预测,这也是子弹笔记的设计不断演化的原因。接着上次写到的地方继续往下,避免浪费纸张。


问:如何进行全书的迁移?

答:回顾笔记本中帮助你取得进步的内容。只需要把能给生命增添价值的内容迁移到新的笔记本上即可。你也可以用引线法(此处)标注出你不想重写一遍的内容。


问:计划中的任务和迁移后的任务有什么不同?

答:计划中的任务属于未来的任务,超出了本月的范畴,应放在未来记录中。迁移后的项目是当月的项目,应放在月度记录(此处)或个性化集子(此处)里。


问:什么时候该从未来记录中移出项目?

答:创建新的月度记录(此处)时。


问:一年要使用多少本笔记本?

答:按需求而定。我一年会用三到四本。


问:如何配合电子日历使用子弹笔记?

答:你可以利用电子日历取代未来记录。白天,把日期记录在每日记录中,等有空时,比如进行每日反思时,再把这些日期添加到电子日历中。


问:进行每日反思的时间该有多长?

答:按需求而定,但要始终如一。如果你发现自己做不到,那就减少时长。


问:如何做到多项目同时规划、同时管理?

答:如果我需要同时进行多个项目,我会分别创建不同的集子,随后利用索引快速找到各个项目。你也可以为每个项目创建一个“专用索引”,这对大项目尤为有用。比如,如果你还在上学,你可以为每一节课创建一页索引。


问:如果我的任务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该做些什么?

答:如果在本月范围内,每日反思会让你意识到这项任务的存在。如果超出本月范围,你可以将其添加进未来记录(此处)。


问:为什么月度记录中每天只有一件事?是有意为之的吗?

答:我只展示一件事是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加清晰易懂。但是在我自己的子弹笔记中,每一天我会记录两到三件事。对我而言,月度记录用于综观所有我完成的事项,所以我常常在做完事情之后就在月度记录中添上这一项。


问:月度记录的任务和每日记录有什么不同?

答:每日记录(此处)的目的在于整理思绪,不是让你思考你要写下的内容是什么,只是纯粹让你记录下来而已。而记录在月度记录中的任务则是经过你认真思考的,你知道这些项目至关重要,是你的优先事项。


问:我该如何从子弹笔记中引用资料?

答:创建索引(此处)并配合引线法(此处)使用。


问:我该如何从上一本子弹笔记或其他笔记中引用资料?

答:通过引线法(此处)或者子弹笔记伴侣App。这些方法的设计意图在于延伸笔记本的功能。你可以通过“图书馆”功能将之前的笔记本索引页上传到App中,并打上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