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思考与洞察力、创意和幽默密切相关。四个过程的基础是相同的。但洞察力、创意和幽默可遇不可求,水平思考则是刻意的过程。它和逻辑思考一样,也是一种使用大脑的特定方式,但两种方式区别很大。

文化是很多知识、思想的合集,而教育则是把这些知识、思想传输给他人。两者都需要不断地进化、更新,做到与时俱进。冲突是改变观点的唯一途径,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式是两种对立观点的正面交锋,一种观点压倒另一种观点,占据主导地位,后者被压制却并未被改变。第二种方式是新信息和旧的观点之间发生冲突,旧的观点最终被改变。这是一种科学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生成新信息以得到新观点,放弃旧的观点,其实这不仅是科学方法,也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育所基于的假设是,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获取更多信息,才能将其整理为有用的信息。我们为此发明了多种信息处理工具,包括用数学来扩展信息、用逻辑思维来提炼信息。

如果能以客观的方式来评估信息,利用冲突来改变观点的方法就能有效发挥作用。但如果只能通过旧观点来评估新信息,“冲突方法”就是无效的。旧观点非但不会改变,反而会得到强化,进而变得越发顽固。

要改变观点,最有效的方式不是借助外部冲突,而是从内部重新梳理对现有信息的洞察。在无法客观地评估信息时,洞察是在谜之环境下使我们改变观点的唯一有效方法。即便在科学的环境下,有能力客观地评估信息,重新整理大脑中对信息的洞察也能带来巨大飞跃。教育不光要教会人们如何获取信息,还教会人们利用已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

如果大脑中的观点领先于而不是落后于外部的信息,就能带动飞速发展。但我们并没有处理脑中的洞察的实用工具,只能不断地获取信息,寄希望于洞察力在某个阶段自动降临。水平思考其实是一种处理洞察力的工具。

洞察力、创意及幽默之所以难以捉摸,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十分高效,它能从周围环境中总结模式。模式一旦形成,大脑就能辨别模式,对模式做出反应,并运用模式。而模式也会在不断运用中得到进一步巩固。

模式运用系统是一种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形成某种代码,而代码系统的好处就在于,人类只要获取足以确定代码的信息就可以识别相应模式,这就好比利用书目编号来调取图书馆中某个主题的书籍。

在讨论中将大脑理解成某种信息处理机器(如电脑)确实会更方便,但大脑不是机器,而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信息可以自己组织成某些模式。大脑这种自我组织、自我最大化的信息系统很擅长创建模式,这也正是大脑的高效之处。

这种模式化的系统有很多好处,但也有很多局限性。在这样的系统中,将不同模式组合起来或增加新的模式是很容易的,但很难将模式进行重组,因为模式控制人的注意力。洞察力和幽默都涉及模式的重组。创意虽说也涉及重组,但更强调打破模式的局限性。水平思考不只是重组和打破,还包含新模式的激发。

水平思考与创意密切相关。但创意通常只是描述结果,水平思考则是描述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只能羡慕,但对于过程,我们却可以学习与运用。有观点认为创意是神秘的,包含了天资及众多无形因素。这种观点在艺术界是合理的,因为在艺术领域,创意涉及美学鉴赏力、情感共鸣、表达天赋。但它并不适用于其他领域。人类越来越将创意视作变革与进步的关键要素。随着知识和技巧越来越容易获得,人类开始认为创意的价值凌驾于两者之上。为发挥创意,人类必须剥掉这层神秘的外衣,将创意视作一种使用大脑及处理信息的方式。这也正是水平思考的意义所在。

水平思考在于生成新想法。奇怪的是,有人认为新想法必须与技术发明相关,但实际上技术发明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新想法涵盖各个领域的变化与进步,从科学到艺术,从政治到个人幸福。

水平思考还在于挣脱旧观点的概念牢笼。水平思考能带来态度和方法的转变,引导人类脱离固有想法,以一个崭新的角度看待事物。从旧观点中解放出来并催生新的观点,是水平思考的两个方面。

水平思考和传统的垂直思考差别很大。垂直思考时,我们要按顺序逐步推进,每个步骤都必须合理。两种思考方式差异很明显。例如,在水平思考时,人们不是因为信息本身而使用信息,而是因为信息能带来的结果去使用它们。在水平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在某个阶段故意犯错,才能得到正确的方案;而在垂直思考(逻辑或数学)中,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水平思考时,我们会故意寻找无关信息;而垂直思考时,我们则只筛选出相关信息。

水平思考无法代替垂直思考。两者相辅相成,都是有用的。前者是创造性的,而后者是选择性的。

垂直思考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合理步骤得出结论。因为步骤正确,人们对结果的正确性有一种盲目的自信。但无论路径多正确,出发点都是某种感性的东西,这一出发点影响了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例如,感性的东西容易产生明显的分歧和极端两极化,之后的垂直思考过程只能基于以这种方式产生的概念来展开。这时就需要水平思考,因为感性的东西本身是垂直思考无法企及的。水平思考还能动摇对刻板结论的盲目自信,不管得出结论的方式看起来多么可靠。

水平思考能提升垂直思考的效果,而垂直思考能进一步拓展水平思考所生成的想法。不断在一个地方深挖和换个地方挖坑是两件事情。垂直思考相当于沿着同一个坑深挖,而水平思考则相当于换个地方挖坑。

人们过去曾经一味地强调垂直思考,这让水平思考教育变得越发重要。仅凭垂直思考,不仅无法实现进步,而且可能是危险的。

和垂直思考一样,水平思考也是使用大脑的一种方式,是大脑的习惯和态度。垂直思考时可以运用特定技巧,水平思考也一样。本书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技巧,是因为它们实用,不是因为它们是水平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平思考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意愿和听课,还需要练习所需的实际环境及必要的技巧。随着人们对技巧的理解不断加深以及对技巧的使用越发熟练,水平思考这种思考习惯和态度会得到持续发展。人们还可以在实际中应用这些技巧。

水平思考并不是什么神奇的新体系。人们利用水平思考来创造成果的例子一直都有,天生倾向于水平思考的也大有人在。本书的目的就是向读者展示:水平思考是思考的基本组成部分,这种技能是可以培养的。除了在为了获得洞察力和创意时应用水平思考,我们完全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应用水平思考方法。

思考的目的是收集信息并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由于大脑倾向于创建固定的概念模式,我们只有找到一些方法来对旧模式进行重构,更新,才能充分地利用新信息。传统的思考方式教会我们如何完善模式并确立其合理性,但只有同时知晓如何创建新模式并摆脱旧模式的控制,才能充分利用可得的信息。垂直思考是证明或发展概念模式,而水平思考则是重构已发展出的模式(洞察力)并激发新模式(创意)。虽然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相辅相成,两种能力都不可或缺,但传统教育总是在一味地强调垂直思考。

作为一种自我最大化的记忆系统,大脑活动的局限性决定了水平思考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