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向强调遵循逻辑和有顺序的思考方式。传统观点认为,这种思考方式是唯一合理的信息使用方式。传统教育虽然笼统地鼓励创新,却将创造力视为一种神秘的天分。本书的主题是水平思考。它的意义不是取代传统的逻辑思考,而是为其提供必要的补充。因为没有水平思考,单纯的逻辑思考是不全面的。

水平思考对信息的使用和逻辑(垂直)思考明显不同。例如,逻辑思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正确,但水平思考不但没有这项要求,甚至有时还必须故意犯错,以动摇既定模式进而重组新模式。进行逻辑思考时,我们必须马上做出判断;但进行水平思考时,我们需要推迟判断才能让信息互相作用进而生成新想法。

水平思考涉及两方面,一是以启发性的方式使用信息,二是挑战广为接受的概念。透过这两方面可以看出水平思考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模式重组的途径。这种模式重组对更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至关重要,它也是洞察力重组的过程。

大脑是一个模式创建系统。大脑从环境中获取原料以创建模式,之后再辨识与使用模式。这是大脑有效性的基础。但信息到达的顺序决定了形成的模式,所以通常情况下,生成的模式并不是可行条件下对信息的最佳编排方式。为更新模式进而更好地利用信息,我们需要有相应的机制来实现洞察力重建的目的。逻辑思考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这种思考方式只能关联到广为接受的概念,而无法对其进行重组。信息处理系统的这种行为,决定了只有通过水平思考才能实现洞察力重组。水平思考的启发性功能以及挑战性功能都是以洞察力重组为目的的。两种功能对信息的使用都摆脱了理性的束缚,因为水平思考本身就是不循理性的。但水平思考的必要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我最大化记忆系统(同样的系统也让大脑能够形成幽默)所存在的缺陷所决定的,这一点说起来很符合逻辑。

我们在更早的阶段使用水平思考,水平思考用以重组认知模式(看待问题的方式),而垂直思考则接受并深化认知模式。水平思考是生成性的,而垂直思考是选择性的。但两者都以有效为目的。

普通的传统思考并没有相应的方法引导我们在获得满意的答案后继续开拓思路,因为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会马上停止思考,即便可能存在其他很多更好的信息编排方式。一旦我们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就很难靠逻辑思考继续推进思路,因为作为逻辑思考基础的否定机制无法帮助我们发现更多的方案。而在水平思考的框架下,我们很容易就能通过洞察力重组摆脱满意答案的束缚。

水平思考对解决问题和生成新想法很有帮助。但它的用处远不止这两种,因为它实际上是所有思考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方法来转变并更新概念,我们很可能被这些弊大于利的概念所束缚。另外,僵硬的概念模式实际上会造成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尤其尖锐,因为它们无法被现有证据所动摇,只能靠洞察力重组才能解决。

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沟通提速和社会进步的加快,我们越发明显地认识到转变思想的必要性。但我们从来没有建立转变思想的满意方法,只能依靠冲突。水平思考的目的,就是通过洞察力重组促进转变思想。

水平思考与洞察力和创造力直接相关,但这两个过程都是在实际发生后我们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水平思考可以利用信息刺激来有意识地促使这两种过程发生。在实践中,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但理论上最好还是将两者区分开来,以便了解水平思考的本质并掌握水平思考的使用方法。另外,区分两者还可以避免混乱,因为水平思考的信息使用规则和垂直思考截然不同。

仅靠读书学习很难掌握水平思考技能。为培养这种技能,我们必须练习再练习。也正因如此,本书才会如此注重练习环节。劝导和个人意愿对培养水平思考技能都不够。水平思考的实际应用有专门的技巧,这些技巧有两层目的,一是为了应用而应用,二是可以用来培养水平思考的习惯,后者才是更重要的。

为有效运用水平思考,我们需要实用的语言工具。这种工具要能引导我们按照水平思考所要求的特定方式使用信息,并向他人表明我们在使用水平思考方法。这个工具就是PO。PO是一种洞察力工具,也是语言松弛剂,用以撼动大脑自然形成的僵化模式,刺激新模式的诞生。

水平思考不是因疑虑而制造疑虑、因混乱而制造混乱。水平思考认可秩序和模式的巨大作用,但同时强调必须改变并更新模式,才能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水平思考尤其强调僵化模式的危险性,但大脑很容易形成这些僵化模式,这是由它处理信息的方式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