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破局:中国经济新机遇 > “独角兽”刺中A股

“独角兽”刺中A股




A股市场还没有从2017年的震荡中回过神,增加股权融资呼声又起。这次,A股为科技独角兽大开绿灯,上市一路通行无阻。

2018年3月4日,证监会网站披露了富士康将于3月8日上会接受审核的消息。

富士康上市速度前所未有。2018年2月1日,申报IPO材料,2月9日同时披露招股书申报稿和反馈意见,2月22日,招股书预披露更新,3月8日上会。从申报到上会,只有23个工作日。

5月11日,证监会核发富士康IPO批文,5月17日,在富士康刊登招股意向书3日后,有消息称,富士康已经完成IPO战略配售投资者的初步遴选,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企业大概率入选战略配售名单。

很多人提出质疑,原因是富士康负债率太高了。

截至2017年年底,富士康总资产1486亿元,但是负债高达1204亿元,负债率约81%。跟同行业均值57.17%的负债率相比,富士康的负债率整整高出约20%。

富士康快速上市,政策功劳第一

多家媒体报道,近期证监会发行部对相关券商做出指导,对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四个行业中的“独角兽”的企业客户,符合相关规定者可以实行即报即审,不用排队,VIE架构也不会成为即报即审的障碍。

中国太需要新经济集群,不惜打破法律的公平原则,甚至忘记了2015年上半年的泡沫,忘记了证券市场生态。

看看证监会副主席姜洋的表态,2018年3月6日中午,姜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百度、腾讯等“独角兽”回归A股,“我们只负责把路修好,愿不愿意开车是市场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修路”。对于修路的时间表,他表示:“要看修什么样的路,修土路快得很,我们就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抓紧修路。”

A股市场游戏规则被架空

法律被部分架空。曹中铭说,有些独角兽企业不符合相关规定,企业还处于烧钱阶段,盈利无从谈起,按规定不能在A股挂牌。

这时,出谋划策的人出来了,建议“剑走偏锋”。比如对亏损的互联网企业,可以以“市值—收入—现金流”或“市值+营业收入”的考量标准来衡量,放弃盈利考核标准。

这实际上涉及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问题,也涉及是否违反《证券法》《公司法》的问题。

退一步讲,如果对互联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四大行业企业“市值+营业收入”的考核标准能够实施,这么一来,新股发行制度将存在两套标准,有的企业要求盈利,有的企业对盈利没有要求,双标的市场一定是不公平的市场。

假如连续亏损的四大行业企业能够上市,但在挂牌后如果连续亏损,根据目前的退市制度的考核标准,这些企业在挂牌后连续亏损三年时间,是否要做暂停上市的处理?如果连续亏损四年时间,是否要做终止上市的处理?如果还是放一马,又制造了新的不公平。

还有,独角兽公司必然被短期狂炒,留下一地鸡毛。

至于独角兽上市,有人理解为科技企业利用社会资金,有人理解为把有生命力的野生动物圈养起来,你高兴就好。

独角兽股价不安全

一家好公司并不一定是一家好的投资标的,如果连好的公司都算不上,那就把投资者毁了。

笔者曾经说过,360虽然是一家主打网络安全的独角兽公司,但其股价“不安全”。

360曾承诺,2017年及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不低于22亿元、29亿元,假设业绩以承诺兑现,以目前股价计算,360市盈率则在120左右。

对比目前沪指平均市盈率为16.6,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40.4,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市盈率为47.2,香港上市的腾讯市盈率为51.16来看,360市盈率确实偏高。若按照50倍较为合理的市盈率来计算,360股价只值21元,是当前股价的一半……

如果我们再与360在美国退市时的93亿美元(约合646亿元人民币)市值相比,当前的354亿元市值,粗略计算还要再跌六分之五。这是什么概念呢?当年中石油刚上市时买入并长线持有的人都懂。

以最近几年回归A  股的中概股为例,分众传媒和巨人网络市值上涨了8倍,完美世界市值上涨了3倍。360回归后,周鸿祎身价一度暴涨16倍,超越百度李彦宏。但是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公司发展来讲,360跟百度都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最近有消息称,云从科技可能已进入即审即过的IPO申报快速通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天眼查发现,经过B轮融资之后,云从科技的股东数量已增加至25个。

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全资控股的常州云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9.65%,为第一大股东。佳都科技及其关联企业新余卓安投资管理中心分别持股11.57%和5.47%。刘益谦、何震等资本大鳄也出现在了股东名单之中。其中,刘益谦持股比例达4.16%。

不少独角兽公司股东有异动,这是大规模套现的前奏。

按照A股的德性,上市之日往往是股价最高之时,大鳄已经分好蛋糕。除非碰到2015年上半年的大泡沫,再疯狂上涨一次,让后来者接套。

辩护者的理由很简单,独角兽公司已经被市场印证是家好公司,他们活下来了,壮大了。有的企业确实被印证过,而有的浑水摸鱼,有的是好公司但不务正业。国外的中概股板块,如果不是有清道夫,多半被搞得半死不活。

200家独角兽齐上市,会怎么样?再好的企业,经过A股泡沫的洗礼,也很难记得初心。来钱太快,手上钱太多,真的是一件好事情吗?

让独角兽上市、发展中国高科技,出这个主意的人,恐怕不太懂市场运作,把一堆好东西聚集在一起并不会形成全球最牛市场,市场的健康生态是最重要的。

独角兽企业有钱了,会收购一切可能的目标,这样他们就没有竞争对手了,也能获得市场最厚的投资收益。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蚂蚁金服位列恒生电子第一大股东;科大讯飞参股寒武纪、优必选、商汤科技等AI“独角兽”;东方网力和商汤科技成立了合资公司深网视界;四维图新和滴滴在数字地图和数据交换等领域合作;御银股份和云从科技推动人脸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中科曙光和寒武纪合作推出基于寒武纪芯片的AI推理专用服务器PHANERON等,这只是一小部分。

以后小企业能做的,就是让巨头并购自己,中国市场从此再无巨头诞生。

中国资本市场专门给独角兽开绿灯,客观上的确会打破市场公平,挑战现有法规,甚至市场短期内也会受到冲击,催生泡沫。长期来看,唯一的好处是,独角兽们回归,可以让高位接盘的人再接受一次教训。

大浪淘沙既成金。头上插个草标的假独角兽们,一定会露出本来面目,被市场抛弃。这需要投资者有火眼金睛,摆脱非理性狂热,选择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