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历史军事 > 晚清危亡录:战争,以鸦片为名 > 第二十一章 南京和谈,小人物张喜错步上前

第二十一章 南京和谈,小人物张喜错步上前



1.伊里布的心腹仆役


英军攻克镇江后,继续挥师北上,进逼南京。清廷钦差大臣耆英、两江总督牛鉴、新任的署理乍浦副都统伊里布等人十分紧张。他们天天发照会,要求和谈,但是英方的回应简单而一贯:必须派出全权大臣才能开始谈判,否则继续开炮攻城。

就在诸位大员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小人物错步走上历史的前台,在南京对英谈判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小人物就是伊里布的心腹仆役张喜。

张喜,字小沧,又名士淳,本是小吏出身,后投伊里布门下做了家仆,随侍多年,深得伊里布信任。道光二十年(1840年),伊里布出任两江总督,在浙江以战俘换失地的时候。张喜就被伊里布赏戴六品顶戴,派往定海和英夷交涉。

张喜为人机敏,善于言辞,竟然在英国人中混得一片好人缘。伊里布革职拿问,张喜也跟着倒了霉,和他的主人一起押回京城受审。后来,伊里布发遣军台效力赎罪,张喜不过是一个小小家仆,没承担啥责任。刑部经过一番审讯,就把他无罪开释,放回家去了。

道光二十二年三月(1842年4月),道光将伊里布从张家口召回,赏给七品职衔,让老伊跟着耆英随营差遣。伊里布被免去了扛枪保国防的苦差事,心里当然万分高兴。此时张喜却十分冷静,他告诉主人,如蒙皇上召见,“务将夷情彻底陈明,方能有济,若如前隔膜,仍恐掣肘”。

有了前一次跟着主人“羁縻”英夷反而获罪的教训,张喜变得十分谨慎。他知道如果不让道光皇帝知道前线的真实情况,傻乎乎地前去“羁縻”英夷,最终还是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结果肯定和以前一样,主人伊里布将会背上一口大黑锅,自己也要背一口小黑锅,跟着主人一起倒霉。

张喜让伊里布将前线的情况给道光皇帝说清楚,这个设想倒是不错。可是,现在的伊里布圣恩已失,想见皇帝一面就没那么容易了。伊里布去军机处报到时,道光皇帝根本就没召见他。

张喜见形势不妙,就称病拒绝了主人邀其一同南下的要求。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跟着老主人掺和洋人的事,一定不会落下什么好。

伊里布到了浙江后,追着赶着要和英国人停战议和。英国佬压根儿就不愿意和他纠缠,以非全权大臣恕不接待的理由,冷冰冰地拒绝了。和英国佬的接触,一直打不开局面,伊里布感觉自己越发离不开娴于辞令,且在英国佬中人缘不错的张喜。

乍浦失陷,乍浦副都统长喜自杀身亡。伊里布被加赏四品顶戴,署理乍浦副都统。重获高位的伊里布更是需要张喜的襄助,于是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派专人去召唤张喜。

主子重新获得荣华,情深意切地召唤,冲着这份情意,张喜岂有再拒绝的道理。加之,江南战事不休,议和也确实是有利于万千百姓的举动,所以张喜不顾家人的劝阻,慨然南下。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仆役,就错步上前,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开始了他的纵横捭阖之旅。



2.“教皇上瞧着我们还不如一个长随吗?”


道光二十二年六月廿九日(1842年8月5日),张喜赶到无锡,见到了主人伊里布和钦差大人耆英。张喜的到来让伊里布十分激动,他高兴地赋诗一首,其中有一句是:“且喜帷筹来管乐,非为掉舌有苏张。”

伊里布将张喜比作管仲、乐毅、苏秦、张仪一样的人物,评价高到肉麻的程度。这恰恰说明夷务办得伊里布焦头烂额,乱了方寸,张喜这时候真就如同他的救命稻草。

张喜到来之日,正是英军兵临南京城下之时。英方早在攻陷镇江,进军南京之前就发出照会,要求清方缴纳“赎城费”300万元,否则就要进攻南京。

在南京的两江总督牛鉴,于六月廿八和廿九(8月4日和5日)两天之间,连发六道照会,和英国人讨价还价。牛鉴给璞鼎查说“赎城费”数目巨大,一时难以筹齐,可先交三十万元,请英军后撤十里,然后再续交三十万元。璞鼎查不愿讨价还价,威胁如不一并缴纳,英军将立即进攻南京。

牛鉴忧心如焚,急忙派人到无锡,请耆英和伊里布速赴南京。耆英和伊里布决定先派张喜赶赴南京,他们二人随后就到。

张喜临行前,耆英赏给他五品顶戴,并承诺说,自己将奏明皇上,为张喜争取功名。张喜确有报国为民之心,又受到钦差大臣如此厚爱,不禁慷慨激昂起来。他说,自己此行并不是为了功名,而是为解大清江南百姓的倒悬之苦。

一个小小的仆役,竟敢以天下为己任,这让耆英心里十分不爽。张喜不知道,他越表现的超然于名利之外,越发衬托出朝廷大员的腐败无能,越发惹得钦差大臣耆英内心不高兴。

张喜走后,耆英对伊里布感叹道:“教皇上瞧着我们还不如一个长随吗?”久经官场沉浮的伊里布马上品出了其中的深意,而处于风口浪尖,正慷慨激昂的张喜显然没有理解其中的微妙。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二日(1842年8月7日),张喜赶到南京牛鉴的衙署。此日,谣传英军即日攻城,牛鉴急得团团转。张喜掐指一算,当日正是西洋历的礼拜天,是周末放假、礼拜上帝的日子。于是张喜安慰牛总督说,放心吧,英军今天不会攻城。

张喜这点西洋知识在今天不算什么,但在西洋文化一窍不通的牛鉴看来,张喜堪称能掐会算的神人,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

七月初三日(8月8日),伊里布到达南京。张喜受主人差遣,前往英舰和英国人交涉。以前在定海,张喜就和英国人打过交道,英方翻译小马礼逊、秘书麻恭少校等人都与他熟识。英国人知道张喜是伊里布的亲信,所以对他十分客气,并坐下来和他谈了判。

耆英和伊里布两位朝廷高官,哼哧哼哧努力了好几个月,都没和英夷接上头。现在,小小的仆役张喜一出场,英国人就十分给面子地坐下来谈判。这在讲究尊卑上下的大清,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英国佬果然是些不懂礼仪教化的蛮夷,做事情实在不可理喻!



3.张喜施展辩术


张喜一出面,就代表大清两位大员和英夷开始谈判了。此次谈判,张喜表现得既精明强干,又滑稽可笑。

精明强干之处是,张喜成功地让英方认同了耆英和伊里布的谈判资格。英方坚持要与全权大臣谈判,张喜忽悠说,大清皇上派耆英和伊里布“便宜行事”,这“便宜行事”和英国所说的“全权”意思是一样的。

英方一直要和全权大臣谈判,清方都没派来。为了这个事情一直僵持着,也不是个办法。于是,英方索性就接受了“便宜行事”和“全权”意思相同的说法,认同了耆英和伊里布的谈判资格。

至此,南京谈判才算正式开始,这件事上,张喜功不可没。

滑稽可笑的是,张喜在谈判中模仿战国时期辩士的说辞,声言自己此番来是“先为贵国贺,后为贵国吊”。“贺”是祝贺英国取得暂时的胜利,“吊”是哀悼英国即将面临片帆不归的失败。

张喜像先秦的辩士一样,慷慨陈词,忽悠恐吓,声称大清认为不值得和英方争锋,未加防范,所以才让英军暂时取得胜利。如果英军得寸进尺,惹得皇帝震怒。到时,只需一纸谕令,天下百姓就会纷纷而起,群起而攻之,英军定会片帆不归。

可惜的是,晚清之际不是先秦时期,英国开战也并不是为了和大清彼此争雄。张喜大人弄错了时间和空间,就使他慷慨激昂的演说,变成了滑稽可笑的表演。

张喜表演完了战国辩士纵横捭阖的节目,英国人没受到一点感染。

璞鼎查冷冷地抛出英方具体而实际的交涉内容:

一、抗议清方照会将中国皇帝的字样抬写于英国国主字样之上;

二、要求清方马上缴纳“赎城费”300万元,否则进攻南京;

三、停战议和的条件,按照先前《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及璞鼎查在浙江发出的所有照会中的各条件办理。

这些都是大事,小小的张喜自然做不了主,他只能返回南京,报知主子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伊里布和牛鉴也不敢做主,事情就此搁置起来。

牛鉴守土有责,害怕英军攻城,所以照会璞鼎查,愿意将“赎城费”从6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璞鼎查也不愿意再废话,于七月初五日(8月10日)晚传话说:不交300万元,明天就攻城!

英国人要开打,这可咋整呢?伊里布和牛鉴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张喜,还得麻烦他再去和英国人通融通融。

英国人要进攻南京的消息传开,南京城内人心惶惶。

伊里布和牛鉴要张喜再去和英国人交涉。张喜不干了,你们啥答复都没有,让我如何跟英国人说?于是,他就以“唯恐往返空谈,不能济事”为由,拒绝从命。

情势危急,伊里布不得不写下照会,其中承诺“所有烟价、马(码)头及平行各条,均可酌商定议,写立合同”。牛鉴也表示,“赎城费”的数目可以好商量。有了伊里布的照会和牛总督的承诺,张喜才动身前往英国军舰,再次与英夷交涉。

七月初六日(8月11日)凌晨,张喜匆匆赶到璞鼎查的座舰。璞鼎查看到伊里布的照会,觉得大清官员终于明白了英方的要求,所以同意谈判。

璞鼎查还给牛鉴照会:既然两国马上就要开始停止谈判,“赎城费”就不要了。

张喜得到璞鼎查的承诺,马上返回南京通禀。就在张喜往回赶的路上,有英舰摆开架势,做出要攻城的样子。南京城里马上就跑出几个打着白旗的代表,此时的大清已经得一塌糊涂。



4.“你炮若烈,必轰了我们,然后再讲攻城”


张喜匆匆赶回南京。此时,耆英也抵达南京。现在的南京城里汇聚了耆英、伊里布、牛鉴三大员,大清实施“卖国投降”政策的高官们正式聚首了。

张喜向三大员禀报了璞鼎查同意谈判,而且不要“赎城费”的消息。耆英和伊里布终于松了一口气。两江总督牛鉴更是喜出望外,300万元“赎城费”,英夷说不要就不要了,张喜真是太有本事了!

其实,璞鼎查的目的就是为了逼迫清方答应签订条约,“赎城费”不过是个施加压力的砝码。现在伊里布的照会同意“所有烟价、马(码)头及平行各条,均可酌商定议,写立合同”,那么,“赎城费”一事,就没有必要再提了。只是牛鉴不明白英国人的目的,还以为他们单纯就是为了讹钱。牛鉴真是小看了英国人的胃口。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七日(1842年8月12日),耆英、伊里布派张喜和耆英手下的佐领塔芬布前往英舰谈判。小小的家仆张喜带着五品顶戴,做了大清重大外交活动的谈判代表。对此,耆英上奏道光皇帝的说法是,为了不使夷人轻视,暂给张喜赏了军功顶戴,派他前往夷船议事。

熟知东方事务的璞鼎查见清方派来的是小人物,便派出翻译小马礼逊、秘书麻恭为英方谈判代表。双方代表在南京城外下关一带的静海寺进行谈判。

英方开出了赔款、割地、通商、废除行商、平行外交等八项条件。此等大事岂是张喜能够做得了主的?他只能傻坐着,把各项条件一一听到耳朵里,然后回去据实上报。

唯有赔款一事,他发挥自己的家仆本色,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据张喜后来撰写的《抚夷日记》说,英方要求的赔款是3000万元,经过他讨价还价,使赔款降到2100万元,为大清节省了900万元。至于英方的其他条件,张喜没有记载,估计是因为做不了主,不好意思记载吧。

七月初七日(8月12日)的谈判,其实就是英方传达和谈条件,张喜负责回去汇报的一次接触而已。谈判结束,张喜带回英方文件交给耆英等大员。结果几位大员看都没看就直接给了手下的师爷。

七月初八日(8月13日),耆英等人再次派张喜和几位下级官员前往静海寺谈判。临行时张喜要求将英方文件和清方答复带去交给英方。谁知那位拿走文件的师爷竟然出门访客,迟迟找不到人影,文件一时取不出来。至于清方答复,更是没有。

张喜无奈,只能空手前往。英方见既没有中方回复,又没有自家的文件,顿时大怒,指责清方讲和毫无诚心,威胁马上开炮攻城。可怜的张喜急了,只能说出实情:“我们往来传话,有话只管说明,我们亦好回禀钦差大人。”

对英方开炮轰城的威胁,张喜唯有故作强硬地回答:“你若是定准攻城,我必随从伊中堂守护城池,镶黄旗下是伊中堂,白旗之下便是我与陈志刚(伊里布手下),你炮若烈,必轰了我们,然后再讲攻城。”

张喜这番视死如归的话还真把英国人将住了。最后英方宣布,明天必须带来回信,否则就开炮。谈判即将决裂。

张喜虽然用一番义正词严的话,让英国人暂时没了脾气,但谈判即将决裂,也是事实。张喜将这一消息回禀给耆英等三大员。三大员大惊失色,急忙找回师爷,连夜研究英方的条件。经过一番研究,三大员决定对英方条件“一概允准”,只对付款期限等小节表示异议,要求重议。

至此,中英之间的议和,初次显出了眉目。



5.“凉拌”的下场


既然“一概允准”英方条件,和议也就基本达成。三大员开始忙着安排各自的手下,参与到议和的工作中来,以便日后向皇上保奏举荐,请功求赏。他们都争着将自己的人往谈判队伍里塞,一时言语中不免有些明争暗斗。

一旁等着给英夷回复的张喜急了,说:“我们布置虽然定妥,唯恐该夷无此耐烦,等不得这些日期。”

张喜的这番提醒让三大员心里很不高兴,但一心为公的张喜并没意识到自己的话已经引起三大员的不悦,接着说:“办事的只管办事,保举时即请全行开列何妨。”

此语一出,张喜就将三大员全部得罪了,他的风光日子也就到头了。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九日(1842年8月14日)凌晨,张喜将三大员的答复送达英方,并带口信说,钦差大臣将另行委派官员,在静海寺静候议事。

七月初九日(8月14日)上午,南京城外静海寺。

清方谈判代表为江苏按察使、代理布政使黄恩彤,四等侍卫、前吉林副都统咸龄。英方谈判代表为麻恭和小马礼逊。双方如约而至,进行谈判。这时候就没张喜什么事了,他只能伫立一旁,未敢发一言。

张喜在《抚夷日记》中说:“议事之际,是黄、咸两大人与其交谈,黄、咸两大人未曾命喜入座,喜未敢多赞一词。”张喜如此记载,言语中透露着难以掩盖的失落。

谈判正式开始了,以前出力最多的张喜却被“凉拌”了。作为一个小小的家仆,他在机缘巧合之下,错步走上历史的前台,现在大局已定,他就该干嘛干嘛去。况且钦差大臣耆英早已对他不爽很久了,再不长眼色,可能磨还没卸,驴就被杀了。

老主人伊里布到底还是对张喜心近些,他提醒张喜,以后少上夷船、少见夷人。还对他说:“耆将军爱你又怕你,爱你者爱你口辞捷辩,深得大体。怕你者怕你性情刚烈,唯恐偾事。”

张喜只好委屈抱怨说:“耆将军口说怕喜偾事,实则怕喜成功。”

张喜的这番话,很符合他作为家仆的视野。他觉得自己被“凉拌”,完全是耆英担心张喜立功,使主人伊里布盖过了耆英的风头。至于更深的原因,他根本想不到。

在讲究长幼有序的大清官场,缔约谈判何等正式,岂可让一个家仆正式参与?所以关键时候替换张喜,是必然的。小人物张喜能参与前期接触和沟通,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现在,谈判正式开始,他就该被“凉拌”。如果他的事迹传扬出去,岂不令太多的人感到难堪,岂不有辱堂堂大清的颜面!天朝上国,到任何时候都是要脸面的。



6.主仆二人的不同命运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1842年10月)间,伊里布办理夷务有功,再次获得圣心眷顾。道光皇帝将耆英的所有差事交给伊里布,补授他为广州将军兼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办理夷务。

临行前,伊里布请张喜陪他南下广州办理夷务。这时候的张喜心里已经是哇凉哇凉的,他拒绝了老主人的邀请。

张喜不但自己不愿意南下,而且劝说伊里布:“不但喜不必赴粤,即中堂亦可不必赴粤。”“既登彼岸,岂可复投苦海?况中堂年逾古稀,就此退步,亦无不可。”

耆英和伊里布想要举荐张喜功名,张喜坚辞不受。两次办理夷务,前一次是押解入京受审,后一次被半路抛弃,伫立一旁。两次遭遇,让张喜早就心灰意懒了。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1842年10月)底,张喜辞别主人伊里布返乡。伊里布对张喜甚是慷慨,赏银千两。张喜将其中一部分赠予故友亲朋,其余带回家乡奉亲养老。

张喜一直无子,回乡后纳了妾,一连生了两个大胖小子。在办理夷务时,曾记有《抚夷日记》一册,回乡后又著有《探夷说贴》一册。总的来说,张喜此后,甚是逍遥。

他的老东家伊里布南下广州,办理中英交涉事宜。南下前老头儿就身体有恙,到任后,广州民众反对英国人侵略的声势日益浩大。伊里布夹在英夷和民众中间,一时忧愤难解,于道光二十三年二月(1843年3月)病重身亡。伊里布死后,道光给他追赠太子太保衔,谥号文敏。而后世给他的评价就两个字:“汉奸!”

冤乎哉,伊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