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人类简史畅读系列 > 第341页

第341页



可以理解,在那种条件下,大海对人类的精英并没有吸引力。麦哲伦、哥伦布和瓦斯科·达·伽马这些著名的发现者,在航行中率领的水手几乎全部由囚犯、未来的杀人犯和失业的小偷组成。

马可·波罗



这些航海家诚然值得我们尊敬,他们以超凡的勇气面对着在这个养尊处优的世界上的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从而完成了无望的使命。他们的船只漏水,装备笨重。从13世纪中期以来,他们拥有了从中国经阿拉伯和十字军传到欧洲的罗盘,可是他们糟糕的地图毫不准确。他们全凭上帝和猜测来确定航线。若是走运,可以在一年、两年或三年之后返回。否则,他们的白骨就会被遗弃在某个孤独的沙滩上。然而他们是真正的先驱。他们与命运打赌。人生于他们就是一次光荣的历险。当他们的目光看到一处新海岸的模糊轮廓或自天地初开以来就被遗忘的平静海洋时,他们的苦难、饥渴和痛苦顿时被抛却脑后。

我再次巴望我能把本书写到长达千页。早年发现的这一题目实在太迷人了。可惜,作为给人过去时代的真实概念的历史,如同伦勃朗笔下的蚀刻版画一样:要把动人的光线投射到某些有重大理由的最美好和最伟大的地方,让其余部分全都留在阴影中或只用几根线条来轻描淡写。在本章中,我只能提供最重大发现的简略说明。

要记住,14和15世纪中一切航海活动都是要完成一件事情——寻找一条安全舒适的道路去中华帝国、去日本列岛、去那些生长香料的神秘岛屿——从十字军时代起,中世纪的人们喜欢上了香料,在冷藏技术出现之前的岁月里,鱼和肉变质极快,只有撒上胡椒或豆蔻才能进食。

威尼斯人和热那亚人曾是地中海的伟大航海家,但探索大西洋海岸的荣誉却归于葡萄牙人。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与摩尔人入侵的长期抗争中培养起来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一旦存在,就会很容易地导向新的渠道。13世纪时,阿方索三世国王征服了西班牙半岛西南角的阿尔加维王国,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下一个世纪,葡萄牙人扭转了对伊斯兰教徒作战的局面,横渡直布罗陀海峡,占领了阿拉伯城市塔里法(阿拉伯原意为“存货清单”)对面的休达以及丹吉尔,丹吉尔遂成为阿尔加维王国非洲领地的首府。

他们做好准备,要开创其探险家的伟业了。

1415年,以航海家亨利闻名的亨利亲王——他是葡萄牙王约翰一世和冈特的约翰(其故事可参阅莎士比亚剧作《理查二世》)之女菲利巴之子——着手准备对非洲西北部做系统探险。此前,那片酷热的沙滩海岸曾有腓尼基人和北欧人造访过,那儿留给他们的印象是长毛的“野人”的家园。我们逐渐知道,所谓的“野人”其实是大猩猩。亨利亲王和他的船长们陆续发现了加那利群岛,重新发现了一个世纪之前一艘热那亚船到过的马德拉群岛,对先前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模糊知道的亚速尔群岛进行了仔细测绘,还瞥见了非洲西海岸的塞内加尔河入海口——他们还以为是尼罗河的西口呢。最后,在15世纪中期,他们看到了佛得角或称绿角,以及佛得角群岛,那里差不多是非洲和巴西之间的中途了。

世界是如何变大的



但是亨利没有把他的考察局限在海洋。他是基督骑士团的团长。该骑士团是十字军东征时圣殿骑士团在葡萄牙的继续。当年的圣殿骑士团于1312年被教皇克莱门特五世应法王美男子菲利普之请而取缔,菲利普又变本加厉,把他自己的圣殿骑士在火刑柱上烧死,窃取了他们的全部财产。亨利亲王利用其宗教骑士团领地上的岁收装备了几支远征队,对撒哈拉的腹地和几内亚海岸进行考察。

但他依旧是中世纪的后人,花费了大量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去寻找传说中坐落在东方某地的一个庞大帝国的皇帝——神秘的基督教士“祭司王约翰”。有关这位陌生君主的传闻最初在12世纪中期就在欧洲流传。300年来,人们一直想找到“祭司王约翰”及其后代。亨利也参与其中。他死后30年,谜团终被揭开。

1486年,巴托罗缪·迪亚兹试图经水路找到祭司王约翰的国土,他到达了非洲的最南端。起初他称之为风暴角,因为那里的暴风使他无法继续向东航行,但里斯本的领航员们晓得这一发现对寻找去印度的水路的重要性,就把名称改为好望角。

一年之后,佩德罗·德·科维尔汉携带着美第奇家族的信用状,开始走陆路去完成相似的使命。他越过地中海,在离开埃及后,便向南进发。他抵达了亚丁,从那里跨越波斯湾的海域——从1800年之前亚历山大大帝的时代以来,还没有什么白人来过这里。他访问了印度沿岸的果阿和卡利卡特,听到不少关于月亮岛(马达加斯加)的新闻,据说该岛位于非洲和印度之间。随后他返回,悄悄进入了麦加和麦地那,再次穿过红海,于1490年发现了祭司王约翰的王国,原来他就是阿比西尼亚的黑人尼格斯(即国王),其祖上在4世纪时就信奉了基督教,比起基督教传教士循路抵达斯堪的纳维亚还要早700年。

多次的航行使葡萄牙的地理学家和地图绘制者坚信,由海路向东前往印度虽然可能,但绝非轻易之举。这时便引发了一场大辩论。有些人想由好望角继续向东探求。其他人则说:“不,我们仍应向西穿过大西洋,然后就会到达中国。”

这里应该说明,那时的明智之士坚信,地球不是饼似的扁平,而是圆球形的。由公元2世纪时埃及伟大的地理学家克劳迪乌斯·托勒密提出并加以描绘的托勒密宇宙体系,虽在中世纪满足了人们的简单需要,但早已被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所摒弃。他们接受了波兰数学家尼古拉·哥白尼的观点:他经研究确信,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许多球形行星之一。由于畏惧神圣的宗教法庭,他的这一发现在36年间都没敢发表,直到他去世的1543年才刊印。那座神圣的教皇法庭是在13世纪建立的,彼时法国和意大利的阿尔比和瓦尔多两个教派都是虔诚的信徒,他们不相信私有财产,而宁愿过基督式的贫苦日子。他们虽是温和的异端,一时间却威胁到罗马主教们的绝对权势。不过,航海家普遍相信地球是圆的,如前所述,他们此刻正在争论东行和西行海路各自的优越性。

哥伦布的世界



在力主西行的人们当中,有一个叫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热那亚水手。他是一个羊毛商的儿子,似乎曾就读于帕维亚大学,专攻数学和几何学。后来他继承父业,但不久就踏上了东地中海的希俄斯岛的商途。之后便听说他航行到英格兰,至于是北上寻觅羊毛还是当了船长,我们就不得而知了。1477年2月,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哥伦布抵达冰岛,但很可能他只到了法罗群岛,那里在2月间依旧寒冷,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冰岛。哥伦布在那里遇到了当年勇敢的北欧人的后裔,其祖先在10世纪曾在格陵兰定居,还在11世纪时到过美洲,彼时雷夫的船被海风吹到了“葡萄海岸”,即拉布拉多海岸。

谁也不晓得遥远的西部殖民地的情况如何。雷夫弟弟托尔斯坦的遗孀后来的丈夫托尔芬·卡尔斯夫内于1003年建立的美洲殖民地,由于爱斯基摩人的敌视,3年后就终止了。至于格陵兰,从1440年起,再也没听到那里的定居者的半点消息。极有可能,格陵兰人全都死于黑死病,如同半数的挪威人死于该疾病一样。不过也有可能,有关“在遥远的西方有一片广大土地”的传闻,依旧在法罗群岛和冰岛的人们当中流传,而且哥伦布一定也听到了。他又从苏格兰群岛北部的渔民中搜集到进一步的消息,然后去了葡萄牙,在那里娶了航海家亨利亲王手下一位船长的女儿。

从1478年起,他就致力于寻求西行赴印度的航线。他将这样的航行计划呈给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宫廷。葡萄牙人觉得他们已经独霸了东行航线,就对他的计划置之不理。在西班牙,阿拉贡的斐迪南同卡斯蒂尔的伊莎贝拉于1469年联姻,使两地合并而成一个西班牙王国,他们正忙于将摩尔人从其最后的堡垒格拉纳达逐出。他们要把每一枚比塞塔(西班牙货币单位)用在士兵身上,因而没有余钱用于冒险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