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故事经济学 > 第三步:创造背景设定

第三步:创造背景设定



社会和物理位置

目的型故事中的社会和物理设定包罗万象,从概念到具体、从动画到真实、从独立个体到庞大社会都囊括其中。我们接下来将对苹果公司的两个广告故事进行比较:“来个苹果机”和“误会”。

“来个苹果机”营销活动从2006年一直活跃到2009年,讲述了66个30秒的故事,取得巨大成功。每个故事中都有两个角色,分别象征着竞争电脑品牌,站在极简主义的奶白色抽象背景前。一个角色身穿休闲服(贾斯汀·隆饰),自称是台苹果电脑。另一个则西装革履(喜剧演员约翰·霍奇曼饰),自称是台PC。在每个迷你故事中,两台“电脑”之间迅速产生矛盾,然后经过一次转折点,最终以苹果电脑的胜利作为结局。“来个苹果机”系列营销活动最终斩获了2007年的艾菲大奖。  [8]

在“误会”中,营销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逼真地描绘了住在郊区的一家人庆祝圣诞的场景。广告通过自然的画面讲述了一个不合群少年的故事。少年在热闹的家庭聚会中,整日只是低头摆弄自己的苹果手机。随后故事产生出人意料的转折,少年实际上一直在用苹果手机编辑一段短视频,庆祝这个充满欢乐的家庭节日。这则广告在2013年圣诞期间循环播放,并在创意艾美奖上赢得优秀广告奖。

故事的物理和社会设定限制了故事的范围。在这个特定的世界中,只有特定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

地点和时间

广告从业者有时把故事设定在过去,有时设定在未来,有时甚至设定在一个超越时间的世界,比如利用格林兄弟或者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展示洗发产品(《长发公主》)和卧室家具(《豌豆公主》)。但是在大多数目的型故事中,熟悉度和亲近度影响着故事的时代设定,因此大部分都发生在符合当代现实的情境中。



时间跨度则完全是另一套规矩。故事有魔法,可以像活塞似的压缩时间,甚至能把一小时压缩成一瞬间。比如说,一则电视广告可以在三十秒之内讲完一个婚礼的故事;一份投资企划书可以把几十年的经营历史浓缩进几页纸里。这对营销人员是非常有利的。你可以灵活地选取主角生命中的任意跨度来创作你的故事。


第三个阶段:激励事件


激励事件在突然间让主角的人生失去平衡,掀开故事帷幕,将核心价值的负荷正负颠倒。这一出人意料的时间迅速抓住受众的好奇心,并让他心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最后会怎样?”正是这个问题拉着他一路跟随故事发展,因为故事的答案就藏在故事高潮之中。

对于目的型故事,激励事件的特性和它所造成的失衡取决于主角的天性。比如说,如果你的主角代表一个企业,那么相对应的激励事件可以是并购、收购或者诉讼;如果主角是一款产品,那么初始事件可以是创新,也可以是淘汰。如果主角是消费者,那么你可以在人类可能会面临的一切事件中做出选择,从孩子出生到亲人去世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但是不管你赋予主角怎样的个性,他对激励事件的反应都应该激起观众的共鸣和关心,让他成为故事的善意核心。利用好奇心和同理心双管齐下,你就能把观众的一时兴趣转化成吊胃口的悬念,给第五阶段的突然转折打下基础。

不仅如此,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主人公生活中突发的命运转折也折射出受众的生活和他的目标需求,亦即营销者在研究故事设定时发现的消费者未被满足的欲望。这个“钩子”成为镜像故事的开端,带领受众一步步走向故事的高潮,并最终采取行动。

下面我们以“12月21号”营销活动为例,这是李奥贝纳广告公司马德里分公司为西班牙国家彩票(SELAE)创造的活动。

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西班牙的圣诞彩票是全球第二古老的彩票,从1812年运营至今。两个世纪以来,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国家级现象,每年有75%西班牙人参与年末抽奖。  [9]  2016年,西班牙一年一度的圣诞彩票产生了26亿欧元销售额。  [10]

圣诞彩票的操作规则和其他彩票不同,它由从00000到99999的十万个可能中奖的号码组成。头等奖(又称El  Gordo或者“胖子奖”)给每个中奖者发放四百万欧元奖金。2016年共有165位“胖子奖”得主,他们总共赢取了高达6.6亿欧元奖金。  [11]

每张彩票售价200欧元,超出了个人对彩票的购买能力。但是每张彩票下面都包含十张打孔小票,叫做“décimos”,鼓励人们一起买一张彩票,如果该彩票中奖,每张“décimo”就可以分得10%。彩票的这种策略让亲朋好友为了共同的梦想在圣诞佳节紧密连接在一起。

近些年来,社会分裂在西班牙已经不只是政治议题,而成为了社会现实,一部分原因是受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的影响。这种分裂倾向给共同购买彩票的模式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组团购买彩票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少?如果是这样,买彩票会不会被视为自私行为?西班牙国家彩票讲的故事不仅防止了这种风险,还把彩票塑造成能够让人们团结在一起的商品。

“12月21号”的故事开始于一个西班牙海滨城市,一位宠爱孩子的老奶奶正在给孙子准备早餐。她小心翼翼地把水果、面包和牛奶在托盘上摆好,送进孙子的起居室。

孙子这时正忙着玩手机,爱答不理地对奶奶说自己不饿。这时,房间里的电视吸引了老奶奶的注意力,电视中的主持人正在实时直播“胖子奖”的抽奖过程。

奶奶跑去翻出她买的彩票,惊喜地发现手中一个又一个号码被主持人开出。她不知所措地冲出房子,去找和自己一起买了这张彩票的邻居。

老奶奶刚一走,电视上的主持人话锋一转,解释说:“这就是去年的抽奖情况。明天我们将迎来今年的大日子,敬请期待。”

老奶奶的儿子走进房间,问仍然心不在焉的孙子:“奶奶去哪了?”孙子说:“去找她朋友了。她以为自己中了奖。”儿子感到情况不对,马上出门去追老奶奶。他的生活在此刻失去了平衡。



奶奶的误会形成了整个故事的激励事件。它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忍不住去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场戏同时建立起对主角的共鸣。故事继续发展,镇上的人们,也就是买彩票的人集体成为故事主角。儿子身为集体中的一员,脸上写满了对老奶奶的担心,让观众感同身受。作为观众,我们意识到如果自己的奶奶老糊涂了,以为自己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们也会想要保护她,不让她受伤害。还要想办法让她接受自己没中奖的现实,就像广告中的儿子冲到街上去追老奶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