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这片土地被我承包了 > 第12章 红薯秧

第12章 红薯秧



        【啊啊啊啊!然哥!弟弟我出关啦!这么多能量点,我好久都没见到啦!】【然哥真厉害!一下子就完成两个任务!一千多能量点,我们可以在商城买种子啦!】000?这坑货终于结束休眠了!

        赵柯然一肚子的怨念,“你倒是好,节约用电跑去睡大觉,我累死累活的赚能量点,你代码不会痛吗?”

        000自知理亏,连忙道歉,一边道歉一边打开系统商城,【然哥,咱不气啊。气大伤身,不值当!你看,咱得了能量点,商城里啥不能买?快看看都想买些什么,看中了咱就买!】赵柯然平息了一下心情,正好他需要不少种子,这会还是买种子最重要。

        三秒钟后,赵柯然带着痛苦面具,“这就是你说的,想买什么买什么?”

        系统商城里,只有一个红薯秧独自美丽的闪烁着。

        000心虚的不敢大声说话,结结巴巴的解释,【那个…我给忘了…位面商城自动开启了…那边分走一半的能量点。】“哦。”赵柯然冷漠的回道,“那我可以通过位面商城做生意了吗?”

        【目前还没有对接到位面,得等…】

        “你一开始不是这样说的,你说开启了就让我买买买。”赵柯然无情的吐槽,“干啥啥不行,睡觉第一名。”

        000:我太难了…

        霍远坐在不远处,看着恩师的长子,也算自己半个师弟的赵柯然玩变脸。

        这小师弟怎么对着空气一会吃惊,一会生气,一会开心,一会冷漠的。

        和000吵完架,赵柯然找到了方仲源,河东村如今有不少无主的良田,“地的数量确定了吗?”

        “确定了。不多,只六十亩。”

        赵柯然点头,又问道:“流民们的户籍落下了吗?”

        “落好了,只是这些地不能分给他们,往后营生,还需要他们自行解决。”

        这些地,是之前死去的河东村人的地。流民们刚刚落户,怎么也不可能分到土地的,更何况还是上等的良田。

        “可以组织他们开荒,今年我们这边提供粮种。秋收的时候除了上交的税,其他多的粮食可以自留。明年要还是想种地,需给些分成给衙门做租金。

        事先和他们说好,记得画押,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有个字据双方都好说话。”

        赵柯然还想再交代些,一切刚刚起步,他们需要做很多,衙门里面也要再招些皂吏,有好多事都需要人手。

        “少爷!景安府送粮种的来啦!”书墨气喘吁吁的,边跑边喊,“好大一车!”

        这就来了?

        方仲源之前定好了公文后,赵柯然第二日就找了个时间去了递铺。当时他也以为会有一番折腾,才能送出去。至少也得和那一言不合就爱砸墙打人的郭将军打个口水战,谁赢了听谁的。

        可不想他运气好,那日去的时候,没见着什么郭将军。到是见了一个许将军。

        赵柯然第一眼见许郡的时候,只觉得眼前的人,像个书生,不似武将。

        他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后,对方愣了半晌才回神问他,是要步递,马递,还是急脚递。步递每日200里,马递每日300里,急脚地每日400里。

        赵柯然想着自己这毕竟不是战事急递,可也实在耽误不了功夫,过了时间这地就不好种了,便选了个折中的马递。两日便能抵达景安府。

        让递铺送公文这事完美的解决了,就是期间那许将军一直盯着他,似笑非笑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景安府城与景阳县相距六百里,算算日子,路上到是半点功夫也没耽误。

        赵柯然和方仲源回了衙里,书墨留下来照顾赵小鱼。

        “景安府的人呢?”赵柯然回来的时候,衙门里只有一辆太平车,车上装了十几袋粮种。

        “他们送来人就走了,车都没要,说要赶着回去复命。”吴九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帛,这是专门写公文的,“那送粮种的军爷给的,说是知府大人让县令大人您仔细看看。”

        仔细看看?

        赵柯然接过那布帛,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上面倒是没写什么,这古言官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尽量凑了些粮种,是小麦和大豆这两个主粮。如今都忙着种地,他们帮不上什么忙,还让他今后有事尽管说,他能帮的一定会帮。

        这景安知府倒是个热心肠的。

        赵柯然打发了吴九和孙应驾车去接书墨,顺便带些芦苇菇回来。又让方仲源去拿竹简来,统计一下种类数量。

        趁着人都走了,赵柯然使了吃奶的力气搬了一袋粮种进了空间。

        是一袋大豆,将豆子倒在了地上后,又去系统商城买了红薯秧。系统商城点亮的种子,是可以无限提取的。赵柯然取了6000颗,大概能种两亩地。

        正好一个大麻袋能装下,他又吭哧吭哧的搬了出去,放在太平车上。

        方仲源打开麻袋的时候,有些奇怪,“这是什么野菜吗?”

        赵柯然探头,拿起一颗红薯秧观察,然后开始演戏,“这可是好东西啊!这叫红薯秧,能结出红薯,这红薯味道甘甜,饱腹感极强,更重要的是,产量很高。而且,成熟后,叶子也是可以吃的。晒干的秧子还可以磨碎了喂猪,因着没什么水分,能保存许久不坏。”

        方仲源闻言,连忙拿起来查看,整个人都小心翼翼的,生怕碰掉了一片叶子,惊叹道:“哎呀,那往后咱景阳县可就能养不少猪了啊!”

        赵柯然黑线,为什么关注点是猪,不是红薯产量高,味道甘甜!

        方仲源看着红薯秧思索一番,说道:“这东西,景安那边怕是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是随便从哪里拉过来凑数的。这要是真种出来县令大人所说的红薯,怕不是早向上禀报邀功了。

        如今西北饥荒不断,皇上知道此物存在,早该下了诏书。没下诏之前,他们为了避免抢功劳也会捂的死死的。

        趁着他们还不知道,咱们先种出来。再通过凤阳赵家让圣上知晓…县令大人,这天大的功劳,你可一定要抓住啊。景阳被皇都遗忘太久了…”

        赵柯然没说话,方仲源的话,他明白。其实不是景阳被皇都遗忘太久,而是他被遗忘太久了。空有报负,却不得重用。被遗忘在这边关小县这么多年,方仲源满腔热血不得挥洒,雄图大志不得展,他只是不想郁郁而终,到死都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景阳县丞。

        赵柯然其实很佩服方仲源,对方有抱负,有野心。同时也坚定本心,不被污浊同化,也不愿放过任何希望。

        景安府一共运了15袋,5袋麦种,10袋黄豆,不过黄豆现在只有9袋,被赵柯然倒进空间一袋,换了1袋红薯秧。

        红薯秧赵柯然打算自己种,等收获的时候看看具体收成怎样,若是可观,便再做主粮推广大量种植。

        翌日,许家送来了牛车和农具到县衙,赵柯然正愁着怎么将粮种运去河东村,又怎么开荒种地。打瞌睡就有人递枕头,这许家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

        “他们消息倒是快,知道府衙送来了粮种,这会子上来讨好,也不怕丢了老脸。”方仲源收拾着农具,嘴里念念有词的。

        赵柯然知道,这老爷子是在气当时许家给了他脸色看。

        “今日要去开荒地种红薯,衙里只留孙应处理些事务,其他人都一起去河东村吧。”赵柯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长河不远处有一片地,赵柯然之前去看过,那是一片沙土地。小麦大豆不适合沙土地种植,所以那片地,一直也没被用上。

        不过沙土地很适合种红薯啊!

        沙土地颗粒相对于黄土地大,土质疏松透气,耕作轻便,排水性好,很适合根系发达的作物。而且,沙土吸热放热快,有利于作物糖分积累。

        沙土地种植出来的红薯,不仅产量高,还格外的甜。

        到了河东村,赵柯然留了他们需要的农具,其他的农具和五袋麦种都给了河东村村民。

        黄豆的种植期还在后面,便直接放在了县衙保管。

        如今村里男女老少加起来有90人,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五袋麦种,一袋差不多60斤,上等良田一亩需要15斤左右的麦种就够了。中等田要24斤左右,下等地则要32斤左右。

        为了种更多的麦子,赵柯然让大家伙仅着上等田种,最多能种20亩地。

        最后赵柯然在上等田和沙土地里各种了一亩红薯,他想对比一下,看看哪个更好一些。

        只是赵柯然有些担心,他们翻地晚了。这地要在冬天前翻才好,这样一个冬天过去,地里的虫子会被冻死。可以有效的减少虫害。

        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红薯种植,地要打成一行一行,起高。搂土沟。然后将红薯秧横放,每隔六寸放置一颗。横放有助于秧苗吸收养分均衡,这样秧子上结出的红薯个头差不多,减少出现太大或者太小的情况。

        赵柯然之前有做过关于没特制化肥且土质差的情况下,作物生长情况的实验。

        当时红薯在河水填的淤泥地中,仅添加农家肥的情况下,一亩也能产六七百斤。如今沙土地和黄土地的土质比淤泥地好上太多,赵柯然回想着之前做实验的数据,估算着这一亩地能产上千斤。

        赵柯然如今到是不担心秧苗生病长不活,大元的地都是有歇息的,不是一年四季,季季种。地里的营养成分很高,这红薯秧又是系统出品,他只担心虫子和最后的收成量。

        不过,还是得沤肥。加了土肥的,和没加的产量还是有区别的。

        看着还空着大片的沙土地,赵柯然抑制不住的想要种西瓜。没有什么作物比西瓜更适合沙土地了。

        主要还是他自己想光明正大的吃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