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这片土地被我承包了 > 第35章 定安帝

第35章 定安帝



        凤阳皇宫。

        “陛下,  封老大人在殿外求见。”祥和垂着头,小心翼翼的禀报。

        楚文珏拿着笔,在竹简上做批示。

        “封余山?怎么,  封家都请了老太爷来替封松求情吗?”楚文珏闻言,停下笔。他揉了揉眉心后挥挥手,  对祥和说:“好歹也是老臣,站在外面多不像话,  让他进来吧。”

        封余山如今已不是在朝臣子,但是楚文珏却不能不同意封余山的求见。

===这片土地被我承包了[种田]  第31节===

封余山是元丰帝时的能臣,  元丰帝在位时期曾致力于与北丹,  西厥交好。当年大元与塞外的第一条贸易通道,  就是封余山一手促成的。

        并且他还凭着其出色的外交能力,  让北丹,  西厥与大元停战了三年。也因为这三年,  大元在重压之下得到了喘息。

        可好景不长,三年后,  北丹,  西厥出尔反尔。放弃贸易往来,出兵大元。

        元丰帝因自己做出的错误决策造成强烈的反噬,北丹借着往来货物的由头,  暗藏奸细,  里应外合。一举夺下了土地丰沛,牧草肥美的廊西城。

        也因廊西城牧草资源丰沛,水源充足的原因。北丹的马匹皆为精良战马,  在骑兵上,大元远远不如北丹,也是大元连连兵败的主要原因。

        为了压制北丹继续南下,  元丰帝亲自带兵出征。最终忧劳成疾,连个子嗣都没来得及留下,便御龙归天了。

        但是,同样的。大元停战那三年,也是最繁盛的三年。封余山开通的贸易道路,与外族互通有无,大元得了许多奇珍异宝。那颇黎杯便是大元世家的心头好。

        只是继位的崇武帝改号崇武,便已经表明了,不杀北丹,西厥。决不回头。

        因此,封余山的官没做多久便隐退了。崇武帝感念封余山为大元争得的三年喘息,将江南盐运一职给予封家子,封松。

        谁知道,封松这官没做几年,江南就发此大灾。

        楚文珏一时也不知是该说封家有运还是无运了。

        “臣,叩见皇上。”封余山行了君臣礼,楚文珏微微抬手,道:“封大人不必多礼,祥和,赐坐。”

        祥和招了招手,两个小太监便搬了个椅子进了殿中,封余山告谢了楚文珏后,坐了下来。

        他从袖中掏出文书布帛和一个锦囊,递给祥和。

        “祥公公,还请替老夫交给陛下。”

        楚文珏接过祥和递过来的布帛和锦囊,他将锦囊放在一边。漫不经心的打开了布帛,见不是祈求宽恕封松,便勾唇笑道:“朕还以为封大人此次前来是为了江南水灾,倒不想还真是有事…”

        待仔细看了看布帛上的字后,楚文珏的笑容逐渐消失。他收起了之前的漫不经心,一字一句的认真观看着布帛上关于制盐的法子。

        许久,楚文珏终于动了动。他打开了被放在一边的锦囊,里面是雪白的细盐。楚文珏倒了些细盐放在掌心,对着光亮的地方,看了好些时间。

        最后楚文珏慢慢的将细盐放回锦囊中,他抬眸问道:“封大人,此法是从何处所得?可有证实其效果,是否如上所说?所产的盐,当真皆如锦囊之中的细盐一般?”楚文珏的声音里隐隐带着急切。

        封余山从椅子上缓缓站了起来,拱手回道:“此法乃是家中小子封竹,在景阳县所得。贡献此法的是景阳一许姓世族,许家机缘巧合从一隐世之人处所得。按照小子所言,许家已经用这‘滩晒法’制出了优质的池盐。产量是之前熬盐的数倍,品质也是上乘。”

        封余山将腰往下弯了弯,又说:“许家贡献此法,愿公之于天下,至诚至善。滩晒法其价值不可估量,景阳‘许盐’乃天下盐产之典范。”

        楚文珏指尖轻轻的扣着桌面,咚咚咚,一下一下的像是打在封余山的心上。

        他依旧保持着弯腰拱礼的姿势,一下也不敢动。背后已经隐隐渗出汗水,他在等待着大元至高无上的皇帝,对他的孙子进行最后的判决。

        是生是死,只是对方的一句话。

        封松此事,楚文珏心中有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此过去。

        可这几日江南知府张世海连连上书,斥责封松。丞相也有意无意的帮着张世海言语一二,让他实在无法找到合适的理由,放了封松。

        楚文珏捏了捏布帛,心中松了一口气,开口下令,“祥和,让中书省拟旨。江南盐运使封松,大量砍伐林木造成江南山林山体松动,本应革职查办。然,封家献计有功,‘滩晒法’制盐乃于国于民有益。此良方难觅,功在千秋。故令封松戴罪立功,继续担任江南盐运使,将‘滩晒法’制盐之策,用于江南盐场。务必使大元百姓来年皆能吃上无土石沙砾之盐。”

        “景阳许家,盐产上乘,盐质上佳。‘许盐’当以大元盐业之首,让礼部列为贡盐。”

        祥和“诺”了一声后,弯腰告退。

        人走后,见封余山依旧立在原地,楚文珏叹了口气,说:“封大人,坐下说话吧。”

        封余山敛了心神,慢慢的放松了下来。坐下去好一会,才确信,封松是真的被救下来了。

        “封大人。”楚文珏唤了一声对方后说:“霍老元帅八百里加急送来了一封密函,上面写着在青玉关西侧发现了一个‘商队’。霍家军将其尽数抓捕盘问后得知,是从西边来的外族。却不是商人,而是官员。乔装改扮来到大元,是为了寻求帮助。”

        楚文珏问道:“依封大人之见,朕当如何?”

        封余山细想了会后,说:“当年大元与北丹,西厥的前车之鉴,陛下应当清楚。大元对西边的外族知之甚少,他们不远千里长途跋涉来到大元,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见楚文珏久久不回话,封余山不由得看了眼楚文珏。这一看,封余山便暗道不妙。

        当年在元丰帝脸上,他见过同样的表情。

        看来他们的定安帝并不是外面所传的承了崇武帝的主战意志,定安帝承的是元丰帝,想要谋求国泰民安。

        封余山稳了稳心神,他知道自己劝不动,只说了一句:“太上皇是不会同意陛下这么做的。”

        楚文珏闻言,挑了挑眉。他神色未变,却也不想再多谈,“朕什么也没想做。封大人累了,便请先回吧。”

        封余山起身告退,临走时看着批阅公文的楚文珏,他动了动嘴唇,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

        赵柯然这几日忙着收黄豆,小麦和哈密瓜,空了的粮仓正在被填满中。

        河东村有地的收粮,没地的帮着有地的收粮。

        王六叔年岁大了,便请了河西村的帮忙收粮。按着亩数给工钱,他们家再包一顿中午饭。

        以前请人收粮是不包饭的,只是之前赵柯然招人种地,不仅给钱还包饭。那吃了饭后,各个干活一个比一个卖力。河东村地多的那几家便也学着包一顿饭,他们虽然给不起像县令大人那么好的餐食。但也就两三人,还是能让人吃个饱的。

        王六叔听说县令大人来了河东村,看那些个稀奇古怪的作物。他便从水缸里拿了一条早上从刘四手上买的胖胖鱼,准备送给县令大人尝尝。

        这鱼他也没吃过,是个很有趣的鱼。捏上一捏,还能鼓起来,胖乎乎的一看就是肉多的好鱼。

        刘四也说这鱼难得,一年到头也抓不来一条。今天算是他赶上了好时候,王六叔本来还打算煮了自己吃的。

        …

        红薯的长势很好,再过月余就可以丰收了。

        此次丰收后,只要是没坏的,都得留着做种薯。

        方仲源对红薯很是上心,他连公文都想好要怎么写了,就等着红薯丰收。

        赵柯然背着手,走在田里来回视察。他眼见着杜有为将一个哈密瓜粗鲁的扔进了麻袋中,连忙喊道:“哈密瓜小心一点,别磕了!送一半去茶楼,做果盘。告诉厨子让他把种子留好!”

        杜有为悻悻的点了点头,收起了“不小心砸坏一个瓜,然后可以求县令大人给他尝一尝”的小心思。

        他小心的放下一个瓜,闻了闻自己的黑爪子,感叹道,嘿!这可真香啊!

        他真的好想吃啊。

        赵柯然种在河东村里的作物,都是一个叫范大力的,手下带着些人负责照看的。范大力之前是个流民,年岁不是很大,却种的一手好地。

        方仲源将范大力叫了过来,赵柯然交代着对方要多多注意一下葡萄,“这葡萄第一年不挂果,但是追肥不要少。要把营养跟上了,这样第二年的果才挂的好。”

        范大力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照看。

        景阳山东面种着的棉花,玉米,粟米,土豆也快要能收了。

        他在土豆区转了转,有些可惜。因为地理气候原因,土豆在景阳只能种一季。赵柯然仔细查看后,发现这四种作物长的都很好。按照如此长势,想来收获后都是能做种留着,来年继续种的。

        看来范大力是真的用了心的在照顾着。

        “县令大人!原来你在这啊!可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王六叔手里拎着鱼,也不顾自己不再年轻,一路小跑着过来。

        赵柯然瞧着,可真怕对方脚下不注意,会摔个跟头。他朝着后面退一步,靠近了一直跟在他身后的霍远。顺势扯着对方的衣袖,轻轻的摇了摇,“远哥,你快去拦着些。这么个年纪要是摔一下,怕是会出事。”

        霍远看了一眼自己衣袖上的手,手的主人似乎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眼睛只盯着前方一路小跑的老者看。

        他抓住了赵柯然的手腕,粗粝的掌心感受到了对方皮肤的细腻柔软。

        赵柯然的视线被霍远这突如其来的一抓吸引了过来,他抬头看向霍远,俊逸的脸上充满疑惑,清亮的眼眸中蕴含着些责怪,“你拉我手干嘛?”

        作者有话要说:        你为什么要拉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