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这片土地被我承包了 > 第40章 军大帐

第40章 军大帐



        凤阳封府。

        “爹!二郎从景阳派人送来了信,  还有一包东西。”封建文拿着封竹从景阳快马加鞭寄过来的农作物进了书房。

        他将信递给封余山,封余山接过后打开仔细阅读。

        信上写着包裹里放着的是景阳县丞方仲源发现的农作物,这些作物不仅高产,  还十分容易种植。

        封余山将信放下,他连忙将桌上的包裹打开。

        封建文这才得了空拿起信看了起来。

        “这些,  都是二郎寄来的?”封余山摸着包裹里的作物。

        全是他没见过的,他按照封竹信中所提,  在包裹中翻出了这三种作物育苗方法。

        封余山看完后,摸着作物。布满皱纹的嘴角动了动,  浑浊的眼中迸发出明亮的光,  “好!好啊!”

        封建文此刻也看完了封竹的信,  他喜出望外,  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地。

        皇上要借粮给西边的部族,  让封家着手准备。

        可如今大元边关打仗闹饥荒,  江南灾情惨重,也闹起了饥荒。处处缺粮的大元,  万不能再给粮出去。

        若封家真的这么做了,  史官的笔就会让后世子孙戳着封家满门的脊梁骨痛骂他们啖大元子民之血肉。

        本来愁云惨淡的封家父子在得到封竹的捎来的东西后,渐渐晴朗了起来。

        “这些作物若真如二郎信中所说,封家此次便算是逃过一劫了啊。”封建文随后又问封余山,  “爹,  你说这定安帝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一边为了民生降税,一边又不顾灾情送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封余山沉思了一会,之前一直没想明白的事,  被封建文这么一问,今日好像有了些头绪。

        “是也不是。”封余山看了一眼封建文,说:“你仔细想想,  这两日满朝文武还有没有哪家再提赵公有谋害先太子之嫌疑?”

        封建文细细想了想后,嘶了一声,“还真没有。之前谢相手下的余大人跳的最厉害,但好像自从皇上同意送粮给那个西边部族后,余大人便再也没提赵公这茬了。”

        封余山点头说这就对了,又给封建文讲道:“皇上拖了这么久,对赵府也没个动作。甚至都没将人关起来,只是派兵守住赵府限制出行。

        但谁能知道,皇上这是真的限制赵府的人还是为了保护赵府呢?

        在这个风尖浪口,谁提赵公,皇上就能让谁家掏粮填满西边部族的粮仓。”

        “可若是一直没人提,那不就没粮了嘛?”封建文问道。

        随后他似是想起什么,摇了摇头否定,“不对。西边部族说要粮食这件事,是皇上自己说的。但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要粮。”

        封余山微微点头,“倒是不枉你做了这么多年的官。”他摸了摸胡须,道:“想来那西边部族要粮是假,通商是真。”

        “父亲你早知道了?”封建文问。

        封余山看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我若是早知道了,前几日也不会那般忧愁了!”

        封余山苍老的手摸着作物包裹,“不过,皇上确实是铁了心的要通商。如今有了这些作物。咱们大元的话语权也更多些,想来能换来不少好东西。”

        封建文心里倒是不怎么愿意,他只说:“但求不像北丹与西厥那般。喂不熟的白眼狼,重蹈覆辙。”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但他们的定安帝好像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愁啊。

        …

        赵柯然要给军营的“大帐篷”其实是蒙古包。

        蒙古包想要大,那么围墙支架就要多。蒙语里也称之为哈那。

        一个蒙古包的围墙支架有五种数量选择,最少的是四个,依次两个两个往上叠加,最多的是十二个。

        四个围墙支架的蒙古包最小,十二个的最大。

        如果围墙支架要八个及以上的话,需要添加支柱。十个以内添加四个支柱即可,用来撑住顶部的重量。

        蒙古包整个由三个部分组成,为架木,苫毡和绳带。

        架木又分为套瑙,椽子,围墙支架和门槛。

        套瑙在最上面,连接中间的椽子。赵柯然用的是联结式的,这样可以方便与下面的椽子拆分,运起来会很方便。

        椽子是在围墙支架和顶上的套瑙中间,是蒙古包的肩。它的长短数量要随着顶上的套瑙做改变,粗细则是随着下面的围墙支架做改变。

        这样整个蒙古包才能肩齐,圆润。

        围墙的支架一般和椽子一样是用红柳木来制造。红柳木在西北随处可见,其特性轻巧却不易折损,也不容易受潮走形,非常适合做骨架。

        围墙支架制作起来比较方便,赵柯然对着系统里的图纸给潘大海画了出来。

        潘大海上手很快,相同长短粗细的红柳木按照相同距离互相交叉排列,形成了许多网眼。在交叉点用骆驼皮制作皮钉钉住,皮钉越多,围墙支架就能竖的越高,但不好再拉长。皮钉少,则相反。竖的不高却能拉长。

        做完的围墙支架中间向外凸出,但头部要比底部更直一些,这样能更好的稳定椽子。而且能使包形圆润,方便围绳箍住。

        围墙支架上方承接椽子的头部均匀的承受了重量,又通过大小统一的网眼分摊,一直到底部。

        潘大海觉得这制法很有意思,便问赵柯然,这大帐篷的骨架能承重多少,赵柯然看了眼系统资料说:“受力均匀不出错的话,两千五百斤左右吧。”

        这可把潘大海一惊,他能猜到承重力会比较大,但他没想到这么大。

        最后门槛在围墙支架立起来后,外面吊着毛毡做门就可以。

        骨架做好了以后,就需要弄顶棚和围毡。

        赵柯然量好尺寸后直接交给了洪峰,他那有一应材料,正好省的再去收了。赵柯然千叮咛万嘱咐让洪峰一定要严格按照尺寸大小制作成毛毡。

        “对了,再收些骆驼皮。你那的存货后面怕是不够用。”赵柯然嘱咐道。

        洪峰连点头赞同,“大人说的是,那青玉关的兵可比景阳城外的要多上许多,想来是不太够用。多谢大人提醒。”

===这片土地被我承包了[种田]  第38节===

“对了,你在让人用马鬃马尾,三股左三股右的搓成六细股绳子。”赵柯然给洪峰比划着,“搓好后再用两根,四根,六根并排缝制起来。”

        洪峰不解,问道:“这是作何用?”

        赵柯然解释说:“这种绳子也叫围绳,吃劲不伸缩。那大帐很大,围墙支架压力大。要用足够结实的绳子围箍住,不仅能防止大帐倒塌,也能固定住外面的围毡。”

        洪峰听完后一拍手,直叹妙啊!

        赵柯然心道能不妙嘛,这蒙古包造法可是他花了五千能量点在系统商场买的!

        不过他这也不算真正的蒙古包,顶多就是个大帐蓬。

        真正的蒙古包从装饰纹样到内里摆设布局都非常讲究,也都意义非凡。

        因为有详细的图纸,加之潘师傅高超的手艺,骨架很快便做好。

        毛毡制作由于没有机器,只能人工制作,速度便慢了下来。

        赵柯然已经将漂白的步骤省去,但搓胚,捣毡也要耗费不少时间。

        等待洪峰做毛毡的时候,赵柯然领着人去了河东村教怎么盘土炕。

        如今打仗,铁矿产业朝廷管的严。他之前问过方仲源景阳关于铁矿的管制,方仲源和他说,除了铁矿下的铁匠坊其他人都不可以随意取用。

        老百姓家里攒点钱造个铁锅,还得登记造册。

        如此一来,赵柯然便歇下来煅烧水泥的心思,除非有不得不造的由头。不然恐怕只能等仗打完了才能有机会弄。

        没有办法去煅烧水泥,炕上的铺面也只能先用黄土土坯去砌个名副其实的土炕了。

        土坯里加上杂草制作成土砖,河东村人做这个那是得心应手。

        盘炕的手艺赵柯然没打算藏着掖着,谁学会了互相帮忙盘土炕或者是靠着这个手艺去别的村子里谋个财路,赵柯然都觉得问题不大。

        但也防止有人起坏心,便警示众人说:“想靠着盘炕的手艺得些铜板的,本官并不会阻拦。但是,若有人大肆要价,那可就别怪本官将其关进沤肥池里涮涮清醒一下了!”

        河东村的沤肥池,臭的远近闻名。

        刘四柱当初被关在那里,日日哀嚎。那声音惨绝人寰。

        没有人想自己去体验。

        赵柯然点到即止,见好就收。

        河东村众人却还是差点被吓破了胆。

        他看了眼身后跟着的如风和霍远,本是想让如风来帮着盘炕,可霍远好死不死的看了赵柯然一眼。

        两人目光相接,赵柯然心中拍板。

        好!就是你了!

        “远哥,你过来和我一起弄,我教你。”

        霍远点头,随后将衣袍掀起别在腰间,“怎么弄?”

        赵柯然拿着图布给霍远解释,“先砌三道烟道,做炕洞。少了的话灶口会烧的过热,多了烟不好走出去。然后再直立土坯,用作支撑炕面。”

        大概了解了之后,二人便开始动工配合着一起来,赵柯然边做还边讲解。

        “直立做支撑的土坯要排成行列,这样方便以后检查炕洞里面。”

        霍远做好了自己的那部分,看着赵柯然才弄了一半。想也没想,便帮着他一起做了。

        土炕砌好烟道后,上面用做好的黄土坯板盖上。然后在上面铺上一层茅草,撒点水后再盖上细土,防止裂开。

        细土整平后,要用掺着黄泥的黄沙抹在上面,要抹两遍,确保炕不会漏烟。

        赵柯然从刚开始的两人一起做,慢慢变成他指挥着霍远做。

        站在炕洞外,赵柯然一身轻松,他提醒霍远,“远哥,炕面要抹平,烧炕的时候才热的均匀。”

        这炕是连着灶台的,只要烧火做饭,炕就能热起来。

        炕盘好后,河东村有几个机灵的,看了一遍后就会了。

        他们给自己盘上了炕,试着烧了一下,还真成功了!

        “这床铺自己会发热!今年冬天咱们是不是不用担心会被冻死啦!”

        “今年肯定能熬过冬去!”

        几人一跃成为村里的抢手宝贝,家家都算着日子哪天这炕才能盘到自己家。

        而这里面还有一位是女子。

        她叫沈小善,之前是个流民。没逃难来河东村之前,她在家中是从不受重视的。

        北丹人打进城里后,她的家人扔下她,带着她的弟弟跑了。

        她知道,自己就是爷奶爹娘口中的赔钱货。

        以后反正要嫁去别人家里,死了就死了。

        最后还是杜大哥将她带了出来,一路上保护着她,照顾着她。

        她很感激。

        但同时,她也觉得自己很没用。什么都要靠着别人的帮忙,她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也没人需要她。

        是不是因为自己这么没用,家里人才不要她的?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被需要的一天。

        “哎呀,小善啊,你快来喝口糖水。”王六婶端着碗糖水进屋,招呼着忙的满头汗的沈小善,“这是你王六叔跑去惠民超市好不容易买着的麦芽糖冲的。这东西现在一个月就卖两天,可是好不容易抢来的。”

        沈小善手上动作不停,她轻快的说:“六婶子,我不累。这糖水你自己喝,对身体好呢。”

        王六婶不干了,端着糖水去拉沈小善。沈小善怕弄撒了那来之不易的糖水,便只好顺势起了身。

        王六婶将碗朝前送了送,沈小善推拒不掉,很不好意思的接过了,“六婶子,这碗糖水就抵我工钱了。后面不用再给我。”

        “嗐,那哪能啊!”王六婶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她将沈小善散落在鬓边的碎发别在耳后,“你一个姑娘家一个人在外也不容易。再说了,你这盘炕的手艺可比那几个要好,还更仔细。钱四婶和范大娘可没在我面前少夸哩。婶子要是不给你钱,这炕睡上怕是也睡不着。”

        沈小善没再说话,她喝了一口糖水。甜甜的滋味本该让人愉悦,可她却止不住眼泪。

        “你这孩子咋哭了?”王六婶摸了摸沈小善的头发,问道。

        沈小善摇了摇头,吸了吸鼻子后说:“六婶子的糖水太好喝了。好喝哭了。”

        她从来没有体会过被需要的感觉,现在她体会到了。

        即便孤身一人,沈小善此刻依旧觉得圆满幸福。

        …

        河东村的盘炕队已经开始去别的村盘的时候,洪峰终于找来,赵柯然验收毛毡,确定无误后,便联系了许管家,第二日前去军营。

        这次多加了个潘大海,他要留在营中教将士们做帐篷骨架。

        马车内,赵柯然对洪峰说:“毛毡也可以做成鞋垫,垫在脚底又软又暖。也可以裁制成披风,可防风雨。”

        洪峰想了想后,一拍手,是啊!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赵柯然转了转头,避开了洪峰看他像看金元宝的目光。

        赵柯然这次来军营,许郡从许管家那得到消息后,掐着点站在营外迎接。

        许郡微微侧头见赵柯然这次带了好几辆马车,都用布蒙着,让人看不清里面装着的是什么。

        两人相互问好后,许郡骑着马,将几人带进了营中。

        之前赵柯然让许管家告知许郡,准备一个大点的空地。

        许郡领着人来到准备好的空地上,郭参和之前那个柳支度正站在那候着。

        见一切准备妥当后,赵柯然让人掀了蒙在第一辆马车上的布。

        “许将军,你来瞧瞧这毛毡是不是你说的那种?”赵柯然喊来许郡。

        许郡立即上前查看,他摸了半天,也没说到底是不是。急的郭参在后面骂骂咧咧,“我说你这个呆子,眼神不好使了?看个东西半天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我看你以后别打仗了,回家做你的大少爷养老去吧!”

        郭参上手摸了半晌,觉得这就是北丹和西厥用的毛毡,他抖了抖手,悄摸摸的瞄赵柯然。

        我的个娘哎,还真让这县令小子给做出来了?

        许郡收手,回神,他惊喜道:“我曾得到过一小块毛毡。”他指了指赵柯然送来的这车毛毡,笑道:“赵县令,你这个比之北丹,西厥的毛毡,更胜一筹!”

        赵柯然挑眉,他倒是不知这北丹与西厥的毛毡制法,若依许郡所言,想来他们的制作方式比较基础。

        “许将军,待看完‘大帐篷’后再高兴也不迟。”赵柯然提醒道。

        是啊!他差点忘了,这小县令说有搭容纳空间更大的帐篷来着!

        许郡问赵柯然,“不知赵县令需要些什么来搭建这‘大帐篷’,我这就让手下去弄。”

        赵柯然摇头,他指着另一辆马车说,“我已经带来了,只需要展开再围上毛毡就可以了。”

        带来了?什么意思?

        许郡,郭参,柳支度三人顺着赵柯然手指的方向看去。

        潘大海掀开了布,让身边的兵将帮他把帐篷骨架运下来。

        “这大帐篷的木料这么少?”许郡疑惑。

        行军为了方便,一般帐篷不做太大。一来为了避免做大用厚重的木料支撑,节约运输成本。

        二来便是没那么多的银钱买那么多的皮子围搭。

        小一点冬天挤挤也暖和。

        “这是红柳木做的,韧性十足。而且我用的搭制帐篷骨架的方式是可以将其折叠的,不占什么地,运输非常方便。”

        在潘大海的指挥下,兵将们很快就将骨架全数展开并且固定好了。

        固定好后,按照毛毡尺寸开始围上。最后用特质的马鬃马尾围绳将其围箍好。

        一顶偌大的大帐篷出现在了军营的空地。

        许郡三人皆瞪大双眼,整个过程中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是真的。

        “我的个娘啊,这还是帐篷吗?这是玩意真不会塌?”郭参摸着脑袋,一脸的不可置信。

        赵柯然侧了侧头,看向郭参说道:“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几人跟着赵柯然进了内部,从头顶的套瑙,到中间的椽子最后是围墙支架,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这片土地被我承包了[种田]  第39节===

将偌大的空间撑了出来。

        “这就是我们大元的‘军大帐’。”赵柯然笑着问许郡三人,“将军们可还满意?”

        许郡点头,满意!简直不能再满意了!

        “军大帐,好!”郭参难得对赵柯然露了个笑脸,他决定将这个小县令排除自己的仇视名单外。

        “这军大帐空间大,往后便可以在中间放沙盘。上回见许将军帐中只有一块地图,看着太不方便。”赵柯然环顾着四周,让系统扫描,确定了这大帐没有任何问题。

        他无意间的话却让许郡愣了神,“还请问赵县令,‘沙盘’为何物?”

        赵柯然回眸,“就是根据地图和地形,用泥沙按照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啊。”

        说完后,见一脸懵的三人,赵柯然才意识到一个问题,“你们不知道沙盘?”

        三人点头。

        赵柯然:好吧,他大意了…

        最后,本该早早离开的赵柯然愣是教了许郡和郭参捏了大半天的泥巴。

        而且这郭参还是个学渣,自己学不好就算了,却甩了他一身的泥。

        等许郡学的差不多的时候,赵柯然立即收拾东西走人,拦都拦不住。只将潘大海留在军营教兵将们怎么制作军大帐骨架。

        回到县衙后,赵柯然下马车的时候发现衙门前的影壁站了个人。走近一看才看清是霍远。

        赵柯然坐的马车是许家的,许管家将人送回后便离开了。

        “远哥,你站外面做什么?”赵柯然不解的问,这会已经很晚了,城门都关了。要不是他是县令有牌子,他今夜怕是都进不来。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霍远不睡觉在这当门神,霍远自己都想不明白,或许是担心恩师的孩子出事吧。

        “你在营中去挖山了吗?”霍远转移话题,他无法回答出赵柯然的提问。

        赵柯然低头看了看自己脏兮兮的衣袍,不好意西的挠了挠头,“我这就去换了。”

        他回得太晚,也不好意思喊书墨,便想着自己跑去烧水洗漱。

        霍远一声不吭的跟在后面,替赵柯然掌灯。

        赵柯然看着地面散落的微弱灯光,心里想着要做蜡烛。

        大元如今有蜡烛,是蜜蜡做的。其成本高昂,非皇家世家而不得用。

        其他人想要照明,便用动物脂肪做油灯。

        【000,商城里有白蜡虫吗?】

        000说等它查一下,【有的然哥,我把信息发给你了。】【白蜡虫,所需能量点:50000。可做蜡烛及中药辅料。】赵柯然默默的关掉了系统,蜡烛什么的也不急。等他完成了送温暖任务再说…

        000:然哥,你这次也是短暂的爱了我一下,嘤嘤嘤。

        霍远帮着赵柯然一路掌灯照明,赵柯然心中很是感动。便打算关心关心员工的感情状况,肯定不是因为他太好奇了。

        “远哥,你最近可是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人?”

        霍远闻言抬了抬手中的灯台,借着微弱的光线看清了赵柯然的脸。

        往日白皙俊逸的脸上也沾了不少的黄泥。

        他说:“是有一个。”

        赵柯然隐隐有些兴奋,嘿!

        他死死的压制住自己的八卦魂,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激动,“什么样的啊?”

        霍远说:“一个坏心眼的小花猫。”

        咬了他就算了,还说他老。

        真是太坏了些。

        作者有话要说:        小猫咪能有什么坏心眼?

        关于蒙古包和土炕全是查的资料,小可爱们看个乐呵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