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都市言情 > 生活需要仪式感 > 让聊天有温度

让聊天有温度



01

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当你跟身边人说话时,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同事,他们总会一边玩儿手机一边以“嗯,啊,哦”这些张口就来的词语随口应付你。根本就不会抬头盯着你的眼睛,来个眼神交流,安静地听你说完一句话¤。

如果你很生气地让他们放下手机时,他们会说:“放手机干什么啊,我不正在听你讲吗?”

是的,你确实在听我讲,但我感觉你只是在用你的耳朵听我讲,与此同时你还在用你的眼睛看着手机。

虽然我所讲的内容,你都听懂了,但论情感,这样的聊天方式似乎缺少了一点温度。

02

林姐说,有一天她到宜家买东西,坐下来喝东西时,一个外国人坐在了她的旁边,那个外国朋友说他很想练习中文,想跟林姐聊聊天。

在聊天的过程中,外国朋友几乎是全神贯注地听她讲,即便嘴里正在喝东西,也会放下杯子盯着林姐的眼睛,用心地听她讲话。外国朋友不会无缘无故地插话,即便接听电话,也要先给她说声对不起。

林姐说,虽然只是短暂的接触,但完全能感受到对方对她的尊重,这样的沟通方式,让她觉得轻松愉快,也特别有温度。

林姐说,与之对立的是另外一种聊天方式。比如有一次,她正跟朋友说着话,并且这次聊天的主题都是关于帮朋友的一些事。可当两人正谈到关键的地方时,朋友的微信提示突然响了,于是这位朋友马上拿起手机,一会儿对着手机发语音,一会儿听另一方发来的语音,完全不考虑林姐的感受,就连一句抱歉也没有。

03

而今沟通方式越来越便捷,但能跟我们聊得来的人却越来越少,能交心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与别人交流时,总是感觉对方不值得信赖,自己所讲的别人也没用心听,于是很多话说不出来,放心里久了就不愿意说了。

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基本是长话短说,能打电话,就不会见面,能发信息就不会打电话,能用微信给你的朋友圈点个赞就不会发信息,于是在越来越嫌麻烦,越来越没时间沟通的生活中,我们越来越找不到聊天的温度。

要建立良好的谈话氛围,让聊天有温度,可以通过技巧营造。

第一,用积极的词语代替中性词。

比如你现在非常忙,朋友又正好找你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倾诉,但你又不好打断她的时候,你要用“好,行,可以”代替“嗯,啊,哦”。

中性词特别容易引起误会,尤其你的朋友若是女性的话,她们容易发挥自己强大的想象力,会觉得你是在敷衍她们。

人都需要积极的引导,哪怕只是积极的语言也会让彼此的沟通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所以即便我没有面对面地与你聊天,你也能感受到我的真诚,这样的聊天方式就让人很愉快。

给对方传递一个积极、乐观的语言状态,不要让这些模棱两可的中性词损害了彼此的情谊。

能用一个积极的词语表达的话,又何必用一个中性词让别人去猜呢?因为对于一些容易多想的朋友来说,一旦猜错你的用意,就会让彼此产生误会。

第二,全心全意听别人讲话。

当别人与你聊天时,若非特殊情况,请尽量全心全意地听别人在讲什么,最好不要做其他事情。

试想一下,如果你跟别人聊天,对方一直在翻看手机、查阅文件、照镜子,会不会让你感觉很不舒服?

第三,为了表示在听而不时发问。

很多人听别人讲话,就一直听,不发表意见,也不做任何回应,虽然你在听对方说,可是这种方式会让别人产生错觉,认为你不用心。

如果别人是在跟你讲一个很长的故事,你大可以在每个小节点时问一句“后来呢,然后呢”,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在沟通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沟通时,加上别人的最后一句话。

比如朋友说某家店的菜品不错,当你回接你想说的话时,可以尝试加上一两句与这家店有关的话,比如“不错哦,下次有机会我会去尝尝”。然后再说你想说的话。这样会给对方一种你在用心听他说的感觉,也让沟通有一定的连贯性。

第五,当你想要鼓励对方时,不要加上最后那句多余的话。

比如朋友失恋,你可以安慰,但不要加上一句“你怎么看上了这种人”之类的话。

当我们想要营造一个积极的与别人沟通的氛围时,应该建立在自我鼓励和安慰的立场上,而非通过诋毁对方来达到效果。

因为无论你在诋毁谁,自己也会受到相应的伤害。

第六,把握好语气。

跟别人聊天时,同样一句话放在不同的语气里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别人正在跟你分享一件很高兴的事,你却用懒洋洋的语气去祝福他。这比不说话、说坏话还要让人感到难受。

聊天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可以将快乐加倍,让痛苦减半。同时,聊天也是一个很好的心灵出口,可以将所有积压在内心的情绪通通释放出来。

人人都需要与别人聊天,人人都会是别人聊天的对象。

其实,聊天的温度是可以通过一些技巧营造的,但真正在聊天中给予别人的温暖,来自于你的用心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