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新零售实战宝典 > 独角兽自述:爆发式增长的四大秘诀

独角兽自述:爆发式增长的四大秘诀




所谓“独角兽公司”是指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2018年3月,科技部正式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国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64家,整体估值6284亿美元。如何才能成为独角兽公司?本期精选出4家独角兽公司,分别从平台战略、商业模式、创新和转型这4个角度,诠释它们实现爆发式增长的独门秘籍。

服务交易平台猪八戒网。这家平台企业可以理解为创意服务业的淘宝,网上出售的是企业Logo、包装、宣传册、网站开发等创意服务。买方是需要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卖方则是个人设计师或者工作室。2006年创业时猪八戒网聚焦创意服务,将平面标识设计作为切入点,短短9个月内就达到了行业第一。公司经营9年,为猪八戒积累了300万家中小微企业买家、1,000万家服务商卖家。猪八戒从2014年开始改变商业模式,利用海量用户数据开展商标注册等高毛利的增值服务,半年时间的收益已经超过同期平台佣金+广告的全部收入,2015年6月猪八戒得到26亿元融资,开始提速发展。(参见本期《猪八戒网:平台是门慢生意》  )

传统钢材交易的环节是:钢厂→贸易商→中间商→零售商→终端用户。钢厂和贸易商之间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双方是强关系;相比之下,30万钢铁零售商和中间商之间是弱关系,B2B交易型垂直电商平台找钢网先汇集小买家(零售商),再以此吸引大卖家(钢厂或贸易商)进入平台,从而把中间商取代掉。2013年,找钢网推出“找钢商城”,将业务扩展到钢厂自营,网站提取少量佣金的模式。随后,找钢网向下游做产业链优化,靠服务赚钱。此外,找钢网的产业链金融既向上游提供融资,也向下游提供授信……未来,找钢网还可以通过海量的交易数据,做精准的用户分析,把用户的特殊需求归纳出来交给钢厂,实行反向定制与敏捷采购。(参见本期《找钢网:给B2B电商破局》  )

柔宇科技用3年时间完成了柔性显示核心技术的研发并投产。3年间,柔宇储备了300多项国内外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其中大部分是发明专利,相当于每隔3天就申请一项技术专利。2015年,柔宇成功完成了近11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国内硬件初创企业中,继小米之后第二家创立不到3年估值就突破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参见本期《柔宇科技:3年炼成“独角兽”》  )柔宇科技给了我们一个技术创业的奇迹。但这个奇迹并没有打破技术创业的普遍规律:扎实的技术积累、高企的研发投入、长远的社会价值。技术创新创业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一步一个脚印,你才能最终看到隧道末端的那一束亮光。

2013年6月,大搜车线下寄售卖场正式营业。12月,销量达到了最高的231台。在销量环比下滑后,大搜车决定将二手车零售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随后开发了专为中小二手车商服务的“车牛”App,以及针对大车商的“大风车”SaaS服务系统。大搜车还针对车商痛点开发了“一键发布”功能,方便车商将信息同步发布到其他各大电商平台。此外,又帮助车商建立自媒体工具、CRM功能、估价功能、库存管理功能、投放管理功能,等等。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还与互联网金融专家维金合作,完善和创新自身的金融基础设施,保障了大搜车服务平台的系统稳定、安全。2016年11月,大搜车又推出金融产品“弹个车”,这种先租后买的“长租模式”,既找到了夹缝中的机遇,又使得别人很难模仿其渠道、数据等核心优势。在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大搜车排名第73位。(参见本期《大搜车:凭什么吸引了90%的二手车商》  )



案例复盘

*  *  *

苦哈哈地耕耘9年,收入却从来没上过1,000万元,

服务交易平台猪八戒网为何突然爆发,得到26亿

元资本的青睐?



猪八戒网:

平台是门慢生意


■王苏娜



零  下20多度的低温,起伏不平的雪原、冰川,这是格陵兰北极圈极地马拉松。2014年,猪八戒网创始人兼CEO朱明跃参加了这项堪称世界上最寒冷的半程马拉松。100多人出发,62人最终到达。在向我讲述这些时,朱明跃身子探向前,卖了个关子:“你猜我是第几个?”

看着他微胖的身形,我实在估计不出更好的成绩,实诚地回答:“成绩也不会太好吧……第60名?”

“第62名。”朱明跃满意地笑笑,窝回沙发的靠背里,“我的目的就是要跑完全程,这再一次证明了,坚持、苦熬、意念对我的重要。”

朱明跃所说的“再一次”,是相对于他的创业项目——猪八戒网而言。2006年9月起家,在苦熬9年之后,今年6月15日,猪八戒网宣布完成C轮融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赛伯乐和重庆北部新区下属投资公司各投16亿元和10亿元。这26亿元都是真金白银,既不包含无形资产和地产,也没有与投资机构签订任何对赌协议。



首席记者的出走


猪八戒网是干啥的?在这次巨额融资的消息发布之前,除非是设计界业内人士,很多人从未听说过猪八戒网。简单地说,和淘宝一样,猪八戒网就是一个电商平台。淘宝卖货,猪八戒卖人——人的智慧、创意、能力和时间;淘宝卖的是标准化的商品,猪八戒出售的则是非标准化的创意作品和服务,比如企业Logo、包装、VI设计、宣传册、网站开发,等等。在淘宝上,买方是个人消费者,卖方是提供商品的商家;在猪八戒上,买方是需要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卖方则是提供服务的个人设计师或者工作室。

在创立猪八戒之前,朱明跃是一名成功的时政记者。他在曾供职的两家报社《黔江日报》和《重庆晚报》,都在短短时间内受到了重用。尤其在《重庆晚报》,从一个连基本工资都没有的实习记者到该报历史上第一个首席记者,朱明跃只花了一年的时间。

2005年还是纸媒如日中天的时候。彼时,方兴东创办的博客中国和msn  space等各种博客已经开始改变内容的传播方式,但“传统媒体必将走向衰败”还只是少数派的论调。作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将朱明跃引向了博客这个新的媒介。他登录博客中国,开博记录新闻工作的点滴。研究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博客的赢利模式并无新意,无非是传统媒体的“流量+广告”。但是,在每个人都能发出声音的互联网上,他看到了媒体革命的火种,也预见到传统媒体会走下坡路的趋势。

与此同时,凭借时政记者的洞察力,朱明跃将两个社会现象联系在了一起: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持续扩招多年,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找不到施展才干的舞台。另一方面,很多中小企业受困于服务外包,比如建一个网站,花1,000块钱请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事儿,很多企业却要投入上万元,聘请专业公司来完成。能不能建立一个平台连接这两方面的需求?实体商品交易有淘宝,像记者写稿、广告公司做策划、设计公司做设计、建站公司提供网站开发这样非标准化、无需仓储物流的服务产品,是否也能诞生一个如淘宝那样的交易平台?

这个想法激起了朱明跃前所未有的热情。“新闻理想不能当饭吃,那不如出来干这样一个网站,让一些有专业技能的人通过这个平台就业、创业,不仅养活自己,还养活更多人。”套用今天流行的词,这是一份“情怀”。他将这份情怀浓缩成了一句有些逗趣的口号:“猪八戒的革命工作就是掀起全球工作革命”。



观点概要


2006年,服务交易平台猪八戒网创立。经过7次腾云行动,猪八戒不断自我革命,终于找到“海洋+钻井”的商业模式。2015年6月,苦熬9年之后,猪八戒获得26亿元融资,迎来了服务交易平台的春天。

纵观猪八戒的成长历程,有4点经验可资借鉴:

第一,慢火熬出好生意。

从当初300多家威客平台之一,到今天稳占80%多市场份额,猪八戒耐心耕耘了9年。

第二,信念很重要。

在服务交易领域,一定会诞生一个体量非常大的公司。凭着这个信念,猪八戒坚持到了今天,并最终赢得巨额融资。

第三,源创新。

源创新要求商家回到用户中,研究用户还需要什么,据此去整合资源。

第四,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兼备。

猪八戒成立至今,为1,000多万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服务,为300多万设计师和服务商创造了就业机会。社会价值的创造正是猪八戒赢得资本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干就干,朱明跃买来《FrontPage入门》,自己试着编网站的第一版。业余初学者的幼稚可想而知,他在常逛的BBS上试着发出了一则悬赏帖:500块,谁愿意为我改版升级现在的烂网站?

当时朱明跃还有采访任务,要出门走1,000里采访新建成的渝怀铁路,发出悬赏令后老朱便动身了。原以为这个悬赏令会石沉大海,不料3天下来有几百人跃跃欲试。待两周后朱明跃走完全程回到重庆,已经从接招的程序员手中拿到了一个完整的猪八戒网站。

平台搭好了,谁来玩呢?第一批种子用户是朱明跃和其余5位合伙人向周围朋友“拉皮条”拉来的。“兄弟来帮忙支持一下,我做了个网站,给你设计个Logo,只花200块。”接到任务,便去BBS上找学设计的学生来做。坐在电脑前,轻松赚钱,对于学生来说正是美事。网站上线半年,渐渐有了1,000多单的交易。

这些交易并没有为兼职做网站的朱明跃赚到钱。但日渐增多的交易量让朱明跃朦朦胧胧看到了未来:平台的社会价值得到了证实,的确有这么一批人愿意干这个事儿;收取佣金的赢利模式也很清晰,比原来报社和博客的“流量+广告”好;只需静待交易规模扩大,达到一定量级后,平台就起来了。

不知是幸运呢,还是天道酬勤,就在2006年9月,中央电视台开始注意到威客*模式,在《新闻联播》中对猪八戒和其他几家同类网站进行了报道。也许是猪八戒这个名字和Logo足够有趣,报道中镜头不断切到那只憨态可掬的猪,结果让猪八戒获得了很大的流量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