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别让直性子毁了你——人际交往中的卓越心理策略 > 第六章 有容乃大,难得糊涂自有福

第六章 有容乃大,难得糊涂自有福




“巧舌如簧”不如“沉默寡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博雅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刚工作两年,有时候,会有一些采访任务。但两年了,她写的采访稿还是很空洞。

每次去采访,她的提问都循规蹈矩,问题也总是“您是如何想到这些的?”“您认为是勤奋造就了您的今天吗?”这些问题根本问不出实质性的东西,因为太官方了。博雅很佩服自己的师傅纪灵,她的采访稿总是阅读性很强。

一天,博雅跟着纪灵去采访,结束之后,两人去吃饭。其间谈到了一个问题。博雅是个直性子,她不服气,就想反驳,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上级。

纪灵对她说:“现在,拿出你的能力,跟我辩论。你总是自诩能言善辩,我就看看你有几分本事。”

最后,博雅被纪灵说得哑口无言,又十分气愤,却说不出一句话。同时博雅第一次发现,这个脾气温和,平时不太爱说话的总编,原来是一个如此善辩的人。

纪灵对她说:“博雅,你记住,我们是记者,不是律师,采访别人,是要引导对方说出我们需要的内容,而不是与对方辩论。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事事都要与人争执。”

作为一名采访者,总是与人争辩,不仅不能得到采访对象的认同,还会让别人感觉你是一个很浮躁的人。直性子的优点是:可以让别人迅速了解你内心的想法。但性格之中的缺陷,还是要改掉。比如:牙尖嘴利。很多人会把牙尖嘴利误以为是能言善辩,而能言善辩,本质上指的是会说话,并不是把人说得哑口无言。能言善辩的人,能灵活运用各种理论依据,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说法,但并不会让对方感觉到厌烦。一些直性子的人,恰恰就把握不了这个尺度。他们不懂得说话的分寸,只顾着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让人讨厌也是无可厚非的。

能言善辩的人明白,要让别人信服不是必须要让他人哑口无言,而是在交谈中,让别人感觉舒服,因为他们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不会轻易开口。试想,你找某个朋友去玩,结果因为一件小事,争论起来了,你被对方说得哑口无言,你心里是什么感受?所以说话不能只追求自己尽兴。

心直口快的人,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倾听。认真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别人的想法,也能让对方感觉到,他受到了尊重。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知道什么时候说话是最佳时机,比说话本身甚至说话的内容更重要。某些时候,即使你什么都没说,或许比滔滔不绝地说更能获得对方的好感。当他人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接受并且给予对方表达的权利,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必备的修养。

在美国加州,有一位叫寇蒂斯的医生,是个热心的棒球迷。闲暇的时候,他经常去看棒球比赛。此外,他还加入了附近的蒂姆棒球俱乐部。

周末,蒂姆棒球俱乐部举行了第一次球员宴会,寇蒂斯虽然是新加入的成员,但因为棒球打得比较好,所以也被邀请了。寇蒂斯早到了一会儿,跟球员们聊了几句,宴会就开始了。

宴会上,在侍者送上咖啡与糖果之后,大家聊起了自己喜欢的棒球明星。

俱乐部的主人,也是宴会的主办者之一,杰克逊说道:“我最喜欢赛扬,全联盟投手的最高荣誉就是赛扬奖,他真是一名伟大的球员。”

宴会的赞助人赖斯非常赞同杰克逊的说法,说道:“赛扬是很厉害。我呢,最喜欢的是铃木一郎。在日本和美国是像神一样的球员。我超级喜欢他。”

“我也喜欢铃木一郎,他确实很棒。”一名球员附和道。

“赛扬也还好吧,也并不是那么厉害。最佳球员好像已经不是他了。”说完赛扬,寇蒂斯又开始说铃木一郎,“美国球手才是最厉害的,日本选手就是再厉害,也是受我们的影响。”

寇蒂斯是个直性子,听大家聊起棒球,就说了自己的想法。

大家开始不太喜欢他的言论,只是温和地表示不同意见,后来,这场宴会就变成了寇蒂斯与他人的辩论赛。

几次三番之后,大家就受不了了。

一名年轻的小伙子,出来制止了他的言论,说道:“大家并不喜欢你的辩论。”

小伙子的话让宴会得气氛变得很尴尬,本该进行到十点的宴会,不到八点半,大家就推脱着早早离开了。

辩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一个人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同,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勇气和能力,不是与别人辩论几句就可以做到的。能言善辩,不是什么难事,几乎每个人都有能言善辩的潜力。但是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常常与人争辩,因为简单快乐才是生活的基调。

那些没有大智慧,却“能言善辩”的人,不管什么事情都要争个高低,说起话来不饶人,非要对方信服才住口。这样只能让他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而沉默是一种大智慧,真正有内涵和城府的人,不会轻易开口“显摆”自己。他们懂得倾听、忍让别人,有广阔的胸襟,能接受他人的不同意见,而且说服别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说服对方的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会遭受来自对方的攻击、怀疑和拒绝。既然改变别人不容易,那就停止与别人的争辩。能言善辩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直性子的人养成了能言善辩的习惯,而这种习惯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如果有一天,真的需要辩论了,那些已经把能言善辩当成习惯的直性子们,还是先做到“持之有故,辩之有理”再开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