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别让直性子毁了你——人际交往中的卓越心理策略 > 不是每个人,都是“自来熟”

不是每个人,都是“自来熟”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循序渐进的,在关系没有变得亲近之前,千万不要侵犯别人的私人领域。尤其是心理上的,如果因此被人指责,莫生气,装装糊涂好了。

某次在公司的年会上,朱珠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张铎,对方看起来很有风度。

于是,两人选了一处相对安静的角落,坐了下来。朱珠本来对张铎的印象还不错,但聊了一会儿,就感觉很不舒服。

张铎看起来很有修养,但说出来的话,实在是过分的“自来熟”。

刚坐下,他就对朱珠说:“朱珠,你的皮肤这么黑,怎么会选这条裙子。”

说完,还用胳膊撞了一下朱珠。

朱珠不知道该说什么,对这么“自来熟”的人,她实在无法应对。

见朱珠没说话,他又说:“朱珠,我性子直,你别介意哈。其实,我觉得你今天的发型有些丑,还不如不做呢。”

朱珠发现,自己生气了。刚刚认识,就这么说别人,着实有些过分。她说道:“抱歉,我们没这么熟。另外,我非常介意你的话。你这么自来熟,没几个朋友吧。”

听了她的话,张铎竟然生气了,想说什么。

朱珠没等他开口,接着说道:“如果生气,你也应该装装糊涂,息事宁人。毕竟,我不是自来熟。”

故事中的张铎是一个典型的“自来熟型”的直性子。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不管对方是不是刚认识的,就什么都敢说,直言对方这个不好,那个差劲。一旦被对方指责,就怒不可遏。这个时候,他们不但不自我检讨还对别人斤斤计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自来熟”。

有些人性格直接,喜欢直言不讳。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你的“自来熟”。与人相交,说话、做事都应该讲究分寸。尤其是初次认识的朋友,交谈时要适可而止。

而性格直的人,更要懂得分寸。没有分寸感的人,与人交谈的时候,滔滔不绝从不顾及对方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局面就会变得尴尬。甚至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双方还会发生严重的争执。最后只能是不欢而散。本来可以变成好朋友的人,可能就因为你某一句很过分的话,而与你分道扬镳。做一个有分寸的人吧,只要掌握了分寸,直性子之人心直口快的“自来熟”还是很受大家欢迎的。

茵茵所在的单位属于国家级的科研单位,大家的性格大多比较内敛。最近,从别的单位调来了一位研究员,叫严正,喜欢跟人装“自来熟”。

刚到单位没几天,严正就好像跟所有人都混熟了。见谁都要拍一下肩膀,然后说人家这个,说人家那个。还经常吐槽谁家的房子小,谁家孩子上的学校不好等。

不仅是茵茵,其他的同事也不太喜欢严正。但严正却好像感觉不出来,还是到处打听说这个说那个,也喜欢跟人说自己的事情。

终于,有人对严正忍无可忍了。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因为严正总是说单位一女同事的衣服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还要跑去跟别人说。

女同事说道:“我跟你不熟,好吗?你总是这么‘自来熟’,很让人讨厌。”

听了女同事的话,严正也生气了,说道:“我那是把你当自己人,才跟你说的。”严正的话颇有一种不识好人心的感觉。

见状,茵茵上前,劝告严正:“是你先装‘自来熟’的,这里的人都很讨厌你这种装‘自来熟’的。既然是你错在先,就放宽心,装装糊涂,别跟人家吵了。”

听了茵茵的话,严正有些心虚地闭上了嘴。

大部分人都不喜欢装“自来熟”的人。甚至有些人认为,这样的人不能深交。因为他们性子直,说话没分寸,利用“自来熟”的方式,随意跨越别人的安全距离,这其实是错误的。不管身体还是心理上,安全距离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得到对方允许的情况下,窥探别人的隐私,直言别人的痛处,是一种非常糟糕的行为。再好的朋友,再亲近的人,都应该尊重彼此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