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结构化写作:心中有谱、下笔有神,赢得职场说服力 > WHAT:商务环境下如何讲一个好故事

WHAT:商务环境下如何讲一个好故事




大家都知道,好的故事需要打动人的情节,而情节则需要矛盾、冲突来推动,这样整个故事才显得百转千回、曲折多姿。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吗?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

妈妈让小马把一袋粮食送到河对岸去,可是河上没有桥,只能自己蹚水过去。小马不知道河水有多深,于是就去问老牛和松鼠。然而老牛和松鼠给的答案完全相反,小马左右为难。怎样才能知道河水有多深,并把粮食送到对面呢?它就去问妈妈,在妈妈的鼓励下,小马亲自尝试并成功过河。

我们仅仅用简短的这样一小段文字,就把这个故事说完了。

大家再回想一下平时看电视节目(尤其新闻类)还有公众号的文章,在正式进入核心内容之前,一般都有一段内容作为铺垫。随便找一段看看:

“自带头条体质”的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8月20日开放营业。简直是万众瞩目,堪比春运啊!多少人都眼巴巴地想去看一看。然而,万万没想到!短短12天后,它竟然被紧急叫停了!What  Are  You  弄啥嘞?……

用这一段内容与“小马过河”的梗概做一下比较,很快就能发现,这两段文字都暗藏着一个极其相似的“模式”:先交代背景,然后抛出一个“然而”,让事情发生了转折,接着提出了问题,最后给出问题的答案。

1.讲故事有套路

这个“模式”就是接下来要为大家介绍的讲故事的SCQA序言模式,如下图所示。



(1)情境(Situation)

情景是对原本稳定状态的描述,即原本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通常它是关于文章主题公认的事实,一定要符合读者的知识、信念、感情和愿望,让读者有认同感。只有认同了,读者才有兴趣,才更利于文章后面内容的全面展开。从讲故事的角度说,它是一个原有的“情节”。

(2)冲突(Complication)

Complication这个词不太好翻译。牛津词典的解释是“a  thing  that  makes  a  situation  more  complicated  or  difficult”,即“让局面变得更加混乱、复杂而难解的事物”。再来看看《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对它的解释:“The  Complication  of  the  introduction  is  not  a  complication  in  the  ‘problem’  sense  of  the  word,  although  it  may  frequently  be  a  problem.  It  is  the  Complication  in  a  story  you  are  telling,and  thus  creates  the  tension  that  triggers  the  Question.”按照明托的解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Complication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问题”(虽然它经常也会表现为一个问题),对于你正在讲的故事而言,它是那个会制造矛盾,同时让你感到紧张不安的因素,而这一矛盾会引发读者在心中产生疑问。

所以如此看来,Complication是一个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因素,它打破原有的稳定状态,让局面变得混乱复杂。Complication让情节发生反转,它的存在会让你的故事充满张力。同时,Complication会触发读者心中的疑问,让读者更想继续看下去。

所以,“冲突”也许是与Complication最贴近的词语了。

(3)疑问(Question)

疑问由你提出,用来引导读者思考的方向,或者由冲突引发的疑问特别明显时,也可以隐藏,成为隐性的疑问。

(4)回答(Answer)

回答即解答读者心中的疑问。

Kevin使用SCQA模式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

·S:集团近年发展快,产量提高,被政府扶持。

·C:集团资金缺口日益明显。

·Q:如何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

·A:设计全方位的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方案,以解决资金缺口过大的问题。

最后写出一段完整的序言:

集团近年来发展速度快,产量逐年提高,众多项目被列为北京市重点项目。然而与此相悖的是,集团资金缺口日益明显,已然成为限制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拓展融资渠道?如何降低融资成本?如何提高资金使用率?这些都是解决资金缺口的关键问题。为此,特设计全方位的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方案,以改善资金缺口过大的问题。

在结构思考力中,我们始终强调“结论先行”,实际上SCQA中A的部分就是我们要做到的“结论先行”的主题。同时,A与前面所讲的标题也应该是对应的。所以SCQA序言结构相当于用“SCQ”的方式来导出你的主题,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