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行动—成果”案例

案例1



解析:

本案例做得非常好的一点是,使用了明显的关键词,如“规范了”“加大了”“得到”“恢复到”“初步实现”“取得”等,这些词都在告诉读者——看,这些都是我的成果。另外就是准确的数据,如“15万”“7项”等。很多职场人士在写工作成果时显得很“内敛”,表达起来羞羞答答、遮遮掩掩,最后写出来显得模棱两可,缺乏力度和可信度。因此,在描述成果的时候务必做到清晰、明确,并尽量使用数据说话。

本案例存在的问题是,有的成果在描述上很模糊,如“加大”“初步实现”“有效提升”等。读者可能会心生疑问,加到多大?何为初步?怎样才算有效?提升了多少?其实很多人习惯于使用这种似是而非的词语,包括“基本上”“大概”,我们要尽量避免用这样的词汇描述工作成果。

案例2



本案例实际上是对生活、学习及工作三方面做的总结。行动描述得非常干脆利落,很清晰。但成果的描述就显得拖泥带水了。可以看出为了尽可能多地体现成果,造成最后写出来的状态:一是字数偏多;二是不精炼,重点不突出,是信息的堆砌;三是成果显得偏“虚”。

很多人在写成果的时候喜欢说“正确的废话”“套话”,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外,这样写成果总结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从本案例的“行动”来看,是非常有“料”的,相信对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如何将这些影响描述得更加“实在”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读者朋友也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描述成果?

另外,如果一项行动产生了多个或多方面的成果,那么,可以采用以下这种方式:

成果1:……,或A方面成果:……

成果2:……,或B方面成果:……

成果3:……,或C方面成果:……

这样,在梳理成果的时候就不是漫无边际地随意罗列信息,而是思路清晰,并且带着明确的目的提炼工作成果。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下一步的总结概括。

案例3

这个案例我们先看它修改前后的对比。

修改前:

修改后:

解析:

相信通过前后对比,大家已经看出其中端倪。修改前的“成果”非常不明显,而且与行动没有形成对应。修改后,立刻能从字面上看出与行动之间的强关联,同时使用了具体的数字进行说明。相较之下,修改后的成果跃然纸上,清晰可见。

“成果分类”案例

案例4

解析:

这个案例的第一列是各个“方面”,这个“方面”就是在对成果进行初步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它们都在说同一个“方面”的事。整个工作成果总结下来包括“创业支持、企业培训和信息服务”三个方面。也可以说,这段时间主要做了这三类工作。这样,原本看似不相关的工作事项,现在通过不同“线条”将它们串起来,显得更有条理。

案例5

本案例将第一季度个人总结分为三个方面:职业发展、生活及个人爱好。整个分类初看之下貌似很清晰,实际却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看第二层,“职业发展、生活和个人爱好”放到一个层级不符合人的认知习惯。“职业发展”属于工作方面,“生活”和“个人爱好”都可以归为工作之外个人生活的部分。“个人爱好”单独作为一项分类,并与前两者位于同一层次,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分类不仅仅是把不同信息分隔开,还要考虑到分完类后的整体性。

再看第三层。“参与《善写》训练营”与“职业发展”之间看不出很强的关联,完全可以与“读完4.5本书”一起归为通过“学习”实现自我提升。“肤况有改善”和“练习普拉提”都是改善身体状况。“增加与亲友的交流”和“尤克里里指弹曲2首”则可归为精神层面。

我们重新分一下类看看:

“工作、学习和生活”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分类”方式,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封闭式”分类的模型使用。“生活”进一步分为“身体”和“精神”,后面概括的时候可以说“身心”如何。这样分类更偏向于“成果”导向,更容易让读者快速抓住核心点。

分类是每个层次上都需要进行深入思考的问题,要做到既满足清晰合理的要求,又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其实不太容易。好的分类需要我们对手头的信息有深入的理解,并仔细挖掘其中隐藏的关系。

案例6

解析:

这里第二层的分类存在与“案例5”相同的问题。“业绩”是完成公司的目标,而“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则说的是个人成长,两者显然可以归为一类,并且不适宜与“业绩”处于同一层级。另外,为了使个人成长方面显得更加“完整”,可以再补充一项“知识”。这样,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者即可构成人们常说的如下ASK模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巴菲特的黄金拍档、完美合伙人——查理·芒格。此处我们不说他创造的财富,而是他创造财富的背后支撑——思维模型。芒格实际上在用一种系统的眼光看世界,他认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只有把那些零散的信息、知识组织起来,并整合为一个思想框架,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其实这种方式就是一种“模型”思维,模型从哪里来呢?一方面可以自己创建;另一方面则是日常的积累。当大脑中的模型足够多时,就可以随时借鉴和调用,应用于各种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