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小强升职记 > 处理:为衣物分类

处理:为衣物分类




“还是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吧,咱们把刚才的收集篮拿出来看看。

收集篮

1.联系供货商,周一将支票送去。

2.给研发部小王提供新版本软件的用户使用报告。

3.查看邮箱。

4.周五之前拿出新产品的销售策略。

5.哪天有空去打羽毛球。

6.研究上个月市场推广费用明细报表。

“嗯,收集篮里已经有一堆事情了,可是当时我们为了保持思绪的平静、注意力的集中,甚至还不知道它们究竟是一些什么事。在我们集中精力将下午2点的会议资料准备完毕之后,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在收集篮上,我们需要在2分钟之内对收集篮里的任务打上‘可以执行’或者‘不能执行’的标签。

收集篮

“我们处理收集篮的时候不是随意处理的,应该遵循下面几个原则:

处理收集篮的几大原则

从最上面一项开始处理。这个原则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获得均等机会的处理。处理并不意味着花费时间,它仅仅是指判断事情的实质,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案,然后相应地处理掉。无论如何,你必须尽最大的可能迅速地突击到工作篮的底部,而且不逃避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

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这里仍然遵循  脑袋里只装一件事的原则,处理完一件事以后再去处理下一件。

永远不要再放回收集篮(被迫中断的事情除外)。当你第一次从收集篮中取出事情时,立刻判定它的性质以及处理方法,永远不要把它再次放回收集篮内,争取第一次就把它做到最好。

“回到我们的例子上:

1.联系供货商,周一将支票送去。这显然是可以执行的,只需拿起电话即可。

2.给研发部小王提供新版本软件的用户使用报告。编写用户使用报告是下属小李的工作范畴,将这件事委托给他处理即可,因此这件事也是可以执行的。

3.查看邮箱。看看那封邮件是垃圾邮件、工作邮件,还是淘宝网的通知信,这个也是可以执行的。

4.周五之前拿出新产品的销售策略。这是一项新的任务,虽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但也是可以执行的。

5.哪天有空去打羽毛球。哪天去打羽毛球是现在无法决定的,只有等某天有空闲了,才可以执行,所以这件事情暂时是不能执行的。

6.研究上个月市场推广费用明细报表。孙会计拿给你这个报表不是让你去执行的,而是在你这里存档,以备日后查询,所以它也是不能执行的。

“我们通常将不能执行的任务分为三类:

1.垃圾。这类事情千万别去做,它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我一般在收集的时候就会将垃圾过滤掉,因此在我们的例子里,没有一件垃圾。

2.将来某时/也许。比如说‘哪天有空去打羽毛球’,这就是一件将来某时当某些条件成熟之后才会做的事情,这类事情数不胜数,如4月份到山东旅游、整理办公室、去医院做鼻炎手术,等等。

3.参考资料。比如‘上个月市场推广费用明细报表’,会计之所以给你是因为你有权限知道这件事情,或许今后的某个时候会用得上,对待这类事情的正确方法是分类归档。

收集篮

“可以执行的事情分为五类:

1.2分钟之内能搞定的事。打一个电话是2分钟可以解决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事,我们采取的行动应该是一立即去做。

2.需要多个步骤搞定的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大部分任务都是需要我们进行分解之后才能执行的,例如‘周五之前拿出新产品的销售策略’,你可以立即去做吗?不行,因为你还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3.指派给别人完成的事。这类事情是我们最喜欢的,因为我们可以方便地把这只猴子甩到别人身上,比如‘提供新版本软件的用户使用报告’,你可以打电话给小李,且告诉他下周三之前必须完成。

4.特定时间做的事。这些事就是我们写在行事历里的事情,一方面可能来自于那些需要多个步骤才能搞定的事情,因为你需要今天做一些,明天再做一些。另一方面有些事情是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或者环境才能完成的,比如下周三督促小李提交用户使用报告。

5.待办事项。这些就是剩下的普通任务了,比如例子中的‘查看邮箱’,对于这些事情,有空的时候就立即搞定它。现在的收集篮看起来应该是这个样子。

收集篮

“上面提到了‘2分钟任务’,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原则:如果是2分钟之内能够做完的事情,那就请‘立即去做’。比如发一封E-mail、打扫办公室卫生、整理桌面、给某人打一个电话,等等。有些人觉得2分钟就能做完的事情太简单,任何时候想做都可以做,但是往往拖了又拖,到一天终了的时候又抱怨‘事好多,真烦人’。不信你可以自己做实验。‘2分钟原则’是专门对付这些‘繁琐小事’的。

“一般情况下2分钟可以使人放松,又不会丢失思路。这里说了是‘一般情况’,也就是说这不是一个绝对值,就像人的体温一样,都是有差异的,不必强求。你可以是2分钟,也可以是1分钟,甚至30秒。如果真的超出预计的话,需要分情况去考虑。还是举例来说吧,如果你本来计划要打2分钟电话,但是现在却超过了,那么是不是要继续呢?当然要!如果你计划用2分钟给老板汇报工作,但很不幸,汇报时老板又要跟你谈另外一个问题,那是不是要继续呢?当然要!

“你可能会说:‘咱们不是提倡集中100%的精力去做当前的事情吗?不是要尽量避免裂痕时间吗?为什么我们要被2分钟原则打断呢?’理由是,如果此时不打断,那么以后会损失更多。举个例子:你正在集中精力写市场报告的时候,老婆打电话来说:‘老公,咱家水管坏了,找物业修理好吗?’虽然很想说:‘你怎么不自己打!’但是显然,这时候如果停下来用2分钟的时间联系物业,说明问题,约好维修时间,再回到刚才的工作中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思路应该不会完全丢失,就当做休息了。相反,如果这时候你不立即去做,那你需要打开收集工具,把这件事情放人你的时间管理系统,做好提醒,以及去做这件事。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可能是直接去做的好几倍,得不偿失。好,到此为止。‘处理’环节我先说这么多,就靠你自己去实践了。”

“等等,老付,我觉得第一个环节,也就是‘收集’环节,是很容易实现的,我平时也在做类似的事,只不过做得不够彻底,没有意识到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情’都从大脑中收集下来的重要性,所以经常会感到手忙脚乱,这一点我是理解的。但是‘处理’环节我觉得有些繁琐,要在收集篮里先写下是否可以执行,然后还需要对可执行的事情进行分类。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吗?”小强认真地听完了老付的讲解,指着桌上老付画的表格说。

“哦,是这样的,我可能没有解释清楚,判断是否可以执行,以及对可执行的事情进行分类是在脑袋里进行的工作,不需要写在收集篮里。还记得我前面说过,大脑是用来做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那些需要保存的东西才是写在纸上的。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手上也只有一个收集篮而已,其他的,经大脑迅速处理后将会被写到其他清单,包括‘将来某时/也许清单’、‘待办事项清单’、‘项目清单’等,这个在后面我还会说到。

“当我提及一个‘清单’时,请注意,我只不过是指一群具有相似特征的项目。一个清单可以是下面3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

1.一个文件夹,包括一些各自独立的记录,记录着同属于一个范畴的事物。

2.在一张有标题的纸上列出的真实的目录。

3.一个软件程序或者电子记事本中的详细目录,比如Outlook软件中的任务模块或者一个掌上电脑中的清单功能。

“一张有标题的纸可以当做‘收集篮’、‘将来某时/也许清单’、‘待办事项清单’。而‘项目清单’则一般用文件夹将与这个项目相关的资料保存在一起。”

“哦,明白了。”小强很满意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