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与“创造财富”有关的畅销书,印证了有不少人对此话题感兴趣。但奇怪的是,学者们对此似乎并没那么感兴趣。此类畅销书我读过许多,虽然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目前缺乏对这一主题的经验性或学术性研究,这个需要填补的空白一直令我感到遗撼。几年前,我自己研究并出版了一本关于这个话题的书——《富人的逻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保有财富》(Reich  werden  und  bleiben:Ihr  Wegweiser  zur  finanziellen  Freiheit)[1],那时我才意识到关于各种致富途径的第一次学术调查早已展开。然而,与这一主题相关的作品主要关注那些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或生活较为富裕的人。

对那些真正的富人和超级富豪——拥有数千万或上亿财富的人的学术调查的缺位,反而更受人瞩目。

为了研究本书,我成功地说服了45名富人接受采访。虽然以任何客观的标准来判断,他们都非常富有,但大多数人都不会自称为“超级富豪”。其中一人甚至这样对我说:“我并不那么富有,还有很多人比我富有得多,比如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他指出,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有几百人都比他富有得多。这并不是假装谦虚,而仅仅证明了这类富人的共同倾向,就是拿他们自己“和那些处于最高地位的人”做比较。我忍不住提醒他,还有73亿人比他更穷。

无一例外,受访者均为企业家或投资人。在采访之前,我研究了大量文献,其中绝大多数来源于美国创业研究领域,以此寻求灵感,期望能为本书找到合适的问题。非常感谢受访者的坦诚相待。我曾向其中的一个人发送了采访中最重要部分的摘要,他写信告诉我:

在阅读采访记录时,很多时候我对自己的话都感到相当震惊。不过这些话肯定都是我说出来的……相信你所记录的内容将我的性格描述得相当准确。未来,所有这些都将指导我做事。就如同你用胶片记录下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反应。

采访是于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面对面完成的,每次持续时间为一小时到两小时。采访记录有整整1740页。此外,每位受访者(只有一人例外)均参与了一项由50个问题组成的性格测试。

采访结果详见本书第二部分。对这些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215页开始阅读。本书的第二部分无疑更有趣,即使受采访的学术性所限,某些调查结果也必定会让你莞尔一笑。第一部分是针对那些对创业和财富的学术研究感兴趣的人和那些想对当前学术讨论了解更多的人,概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尽管如此,想要完全了解第二部分内容,阅读第一部分内容并非必不可少。

采访并探讨了富人表现出的个性和行为模式。解决这一问题的书籍,无论是通俗的入门书,还是学术著作,都偏向于提高读者的期望值,而其中许多人都在寻找致富的见解、指南或秘诀。无疑,我的受访者透露了他们的行为模式、性格特征和策略,这些能帮助他们积累财富。然而,畅销的创造财富类文学作品[2]做出了错误假设,即认为只要找出富人间的相似性,就足以制订一劳永逸的致富计划。

我的受访者们都已获得巨大的财富,他们对问题的回答表明,本书所述的人格特征与行为模式已在他们非凡的经济领域的成功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这是一个基于定性社会研究方法的课题,因此,采访主体不具代表性。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答案没有在由非富人组成的对照组里被验证。

这里所描述的行为模式有助于这些特定人士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与此同时,极为相似的行为模式,如高风险偏好、目标明确、重点清晰、与大多数人的意见背道而驰以及根据直觉做决定,也能导致失败。我的采访也证明,十有八九这些人已经能够将自己的成功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巩固和提升自己的财富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最终学会了控制自己与生俱来的、高于平均水平的风险偏好。否则,最初使他们成功的行为模式和个性特征,很可能导致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失败。这样一来,他们可能没有机会参加这个或其他任何针对成功人士的研究了。在得出任何结论之前,读者应对本书进行全面思考,特别是第21章中关于本次研究结论局限的高质量评论。

这项研究结果最初于2016~2017年的冬季学期提交给了波茨坦大学经济与社会科学学院作为博士论文,并获得了“优等论文”的荣誉。在此,我要对教授兼博士沃夫冈·劳特巴赫(Prof.Dr.Wolfgang  Lauterbach)表示感谢,是他发起本次研究并在此过程中给予我指导。“德国的财富”是他的研究项目,这是第一个解决德国财富起源的实证研究项目,也是第一个把我引入财富学术研究领域的项目。我也要对教授兼博士盖德·赫伯曼(Prof.Dr.Gerd  Habermann)表示感谢,他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指导,并提供了一些与受访者接触的机会。

雷纳·齐特尔曼(Dr.Dr.Rainer  Zitelmann)

*  *  *

[1]  Rainer  Zitelmann,Reich  werden  und  bleiben:Ihr  Wegweiser  zur  finanziellen  Freiheit(Munich:FinanzBuch  Verlag,2015).(雷纳·齐特尔曼:《富人的逻辑:如何创造财富,如何保有财富》,李凤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2]  T.Harv  Eker,Secrets  of  the  Millionaire  Mind:Mastering  the  Inner  Game  of  Wealth(New  York:Harper  International,2007);Martin  S.Fridson,How  to  Be  a  Billionaire:Proven  Strategies  from  the  Titans  of  Wealth(New  York:John  Wiley  &  Sons,2000);Napoleon  Hill,Think  and  Grow  Rich:Instant  Aid  to  Riches,New  and  Revised  Edition(New  York:Wilshire  Book  Co.,1966);Robert  T.Kiyosaki  and  Sharon  L.Lechter,Rich  Dad  Poor  Dad:What  the  Rich  Teach  Their  Kids  about  Money  that  the  Poor  and  Middle  Class  Do  Not!(New  York:Tech  Press,Inc.,1998);Bodo  Schäfer,Der  Weg  zur  finanziellen  Freiheit.In  Sieben  Jahren  die  erste  Million(Frankfurt-am-Main:Campus  Verlag,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