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富豪的心理:财富精英的隐秘知识 > 第15章 风险偏好

第15章 风险偏好




高风险偏好是成为有钱人中的佼佼者的先决条件吗?学术研究对企业家和富豪们的风险偏好做了各种不同的假设。

假设1:企业家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好。来自芝加哥大学的、以弗兰克·H.奈特(Frank  H.Knight)等社会科学家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The  Chicago  School),将企业家定义为主要的风险承担者。[1]这所学校的倡导者主要从风险承担的角度理解创业思维和行为。[2]当代学术财富研究也得出结论:获得巨额财富的机会随着风险偏好增高而增加。同时,一个倒“U”形的相关性尚未得到证实。[3]这与研究人员提出的第二个理论有关。

假设2:适度的风险偏好和成功呈非线性关系。这一理论认为,成功企业家的特征之一是具有适度风险偏好。风险太小,对他们来说挑战不够,但他们也会避免过高风险。假设风险偏好与成功呈非线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风险偏好与成功是正相关的,但超过某种程度,风险的高偏好则会有不利影响。

假设3:主观风险认知。另一种方法解决了主观风险认知问题。这个假设是,即使其他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有风险的,但是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赫里斯(Hisrich)、兰根·福克斯(Langan-Fox)和格兰特(Grant)指出,企业家在其高风险偏好上与非企业家并无区别,但在主观风险认知方面两者差异很大。这意味着企业家的特征之一是具有较低的主观风险认知,这会导致外界认为其具有高风险偏好的错觉。[4]



15.1  风险等级


采访期间,受访者被要求将他们的自身状况按照风险量表进行评分。量表评分标准从-5(“只购买国债的公务员”)到+5(具有非常高的风险偏好)。中立值被设定为0。许多受访者对年轻时和年纪比较大时的风险偏好分开打分,这将在本书第15.3节进一步探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研究者则取较早的值,因为早期的值被认为是适用于大多数受访者创造财富的年龄阶段的。

根据假设2和3,大多数受访者应该将自己置于中立范围。毕竟,假设2认为企业家有适度的风险偏好,避免过度风险。而假设3则认为,虽然企业家确实承受了高风险,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些风险很高。实际上,45名受访者中只有3人分布在中立范围内。5人处于负向范围(-1分到-5分),这意味着他们认为自己是审慎和安全的。绝大多数受访者,即45名受访者中的35人,给自己的评分都分布在正向范围内。令人惊讶的是,45名受访者中有25人甚至将自己置于风险量表的最高值范围,介于+3和+5之间。这代表他们与大范围人群之间有显著差异。针对德国阿伦斯巴赫民意调查研究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即询问受访者是喜欢简单且相对安稳的生活方式,还是喜欢有很多赚钱机会但风险很高的生活方式。7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喜欢安稳的生活,只有1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有追求更多财富的雄心壮志。[5]

受访者的风险偏好

·高风险偏好(+3到+5):45名受访者中有25人在此区间

·正向范围(+1到+5):45名受访者中有35人在此区间

·中立范围(=  0):45名受访者中有3人在此区间

·负向范围(-1到-5):45名受访者中有5人在此区间

虽然这些结果并不能证实假设2和假设3,但是有一些受访者的回答与这些假设完全吻合。许多受访者已明确指出了主观风险认知与实际风险偏好之间存在差异,他们明确表示,那些不太愿意冒险的人对自己做出的评估,与他们周围的人给他们的评价有很大差异。

特别是,往往逆向投资者认为相对安全的事,其他人却认为其具有高风险,而反之亦然,一些被其他人认为相对安全的事,逆向投资者会认为其具有很高风险。一位受访者这样描述了他的投资。

受访者19:其他人说,柏林的轻工业房地产业充满了巨大的风险,他们觉得天啊,“他知道他在做什么吗?那种大型建筑物的房产税可是比租金收入都高啊。”他们说的全是这类的话。但是,我认为在柏林的某个地方,以总建筑面积为基准,按照每平方米80欧元的价格入手房产,这是最没有风险的选择。其他人认为这是有风险的,但我不这么认为……在我所做的事情里我甚至看不到一丝风险。我心里想:“你是很疯狂的那类人。你能买到租售比仅仅为1∶24的房子,基于180欧元/平方米的租金价格,而且是在库达姆大街(Kurfürstendamm)[6]上,这可是我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划算买卖。我没喝醉。”

一位经营股票和房地产生意的受访者,给自己评分“+1分到+2分”,他也承认其他人更有可能给他打+4分。他这样解释这个差异。

受访者43: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会认为我只有+1分到+2分。我不会给自己打更高的分数了,这可能会让你吃惊,但我得解释一下:在我的职业生涯和投资中,我所承担的许多风险都是充分考虑和分析过的风险,这意味着它们最终都算不上风险了。我并非赌徒。这是一方面。我认为,另一方面,整体的业务能力,就是要承担你清楚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这样你才能得到适当的回报。这样做的话,实际上承担的风险会变小。例如,如果我有一个很长的投资期限,那么我可以承担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如在股票市场上的小型股,或者可能是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的债券,甚至是每三年才能出售的房地产。当我做这些投资的时候,它们看起来似乎很有风险,可实际上并没什么风险,因为我知道我的投资期限,我也知道我可以撑得过去,而所产生的现金流经过风险调整后,实际上并没多大风险。

采访者:那其他人,他们怎么评价你?

受访者43:他们只看到结果。他们可能会给我打+4分……据我所知,典型的企业家能承担三种风险。第一,他的投资集中在一个行业,几乎100%地集中,并且不会多样化。第二,他唯一的资产是完全非流动性资产,而他的财富是与此资产挂钩的。第三,他的投资杠杆率非常高。如果我自己考量这三方面的话,我的投资非常集中。一方面,我几乎全部的财富都直接或间接地投资在了德国房地产业。另一方面,我的投资广泛分散在许多不同的房地产项目中,而且我绝不会把很多这类投资作为独立投资,仅把它们作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所以我想说,集中和多元化,各占比50%。当然,我的投资组合是非流动性的,相对于许多其他企业家来说,甚至几乎没有流动性投资。如果我想的话,我相信我能在一年内变现一半的投资组合。这有点儿问题。当然,我的投资的流动性不高,但仍然还是可以变现的。而在杠杆方面,我的投资杠杆率属于中等水平。

另一位受访者解释道,他认为自己可以适度地规避风险。在风险量表上,他给自己打-1分。不过,他觉得其他人会认为他非常愿意承担风险,并可能会给他打+3分。

采访者:在风险量表中,我们以-5分评价追求绝对安全的人,以+5分评价很高的风险偏好的人。按照这个风险量表的评分标准,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受访者27:得+5的人是冒险狂吗?我个人会给自己打-1分。但是别人会给我打+3分。

采访者:这种差异从何而来?……

受访者27:很可能……我不太确定。首先,如果有人是综合全能马术比赛的骑手,其他人就会认为:“他很勇敢,什么都不怕,他很能冒险。”跟这种想法相反,我举一个我特别疯狂的兄弟的实例。他是一个十足的冒险狂。只有当我坚信我有能力去完成任务的时候,我才会做这件事。一方面,能站在高山顶上和相信不管怎样都能回得来,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另一方面,我在较低海拔山区练习三次,然后说:“好吧,现在该攀登峭壁了。”而对我做所有事包括工作,我总是全力以赴。现在我们有流程和人员能够更好地评估风险。而且在完成大约2000个项目之后我就能够预测风险了,同时风险也不会有你想象的那么大。这意味着我会对站在外面的人进行不同的风险评估。

最后三名受访者可以给假设3的提出者作为案例研究,因为他们的主观风险认知和外部的实际风险之间差异非常大。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他们承担的风险是可控的。很少有人能有意识地遵循“都是风险或没有风险”的策略。与许多其他受访者相反,下面这位受访者认为,相对于追求风险的偏好自己的风险偏好更安全。他不愿意承担可能彻底击倒他的风险。“我只承担可控的风险。”

受访者22:你知道,我试图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此,我就能待在一个我认为对自己有利的位置上。这意味着我永远不会把自己置于一个要么到处都是风险、要么毫无风险的位置上。这取决于未知的未来。那种情况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不舒服的处境。赌徒才会把自己置于这种境地。但是我想要处于这样一个位置,即使掌握了所有已知的和未知的信息,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也能获得一个差不多的结果。

采访者:现在你得到的比以前好得多,不是吗?

受访者22:是的,是这样。这一切都源于我所说的可控风险。当我看到这些备选方案时,我会撇开那些看起来像可能导致全部损失或全部收益的方案,因为通常方案和方案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当然,我也会努力保留选择权,并将风险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我再说一次,我确实会承担风险,但我更偏向自己有信心可以控制的风险。

采访者:你创建了一个巨大的安全边际,但又从来不把它用于实际工作,这就是为什么你获得这么好的成果的原因吗?

受访者22:是的,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的。如果这样做,实现我所瞄准的最低目标有很高的概率,同时又确保回报没有上限。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你就可以退后,让事情自行运转,但与此同时,我想确保至少能有一个最低标准的正向结果。

与上述受访者不同,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具有极高的风险承受力的。他们往往认为这是一个弱点。谈到他们人生经历过的低谷时,他们认为就是他们的高风险偏好才让他们损失了那么多钱。下面这位受访者在量表中给自己评了+5分,并且在采访期间多次强调“我是个赌徒”。“我在一张牌上押注,然后为了胜利奋斗到底。”他继续说,“我的工作就是赌博,你知道吗?我下注,永远不知道它的结果,但我会为它而战。”但是他从来不去赌场,因为他把自己的投资视为他的赌局,特别是他的房地产投资。

受访者:几天前我损失了数千万,但我从来不把情绪表现出来……我认为我曾经最大的一次损失是在一个房地产项目上损失了5000万欧元。事实上,让我更苦恼的是我没赌赢……人们总说我,“他到处扔炸弹,不管落在右边,还是落在左边,他都会照常继续下去,甚至连眼皮都不眨一下。他最多就是拿个手帕,掸一掸灰。”

为做成这件事,我努力了两三年。我当然会紧张,感到压力巨大。但是,当我最终知道自己损失了5000万欧元的时候,那种感觉很像上学时,你真的很刻苦地学习,去参加考试然后通过了。而就在考完第二天,一切就都忘得一干二净。就连紧张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认为我是一个在行业里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如果你以前赚过大钱,就有可能大笔输钱。这就像在《旧约》中所说的,“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你没法决定结果……我所相信的是,人们思考,上帝指引我们。“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从来没有体验过能够准确预测风险的感觉。我有我的想法,而且有时我的判断是对的,但我不得不说,每次都是猜测而已……你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的《赌徒》(Gambler)吧。当然,你不会看到我变成那本书的赌徒。我也不想让我的家人看我变成那个样子。但是,归根结底,这只是一场赌局。

那位受访者的态度并不典型,其他大多数受访者都已立即否定。然而,有几个人承认非常热衷于追求冒险。这种风险承受力往往表现在,他们为了挑战更高的风险,决定放弃稳定的职位。

采访者:你能说说你与风险的关系吗?如果要求你按照量表里的标准给自己打分,你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受访者7:我至少给自己打+4。

采访者:那么你是否曾经做过一个重大的经济决策,让你现在回想起认为它导致的结果很好,但实际上风险太大了?你做过这样的决策吗?

受访者7:是的,当然。我曾经做过这样的决定,从×××银行辞职,然后去×××上班。我赚到了很高的薪水,放弃了×××银行的高层管理职位。我是在危机当中做这个决策的。

采访者:这意味着,这总是一个关键点,你基本上是一个雇员,那么你大致赚取了什么?

受访者7:我不完全确定,但一定是五十万左右。

采访者:你放弃了这份稳定的工作。

受访者7:是的,我还放弃了在×××银行的职业生涯……

采访者:你本可以在那里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职业前景。

受访者7:嗯。我却进入了一个我一无所知的行业。

采访者:但是总有个原因让你放弃在银行的一切,并投身到另外一个行业吧?

受访者7:是的,那就是挑战自我。

有几位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私人生活方面有很高的冒险偏好,例如喜欢极限运动。对于下一位受访者来说,情况就是如此,他在风险偏好量表中给自己打了+5,甚至谈到对“高风险”很上瘾。

受访者:我讨厌那种安全第一的心态。我知道在我们德国有一个安全狂热活动,这真的让我失望。这完全是对安全的过分渴望。

采访者: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你不介意,甚至享受某种程度的创业风险,自然而然地故意接近风险并对其充满觉知?

受访者6:是的。我年轻时曾经参加过一些赛车比赛、滑雪比赛,这超出了人们通常所能做的。我曾经多次承受极端的风险。不幸的是,有人甚至死了。年轻时,我渴望冒险,并沉迷于高风险。这促使我与朋友和家人谈过很多次。

采访者:那些只是极限运动而已吗?你都做过什么?

受访者:我曾在没有任何安全设备的情况下爬上阿尔卑斯山脉。爬这座山通常需要使用绳索、冰镐和冰爪。但是,这项运动神奇地吸引了我。我不得不去做。我爬上了山顶。而后我又活着爬了下来。那时在山上的那群人说:“他完全疯了,他想自杀。”但是一切都很顺利。而当我滑雪的时候,我冲过了渠道,那时我相当兴奋,我明白我做的这些事情,只要犯一个错误,我就要用我的生命付出代价。我距离危险越来越近。人们从来没有专注于生命中如此强烈的事情,比如你承担风险的时候,那一刻你活在当下,只想着把事做好。尽管你做的每件事都是相对的,但你还是会对它有点儿上瘾,不是吗?

另一位企业家也详述了他在私人生活中对风险的强烈渴望。他的母亲甚至预言他有一天会意外死亡。显然,这不仅仅是一种只在他的事业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受访者1:我能承受风险……即使在我的个人生活中,我也有意识地去承受相对较高的风险,有时甚至摔得脸朝下。不过,谢天谢地,事情还不算太糟。但我绝对愿意冒险。

采访者:你的个人生活?这是什么意思?

受访者1:……大约在半年前我曾幸免于难,当时一头水牛想杀我。你们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不需要经历这些。当我在锻炼身体或骑马时,我并不总是很小心。我母亲过去常说我会死于意外。她死了,而我还健在。从来没人认为我小心翼翼。事实的确如此。

对风险的高容忍度与明白摔倒后能重新再站起来的自信密切相关。一位受访者说,他愿意接受高风险,因此,他经常不得不将自己的企业登记为资不抵债。然而,从一开始,他就一直有这样的态度:他能挽回损失,因为他知道“怎么做”。

受访者29:这意味着,当你从未有过当一名员工的经历时,你就不会了解害怕失去某些东西是什么感觉,因为你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另外,我一直对自己说:“好吧,即使失去了拥有的一切,我明天也能把它赢回来,因为你知道该怎么做。”你了解这种感受吗?



15.2  控制的错觉:“我正坐在驾驶座上”


受访者均被问及他们主观意识对风险的偏好和实际的风险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其中一个标志是其在自己的公司中所拥有的财富的百分比,以及对风险的认识程度。一些受访者曾拥有独立于自己公司的财富,例如股票和房地产投资。即使他们的企业破产,也不会导致个人财务崩溃。高度注重安全的企业家倾向于把大笔资金作为红利,然后投资“安全”资产,如房地产。

当然,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家将公司的大部分收益用于投资其他领域或将其存到银行,公司的发展机会更有限。一些受访者没有长时间挪用公司资金,也没有把自己的全部收益都用于再投资,以便为公司的发展和壮大提供资金。结果他们大部分的财富都被自己的公司所占用。

这两种策略都是有效的,既可将小额资金作为股息分配资金,也可以在提取收益的基础上采取偏向以分红为导向的策略以便在公司外部积累财富。很多情况下,将收益用于再投资的策略的确能促进公司发展,但这个策略同时也存在高风险。许多受访者同意这个观点。

一名受访者称在风险量表中给自己打0分。当被问到别人会如何评价他时,他坦言他的女朋友会把他给他打+5分。他承认自己的行为风险有时堪比切腹或在刀锋上行走。因为他投入的成本太高,如果突然丢掉一份生意,就可能损失惨重。他也承认把75%的个人财产与自己的公司捆绑起来有风险,在之前的十年里,有八年他“没有从公司拿走一分钱”,而是领取固定工资。他目前正在考虑卖掉公司,因为他觉得将75%的个人财产和公司捆绑所面临的风险太高了。另外,他相信自己和潜在的买家联手可以获得协同效应,让他的公司加速发展。不过,这位受访者认为把大量个人财产和公司捆绑在一起有风险,这让他成为受访者中的例外。

大多数受访者并不赞同他的观点。他们都被问道,将大部分个人财产和自己的公司捆绑是否有风险。毕竟,这种行为就像投资者把自己的钱全投在一只股票上,而不是把钱分散在投资组合里。事实上,企业家这样的做法面临的风险只会更高,因为当他们的财富和自己的公司捆绑起来时,就变得没有流动性、不可替代,但股票可以随时买入、卖出。受访者不会接受这个警告。他们指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公司由他们自己掌控,就像一名受访者所说的,“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在一些财富类畅销书,这个例子被多次提及,被称作“盲目乐观”、不能主观感知实际的风险,这在本书第3.2.2、4.2和4.3节中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分析。

下面举一个受访者的例子,这位受访者是受访者里最富有的人之一。他不认为把大部分个人财产和公司捆绑有很高的风险,因为公司是他自己管理的。他认为,只要“公司由自己管理”并且“不犯任何错误”,就没有风险。他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企业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1/1000。可以理解,这让他高度自信。另外,他认为今后自己——如他所说——不会犯大错,这可能吗?

采访者:你认为,把几乎全部的财富和公司长时间捆绑,这样的做法有风险吗?你会说“这种风险你愿意承受”吗?或者,你从来不觉得这样做有风险吗?

受访者26:我从来没有感觉这样做有风险。

采访者:我能了解一下原因吗?

受访者26:因为公司是我自己管理的……只要公司是我自己管理,并且不犯任何错误,就不会有风险。

采访者:但谁都会犯错,不是吗?

受访者26:是,但是不要犯大错,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小错,许多小错,是没关系的。但是一个真正的大错就会把我击垮。但如果公司由我自己掌控,就不会出现大错。

采访者:我猜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你的杠杆率有多高。你的杠杆率高吗?

受访者26:我尽可能降低杠杆率,不然,依赖性就太强了,不是吗?

顺便说一句,这名创业者在接受采访后就卖掉了自己的公司,他现在以多元化投资组合为基础经营着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许多受访者的创业领域是房地产开发行业。要充分理解这一事实,有必要认识到在房地产行业,开发者面临的风险回报最为极端。他们有机会赚取巨额收益,但与此同时倒闭的公司也极其多。一名受访者正是在房地产开发行业创业,这个行业机会很多,风险也很多。这名受访者自创业以来,几乎没在自己的公司之外积累多少财富。他说,他的资产管理人跟他说“×××先生,你是在孤注一掷”,而他回复“是的,但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他反驳道:“船是我在掌舵……如果我是投资房地产基金或股票基金,我无法知道基金的负责人能把基金管理得多好。”同时,他承认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减少风险暴露,他会通过多元化和收购自己公司以外的资产来减少风险。

下一位创业者是在医疗技术领域致富的,属于很少从其核心业务中获益的那部分受访者,他们更愿意把所有收益用于再投资,使公司业务获得进一步增长。一开始,他就说这样做并不会有风险,只要公司“是我说了算”。不过,接着他就承认,正因为如此他才扩大业务范围、投资房地产,想在核心业务之外积累财富。

采访者:所以你从来没有从公司套现过一大笔分红?

受访者23:很少。只有一次例外,那次不是出于个人需要,而是我的房地产公司需要启动资金。我们不得不分红,而且那是一笔个人性质的提款,因为我们需要将这笔股权收益投资到新公司,这样新公司才能发展起来。新公司需要启动资金,必须一开始就到位。但除了那次之外,我们会保留所有的收益,并进行再投资。

采访者:你从没觉得把很多钱和公司捆绑在一起有风险吗?

受访者23:没有,只要公司是我在管理就行。

采访者:虽然这样说可能有点挑衅,但我还是认为这种做法不就像把所有钱投资到单一股票上吗?一般没有人会这样做,不是吗?

受访者23:没错,但我们的业务从那时起就已经开始多样化了。1975年我开始在房地产行业创业,那时还创立了一家投资公司,我们把这家投资公司做起来了,现在又投资另外一家公司。

另一名医疗技术领域的创业者也让大部分的个人财富和自己的公司捆绑在一起,他在风险量表中给自己打+4分,风险量表的评分范围是-5到+5。和许多受访者一样,他面带微笑地说:“是的,我从不害怕风险。”他这种听天由命的态度很有代表性,许多受访者的态度和他一样。也许宿命论是应对高风险的一种方法。

采访者:你把所有钱投进了自己的公司,你从来没有担心过吗?如果你的公司因为什么原因严重受挫了,你会怎样呢?

受访者32:那我就会很惨,很不幸。但我会把你说的那种情绪视为恐惧。我一直想获得成功,但我也总是确信,不论发生什么,我都可以靠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渡过难关。

下面这名受访者也抱着明显的听天由命的态度。

受访者25:我绝不可能陷入贫困。但如果我不得不因为某些超出自己掌控范围的事情,比如遭遇经济危机而令我失去一切,我也会接受。如果这种事情发生了,我个人的房地产投资项目也会受影响。那会是真正的危机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知道问题最后能不能解决,也不知道怎样渡过难关。那么我会接受它,我会说:“好吧,我会在西班牙的一座小房子里度过余生,并对此感到满意。”对我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不是很在乎地位,所以我不会很怀念财富所象征的地位。更可能的情况是,我会回顾过去,然后告诉自己我曾经过得很好,做了一些很不错的项目,仅此而已。



15.3  “无疑,我想的事情比以前多”


本书第3.2.2节中提到,一个人开始创业时承担的风险和他在现在的公司里工作时承担的风险有很大的差别。有必要区分在创业初期企业家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一旦他们的公司建立起来并稳步发展后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与风险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几年后,他们对风险的接受度降低了。实际上这可能是他们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创立公司、发家致富需要更乐于承担风险。一旦他们实现了目标,就会避免采取过度冒险的行为以免让公司或财产面临风险。这样,个人的所面临的风险就减少了。

在房地产开发商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种发展历程。他们刚开始创业时,通常所承担的金融负债远超过自己所拥有的资产价值。单个项目的失败,可能意味着彻底破产。随着事业发展,他们逐步降低所面临的风险水平,具体而言,是指:

·他们宁愿选择无追索权的融资,也不承担全部责任。

·他们宁愿使用更多的夹层资本,也不用自己的资金。

·他们在公司外建立资产基础。

不过,许多其他行业的受访者也经历了风险降低的过程。他们越来越不想承担风险的原因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位受访者,从事食品零售业,她说:“我年轻时,经常用的就是借入资本。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真挺勇敢的……但我爸爸常常为我担心。”随着受访者年纪增长,她的风险承受能力也降低了。“没错,因为你能更准确地评估风险。你的经验更丰富了,能看出哪里出了问题或者可能会出问题。这是在你年轻的时候不会多加考虑的东西。”之所以能够规避更多的风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积累下来的经验足以让你发现其中的风险,而年轻的时候,你很难发现风险。

一位从事金融业的企业家认为人年纪越大自然而然地会变得越来越谨慎。

采访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已经变得越来越谨慎。那你觉得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越来越谨慎的呢?

受访者  1:我觉得是在55岁左右吧。没错,就是那个时候。

采访者:因为你不想再拿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来冒险了。

受访者1:事情不是这样的。我从没这么想过。我只不过是改变了对风险的看法。我不是不愿意去承担失去一切的风险,而是我没想过那些。

采访者:但是……

受访者1:但是,把年轻的军官们派去战场打仗,而把50岁的年长军官们送回家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一个人的年纪越大,想得就越多,对风险的看法也和年轻时有所不同。

……

受访者1:我年轻时,的确认为一切会变得越来越好,那个时候我还背负着个人金融债务,这是现在的我绝对接受不了的。事情可能很顺利,但也可能变得非常糟糕。所以说到谨慎,现在年龄大了,我绝对不会让自己像过去那样背上那么沉重的债务。

许多受访者称他们不愿意再让自己辛苦经营起来的东西蒙受损失。

受访者4:我给自己打+5分。虽然我得限定一下,我改变了很多,每天都会提醒自己:“现在,就一分钟。你已经获得一定的保障。你拥有无忧的生活,不要再贸然冒险了。”

采访者:我在和其他受访者聊天时也了解到这一点,他们说:“随着年纪增长,我对风险的渴望好像慢慢减弱了。”

受访者4:嗯,没错。我就是这样的。我年轻时,员工们就跟我说:“×××先生,你不能这样做。我们不能把公司的收益全部押在这一场广告宣传上,也不能为了这一个战略就赌上全部。”当然,我还是会这么做的,虽然也不是每一次都成功,但我总是把一切都赌上去。如今,我可不会那样做了。我要对自己的公司和里面的180名员工负责。

因为知道从头再来的辛苦,所以行事才会更加谨慎。

受访者9:因为我告诉自己:“如果我在这里摔倒了,就没有精力再重新开始了。”很明显,我在年轻的时候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更好。

一名企业家这样评估自己的风险状况:“以前,我是+5,现在我就是0。”他是这么解释的。

受访者21:我对安全感的渴望已经变了。一度,我成天想的就是做出点新花样。那时我觉得,哪怕会遇上把弓折断的风险,也比从不拿弓或是松了弓弦要好得多。现在,我最想要的一样东西就是安全感。首先,我要有把握。我会衡量安全和风险。每个项目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这个风险必须是可控的。

几名受访者提到,他们之所以会变得越来越规避风险,是因为他们对家人有责任。一名企业家在谈到自己的风险偏好时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风险偏好分值从+5变成了+3。他是这么解释的。

受访者42:是啊,以前,我的风险偏好分值肯定是+5,而现在,说实话,我女儿已经11岁了。我一共有4个孩子,在第一次把一个女儿抱在怀中的时候,我的想法就变了。我有家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不再是孤身一人,不再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光棍了。

许多企业家担心风险投资可能会对子女继承遗产有影响,高风险会加重家人的负担。

受访者31:随着年纪慢慢变大,我对风险的渴望确实降低了。现在,75岁的我不会再冒更大的风险了。因为我的几个孩子很能干,妻子总是为我着想,我不想因为自己冒险而让他们以后的日子不好过。

如果要根据风险偏好给自己打分,分值在-5到+5之间,另一位私人股本业的企业家给年轻时候的自己打+4分,现在打0分。和其他几名受访者一样,他说,随着年龄增长,自己变得越来越会规避风险。他指出,重要的是看清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愿意承受多大的风险。

受访者28:每年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都会评选出“年度企业家”。通常,获得“年度企业家”称号的这些人两年后就会销声匿迹。我会问自己:“为什么呢?”在我看来,他们更多的是利用了错误的风险结构来创造了当选年度企业家所需的超额利润。换句话说就是,一位企业家走进赌场,直接走到轮盘赌桌边,把所有赌注压在数字13上。然后,他回家了,说“我真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家”。然后,×××也说:“你真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家。”这种人绝对不会说:“我只不过是运气好罢了。”他们只会说:“我只是脑子比其他人的好用罢了。”就是这样,他带着这种想法在第二年又去了赌场,然后又把一切押在了一个数字上。这次他把一切押在数字4上,因为他知道,根据计算概率的标准和1/37的中奖概率,同一个数字不可能出现两次。所以,他把一切赌在数字4上,一轮过去,他输掉了一切,他崩溃了,因为他不能接受之前的胜利只不过是运气好。他坚信他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赢的……许多年轻的企业家把所有东西都押在一张牌上。要是有一百个人这样做,成功的最多只有一个。人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能赢,还有九十九个人也试了,不过失败而已。他们的智商未必会有差异……我想说的是我已经变了。人年纪大时,就不想把三个球一起抛向空中了。如果你的业务是像杂耍一样把三个球同时抛向空中,每个球都有风险,这些风险叠加起来,局势就可能失控。所以,一次我只会把一个有风险的杂耍球抛向空中,然后等它安全地落到手里,风险消失,再抛下一个球。

最后,这个过程中还有另一个动机。一般情况下,使用的借入资本越多,人承受的风险也就越高。但是,由于大多数受访者的主要动机是想获得“自由和独立”,因此他们就处在了矛盾中。一位从事食品行业的企业家表示,他很少使用债务融资,他通常都是拿自己的钱当公司的经费。他的公司价值几十亿欧元,但资产负债表上只有5000万欧元的债务。他的竞争对手们选择了和他完全不同的方式,他们的公司发展速度更快,但代价是要背负几十亿欧元的债务。“而我无债一身轻。”他担心如果他负债了,就失去了创业的自由。他说如果自己现在有机会用25亿欧元买下另一家公司,他也肯定能拿出所需要的资金。“但是那会让我很头疼,因为我会没了自由。”



中期研究结果


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了企业家及有钱人风险偏好的问题。一些研究人员确认风险偏好、创业成功及财富这三者之间存在一种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反地,另一些研究人员发现企业家对风险的渴望处于中等程度。第三组研究人员的发现则支持另一种假说:虽然企业家的做法在外界看来可能是在冒险,但是企业家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研究表明,有意识地承担风险——尤其是在创业初期有意识地承担风险——并且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降低这些风险,企业家是成功获得可持续财富的必要条件。没有准备好承担高风险的人不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或投资家。另外,任何面临极高风险时间过长的人都有失去他们积累的财富的风险,即使不是失去全部,也会失去大部分。这种情况在人的一生当中出现得越晚,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就越低。其中许多受访者称他们对风险的渴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了。重要的是要时刻牢记在本书研究中接受采访的超级富豪都是将自己的成功延续到现在的人。当然,很多企业家没有获得长期的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一直面临过度的风险,却没有及时采取行动降低风险。

有一种假设是企业家和有钱人的风险状况比较适度,但受访者们对比并不认同。这肯定与这些超级富豪们创立公司、积累财富时期的情况不相符。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风险偏好较高。这和他们在巩固业务阶段的情况相反,在后一种情况中,他们越来越不愿意承担风险了。在企业家的这个人生阶段,风险偏好适度的假设是成立的。

还有一种假设是企业家和有钱人在外界看来在承受高度风险,但他们自己并不这样认为。受访者们并不完全认可这种假设。大部分受访者对于自己的高风险状况有着充分的认识。同时,许多认可最后一种假设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风险偏好是适度的,但他们也承认外界会认为他们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很高。另外,采访证实了,从客观来说,许多受访者面临的风险都很高,要么因为他们的投资组合缺乏多样性,要么因为他们的钱都在自己的公司,但他们自己并不认为这些是风险。这就给了他们一种尽在掌握的错觉,其实,不过是这些受访者盲目乐观的结果或表现。

*  *  *

[1]  Stefan  Lackner,Voraussetzungen  und  Erfolgsfaktoren  unternehmerischen  Denkens  und  Handelns:Eine  empirische  Analyse  mittelständischer  Unternehmen(Ham-burg:Verlag  Dr.Kovac,2002),S.18  et  seq.

[2]  Stefan  Lackner,Voraussetzungen  und  Erfolgsfaktoren  unternehmerischen  Denkens  und  Handelns:Eine  empirische  Analyse  mittelständischer  Unternehmen(Ham-burg:Verlag  Dr.Kovac,2002),S.21.

[3]  Melanie  Böwing-Schmalenbrock,Wege  zum  Reichtum:Die  Bedeutung  von  Erbs-chaften。Erwerbstätigkeit  und  Persönlichkeit  für  die  Entstehung  von  Reichtum(Wiesbaden:Springer  VS,2012),S.229.

[4]  Robert  Hisrich,Janice  Langan-Fox  and  Sharon  Grant,“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d  Practice:A  Call  to  Action  for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2,No.6(2007),p.583.

[5]  德国阿伦斯巴赫民意调查研究所第11050号调查报告。

[6]  库达姆大街是柏林最负盛名的位于市中心的购物街,街两旁都是高档的零售店铺和写字楼,在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