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社会共通资本 > 出版后记

出版后记




对于国内的普通读者,甚至一些关注经济学的人来说,宇泽弘文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在日本,宇泽弘文是举世公认、备受推崇的经济学家。1989  年,61  岁的宇泽就被推选进入以筛选严格著称的日本研究院(Japan  Academy),这个年龄就当选非常罕见。宇泽还在  1983  年获得“文化功劳奖”,1997  年获得文化勋章。在世界上,宇泽也获得了广泛的承认。他曾担任世界计量经济学会(Econometric  Society)的主席,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成员,美国经济学会(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外籍名誉院士,以及美国国家科学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外籍院士。

对于经济学界的读者来说,对宇泽的了解可能来自他对现代经济理论的贡献。他最著名的“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被看作是“朝着高级增长理论中多部门模型的更为基本的分解迈进了第一步”,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也建议“任何不能阅读这篇论文的经济学家,至少应该建议他的学生去阅读这篇论文”。两部门生产技术分析比单部门生产技术分析更具有一般性,它使得生产可能性边界成为一条严格凹向原点的曲线,而不是一条水平直线,也使得更丰富、更复杂的动态分析成为可能。因此,这种技术也特别适用于分析经济波动。两部门模型还完美地适用于国际贸易的动态分析。

宇泽弘文还因其在内生增长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被宏观经济学家熟知。他在  1965  年发表于《国际经济评论》(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的论文中提出,人力资本的持续积累会带来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宇泽正是这一新增长理论的先驱。因此,模型中的符号  H  既代表了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也代表了弘文(Hirofumi),而符号  H  在如今的各类经济动态模型中随处可见。

不论是宇泽弘文自己还是他的众多门生,都为最优经济增长的现代理论带来了重要启示。他教会了一整代理论和应用经济学家如何应用庞特里亚金的最大值原理。也似乎正是宇泽,将相图引入经济动态学,或者说他推动了相图在经济动态学中的使用。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这一核心的工具,经济学研究将会是怎样的景象。

除了在宏观经济学上的贡献,宇泽弘文在数量经济、一般均衡和需求理论上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同样广为人知。宇泽还为非线性规划分析奠定了基础。在目标函数是凹函数的情况下,宇泽利用斯莱特条件求得满足最优化鞍点性质的库恩塔克乘子。在目标函数光滑的情况下,阿罗、赫维茨和宇泽引入了现在常用的限制条件,该条件暗示最优化时必定存在满足鞍点性质的库恩塔克乘子。

1962  年,宇泽发表在《经济研究季刊》(Economic  Studies  Quarterly  )上的论文《瓦尔拉斯的存在点定理与布劳威尔不动点定理》(Walras’s  Existence  Theorem  and  Brouwer’s  Fixed  Point  Theorem  )是关于一般均衡的沧海遗珠。现在回想起来,这篇论文大概可以看作是对索南沙因(H.  Sonnenschein)关于过度需求所做结论的预兆。宇泽对基于需求函数的有关偏好的一系列经典的、重要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他第一次令人信服地展现了经济动态学中局部稳定性和全局稳定性的重要差异。

对他大量优雅、深远的研究,我们只能略窥一二。还有一些他曾积极追索过的研究还有待人们去发现它们的光辉,比如彭罗斯效应,宇泽对资本增加或企业业务活动中的其他变化带来的组织成本的增加进行建模。

宇泽弘文还指导了许多成功的学生,其中就包括: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乔·斯蒂格利茨(Joe  Stiglitz)、鲍勃·卢卡斯(Bob  Lucas)、鬼木甫(Oniki  Hajimei)、阿沙夫·拉辛(Assaf  Razin)、米格尔·希德劳斯基(Miguel  Sidrauski)、吉列尔莫·卡尔沃(Guillermo  Calvo)。

宇泽的数学优雅深邃,但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家,他并没有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并且,宇泽虽然在数学上具有高深的造诣,却提倡“人文经济学”和  “使人类像人类一样生存的经济学”。本书所阐述的就是宇泽的这一思想,我们会看到经历了高速增长期之后的日本所面临的农业、教育、医疗、环境等问题,以及宇泽给出的解决方法,体会到他对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建议的反思,会看到他对人性和自然的关注与重视,这也是如今的中国所需要的。

服务热线:133-6631-2326 188-1142-1266

服务信箱:reader@hinabook

2017  年  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