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快书写,慢思考:好创意大爆发的28个技巧 > 从自己着迷的事物着手

从自己着迷的事物着手




我的身份之一,是写作指导教练,我教导商界人士如何写书。在典型的初次会谈中,我的客户通常不知道该以什么为书的主题,于是他们就会开始猜测。他们告诉我,他们觉得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书,以及他们可以推出什么样的书。然后,他们就开始抛出一些可能的主题。但是,我会制止他们这么做。

每本书都需要读者,因此,思考可能的读者是哪些人是一件重要的事。书也可以帮助作者达成事业上的目标,所以,从策略的角度思考如何利用一本书让事业更上一层楼,也很有道理。然而,太早考虑这些层面的问题,只会制造出一本平凡无奇的书。

作者常常一开始就会把关注焦点放错地方。他们关注的不是自己最擅长的事物,或是读者最想听的东西,而是努力想猜透读者的喜好,然后写出一本市场期待的书。

这个情况让我联想到一出情境喜剧,美国版的《办公室》(The  Office)。剧中有一幕,当安迪被调职后,他想要讨新老板迈克尔的欢心,于是就巧妙地模仿老板的用词和语调。一开始的时候,迈克尔很喜欢安迪,因为他们两个人似乎非常相似。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安迪的模仿行径开始惹人厌烦,因为他无法自己做决定,总是跟随老板的脚步。

在影片里,这种哈巴狗的行径惹人发笑。但在现实世界中,这是一种很可悲的行为。假如你想要写一本有原创性、有价值的书,借此展现自己最杰出的一面,那么你就必须采取主导的态度。

诚如埃里克·梅塞尔(Eric  Maisel)所说的,写书可以创造意义。你要把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带到这个世界上,你可以决定什么是适合的,什么是不适合的。

请把自己想成一个过滤器。你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经验,累积了无数的体验、想法、故事与回忆,对你来说,这些东西都是独一无二、意义重大的。因此,你的书应该从你脑子里的这个数据库出发。从这个丰富的宝库中撷取部分精华,你就可以创造出一本刻有你的个人印记,而且是世上绝无仅有的书。

当我与客户进行讨论时,我会请他们把别人的想法以及自己的成就先暂时放到一边,接着我会要他们列出一个清单。什么样的清单呢?在生活中令他们着迷的所有事物,不论是现在或是过去。我指的是像这样的清单:

·事实

·惊喜

·对话

·数字

·回忆

·艺术

·精辟见解

·营运模式

·戏剧

·偏见

·角色模式

·书籍

·趣闻逸事

·网页

·电影

·宠物哲学

·博客

·电视节目

·经历

·场景

·个案研究

·梦境

·争议

·怪诞的想法

·类比

·诗歌

·流程

·笑话

·方法

·谜语

·假设

·神话故事

·风险

·旅游经验

不论好坏、大小、重要或琐碎,只要是他们觉得应该列出来的,就要毫不犹豫地加入清单中。不需要考虑为什么某些事物会令他们着迷,这些事物是否有写成书的价值,或是和他们的核心事业是否相关。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有感觉的事物、令他们觉得闪闪发光的事物全列出来,不管理由为何。

我们再玩一个游戏:把浮现在客户脑海中的一切,都视为有潜在价值的写书题材。

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来列这个清单。我会建议他们结合自由书写和做白日梦,在一天当中的任何时候进行。在他们列出清单后,我们才要开始思考潜在读者与目标的问题。

什么人是可能的读者?这群人和其他人有何不同?我的客户有资格告诉他们什么事?这些读者需要知道哪些事?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东西?他们最想通过我的客户,得到什么样的解决方法?哪些解决方法可以帮助我的客户,向事业目标迈进一步?什么样的书可以让每个人得到他最想要的东西?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书?

在讨论过上述问题后,我们会开始研究这份清单,把清单上的事项加以调整:移动位置、增加项目、加以归类、寻找主题。相信我,我们可以找到主题。就像爱德华·塔夫特(Edward  Tufte)所说的:“整理资料可以带来精辟见解。”只要把现有的东西排列组合一番,就可以得到新的洞见。

从这些充满力量的事物中,我们可以找出书写的主题,以及大部分的材料。这些材料来自客户内心最真诚的部分,来自铭刻在他们大脑中令他们永难忘怀的记忆。

利用这种方法,所有人的需求都被照顾到了:作为意义创造者与商界成功人士的客户,以及读者。

现在,可以开始写作了。如此写成的书,比较有机会成为对读者有用、对作者有意义的书。

顺带一提,这种方法不限于写书。任何想说故事的人,都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不论所采用的媒介是什么。重点在于,找出大量的题材,然后加以裁切处理,找出最棒的部分加以利用。

记忆要点

·假如你想写出重要的作品,不要先考虑市场的状况,因为它有可能把你带往一千个方向,而让你不知所措。因此,你该做的,是检视令自己着迷的事物,那些你深深喜爱且无法忘怀的事物。然后列出清单。

记忆要点

·在这份清单中,寻找主题以及特别令你振奋的题材。要到这个时候,你才可以开始考虑市场的问题。

·运用这些充满个人印记的丰富题材,再加上对读者的了解,创作出一本独一无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