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我的最后一本口才书 > 第四章 掌握表达思维,才是好口才的根本能力

第四章 掌握表达思维,才是好口才的根本能力




1.如何让说话变得出彩——四种思维的基本表现形式


思维是说话的根基。没有思维做支撑,你就无法表达出你的思想。

没有经过思维锻炼的人,也能够把话说出来;但如果你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那么你说出来的话,就会更接近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你能够更自如地运用你的说话能力,让其为自己服务,真正发挥出语言的魅力。

说话常用的思维方式

说话的思维,跟我们平常用于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并无二致。但是很多思考能力强的人,也未必能够把话说好。因为这需要持续针对性的锻炼,才能形成习惯,把这些思维能力应用于说话上面。我们也无须很聪明才有资格去学习,只要通过适当的锻炼,我们一样可以掌握它们,为己所用。我举一个例子说明。

A:砖头有什么用途呢?

B:可以用来盖房子,砌墙啊!(常规思维)

A:除此之外呢?

B:你喜欢的话,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别人;或者你想不开的时候,拿来自残也挺方便的。(发散思维)

A:不会吧!砖头也可以做礼物?

B:当然啦,砖头很重要的!没有砖头,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子。砖头就像我们人体中的骨骼,没有它们支撑着,就算我们皮肉多么厚实,也会干瘪得如同一块廉价的地毯一样。(形象思维)

A:那用砖头怎么自残呢?

B:别人心口碎大石,你脑袋破砖头,效果也是杠杠的!(类比思维)

A:那万一我不小心用力过度把脑袋打爆了,我是不是会死啊?

B:你是个人就会死!(逻辑思维)

那这些思维是怎么影响到我们的话语,又是如何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的呢?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如果从形象思维去理解,就是由一个点向外扩散,从点到面,如同辐射般,把触及的范围扩大。所谓“借题发挥”,就是最好的说明。

对应上面对话的例子,砖头本身的用途就是为了盖房子,是建筑材料,这也是它本来的属性,但如果我们扩散去看待这一事物,砖头的用处就不止盖房子这么单一了,正如曲别针的用途远不止用来别文件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无话可说,其实就是我们的思维不够发散。说完一个话题,就感觉没话可说了。如果我们懂得利用发散思维,那么我们就可以由一个话题,引出另一个相关的话题,然后接着再引出另一个相关的话题,源源不断,基本上就不怕冷场的发生。

例如我们可以从学习,说到教育,再说到就业,再说到工作,再说到理想,再说到人生,让思路扩展下去,这对于我们与人沟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发散思维最忌讳的就是思维定式。不要认为所有事物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发挥想象力,也可以创造出你的答案。说话也是如此,只要敢于开放你的思维,天南地北都可以聊一番,给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发散思维带来的广度。

而与之相反的,还有集中思维,就是聚敛思维。从面到点,由多角度出发,最后回到一个点上,这是思维的深度表现。我们对问题做出分析,无论举出多少例证,也是针对一个问题做阐述。所以在生活中善于利用这两种思维为自己的话语服务,我们就能够自如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思维的一种形式。

如果我们说话的时候,适当加上一些形象的表达,那么我们的言语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把凶恶的女人形容为母夜叉,把不负责任的花心男人形容成渣男,都是形象思维的展现。

幽默也需要用到形象思维。看到一个女生吃饱后摸着肚子打嗝,然后你关心地看着对方说:“你是不是吃得太饱,动了胎气啦?注意身体啊!”我相信这样的谈话气氛,不会枯燥到哪里去。

把一件事描绘得有声有色,多数依赖形象思维来实现。比喻就是最好的例子。把我们未曾接触过的一样事物,通过比喻的方式向我们描绘出它的样子,我们就更易明白。

当然,利用肢体语言来描述一件事物,例如胖,就张开双手来比画,也能很形象地表达你的意思,甚至效果更好。不过现在已经有很多表情包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感情了,所以我们的形象思维用到的地方也就越发减少。

平时生活当中,把熟知的事物,用形象思维去包装,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HR问你:“你为什么会被我们公司吸引呢?”你说:“因为我觉得贵公司就像一艘充满动力的巨轮,一旦确定方向,无论多远多艰难都会全速前进,抵达目的地。这种精神完全激励了我。”

至于怎么提高,其实多看小说,多阅读文学作品,就能够帮助我们培养想象力,提高形象思维,在此不再赘述。

逻辑思维

由于类比思维同属于逻辑思维的范畴,所以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说。

逻辑思维谁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它对于我们构建话语,有很大的影响。有些人表达能力不好,问题就是出在逻辑思维上面。我们经常说对方说话怎么前后矛盾,胡编乱造,就是没有逻辑的结果。

逻辑思维,说穿了就是你的结论,一定是由你的前提推导出来。如果你的前提推不出这个结论,那么这就不合乎逻辑了。例如,不会游泳的人,缺乏求生技能,丢在海上很容易淹死。我是不会游泳的人,所以把我丢在海上,我会很容易淹死。但如果你说,不会功夫的人丢在海上容易淹死,那么就算你真的不会功夫,真的淹死了,这个推理也是不合逻辑。因为会不会功夫跟会不会淹死,没有直接的关系。

怎么提高逻辑思维,后面的章节会有专门的论述,这里不再详说。

值得注意的是,适当跳脱逻辑思维的限制,运用发散思维或形象思维来构建语言,你的表达会更多样化。如,为什么飞机在天上不会掉下来呢?因为我们人类不断向前开拓的精神,把它承托在空中。

有了逻辑的基本概念,那么这时类比思维就派上用场了。

类比思维也是一种推理形式:由于A这样,所以得出那个结果;那么跟A相类似的那个B,如果也是因为这样,那么它很可能也会得出那个结果。就是说,由拥有某特质的已知事物,推及另一样相似的事物也拥有某特质。推己及人,就是类比思维的常见用法。我是情感丰富的人,失恋会伤心,你也是情感丰富的人,所以你失恋也会伤心。

有时候我们想说服别人,类比推理就能够帮到我们。类比推理可以增强我们表达的丰富性。向别人阐述一个道理,通过举一反三的论证,用相似的事物做比喻,那我们就能够更容易让别人明白这个道理。

即便你反驳别人,运用类比推理,也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例如一个经典的故事,一个美国记者问周恩来总理:“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总是低着头,像是垂头丧气,不像我们美国人都是昂首挺胸的?”周总理回答:“因为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我们走的是上坡路,所以要低着头。”把上坡路和下坡路,跟国家的崛起和衰落的相似性产生类比,便构成反驳的理由,不管反驳得好不好。

所以,你所认为口才好的人,都是思维转换很敏捷的人。他们可以从一种思维形式,很快就转到另一种形式上,说话也就变化多端,丰富多样,给人新鲜新奇的感觉。如果口才的基本功扎实,表达流利,声色俱备,那么就称得上是一流的演讲家了。

有些人在生活中,无意中用到其中一些思维方式来说话,获得不错的效果。但倘若经过刻意练习,那么运用这些思维方式,就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言表达。

当我们有意识地因应表达的需要,来调动我们的思维方式做辅助,比起想说话的时候却无从入手,不是更能提升我们的沟通交流效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