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好好思考:如何练就高超学习力 > 成本与收益的非线性不对称

成本与收益的非线性不对称




其实,要抓住未来变化中的关键因素,核心还是理解“非线性”。

我们知道,所谓“生意”,本质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比如,一件商品,成本1元,售价2元。那么买入10元,就能赚10元;买入100元,就能赚100元。这个成本和收益同比例增长的方式,就是成本和收益的线性增长。但是,这是我们想象的理想情况。

现实是,我们买进的货品成本往往是波动的,而售出货品的时候,价格也在波动,可能0.8元,也可能3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赚钱就必须对行业特别了解,能洞察市场的波动。

可是,这只是赚钱的一种模式。世界上还有另一种利用非线性变化赚钱的模式,那就是,投资的时候成本最多是1元,但是获取收益有可能是100万元。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才是更好的买卖。你可能会想,哪里会有这种好事,除非买彩票。但其实不是这样,从表面上看,买彩票是一个成本和收益的非线性机会。但是,由于这个机会的概率是被人设计好的,最终赢的一定是庄家,所以买彩票反而不是好生意。但是,生活中确实存在“一本万利”的模式。

我有个朋友,做金融债券固定收益咨询。简单说,就是他花时间研究哪些证券值得购买推荐给客户,如果客户因此赚钱了,他从中分一定比例的利润;如果客户赔钱了,他也不需要承担损失。换句话说,他最大的成本就是自己花时间研究证券,可是收入理论上却是有可能无限的。这就是非常好的成本收益非线性不对称的模式。

其实,更典型的是做基金投资的人,他们管理资金投资时,就算基金赔钱了,每年仍可以从资金总额中提取固定的管理费,而如果基金有赚钱了,他们分红。这当然就是一本万利的非线性赚钱方式了。因此,很多做金融投资的人财富积累快,不是因为他们更努力,而是他们赚钱的模式只要遇到一次“非线性”成功,就会让财富有指数级变化。

总之,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些机会,是成本投入很有限,但是收益却有可能非线性地大幅增加,这样的机会自然就值得我们投入。说到这里,我多说两句,生活中有些机会,是收入很有限,但是成本可能非线性地大幅增加。你可能觉得,谁会做这样的赔钱买卖?但是,人们往往会因利益诱惑掉入这样的陷阱。比如,通过行贿受贿或其他非法手段获得业务好处,这么做能获得的好处是固定可以算出来的,但是这么做就给自己埋下了一辈子的违法风险,潜在成本风险代价极高——这是和时间做敌人的一件事。

回到正题,对我们而言,要在各种琐事中找到关键问题的关键策略,核心就是要关注可能引发非线性后果的事情。而找到这种非线性后果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从上至下的思考,另一种是从下至上的思考。

所谓从上至下,就是先分析宏观趋势,再梳理可能的方向,最后从这些方向中找结构性变化的非线性机会。而从下至上,其实是从一个个具体的事情出发,思考这件事情未来的发展动态,是否有值得巨大变化的可能。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前种方法,好处是可能看到一些我们生活圈子之外的机会,但是,弊端是需要我们花专门的时间进行思考梳理、调查研究,比较耗费精力。而对于后者,虽然看起来有些被动,但是由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事情,各种背景情况更熟悉,不需要做太多基础工作,就能做判断,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更实用。

我个人很喜欢把生活中的一次次选择,都看作一次次投资机会,我总会用非线性关键时刻的视角分析思考:这件事情未来有可能带来巨大的非线性收益吗?它有可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吗?如果有这个可能性,投入的成本还很有限,我就会毫不犹豫提前下注。

如果我能找到一个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长期做的原则,那么,我就能够拒绝生活中绝大多数平庸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逐渐提炼出寻找自己关键时刻的五个原则。



寻找关键时刻的五原则


所谓“寻找关键时刻五原则”,是指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符合关键时刻的要求要评估的五个维度,分别为:

1.战略学:趋势判断(变换尺度思考)

看这件事未来是否有较长期发展的可能。

2.心理学:内驱力原则

如果需要自己经常投入精力时,问自己内心是否热爱和认可。不喜欢的事情,很难长期坚持。

3.系统学:寻找系统的关键解(提升认知)

长期来看,竞争优势的原动力来自认知。因此,要思考投入的事情能否增进自己对一些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4.经济学:边际成本/复利效应

边际成本是否能够不断降低,或者收益可以有复利增长的效应。也就是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做一件事做得越多,成本越低;或者成本不变,但收益不断增长。本质上是分析判断这件事情收益是否有非线性增长的可能。

5.正面黑天鹅(非线性后果)

黑天鹅是美国金融投资者塔勒布提出的概念,是指我们生活中发生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对我们生活有很大影响的事情。而正面黑天鹅,是指一旦发生对我们有积极影响的事情。

以这五个原则思考判断时,能让我跳出思考问题时简单的经验和直觉,做出不一样的判断。

2015年年底,我突然接到罗辑思维CEO脱不花的电话,说他们在开发一款学习知识主题的app,叫“得到”。他们想听听我对这类产品的意见。结果,我们聊天聊到一半的时候,脱不花突然说:你说的这些很有意思,要不然你在“得到”做节目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那时,时不时也有人邀请我做档节目或者开设课程,但我基本婉拒了——毕竟我的旅游规划设计公司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所以,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公司很忙,没时间啊。

不过,很快我就提醒自己:不要用现状判断问题,而是要思考这件事是否能带来非线性结果。

那时,我获得的信息是“得到”app是一款让用户付费收听音频节目的软件。

不过,对“得到”卖付费音频的模式是否可行,当时我是拿不准的。毕竟,2015年时,人们通常认为“免费”才是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因此,一般而言,既然我不好判断,那最好的策略似乎应该是拖字诀——先拖着,静观其变,如果产品真的发展起来,再加入也来得及。

不过,我当时快速用寻找关键时刻五原则进行思考。

首先,这件事情是否有长期发展的可能。我当时不是很确定,但我知道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肯定是一个趋势,值得一试。

其次,内驱力原则,我是否热爱?如果你读过我的第一本书《好好学习》,就会知道我是一个特别喜欢通过分享收获来帮助别人的人。“得到”app只不过是把这种热爱以“音频”形式展示了。

再次,这件事是否有助于提升我的认知。我想,罗振宇和脱不花对互联网商业的认知比我强太多,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免费音频”的存在,如果他们要做付费产品,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我参与做这件事,哪怕失败了,也一定能增进自己对互联网商业的理解,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然后,这件事是否与时间做朋友,有复利效应或低边际成本效应。我记得第一次去罗辑思维的时候,他们的办公场地还在郎园,看到当时他们六楼的办公室里有一大片区域坐着几十号人在忙碌地接打电话,我很好奇,一个公众号怎么有这么多人在接电话呢?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罗辑思维的电商售后部门:月饼压碎了,包裹寄丢了等,都需要有人做售后服务。这时我想,付费音频在这一点上,简直太完美:录制好的音频,几乎不存在太多售后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不像月饼,卖一次就没有了。我录制一期音频节目,今天可以卖,明天可以卖,后天还可以卖,甚至明年也可以卖,这个销售的边际成本是极低的。

最后,这件事是否有正面黑天鹅效应,我在想,有罗振宇和脱不花加持,万一“得到”app成功了,我在早期就参与这个项目,是不是有可能遇到正面黑天鹅事件?

这么考虑一遍后,我就发现这是一个投入和产出存在非线性不对称的可能机会,所以,尽管我对未来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如何做决策却非常简单——当然要投入在非线性成长的机会上。因此,我答应脱不花参与做这件事情。

事实证明,这次彩蛋埋得很成功。之后的2年,在罗振宇和脱不花的带领下,“得到”app用户突破千万,成为知识付费这一波浪潮中的黑马,网传估值近百亿元。而我也因亲眼看到“得到”app崛起的过程,对互联网商业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因此结识了一批极为优秀的老师和朋友,让我从认知到人脉上都有极大的收益。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一个启发就是,在人生遇到的无数个选择里,很多问题耗费了我们的精力,但没有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反过来,先从结果思考,从非线性的结果思考,坚持做长期看有大概率、高收益的事情,这样才能让我们从各种各样的诱惑中跳出来,抓住真正的关键问题。这让我不由得想到,查理·芒格的一句话:“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靠的是不去追逐平庸的机会。”

正如巴菲特说的,人生投资就像打孔,如果你只能打二十个孔,那么你会更加慎重地分析每次决策。人生的大多数机会,就算我们做到了,也只能给我们带来很小的优势,我们只有在这之外,聚焦那些真正有非线性收益的机会,用我们前面提到的降维攻击、变换尺度等方法,发起跨学科的饱和攻击,产生查理·芒格说的lollapalooza(好上加好)效应,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升级与跃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