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麦肯锡逻辑思考力 > 科学运用一日三分法,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运用一日三分法,提高工作效率




一日三分法让一整天张弛有度


把一整天分割成三部分,能让一天的生活张弛有度——这就是“一日三分法”。它的意思是把一整天划分为上午、下午(下班时间前)、夜晚(下班时间后)三个时段,规定每个时段的该做的事,使工作更有效率。

上午是头脑最灵活的时间,适合做创意构思、决定工作的推进方向、以宽泛的视野思考之类需要智慧的工作。

下午以需要用大量时间耐心处理的工作为宜。由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判断能力和机敏性也会慢慢下降,所以下午更适合做机械式作业、运营维护类工作、需要体力来执行的工作等。此外,外勤等需要四处奔波的工作也最好放在下午,这样能把使用智慧的时间确保在上午,让一天变得更充实。

夜晚是非常重要的私人时间,你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使用它。无论是自愿留下来加班、一到点就回家,还是去什么地方逛一逛都行。出于惰性和义务感的加班还是避免为好。



用一日三分法使一天变得张弛有度


上午做需要脑力劳动的工作

需要动用直觉的工作

策划类工作、构思创意

决定方针、思考整体概要

快速处理零散事务

下午做需要耐心处理的体力活

机械式工作

运营维护类工作

需要体力来执行的工作

外勤、需要四处奔波的工作

按自己的意愿来使用

可以一到点就回家

可以留下加班

可以外出放松



问题29 待办事项太多,应该怎么安排时间?


上司对你说,因为决定不了处理部门内问题的优先顺序,所以需要你全部都做。但问题实在太多,只怕到时候哪个都做不好。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提示 是否有必要找出投资回报率最高的项目呢?



答案29 按照投入和产出的平衡来思考


【解说】按照投入和产出的大小来排列优先顺序


这些问题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所以有必要对重要度做一定的评估,再决定执行哪些、不执行哪些。如果全都要做,最后只可能全都做不好,或者把精力浪费在改善效果甚微的项目上。

那么,怎样挑选投资回报率最大的项目呢?在这方面,因为是投资回报率,所以只要按投入和产出的平衡来思考就行了。

要给项目排列优先顺序,得先按照投入和产出的大小给项目分类。

投入的大小可以分为“费事(投入大)”和“省事(投入小)”;产出的大小则按照“收益大(产出大)”、“收益小(产出小)”来区分。

要是存在“省事(投入小)”而“收益大(产出大)”的项目,那么它就能提升投资回报率,可以说,这是属于额外的机会(Bonus  chance)。



问题30 企业的组织机构故事,依据是什么?


企业总喜欢进行组织改革,相信你的公司也曾尽力过组织的整拆撤(整合·拆分·撤销)吧。那么,组织整合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提示 组织的整合一般在销售额下降和意图强化部门内部合作时进行。



答案30 提升效率和运作率


【解说】组织的整合和分割


组织整合的目的大致分为两种。

一是通过整合组织,减少重复业务以提高效率。比如有两个团队执行类似业务,两个团队分别是3个人和5个人,整合后变成8个人。但是通过削减重复业务,可能只要6个人就能完成原本的工作。

二是将繁忙部门和闲散部门整合后,能提高平均运作率。只要对人员安排得当,甚至还能减少人员数量。

不只组织的整合,有些情况下组织的拆分也会奏效。拆分组织能通过精简业务范围来提升针对性。例如,将营业部门拆分为大型商品和小型商品两个部门,员工就能专注于销售某一类商品了。

诸如IT和大型机械行业,只有拆分了组织才能良好运作,因为变化速度实在相差太大,工作的性质、单价、交付期等也不尽相同。对于这类管理单位大小不同的业务,还是将部门拆分更为合适。



问题31 用替换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可以用在哪些方面?


在降低成本方面,替换是一种有效手段。“人”的话,可以把全职员工换为兼职员工;“物”的话,则可以替换设备和材料。除此以外,还有两个要素能通过替换来获得效果,是哪两项呢?

提示 试着想想看日本的生产厂商为了降低成本而实施过的措施吧。



答案31 场地和时间


【解说】“人、物、场地、时间”的替换


替换也能提升效率。能够替换的要素除了这个问题列举的“人”和“物”以外,还有“场地”和“时间”。

日本的生产厂商为降低生产成本而把工厂转移到了海外,这就是“场地”的替换。至于“时间”的替换,可以通过更改作业顺序、颠倒昼夜、夜间作业等方式来分散时段工作。

在这个问题中,“人”的替换也可以采用更换负责人、业务外包等方法。“物”的替换可以是换设备,也可以是换材料等。

以“人、物、场地、时间”为切入口思考是否存在可替换要素,能帮你有效地减少成本和缩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