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巴菲特的第一桶金 > 大整合 伯克希尔-哈撒韦帝国

大整合 伯克希尔-哈撒韦帝国




现在,我们来到了沃伦·巴菲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20世纪70年代中期,巴菲特的身家达到了1亿美元,但他的资产分布在不同的投资工具和形式上,有些在个人投资组合里,有些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有些在多元零售公司,有些在蓝筹印花公司。令人更加眼花缭乱的是,这些公司相互交叉持股。每家公司又都有各自的外部股东,他们有自己的利益打算。

在经历了30余年的投资历程之后,巴菲特到了需要厘清股权架构的时候,这一章谈谈巴菲特整合持股的故事。

纠纷

20世纪70年代中期,巴菲特在不同公司里的直接持股和交叉持股经常会有变化,但是整体结构基本保持不变,直到这次大整合。如果只是提供持股比例,恐怕只能做出一张令人费解的图表,考虑到这三四年持股情况的变化,我将信息尽量简化,如下图所示。

监管部门的关注

1974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意到了韦斯科公司的多宗交易,他们关注到巴菲特和芒格直接或通过多元零售公司间接掌控蓝筹印花公司。同时,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影响蓝筹印花公司(此时,芒格还没有伯克希尔的股份,也没有在伯克希尔担任管理层角色)。而且,巴菲特通过直接持股,或通过多元零售公司的间接持股,控制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半股权。

从表面来看,其中可能存在着重大利益冲突,毕竟各个公司还有其他股东。如果大股东滥用控股权,可能会对其他股东造成伤害。SEC一定会问,芒格和巴菲特是否会密谋操纵目标公司的股价?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地方在于,芒格基金与蓝筹印花实际控制人,及其控股公司例如韦斯科之间的关系?那些小股东又被置于何处?

自证清白

巴菲特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自己的持股没有必要这么复杂,外界有理由怀疑小股东权益会受到侵害。于是,他宣布了一个计划,将多元零售公司并入伯克希尔-哈撒韦。

SEC对此穷追不舍,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想知道发生了什么。芒格和巴菲特在1974年秋天,解释了他们的动机及相关细节。让他们恼火的是,SEC竟宣布要正式展开调查,档案名为《关于蓝筹印花、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沃伦·巴菲特,编号HO-784》。SEC要调查的是,巴菲特是否本人或与人联手,设计和实施诈骗计划?他有没有谎报或遗漏重要事实?蓝筹印花公司有没有操纵韦斯科股价?巴菲特和芒格有没有其他密谋?

大量关于伯克希尔、喜诗糖果以及其他公司的相关文件被送到SEC。1975年3月,芒格和巴菲特连续两天被SEC传唤作证。

问:芒格有没有参与圣塔巴巴拉储贷社股票的做空活动?

答:没有。

问:蓝筹印花公司有没有为收购韦斯科公司,刻意阻挠韦斯科与圣塔巴巴拉的合并?

答:二者的合并还不是一个明确的计划,而且成功可能性极小。

问:在合并计划落空之后,为什么还要以高价购买韦斯科股票?毕竟,这样会使蓝筹印花的股东有所损失,是不是这样?

答:长期而言,如果能善待韦斯科股东,蓝筹印花股东也将从中受益。路易斯·文森蒂、贝蒂·彼得斯以及韦斯科其他股东可以因此而感受到诚意,收购之后双方的关系是否融洽,对于未来的影响非常重大。

巴菲特的大整合

SEC的调查涉及巴菲特的持股结构,以及他和芒格在蓝筹印花和韦斯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调查一直持续到1975年。显然,巴菲特复杂的投资结构,让人更加怀疑他采用不道德的手段牟利。这使巴菲特更加下定决心,要将他的生意简化。

经过两年的调查,SEC得出这样的结论:蓝筹印花公司导致合并案失败,并人为抬高了韦斯科股价。尽管如此,SEC并没有做出对巴菲特的不利裁决。巴菲特只需要承诺这样的事情不会再次发生。尽管没有认不认罪的问题,蓝筹印花公司还是支付了11.5万美元给一些据称受到损害的韦斯科股东。总之,这不过是个轻微的处罚。

合并

1978年,拥有零售业务以及火险、意外险、员工保险业务的多元零售公司终于并入伯克希尔。芒格手中持有的多元零售公司股票被转换为伯克希尔股票,相当于持有2%的伯克希尔股份,芒格同时出任伯克希尔副董事长(在此之前,芒格已经关闭了自己的投资合伙公司)。

多元零售公司的另一位股东桑迪·哥特斯曼也将持股转换为伯克希尔股票,持股略低于芒格。

合并完成后,伯克希尔控制了蓝筹印花公司过半股权(约58%),巴菲特持有13%的蓝筹印花股份,除此之外,他实际上再无其他投资组合。巴菲特持有伯克希尔43%的股份,他的妻子苏珊持有3%。1983年,伯克希尔买下了蓝筹印花其余所有股份,完成了100%持股。

反思时刻

完成多元零售公司与伯克希尔的合并时,巴菲特48岁,看到自己多年来努力的杰作,他应该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伯克希尔股价很快上升到200多美元,这意味着巴菲特夫妇的身家超过1亿美元。

自11岁开始,以区区229.50美元为姐姐多丽丝和自己买了6股城市服务公司优先股,到掌控一个包括喜诗糖果等众多优质资产在内的企业帝国,这些资产还能创造数百万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供巴菲特继续投资。

同时,他还能年复一年地使用数亿美元的保险浮存金进行投资,并且在绝大多数年份,保险公司的承保利润也相当不错。更美好的是,那些他持股的公司,本身质地优良,拥有他喜欢的优秀管理者,例如《华盛顿邮报》的凯瑟琳·格雷厄姆、伊利诺伊国民银行的尤金·阿贝格。难怪巴菲特可以每天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巴菲特再也不用担心贫困了,他已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那么,是什么力量让他继续奋斗呢?就像很多亿万富翁依然勤奋工作一样,他热爱工作带来的兴奋,他喜欢在未完成的画布上继续挥洒。他是一个富于创造力的人,他想继续发挥聪明才智,去创造更大、更好、更了不起的成就。有了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样坚实的基础,他可以尽情构建一些伟大壮丽的东西。在40年的时间里,他将一家疲弱的纺织厂打造为世界上五大顶尖上市公司之一,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他现在是可口可乐、富国银行、伯灵顿北方圣达菲、美国运通、IBM等众多公司的大股东。

巴菲特仍然在持续扩张他的帝国版图。如果他可以活得更久,我看不到任何原因可以阻止他成为世界上最大企业的领导人。这对于一个来自奥马哈的谦卑的小伙子来说真是了不起,他始终恪守这样一句格言:不要做任何你不打算让配偶、亲人和朋友在第二天的报纸头条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