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透过佛法看世界 > 共修放生

共修放生




问:  小乘与大乘在放生方面是否有区别?

答:  阿底峡尊者说过,大小乘以发心别。小乘修行人深深体会到轮回的痛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从这种痛苦中摆脱出去,永断生死,入于涅槃。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小乘修行人不是没有慈悲心,不是不关心其他生命的疾苦,只是他的慈悲心还没有深广到为了众生离苦得乐而不顾自己是否解脱的程度。大乘修行人虽然也深刻体会到轮回的痛苦,也对这轮回中的一切毫无眷恋,但是他希望一切众生究竟成佛,而不是自己独自解脱。大小乘在发心上的这种差别也反映在放生中。

问:  集体共修放生的意义?

答:  集体共修放生的功德不是由所有参加的人平分,而是每人都能得到全体的功德,这在经书里是有记载的。比如大家共同放生一亿条生命,凡是参加共修的人都能得到放生一亿条生命的这份功德。这种善法本身就不可思议,若再加上如理如法地发心和回向,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一定能够让我们迅速清净业障、积累广大资粮。

问:  怎样放生能具足六度?

答:  大乘菩萨所有的行为可以归摄为六度,而行持一种善法也可以同时具足六度。以放生为例:

第一,布施。大乘菩萨的布施有三种:无畏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放生本身是无畏布施;通过佛教的放生仪式让有情得到佛法的熏染,使它们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利益,是法布施;施财令有情离苦得乐,是财布施。这三种布施当中,法布施是最为重要的。

第二,持戒。如法放生是让有情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这符合以利益众生为核心的大乘戒律。在运输、放生过程中,尽量轻拿轻放,避免让动物受伤或受到惊吓等,与不伤害众生的戒律相一致。

第三,忍辱。放生时会遇到一些违缘,比如你刚把鱼放生,就有人拿着渔网、鱼竿闻讯赶来捕捞,或者有人故意制造事端,阻止你放生,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生嗔恨心与人争吵,而应该好言相劝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很多时候,我们放生还需要忍受疲劳、饥饿、严寒酷暑等。这些都是忍辱。

第四,精进。精进是对修法生起欢喜心。对放生活动积极主动,充满欢喜向往,就具备了精进度。

第五,禅定。在放生过程中无论是搬运动物还是其它劳作,无论是念诵、观想、祈祷,还是修慈悲心、菩提心,始终认认真真,心不外散,这就具足了禅定。

第六,智慧。懂得放生的殊胜功德,这是一种智慧。再进一步,有三轮体空的见解以及证悟,就更是智慧。

问:  有人说,放了一种生命,以后就不可以吃了,是这样的吗?

答:  吃素很好,希望大家有条件的话都尽量吃素。吃素主要是出于慈悲,放生也是出于慈悲,两者都是因为慈悲。不能说:不吃某种动物的肉是因为放生过这种动物。也不能说:放生某种动物是因为不吃这种动物的肉。无论放没放过生,都应该尽量不吃肉。

问:  放生后的动物吃掉了其它动物,这是我们的过失吗?

答:  这样的情况可能发生,但是如果救某人以后此人再造恶业,我们就不救人了吗?我们发心解救生命是没有过失的,至于每一个有情,各自有各自的因缘业报。因果不虚。

当然,我们在放生前,应该尽量对放生场所进行考察,了解那里现有物种的情况,避免把它们的天敌放生过来。

问:  对市场上的那些人工饲养的畜禽,怎么放生?

答:  可以大家集资建立放生池或动物欢喜园,或者拜托可靠的人喂养这些畜禽直到它们自然死亡。像每年秋冬之交大肆屠宰牦牛的时节,我们都会在屠宰厂买下很多牦牛,为它们念诵经咒,用甘露水、系解脱等加持,然后运送到藏地托付给诚实可靠的牧民饲养。

问:  遇到捕杀放生动物的人,怎么办?

答:  放生时遇到这样的人,应该以善言相劝,不要对他们生起嗔恨,他们是因为不懂因果取舍的道理而造杀业,实际上他们更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