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好好说话是一门学问



刚毕业那会儿,没认识到沟通技巧的重要性。结果闹出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也失去了不少潜在的机会。

有次,领导找我拉家常,闲聊。什么父母还好吗?什么有几个兄弟姐妹之类的。那时,我哪能领会领导的意思。没多想,想说啥就说啥,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是领导重视我,想拉近我们的关系。结果,之后,除了工作内容,领导好像屏蔽了我。就连一起聚餐,领导也离我远远的。

迷惑了很久,工作方面一直完成得很好,那次领导还关心我的父母与兄弟姐妹,怎么会这样?

几个月后,才了解到领导是单亲家庭。猛然想起,那次谈话我口无遮拦地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有心理问题等等。原来我过度、不适当的信息分享以及对家庭观念的各种表达,无意中冒犯了领导,而我却浑然不知。

如果那时,能读一些指导沟通的实用性书籍就好了。遇到《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我才明白了什么叫相见恨晚。

如果可以再次回到那次谈话,我会问问领导,你的家人还好吗?让谈话在我与领导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如同本书的作者认为的一样:谈话是邀请别人与自己互动,是一次平静而平和的情绪或信息交换。我会更多了解领导的信息,顺便调节自己的表达内容。对于相互间差异太大的内容,要适当地转移话题。尽量找我们共同感兴趣的事物,让领导多谈谈自己,而不是将与领导的看似闲聊,变成我表现自己的独角戏。

沟通、交谈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心理连接的桥梁。没有谈话技巧,直接有啥说啥,就像没刷牙洗脸就直接原生态出现在别人面前一样,尊重他人都谈不上,更别提建立连接了。领导与我谈话时,会不会是他想与我建立连接?结果,由于我的“有啥说啥”,不但桥梁没有建成,连建立连接的想法都轰然倒塌了。

让我明白“谈话是需要技巧的”,是从读这本书开始的。

本书提供了多种谈话技巧,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应用于各种场景:商务或私人聚会、婚礼、医院探望病人、面试、约会等,也可用于和不同年龄段交流对象的沟通。本书提供的建议,不仅可以让你的沟通技能更胜一筹,也会让你更容易理解对方的语言暗示。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两种技巧:如何开启一场温暖而又有趣的谈话,以及如何转移令自己或对方感到尴尬的话题。

如何开启一场温暖而又有趣的谈话?按本书的建议,可以预先准备以下内容:

1.空闲时间,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

2.最近读了什么好玩的或令人发笑的东西?

3.孩子做了哪些懵懂的事情?或宠物做了哪些让人发笑的事情?

4.假期去哪里比较好玩?

……

这样就可以开启有趣的谈话了,更重要的是将谈话重点转移到了对方身上,鼓励对方谈论他们感兴趣或热衷的事情,让聊天愉快地进行。

这样就做到了,谈话内容既让自己也让对方感兴趣,而不是明明与对方有很多共同点和交集,却偏偏擦肩而过。通过本书我发现,原来谈话也可以是预选话题的。只要故事足够有趣,而且让对话顺利进行下去,就可以找到双方的共同点,而且能让双方都对对方感兴趣。

如何转移让自己或对方感到尴尬的话题?本书提供了如下技巧:

1.“这事,说来话长,我们谈点有意思的事吧。”

2.“我可不想让你无聊,我们聊点别的吧。”

3.沉默,抛出新话题,“说说近来让你开心的事吧”。

4.不着痕迹地插嘴,以转换话题:“这让我想起了……”,然后说一个自己的故事。

……

我深深感受到,如果能将这两种技巧巧妙地结合,就可以掌控谈话节奏。遇到不感兴趣的话题=转移话题的技巧+开启温暖而有趣的话题。

原本,我可以早早表现出自己温暖而有趣的一面,却一直等到了现在。

除了提供具体实用的谈话技巧,本书还能帮助人们纠正沟通中的认知偏见。读过本书,我能感觉并体会到一些沟通方面的认知信念升级,并期待有一天,能将这些信念内化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沟通情景中。

1.谈话不是困境,是机遇,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增进感情、令人愉快等。

2.和陌生人聊天不恐惧也不无聊,而可以是有趣的。在各种场合聊适宜的话题,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又可以遇到友好的人,丰富自己的生活。

3.寒暄闲聊不是浪费时间与精力,而是了解对方信息的契机。看似没有什么具体内容的寒暄,是在鼓励对方介绍自己,以便我们更了解对方。

4.与不熟悉的人过度分享私人生活细节不是亲密,而是会让自己或对方感到尴尬的行为。过度分享会给对方带来不适和疑惑,同时也存在对方不保守秘密的风险。

5.发表自己的观点要看情景,不要以为口无遮拦地脱口而出是真诚,这有可能冒犯对方。不顾及对方的实际情况而直言,如果话题或观点与对方相左,或引发了对方的消极情绪,对方就有可能迁怒于你,导致他无法理智地就事论事。所以,涉及需要发表观点的时候,一定仔细观察当时的情景和对方的情绪。

6.涉及工作方面的聚会,即使当面称兄道弟、无不热情,也不要以为可以跨越工作关系的边界,可以像兄弟一样肆无忌惮地谈话,要认识到,工作聚会的目的还是为了工作。要谨慎,要注意言行,对方有可能是商业竞争对手等。

初次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好好谈话是一门学问,要学习,要实践。再次细读本书,能够品味到更多深层次的含义——原来谈话可以是一门真正的艺术,是一种享受。

如果你想将自己或好友升级为谈话高手;如果你期望将令自己倍感挫折和疲惫的谈话,转化为有趣快乐的谈话;如果你期望将令自己不安或恐惧的商业聚会,转化为表现自己教养或礼仪的机会;如果你想发现或纠正自己对沟通的认知偏差,希望本书可以帮到你。

期望未来,你的谈吐能表现出良好的沟通教养,既不委屈自己,也让对方感到舒服,真正实现在具体的语言或行为中“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