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 在丧失中获得新意义

在丧失中获得新意义




丧失和创伤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影响都是毁灭性的。

比如,自己的至亲离世,我们就会特别痛苦,长期走不出来。

创伤跟丧失是有一致性的,比如说遭到了暴力犯罪这种精神创伤。

丧失和精神创伤给我们造成四个影响,第一个就是生活被打断。

你的生活彻底变得不一样了。每个人在经过创伤之后,都会有“第一次”:比如离婚之后的第一次旅行,第一次自己接孩子,受到暴力伤害后第一次走出家门,等等。

每一个第一次都会提醒你,你又失去了某个东西。每一个第一次都会提醒你,原来是那样,为什么现在不是了?

书中有一位女士叫玛克辛,她和她老公约好了要去非洲狩猎。他们俩感情特别好,后来她老公被发现脑部有肿瘤,在手术中去世了。她在老公去世后,放弃了露营和徒步旅行,和大部分老朋友也失去了联系。她的整个世界都改变了。

生活如果彻底被丧失打断,这时候就需要重新开始。

第二个是你的身份也被改变了。你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你,你已经是丧失了某些东西的那个你了,这会让你缺乏自我认同。

第三个就是信念被切断。人类重要的前进动力之一就是寻找人生经历的意义。无论我们的世界观有多么不同,丧失和创伤都可能挑战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让我们经历深刻的情绪困扰。

第四个就是人际关系的断开。很多离了婚的人会跟自己过去的朋友圈子彻底断绝,丧子的家庭也会这样,从朋友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

丧失引起的四种心理创伤会导致铺天盖地的情绪上的痛苦,但丧失迟早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怎样来解决它?这里有几个方法,当然,这本书有一个原则,就是如果这些方法都没能解决你巨大的伤痛,你一定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因为他们更加专业。

书中给出类似创可贴,或者类似感冒药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叫作非处方药。如果你需要处方药的话,你一定要去找医生。

第一个方法叫作用自己的方式来舒缓自己。

比如有人选择参加车祸幸存者俱乐部,群体中都是残疾人,大家一起倾诉、倾听。还有的人去参加失独家长的聚会,失独的人凑在一起,互相安慰。

当然,如果你不想说的话,你就不必提及。

现在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此不是只要你说出来,就一定会好。你要看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觉得说出来舒服一些,你就说;你觉得说多少舒服,你就说多少。

第二个方法就是逐渐恢复迷失的自我。

巨大的丧失以后,人们变得跟过去不一样了。心理医生建议失去了丈夫的玛克辛用写作练习来找回迷失的自我,写出在发生丧失之前,人们认为她所特有的优点和特质有哪些,一条一条写下来。

接下来,针对每一条,分析为什么她现在没有了这个特质,她要如何逐渐恢复,恢复后有什么好处。

当一个人能够针对每一条写一篇短文的时候,就会发现,治愈效果会逐渐显现,因为写作这个方法会让人变得理性,回归到自己之前的特性当中。

第三个方法就是寻找悲剧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对很多人产生了灵魂上的震撼。人们普遍认为,寻找丧失和创伤的意义,对于有效治疗创伤至关重要。

寻找悲剧的意义是我们从各种丧失中恢复的关键因素,为了从悲惨体验中恢复,我们需要重新拼接心理碎片,用事件的意义编织生活的经验。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能够为自己的失去找到意义。澳大利亚有位全球知名的演讲家——力克·胡哲,他天生海豹肢——没手没脚,但是他为自己没手没脚寻找到了意义。他说他没手没脚,也就没有了限制。人生就要不设限,不要以能看到的事情决定你的想法,而要以你想象到的事情引导自己前行。

寻找悲剧的意义分两步:第一步叫作发现意义,第二步叫作发现效益。

发现意义就是首先得把失去这件事纳入到现有的价值体系中,你得能够接受它。

有的家庭里老人去世,要接受这是自然的法则,并寻找它的意义。当然,在这里一定要强调,这要在后期、你的心情已经平复了很多的时候,才能够去寻找这件事的意义。就是这件事好在哪儿。这需要一定的勇气,需要你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如果你过早地寻找意义,你就会痛恨自己。比如说,亲人离开,如果有人马上就去寻找它的意义,这根本做不到。必须得等到你恢复到理性思考的时候,才能去找意义。

发现效益是指,我们从亲身体验中找到希望。足够的时间过去后,人们能从丧失和创伤中发现益处,在情感和心理方面表现得比做不到的人更加健康。

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我爷爷95岁去世,此前我去看他,他还能走路,还很健康,直到最后一天,医生给他做检查,发现他没有任何病,只是生命真的到了尽头,他慢慢地、没有任何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其他人说这是很难得的喜丧,按照当地的习俗,大家料理了后事。我们也在失去的难过中学习平静地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