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传 > 梦网拯救中国互联网

梦网拯救中国互联网




于2001年11月10日正式开通的“移动梦网”计划,先是在广东移动试点,而后四川、浙江等省相继跟进。中国移动采取了非常开放的姿态,它承诺将85%的短信增值收入分给合作商。为了鼓励各家参与,它还设计了一个“赛马机制”,积极性越高的合作商可以得到越多的资源分配和政策扶持。

在后来的几个月里,曾李青带着他的市场部人员疯狂地奔波于各地移动公司,一家一家地洽谈和签订开通“移动QQ”的业务。曾李青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挂了一张全国地图,用红蓝两色作标记,红色代表联通,蓝色代表移动,拿下哪个省份就用颜色标记出来。“我们的人常常自己扛着服务器,跑到移动公司的机房里去安装,好像是跟时间在赛跑。”他回忆说。

2001年2月,具有标志意义的北京移动成为第九家开通这项业务的分公司,这意味着腾讯完成了全国主要市场的布局。到3月,“移动QQ”的手机短信息发送总量已达3000万条,可为腾讯带来超过200万元的月收入。

2001年6月,也就是MIH正式入股腾讯的当月,马化腾把全公司的10多个人召集起来,向大家宣布:因“移动梦网”业务顺利开展,腾讯在财务报表上第一次实现单月盈亏平衡。到年底,腾讯实现营业额近5000万元,净利润超过1000万元,其盈利全部得益于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项目。

“对于大多数网虫来说,IT界的明星既不是网易、搜狐、新浪,也不是丁磊、张朝阳、王志东,而是由深圳腾讯公司发明的小企鹅——QQ(原名OICQ)。”2001年6月25日,广东当地的一家新闻门户网站大洋网在一篇报道中写道。这样的论断,在当时并不被广东以外的主流媒体所接受。不过,腾讯确乎是最早盈利的互联网公司。此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网易及搜狐三大门户均深陷亏损漩涡,网易的净亏损更是从之前公布的1730万美元上升到2040万美元,纳斯达克以财务报表存在疑点为由,一度宣布网易股票停止交易。马云的阿里巴巴尽管宣称拥有了400万网商用户,却将融到的2500万美元几乎烧尽。他不得不相继关闭境外公司,遣散外籍员工,把公司总部从上海又迁回了家乡杭州。

在三大新闻门户网站中,第一个投入梦网项目的是网易。2001年1月,因股价跌得惨不忍睹而灰心丧气的丁磊与广东移动签订了合作协议,宣布开展手机短信业务。他后来说:“广东移动找我谈‘移动梦网’的合作时,大家心里其实都没有底。好比一个溺水的人,能胡乱抓住一根稻草也是好的,没有想到的是,这根稻草居然长成了一根大树枝。”正是在短信业务的推动下,网易于一年后的2002年第二季度走出亏损,季度盈利3.8万元,在其收入构成中,短信、下载铃声和图片等的收入超过1500万元,占到整体收入的40%。《亚洲华尔街日报》评论认为,网易是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第一家实现盈利的门户网站。在网易的启示下,新浪和搜狐相继宣布与中国移动合作,全力开拓手机短信业务。

在“移动梦网”计划的推波助澜之下,中国手机用户的短信发送量突然井喷。2001年,中国移动的短信发送量暴增16倍,达159亿条,2002年更增至793亿条,中国的短信量占到了全球短信量的1/3。在中国移动收入中,数据业务收入所占比例从2001年前的2.1%上升到2002年的6.4%。

2002年8月,中国移动在广州举办了一场“‘移动梦网’共同发展策略研讨会”,100多家内容供应商与会。在会上,知名度颇高的丁磊被当成合作典范,而真正得到最大收益的却是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马化腾。相对于新闻门户网站,作为即时通信工具的QQ显然对用户有更强的绑定性,被使用的频率也更为频繁。数据显示,通过移动QQ发出的短信数量约占整个“移动梦网”短信数量的70%。



第一次组织架构调整


随着“移动梦网”业务的展开,创始人们对腾讯的组织架构进行了第一次改造,整个公司被划分成三大部门,分别是市场部门(M线,Marketing)、研发部门(R线,Research)和职能部门。在各项任命中,马化腾为首席执行官(CEO),曾李青为首席运营官(COO),张志东为首席技术官(CTO),陈一丹为首席行政官(CAO),负责所有行政事务包括后勤,许晨晔则为首席信息官(CIO),负责新闻媒体事务并兼管门户网站。

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也在此时被引入腾讯,如财务部经理王齐,行政部经理郭凯天,以及如今的首席财务官(CFO)、集团高级副总裁罗硕瀚。

R线下设三个部门:无线开发部负责手机端的短信业务,经理是邓延;基础开发部负责底层技术和服务器维护,经理是李海翔;产品开发部负责QQ客户端的技术开发及维护,经理是吴宵光。

M线下设综合市场部和移动通信部。前者负责全国销售队伍的建设及管理,后者负责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对接,经理分别为邹小旻和唐欣。

在公司决策上,腾讯形成了总办会议制度。每两周召开一次,参加者为5位创始人和各核心业务部门主管,人数为10~12人。这个人数规模一直没有被突破,一直到2013年,腾讯的总员工人数已超过2万人,总办会的参与者也不过16人。

总办会是腾讯最为核心的决策会议,马化腾要求所有与会者无论日常工作多么繁忙,都务必前来参加。每次会议都在上午10点准时开始,一般都要延续到凌晨2~3点,因此是一种非常考验体力的马拉松会议。

“Pony喜欢开长会,每一个议题提出后,他都不会先表态,而是想要听到每一个人的态度和意见,所以会议往往开得很漫长。”好几位与会者对我透露过开会的情景。“在总办会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决议都是在午夜12点以后才做出的,因为到那个时候,大家都太疲劳了,常常有人大喊‘太困了,太困了,快点定下来吧’,然后就把一些事情定了下来。”

一个比较特殊的惯例是,腾讯的总办会没有表决制度,根据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奚丹等人的记忆,“十来年里,没有一次决策是靠表决产生的”。在部门业务事项上,相关责任主管的意见很受重视,“谁主管,谁提出,谁负责”。在关系到公司整体战略的事务上,以达成共识为决策前提,若反对的人多,便会被搁置,而一旦为大多数人所赞同,反对者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在这一过程中,马化腾并没有被授予“一票赞同”或“一票否决”的权力,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位折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