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传 > 在手机上“自立门户”

在手机上“自立门户”




中国移动对昔日合作伙伴的“清逐”,再一次证明了“入口”在信息产业中的不可挑战的地位:谁拥有了“入口”,谁就拥有了话语权和资源配置权。马化腾在后来对拥有入口级产品的企业十分警惕,其教训及心得应是得自于此。

在政策性排挤之下,“寄生”于梦网的内容服务商出现了集体雪崩的景象,各家慌乱纷飞,作鸟兽散。其中最为坚决的是丁磊,网易及早撤出,躲进了网络游戏的“避风港”。最为狼狈不堪的是“SP之王”、在香港上市不久的TOM,在短信收入大幅下滑的时刻,它“剑走偏锋”,推出了一些灰色业务,调查记者赵何娟在《天下有贼》一书中披露:“TOM最出名的就是在北京郊外租了一栋房子,雇用了上百个女子,通过1259∗的电话号码进行陪聊,聊的都是黄色内容。”这种黄色陪聊有一个非常文雅的专业名称:互动式语音应答(IVR)业务。几年后,TOM一蹶不振,其他的内容服务商,譬如空中网、掌上灵通等也相继衰落。

与网易或TOM相比,腾讯的处境稍稍好一些,然而也可谓危急。

在过去的几年里,腾讯决策层一直对SP业务保持着一种克制的态度,马化腾之所以“一意孤行”,相继投入游戏、门户等业务也与内心的恐惧有关。然而,无线业务部门表现出强烈的自救欲望,在巨大的业绩压力之下,市场营销部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如果担心灰色收入影响到腾讯的声誉,那么,是否可以在体系之外收购或另建一家新的公司,即便出问题,也能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这一提议在总办会上引起了激烈的争执,马化腾在2005年年底下决心制止了这一计划,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了部门负责人唐欣的离职。

“那时真的很艰难,看上去几乎无路可走。短信是我们当时主要的收费渠道。”马化腾日后回忆说。在再三斟酌之后,他决定“回到腾讯的核心能力”,利用QQ资源,在移动市场上重新布局。

2006年年初,顶替唐欣主管营销业务的刘成敏陪同马化腾秘密会晤中国联通总裁,试图改换门庭,另谋战略合作。马化腾向联通高层演示了一款新研发成功的一键通(PTT,Push-to-Talk)功能,这是一种新的移动技术,在美国高通提供的Brew移动平台上运行,可以快速地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通话,就像使用对讲通话机一样——这便是2012年的微信“对讲”功能的雏形。马化腾希望与联通合作,在联通手机中内置QQ,向用户提供一键通服务,以此与中国移动形成差异化竞争。联通拒绝了腾讯的建议,它当时的战略重心是CDMA业务,而联通版的即时通信工具“超信”也发布在即,QQ对联通的利用价值似乎不大。

在合作未果的情况下,马化腾迅速做出了自立门户的决策。2006年,腾讯相继推出超级QQ和手机QQ两大产品。

超级QQ是进化版的移动QQ,它对用户提供短信包月服务,每月费用为10元,腾讯将它与电脑端的QQ号码实现了无缝对接,提供菜单式服务,用户可以在手机上累积QQ在线时长、短信设置QQ资料,此外则有收看资讯、天气、笑话等。后来,腾讯更把QQ会员的特权功能植入,推出了QQ特权、游戏特权、休闲特权和生活特权等4大类100多项VIP特权服务。刘成敏称之为“短信门户”。

手机QQ是安装在手机上的QQ软件,操作界面类似电脑版QQ。腾讯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制造商合作,在其手机中预装软件。在一开始,手机QQ收取每月5元的服务费,后来取消,所有用户均可以免费下载和使用。腾讯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简单的手机游戏和短信增值服务。

超级QQ和手机QQ在2006年的出现,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腾讯借此摆脱了对中国移动的“入口”依赖,建立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两个移动门户。到2007年年底,腾讯终于走出了“移动梦网”的清理阴影,移动增值业务收入恢复性地突破8亿元人民币。在圣诞晚会上,无线业务部门的员工表演了一个小品,“地主傻儿子企图强娶喜儿,最后喜儿家里凭借家资殷实、财大气粗,拒掉了这桩不对等的婚事”。据员工回忆:“剧情高潮处,大屏幕镜头切换到了正在台下观看节目的无线业务高级执行副总裁刘成敏脸上,刘成敏咧着嘴开怀大笑。”

另外一个尤为深远的意义是,手机QQ为腾讯在日后的智能手机时代赢得了战略性的先机,在后来的几年里,无线业务部门下属的3G产品中心相继开发出手机QQ游戏大厅(2006年)、手机腾讯网(2006年)、手机QQ浏览器(2007年)以及手机安全管家(2010年),形成了一个成体系的移动门户矩阵。2013年5月,已经退休的刘成敏在他的北京寓所对我说:“腾讯在手机端的布局和投入比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要早,而且要早很多年。在当年,乔布斯的iPhone还在实验室里,很多人看到了智能手机的未来,可是谁也不知道它将以怎样的方式引爆。我们是被逼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