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传 > 《开心农场》的爆炸性效应

《开心农场》的爆炸性效应




进入2009年以后,刚刚从对51的战争中喘过一口气来的汤道生每天都心神不宁,他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Facebook以及中国的各家社交网站。

那段时间,正是社交网络形成统治权的伟大时刻,尼尔森公司在2009年3月宣告,全世界的互联网用户花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第一次超过了使用邮箱的时间,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已变成主流。同时,Facebook的开放效应正在发酵,众多新奇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而它们都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复制到国内的社交网站上,其中最敏捷和成功的模仿者是前新浪员工程炳皓创办的开心网。这家开办于2008年3月的公司从第一天起就以快速复制为战略,它率先将Facebook上最受欢迎的“朋友买卖”和“抢车位”两个游戏型应用引入中国,一度让都市白领们趋之若鹜。

就在2009年的春节前后,汤道生发现在校内网上有一款中国人自主开发的游戏《开心农场》突然火爆起来。它的玩法既简单又有趣,用户扮演一个农场的农场主,在自己农场里开垦土地,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同时又可以去偷取别人的果实。

这款游戏由上海一家名为“五分钟”的大学生创业公司开发成功,于2008年11月在校内网上线,仅一个星期就挤进了校内网的插件应用前10名,到圣诞节前后,当天日活跃用户数冲破10万,两个多月后又快速突破了100万。在2009年2月,开心网也推出了《开心花园》,进一步将“偷菜种菜”的热浪继续加温。

“QQ空间与Facebook或校内网不同,它不是一个开放平台,不过我们可以与‘五分钟’合作,将这款游戏引进到QQ空间。然而,一个最让人烦恼的问题是,腾讯已经有了游戏部门,如果我们也插足游戏,会不会导致业务分工的紊乱?”这是汤道生当时最大的担忧。

4月的一天,汤道生与同样焦躁不安的郑志昊困坐在办公室里,面面相觑。就在过去的两个月里,随着农场游戏的持续升温,开心网和校内网的用户活跃度迅猛提高,QQ空间明显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郑志昊对汤道生说:“我们就试试吧。”

汤道生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说:“那就试试吧。”

第二天,腾讯的谈判代表就出现在了“五分钟”公司CEO郜韶飞的办公室里。之后的几天,双方就《开心农场》入驻QQ空间的细节进行了谈判。

腾讯提出三种合作方式:一次性购买代理权;全部收入按比例分成;腾讯承诺保底收入,一定基数之后实行封顶。郜韶飞选择了第三种方案,日后来看,这是郜韶飞一生中最大的失误。“谁也没有想到后来会那么疯狂。”这位年轻的创业者说。

正是由于对可能性的估计不足,郜韶飞还坚持游戏的服务器由“五分钟”来维护。

《开心农场》于2009年5月22日在QQ空间上线,接下来发生的景象出乎所有人的预期。

上线第一天,天量级的用户流量,一下子就把服务器撑爆了,在腾讯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先例,“五分钟”不得不把服务器的管理权限让渡给腾讯。郜韶飞团队原来所写的软件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流量冲击,吴宵光紧急召集最精锐的程序员对软件进行了重写。

到6月1日,每天的农场活跃用户已达到500万人,分配给《开心农场》项目的服务器全部满负荷运载,技术团队持续优化,但显然又将面临爆棚的危险。郑志昊连夜给张志东写邮件,“恳请服务器上架和扩容上的倾斜支持”,他报告说,《开心农场》对QQ空间的活跃及商业化收入都有非常大的拉动。根据他的计算,在未来的两个月里,至少需要再增加数百台服务器。

10分钟后,张志东就回复:“很高兴看到我们的社交游戏(SNS  Game)开始有商业模式的冒头,且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效益。”他一次性批复了近千台服务器。

2009年8月,《开心农场》更名为“QQ农场”,新版本增加了农作物的品种,并将QQ会员的黄钻服务体系与“种子”“农药”等虚拟道具的购买全面衔接。此后,农场玩家以每天100万的数量急剧增加,其在线及挂机时间之长也超出以往所有的经验值。

数年之后,当QQ空间的团队回忆当时的情景,每一个人仍然难掩窒息般的神情。

腾讯从来没有对外公布《QQ农场》的流量数据。

“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也许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会被打破。”汤道生幽幽地说。

主管整个后台体系的卢山透露了一个细节:在2009年的下半年,腾讯为《QQ农场》先后增加了4000多台服务器——“这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另外,查询腾讯的2009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提及:QQ空间的活跃账户按季增长33.7%,于第三季度末达到3.053亿,增长主要由于推出的新的社交网络应用(特别是基于社交网络的休闲游戏)广受用户欢迎。

按此推算,QQ空间在一个季度里居然新增了7000多万活跃用户,这当然来自于《QQ农场》的刺激性效应。

《QQ农场》给腾讯带来的收入也是一个没有公开过的秘密。山东的《齐鲁晚报》曾报道过一位名叫王浩的玩家的支出:“狗粮0.4Q币一天,化肥有好有差,中等的高速化肥要1Q币一袋,一天用两袋化肥就是2Q币,但是有黄钻可以全场八折。”王浩最后得出的结果是每天花费1.92元,这样连同会员费、黄钻特权费,他一个月在《QQ农场》上要投入80元左右。

这是一位“中等玩家”的每月开支。若全国有100万名“王浩”,那么,《QQ农场》的每月收入便在1亿元左右,而这在“全民偷菜”的2009年至2010年时期,无疑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算。

在QQ空间的历史上,《QQ农场》如同把卫星推上既定轨道的、最有力的助推器。它不但让用户数量冲上了3亿级——Facebook也是在2009年三季度因开放战略而达到了这一用户数,更重要的变化还有两个:

第一,它让腾讯在社交网络领域找到了有别于Facebook的收入模式。《QQ农场》的盈利来自于用户购买虚拟道具的热情,而这正是腾讯自发明了QQ秀之后最为娴熟的获利方式。从2009年之后,QQ空间的收入大幅增加,成为排在网络游戏之后的第二大收入贡献部门,黄钻收入在2010年达到峰值。到2011年,腾讯在社区增值服务上的营收为72.21亿元,其绝大部分来自于各种会员服务与虚拟游戏道具。

第二,在“偷菜运动”最为风靡的一年多里,QQ空间以“农场”为流量入口,对腾讯全产品线的38个应用性产品进行了支持,其中包括QQ浏览器、QQ管家、话费充值以及休闲竞技游戏等等,“充话费,送化肥”的活动也让人印象尤其深刻。QQ空间因此获得2009年度的腾讯合作文化奖。从此之后,QQ空间成为腾讯在电脑端最重要的入口级产品。这支在组建时只有20个人的小团队,以完全不同于Facebook的方式,在社交网络热潮中为腾讯立下了战功。

《QQ农场》的成功让QQ空间团队更有信心引入更多社交应用,后来也发展成战略目标更清晰的腾讯开放平台。林松涛再次担起开拓新模式的重要任务,举起腾讯开放平台的旗帜,建立符合中国市场的开放与分成规则,让腾讯迈出了服务行业生态的一大步。后来腾讯开放平台更整合了多个平台产品的流量,让腾讯在页游市场赢得了最大的份额。